2017年北京初三一模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 城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2017年的春天已如期而至,新的一年是农历丁酉年。在中华文化中,鸡是 德禽”,是“知时鸟”,谐音为“吉”。晋人王嘉《拾遗记》提及,早在帝 尧时代,百姓就有毎年正月初一在门、窗上画公鸡图形以镇宅驱灾的做法,可 见,民间张贴大公鸡年画或大公鸡剪纸的习俗, (渊源)远流 长,年深日久。凤凰就是先祖根据公鸡的美貌 (遐暇)思出来 的瑞鸟。鸡还常常出现在案几的墨色里,随着诗人的志趣抒发多种意趣。李贺 雄鸡一声天下白”的经典诗句,不知承载了多少往事,多少意趣!“半壁见 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借鸡抒发青云之志 三更灯 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借鸡勉励青少年勤学向上 (1)文段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渊远流长案几(j)“及”的第一笔是 B.源远流长 案几(j)“及”的第一笔是丿 C.遐思 承载(zai)“及”的第一笔是 D.暇思 承载(zai)“及”的第一笔是丿 (2)古诗词中鸡的意象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文化精神。请在文 段横线处填写句子,使其与上下文衔接顺畅。(本试卷中所有已出现的诗 句除外)(2分) 答 (3)丁酉年正月初一,恰逢小明的爷爷六十大寿。小明要送给爷爷一副 寿联,下面最适合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2分)(只填序号)
2017 年北京初三一模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 综合题 东城一模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 6 分) 2017 年的春天已如期而至,新的一年是农历丁酉年。在中华文化中,鸡是 “德禽”,是“知时鸟”,谐音为“吉”。晋人王嘉《拾遗记》提及,早在帝 尧时代,百姓就有每年正月初一在门、窗上画公鸡图形以镇宅驱灾的做法,可 见,民间张贴大公鸡年画或大公鸡剪纸的习俗,__________(渊 源)远流 长,年深日久。凤凰就是先祖根据公鸡的美貌__________(遐 暇)思出来 的瑞鸟。鸡还常常出现在案几的墨色里,随着诗人的志趣抒发多种意趣。李贺 “雄鸡一声天下白”的经典诗句,不知承载了多少往事,多少意趣!“半壁见 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借鸡抒发青云之志;______________;“三更灯 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借鸡勉励青少年勤学向上。 (1)文段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渊远流长 案几(jǐ) “及”的第一笔是 B.源远流长 案几(jī) “及”的第一笔是丿 C.遐思 承载(zǎi) “及”的第一笔是 D.暇思 承载(zài) “及”的第一笔是丿 (2)古诗词中鸡的意象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文化精神。请在文 段横线处填写句子,使其与上下文衔接顺畅。(本试卷中所有已出现的诗 句除外)(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酉年正月初一,恰逢小明的爷爷六十大寿。小明要送给爷爷一副 寿联,下面最适合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2 分)(只填序号)
万里春光五彩画 金鸡红日艳阳春B 佳音喜讯望雄鸡 青松长寿景D 好景丰年飘瑞雪E 九州鸡唱日初 声鸡韵九州春 里莺歌春泛绿H 2.2016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两位戏剧家,校 文学社搜集了一段资料,准备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请你阅读下列资料, 完成(1)—(3)题。(共6分) 【资料】 ①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法国,各有一位 伟大的戏剧家,中西方的艺术殿堂被震撼了。汤显祖与莎土比亚,这两位艺术 巨擘虽非同年而生,却是同年而逝。这是巧合,也是一种艺术奇观。汤显祖和 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各自秉承了中西方文化特点 由盛而衰的人生际遇,使汤显祖用戏剧的形式描绘出人鬼 通情的艺术世界;而由衰而盛的人生际遇,使莎土比亚阅尽世态炎凉,他的戏 剧逼真地映现出惊世骇俗的现实世界。 ②汤显祖剧本中纯口语式的道白与高度格律化的曲词交相呼应,精妙到难 以言喻。莎士比亚剧本中的道白则多以素体诗①形式呈现,其剧本往往由长达 三干行的诗行构成,这对剧本写作者是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 难怪莎土比亚只好多采用素体诗形式,而非行行押韵了。 【注释】①素体诗: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诗不拘行数,不押韵。 (1)第①段中,文学常识和句子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2分) 文学常识 (2)下列句子填入第①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汤显祖重在写真 莎士比亚重在写情 B.莎士比亚重在写真 汤显祖重在写情 C.汤显祖重在写情 莎士比亚重在写真
2.2016 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 400 周年。为纪念这两位戏剧家,校 文学社搜集了一段资料,准备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请你阅读下列资料, 完成(1)—(3)题。(共 6 分) 【资料】 ①16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初,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法国,各有一位 伟大的戏剧家,中西方的艺术殿堂被震撼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两位艺术 巨擘虽非同年而生,却是同年而逝。这是巧合,也是一种艺术奇观。汤显祖和 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各自秉承了中西方文化特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由盛而衰的人生际遇,使汤显祖用戏剧的形式描绘出人鬼 通情的艺术世界;而由衰而盛的人生际遇,使莎士比亚阅尽世态炎凉,他的戏 剧逼真地映现出惊世骇俗的现实世界。 ②汤显祖剧本中纯口语式的道白与高度格律化的曲词交相呼应,精妙到难 以言喻。莎士比亚剧本中的道白则多以素体诗①形式呈现,其剧本往往由长达 二三千行的诗行构成,这对剧本写作者是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 难怪莎士比亚只好多采用素体诗形式,而非行行押韵了。 【注释】①素体诗: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诗不拘行数,不押韵。 (1)第①段中,文学常识和句子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2 分) 文学常识:_______________ 句子: 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填入第①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汤显祖重在写真 莎士比亚重在写情 B.莎士比亚重在写真 汤显祖重在写情 C.汤显祖重在写情 莎士比亚重在写真
D.莎士比亚重在写情 汤显祖重在写真 (3)请根据上面的资料或你的阅读积累,用“不但……,而且……”的 句式,对汤显祖或莎士比亚进行点评,然后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2 分) 点评 西城一模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举办了以“舞台小天 地,天地大舞台”为主题的校园戏剧节。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戏剧节中,老师让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介绍某一方面的戏剧知识。下面是 一位同学为介绍中国传统戏曲而准备的材料。请你帮他完善材料。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 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一幕幕戏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表达着人生的喜 怒哀乐 (悲欢离和悲欢离合)。 在我国,戏剧多称为戏曲,具有丰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中国 戏曲是世界戏剧百花园中瑰丽的奇葩。它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 杂技等艺术于一炉,是一种独树一帜的戏剧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甲】经过长期的发展 演变,逐步形成了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乙】北 京的京剧雍容华贵,河南的豫剧高亢激越,江浙的越剧委婉悠扬,河北的评剧 通俗亲切,安徽的黄梅戏淳朴流畅。【丙】它们与其他各类剧种共同构成了中 国戏曲的百花园,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横线上所选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弦(xian) 悲欢离合 B.心弦(xuan) 悲欢离和 C.心弦(xian) 悲欢离和 D.心弦(xuan) 悲欢离合 (2)有同学认为材料中应补入下面一句话: 各剧种因地域文化特征不同、审美趣味不同而各具特色。 你认为这句话应补在【甲】【乙】【丙】哪个位置上最为恰当?(2分) (3)结合文字内容,解释文中“奇葩”一词的意思。(2分) 答 2.戏剧节期间,同学们欣赏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亲身感受了戏剧的 魅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戏剧欣赏水平,语文老师举办了东西方戏剧鉴 赏讲座。 (1)讲座开始的时候,老师先让同学们补出下文横线上剧作家的名字。( 分)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1959年,中国现代戏剧家田汉 到江西临川拜访汤显祖故居,作诗:“杜丽如何朱丽叶,情深真已到梅根。何 当丽句锁池馆,不让莎翁在故村。”他认为杜丽娘与朱丽叶不相上下,中国的 汤显祖与英国的旗鼓相当。 (2) 《牡丹亭》剧情:杜丽娘游花园时感叹自己的青春年华易逝
D.莎士比亚重在写情 汤显祖重在写真 (3)请根据上面的资料或你的阅读积累,用“不但……,而且……”的 句式,对汤显祖或莎士比亚进行点评,然后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2 分)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城一模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举办了以“舞台小天 地,天地大舞台”为主题的校园戏剧节。请你根据要求,完成 1-4题。 1.戏剧节中,老师让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介绍某一方面的戏剧知识。下面是 一位同学为介绍中国传统戏曲而准备的材料。请你帮他完善材料。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 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一幕幕戏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表达着人生的喜 怒哀乐、 (悲欢离和 悲欢离合)。 在我国,戏剧多称为戏曲,具有丰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中国 戏曲是世界戏剧百花园中瑰丽的奇葩。它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 杂技等艺术于一炉,是一种独树一帜的戏剧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甲】经过长期的发展 演变,逐步形成了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乙】北 京的京剧雍容华贵,河南的豫剧高亢激越,江浙的越剧委婉悠扬,河北的评剧 通俗亲切,安徽的黄梅戏淳朴流畅。【丙】它们与其他各类剧种共同构成了中 国戏曲的百花园,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横线上所选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心弦(xián) 悲欢离合 B.心弦(xuán) 悲欢离和 C.心弦(xián) 悲欢离和 D.心弦(xuán) 悲欢离合 (2)有同学认为材料中应补入下面一句话: 各剧种因地域文化特征不同、审美趣味不同而各具特色。 你认为这句话应补在【甲】【乙】【丙】哪个位置上最为恰当?(2 分) (3)结合文字内容,解释文中“奇葩”一词的意思。(2 分) 答: 2.戏剧节期间,同学们欣赏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亲身感受了戏剧的 魅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戏剧欣赏水平,语文老师举办了东西方戏剧鉴 赏讲座。 (1)讲座开始的时候,老师先让同学们补出下文横线上剧作家的名字。(1 分)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1959 年,中国现代戏剧家田汉 到江西临川拜访汤显祖故居,作诗:“杜丽如何朱丽叶,情深真已到梅根。何 当丽句锁池馆,不让莎翁在故村。”他认为杜丽娘与朱丽叶不相上下,中国的 汤显祖与英国的 旗鼓相当。 (2) 《牡丹亭》剧情:杜丽娘游花园时感叹自己的青春年华易逝
杜丽娘唱词:原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罗密欧赞美朱丽叶 罗密欧台词: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他去,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要是 她的眼睛变成了夭上的星,夭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 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夭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 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 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结合剧情对《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戏 剧的语言进行研讨。研讨中表述有误的一句是(2分) A.杜丽娘的唱词,把美好的青春比作姹紫嫣红的繁花和良辰美景。 B.《牡丹亭》中,以断井颓垣来表现凋零的青春,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心 情 C.罗密欧巧妙地把天上星与朱丽叶眼睛互作替换,赞美了朱丽叶眼睛的明 元。 D.罗密欧把朱丽叶的眼睛比作朝阳的光辉,在太空大放光明,使灯光黯然失 色 3.戏剧节展演前,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对联,在剧院门口张贴戏剧节招 贴画。 (1)一位同学写好了上联,其他四位同学对了下联。你看看哪句下联对得更 好。(2分)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 A.生旦净丑,演人演戏演古今 B.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 C.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 D.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 (2)在戏剧节招贴画征集活动中,下面两幅作品脱颖而出,请你选出一幅最能 体现戏剧节特点的招贴画,并结合画面说明理由。(2分) 图二 选择: 理由: 4.戏剧社同学排演课本剧《智取生辰纲》,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杨志押 送生辰纲过黄泥冈,路遇卖酒的,众军士想买酒喝,被杨志阻止。杨志说: “你们全不知路上的危险!多少好汉被蒙汘药麻翻了!”演员们对划线句子 的重音处理产生了分歧,你同意哪种意见?说说你的理由。(2分) 1重音放在“多少”上 2重音放在“好汉”上 3重音放在“蒙汗药”上 4重音放在“麻翻”上
杜丽娘唱词:原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罗密欧赞美朱丽叶。 罗密欧台词: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他去,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要是 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 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 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 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结合剧情对《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戏 剧的语言进行研讨。研讨中表述有误的一句是(2 分) A.杜丽娘的唱词,把美好的青春比作姹紫嫣红的繁花和良辰美景。 B.《牡丹亭》中,以断井颓垣来表现凋零的青春,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心 情。 C.罗密欧巧妙地把天上星与朱丽叶眼睛互作替换,赞美了朱丽叶眼睛的明 亮。 D.罗密欧把朱丽叶的眼睛比作朝阳的光辉,在太空大放光明,使灯光黯然失 色。 3.戏剧节展演前,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对联,在剧院门口张贴戏剧节招 贴画。 (1)一位同学写好了上联,其他四位同学对了下联。你看看哪句下联对得更 好。(2 分)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 A.生旦净丑,演人演戏演古今 B.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 C.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 D.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 (2)在戏剧节招贴画征集活动中,下面两幅作品脱颖而出,请你选出一幅最能 体现戏剧节特点的招贴画,并结合画面说明理由。(2分) 选择: 理由: 4.戏剧社同学排演课本剧《智取生辰纲》,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杨志押 送生辰纲过黄泥冈,路遇卖酒的,众军士想买酒喝,被杨志阻止。杨志说: “你们全不知路上的危险!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演员们对划线句子 的重音处理产生了分歧,你同意哪种意见?说说你的理由。(2分) 1 重音放在“多少”上 2 重音放在“好汉”上 3 重音放在“蒙汗药”上 4 重音放在“麻翻”上
选择: 理由: 淀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共5分) 丁酉之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我们惊奇地发现两馆都以 鸩鸡”为题材,分别举办了“凤鸣朝阳”“金鸡唱晓”的主题展览。 陶俑、玉雕、瓷盘、青铜器、绘画等展品,让我们领略到金鸡或威武或温 婉的风采。站在韩美林先生的“百鸡迎春”画展前,我们仿佛听到作为光明使 者、吉祥象征的金鸡,正鸣唱着最美妙的歌儿,召唤着我们步入温暖祥和的 2017年! (1)参观展览后,请你从同学们书写的“金鸡报晓”书法作品中选出 幅作为“博物馆之旅”手抄报的标题,并结合这幅书法作品的书体 特点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味坎鬆翡玺曉雞 第二幅 第三幅 你选择:第①幅 书体:② 理 由:③(限4个字) (2)右图是韩美林先生创作的水墨鸡画,小组成员想在手抄报中用对联来 表达观赏感受。请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2 分)
选择: 理由: 海淀一模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共 5 分) 丁酉之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我们惊奇地发现两馆都以 “鸡”为题材,分别举办了“凤鸣朝阳”“金鸡唱晓”的主题展览。 陶俑、玉雕、瓷盘、青铜器、绘画等展品,让我们领略到金鸡或威武或温 婉的风采。站在韩美林先生的“百鸡迎春”画展前,我们仿佛听到作为光明使 者、吉祥象征的金鸡,正鸣唱着最美妙的歌儿,召唤着我们步入温暖祥和的 2017 年! (1)参观展览后,请你从同学们书写的“金鸡报晓”书法作品中选出 一幅作为“博物馆之旅”手抄报的标题,并结合这幅书法作品的书体 特点说明选择的理由。(3 分) 你选择:第 ① 幅 书体: ② 理 由: ③ (限 4 个字) (2)右图是韩美林先生创作的水墨鸡画,小组成员想在手抄报中用对联来 表达观赏感受。请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