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王强整理 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 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唐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 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 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 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 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 与诸位慎重对待。”玄龄等人行礼道:“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 (云南曲靖201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谷案:(1)考虑、想到(2)只是 1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欣然起行 然则何时而乐耶 B.念无与为乐者 莲,花之君子者也 C.遂至承天诗寻张怀民遂与外人间隔 D.相与步于中庭 皆以美于徐公 答案G(A项中“然”分别是“…的样子”“这样”;B项中“者”分别是“…的人” 判斷句的标志”;D项中“于”分别是“在”“此”;G项中“遂”是“于是,就”,意 思相同)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语文试卷第11页(共8页)
2017 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 王强 整理 语文试卷 第11页(共 8 页) 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 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唐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 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 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 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 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 与诸位慎重对待。”玄龄等人行礼道:“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 (云南曲靖 201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5 题。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答案:(1)考虑、想到 (2)只是 1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欣然.起行 然.则何时而乐耶 B.念无与为乐者. 莲,花之君子者.也 C.遂.至承天诗寻张怀民 遂.与外人间隔 D.相与步于.中庭 皆以美于.徐公 答案 C(A 项中“然”分别是“……的样子”“这样”;B 项中“者”分别是“……的人” “判断句的标志”;D 项中“于”分别是“在”“此”;C 项中“遂”是“于是,就”,意 思相同)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017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 王强整理 答案: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 B.文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 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闲人”即指具有闲情工雅致的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情 D.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 谷案D(文章写的是月光的澄澈透明,而非积水的清澈 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 谷题示例: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景色 之乐,1分)更有友人相伴,漫步的悠闲,孤寂之情倾消,喜从心来。(友人之乐,1分 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鱉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 雅。(情趣之乐,1分) (广西柳州)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小题2分,第 13小题6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 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 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 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 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 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 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 民怨其上①,不遂亡者,未之有也。”一一(选自刘向《说苑》) 【注】①上:君王 10.下面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语文试卷第12页(共8页)
2017 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 王强 整理 语文试卷 第12页(共 8 页) 答案: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14.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 B.文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 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闲人”即指具有闲情工雅致的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情。 D.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 答案 D(文章写的是月光的澄澈透明,而非积水的清澈) 15.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答: 答题示例: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景色 之乐,1 分)更有友人相伴,漫步的悠闲,孤寂之情倾消,喜从心来。(友人之乐,1 分) 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 雅。(情趣之乐,1 分) (广西柳州)三、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其中第 10~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 小题 6 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 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 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 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 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 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 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 :‘人而无良,相怨一方。’ 民怨其上①,不遂亡者,未之有也。”——(选自刘向《说苑》) 【注】①上:君王 10.下面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
017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王强整理 道不通,度已失期 上使外将兵 A.度 B.将 先自度其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今或闻无罪 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C.或 D.亡 而或长烟一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胜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目的是表达对二人的思 念,推翻统治,为她们报仇。 B.【乙】文通过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表现管仲的民本思想。人民是国家 的基石,只有巩固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C.【甲】文中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揭示起义的根本原因,正是【乙】 文管仲所说的“民怨其上”。 D.【甲】【乙】选文都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陈胜、管仲 卓越的洞察力。 第卷(非选择题,共96分) 语文试卷第13页(共8页)
2017 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 王强 整理 语文试卷 第13页(共 8 页) 道不通,度.已失期 上使外将.兵 A.度 B.将 先自度.其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今或.闻无罪 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C.或 D.亡 而或.长烟一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胜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目的是表达对二人的思 念,推翻统治,为她们报仇。 B.【乙】文通过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表现管仲的民本思想。人民是国家 的基石,只有巩固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C.【甲】文中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揭示起义的根本原因,正是【乙】 文管仲所说的“民怨其上”。 D.【甲】【乙】选文都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陈胜、管仲 卓越的洞察力。 第卷(非选择题,共 96 分)
017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王强整理 13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种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分) (2)王者何贵? 四、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 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②“ 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 感受。(2分)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 诗句内容简要分析。(2分) 答案: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小 题6分) 10.D(A.估计/量长短;B.统领/将领;C.有人/有时;D灭亡) 11.C(A.介词,把;B.介词,凭借;D.顺接连词,不译;C.因为,连词 12.A(B.只是借扶苏、项燕的名义起义,“为天下唱”,并非怀念、报仇) 13.(1)现在逃亡是死,发动超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可以吗? (“亡”“等死”“死国”各一分,大意1分) (2)君王(应该)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贵”译为“以…为贵”1分, 大意1分) 四、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14①以诗为赠(回赠)(1分);②烂柯人(王质烂柯)(1分) 15.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 语文试卷第14页(共8页)
2017 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 王强 整理 语文试卷 第14页(共 8 页) 13.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种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 分) 。 (2)王者何贵? 。 四、古诗鉴赏(共 4 分,每小题 2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 ① 。 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②“ ”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 感受。(2 分)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 诗句内容简要分析。(2 分) 答案:三、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其中第 10~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 小 题 6 分) 10.D(A.估计/量长短;B.统领/将领;C.有人/有时;D 灭亡) 11.C(A.介词,把;B.介词,凭借;D.顺接连词,不译;C.因为,连词) 12.A(B.只是借扶苏、项燕的名义起义,“为天下唱”,并非怀念、报仇) 13.(1)现在逃亡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可以吗? (“亡”“等死”“死国”各一分,大意 1 分) (2)君王(应该)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贵”译为“以……为贵”1 分, 大意 1 分) 四、古诗鉴赏(共 4 分,每小题 2 分) 14.①以诗为赠(回赠)(1 分);②烂柯人(王质烂柯)(1 分) 15.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
017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 王强整理 景(1分)表达了自已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 感。(1分 (一)(黑龙江龙东)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飖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古文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 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 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苦;再发,又中。同 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箸(kuυ):箭的尾部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持汤沃灌 (2)再发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2)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2分) 13.宋濂、岳飞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2分) 答案:(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3题(10分) 10.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评分标准:(2分)内容体现爱国即可得分 11.(1)汤:热水。(2)再:第二次。 语文试卷第15页(共8页)
2017 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 王强 整理 语文试卷 第15页(共 8 页) 景(1 分)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 感。(1 分) (一) (黑龙江龙东)阅读古诗文,回答第 10——13 题。(共 10 分) 【 古诗赏析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 古文阅读 】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 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 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 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 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持汤.沃灌 (2)再.发 12.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 分) (2)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2 分) 13.宋濂、岳飞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2 分) 答案:(一)阅读古诗文,回答 10——13 题(10 分) 10. 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评分标准:(2 分)内容体现爱国即可得分。 11.(1)汤:热水。 (2)再: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