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仿真测试卷-ygx 第I卷积累·运用(25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3分,每字0.5分) ①一丝不(g6u) ②油光可(jan) ③精神愉(yue) ④实事求(shi) ⑤无事不登三宝 (dian) ⑥心有灵(xi) 一点通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大殿外的花园里繁花似景,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炯然相异 ②商人们利用消费者的宗洋心理,不断制造出一些弥天大慌。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4分,每空0.5分) ①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毛泽东《沁园春》) ②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 唾.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全句协调连贯。(可适当删减文字,不 得改变语意)(2分) 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发行量得以 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博览》杂志决定从2007年1月起改为旬刊 答:①改 ②改为: 5.阅读下面这则新闻,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2字)(3分)
〰〰〰〰〰〰〰〰〰〰〰〰〰〰〰〰〰〰〰〰〰〰〰〰〰〰〰〰〰〰〰〰〰〰〰〰〰〰〰〰〰〰〰〰〰〰 〰〰〰〰 2007 年中考仿真测试卷---lygfx 第Ⅰ卷 积累•运用(25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3 分, 每字 0.5 分) ①一丝不(gǒu) ②油光可(jiàn) ③精神愉(yuè) ④实事求(shì) ⑤无事不登三宝 (diàn) ⑥心有灵(xī) 一点通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① 大殿外的花园里繁花似景,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炯然相异。 ② 商人们利用消费者的宗洋心理,不断制造出一些弥天大慌。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4 分,每空 0.5 分) ①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毛泽东《沁园春》) ②但愿人长久, 。( 《水调歌头》) ③ ,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④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 》) 4.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全句协调连贯。(可适当删减文字,不 得改变语意)(2 分) 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发行量得以 ① 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博览》杂志决定从 2007 年 1 月起改为旬刊。 ② 答:①改为: ②改为: 5.阅读下面这则新闻,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22 字)(3 分)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张旭东)我国目前拥有约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引 起世界瞩目。但在1980年时,我国不仅没有外汇储备,而且还背负着外债。可以说,在26 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由零增至约1万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 超过10亿美元,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但随着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 易高速发展,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 从外汇储备数额增长看,1981年底首次达到27亿美元:1990年底首次突破100亿美元, 达到110.9亿美元:1996年底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50.5亿美元;2001年 底跨过2000亿美元的门槛,达到2121亿美元:2004年底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底达到 8189亿美元。 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 的国家。到如今,我国外汇储备还在不断攀升,目前已拥有约1万亿美元 6.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诗人歌咏的对象。阅读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二个 含有描写名山胜水诗句的句子。(4分) 面对泰山,杜甫写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 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登临黄山 漫步西湖 搏击长江 7.在横线上补写大师的话,表达出大师的观点,并与上下文自然衔接。(50字以内)(3 分)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 笨蛋,一辈了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两 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的眼中,它扎成粽子后,可 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 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酒,勾兑成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来。”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 8.“中华好风尚”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则广告: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
〰〰〰〰〰〰〰〰〰〰〰〰〰〰〰〰〰〰〰〰〰〰〰〰〰〰〰〰〰〰〰〰〰〰〰〰〰〰〰〰〰〰〰〰〰〰 〰〰〰〰 新华社北京 11 月 6 日电(记者张旭东) 我国目前拥有约 1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引 起世界瞩目。但在 1980 年时,我国不仅没有外汇储备,而且还背负着外债。可以说,在 26 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由零增至约 1 万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 1979 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 超过 10 亿美元,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但随着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 易高速发展,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 从外汇储备数额增长看,1981 年底首次达到 27 亿美元;1990 年底首次突破 100 亿美元, 达到 110.9 亿美元;1996 年底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大关,达到 1050.5 亿美元;2001 年 底跨过 2000 亿美元的门槛,达到 2121 亿美元;2004 年底达到 6099 亿美元;2005 年底达到 8189 亿美元。 2006 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 8536 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 的国家。到如今,我国外汇储备还在不断攀升,目前已拥有约 1 万亿美元。 6.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诗人歌咏的对象。阅读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二个 含有描写名山胜水诗句的句子。(4 分) 面对泰山,杜甫写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 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登临黄山__________; 漫步西湖__________; 搏击长江__________。 7. 在横线上补写大师的话,表达出大师的观点,并与上下文自然衔接。(50 字以内)(3 分)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 笨蛋,一辈了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两 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 1 元钱罢了;在卖粽子的眼中,它扎成粽子后,可 卖出 3 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 5 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 味精,卖 8 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酒,勾兑成后,卖 40 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来。”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 。” 8.“中华好风尚”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则广告: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
北放羊娃的对话一一 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 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呢?”“放羊。”… 请根据以上内容写出它的广告语(2分) 第Ⅱ卷理解·感悟(6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21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 筋骨①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②。臣之子皆下才也,可 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③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 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日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 对曰:“牝而黄④。”使人往取之,⑤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 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 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 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 天下之马也。 (《列子·说符》)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2)策之不以其道。(3)子之年长矣。(4) 伯乐对曰。(5)三日而反。(6)穆公不说。(7)色物牝牡尚弗能知。(8)马至,果 天下之马也。 2.说明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2分)
〰〰〰〰〰〰〰〰〰〰〰〰〰〰〰〰〰〰〰〰〰〰〰〰〰〰〰〰〰〰〰〰〰〰〰〰〰〰〰〰〰〰〰〰〰〰 〰〰〰〰 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娶 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呢?”“放羊。” …… 请根据以上内容写出它的广告语(2 分) 第Ⅱ卷 理解•感悟(65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21 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 筋骨①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②。臣之子皆下才也,可 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③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 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日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 对曰:“牝而黄④。”使人往取之,⑤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 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 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 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 天下之马也。 (《列子·说符》)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2)策.之不以其道。(3)子之年.长矣。(4) 伯乐对.曰。(5)三日而反.。 (6)穆公不说.。 (7)色物牝牡尚.弗能知。(8)马至,果. 天下之马也。 2.说明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2 分)
(1)虽有千里之能。 (2)穆公见之 (3)已得之矣。 (4)召伯乐而谓之曰。 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5.有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千里马而言,伯乐自然是 他永世的知音,遗憾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请你联系选文文意,给下 面两个句子各对一个下联。(2分) (1)上联:世上岂无千里马 下联: (2)上联:良马有幸遇伯乐 下联 6.【甲】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 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2分) 7.龚自珍提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和【甲】文阐述的观点是否相矛 盾?谈谈你的看法。(2分) 8.【乙】文中九方皋相马的特点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7分) 清塘荷韵(节选) 季羡林 ①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 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 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 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 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 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竞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 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
〰〰〰〰〰〰〰〰〰〰〰〰〰〰〰〰〰〰〰〰〰〰〰〰〰〰〰〰〰〰〰〰〰〰〰〰〰〰〰〰〰〰〰〰〰〰 〰〰〰〰 (1)虽有千里之.能。 (2)穆公见之。 (3)已得之矣。 (4)召伯乐而谓之曰。 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 分)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4.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5. 有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千里马而言,伯乐自然是 他永世的知音,遗憾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请你联系选文文意,给下 面两个句子各对一个下联。(2 分) (1)上联:世上岂无千里马 下联:______________ (2)上联:良马有幸遇伯乐 下联:____________ 6.【甲】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 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2 分) 7.龚自珍提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和【甲】文阐述的观点是否相矛 盾?谈谈你的看法。(2 分) 8.【乙】文中九方皋相马的特点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7 分) 清塘荷韵(节选) 季羡林 ①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 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 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 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 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 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 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
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②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 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 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 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 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 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 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 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 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 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 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与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 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 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④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 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 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 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 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 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 人能参悟透呒 ⑤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 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 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 亮的例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⑥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 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
〰〰〰〰〰〰〰〰〰〰〰〰〰〰〰〰〰〰〰〰〰〰〰〰〰〰〰〰〰〰〰〰〰〰〰〰〰〰〰〰〰〰〰〰〰〰 〰〰〰〰 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②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 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 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 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 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 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 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 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 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 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 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与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 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 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④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 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 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 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 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 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 人能参悟透呢? ⑤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 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 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 亮的例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⑥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 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