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本卷满分120分,考120分钟 积累运用(25分)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当你打开这份试卷的时候,心情一定很激动吧,别急,请放松些,认真审题、从容作答, 相信会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们先来做第一道题—一 1.写字,请将以上文字中划线的词语抄在下面的方格中,要求写得正确、工整、美观。(2分) 2.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4分) 躬尽瘁妇皆知而不舍义愤填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某同学被名著中的人物感动,写了一副对联。请你写出对联涉及的人物名字。(2分) 上联:搏命运风浪,巨人谱写英雄乐曲。(人名: 下联:斗邪恶妖魔,大圣取回西天真经。(人名: 4某同学阅读一首古词,出了两道习题,请你完成。(4分)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干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5.某同学说广泛深刻的阅读,使他对生活中问题有了思考。他展示了一幅漫画,请你 解答两道题目。(6分)
1 07 届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本卷满分 120 分,考 120 分钟 一、积累运用(25 分)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当你打开这份试卷的时候,心情一定很激动吧,别急,请放松些,认真审题、从容作答, 相信会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们先来做第一道题—— 1.写字,请将以上文字中划线的词语抄在下面的方格中,要求写得正确、工整、美观。(2 分) 2.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4 分) ___躬尽瘁 妇___皆知 ___而不舍 义愤填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某同学被名著中的人物感动,写了一副对联。请你写出对联涉及的人物名字。(2 分) 上联:搏命运风浪,巨人谱写英雄乐曲。(人名: ) 下联:斗邪恶妖魔,大圣取回西天真经。(人名: ) 4.某同学阅读一首古词,出了两道习题,请你完成。(4 分)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5.某同学说广泛深刻的阅读,使他对生活中问题有了思考。他展示了一幅漫画,请你 解答两道题目。(6 分)
(1)请用说明性文字,简要介绍这幅画的内容。(3分) (2)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3分) 6、古诗文默写(9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⑧题必答,第⑨题四处任选两处解答)(10分)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沉舟侧畔千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O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引用欧阳修的一句名言 来表示那些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行为 ⑧李白的送别诗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尽管友人已在视线中消 逝,但诗人还是驻足眺望,久久不愿离去。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有类似的描 写,这就是: 三、口语交际(5分) 下午第三节课,班上张伟同学肚子疼痛厉害,王明和李强连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 经医生诊断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即动手术,手术费为2000元。王明和李强商量先打 电话通过张伟父母,然后再跟自己父母打电话。请你根据以上情境,设计出两次电话的内 容(称呼及部分内容已给出),要求语言简洁明了。(4分) 7、王明给张伟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叔叔(阿姨),我是张伟的同学,(以下填写内容 不超过30字) 8、王明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爸爸(妈妈),(以下填写内容不超过15字)
2 (1)请用说明性文字,简要介绍这幅画的内容。(3 分) (2)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3 分) 6、古诗文默写(9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⑧题必答,第⑨题四处任选..两处解答)(10 分) ○1 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4 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5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引用欧阳修的一句名言“ ” 来表示那些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行为。 ○8 李白的送别诗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尽管友人已在视线中消 逝,但诗人还是驻足眺望,久久不愿离去。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有类似的描 写,这就是:“ , 。” 三、口语交际(5 分) 下午第三节课,班上张伟同学肚子疼痛厉害,王明和李强连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 经医生诊断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即动手术,手术费为 2000 元。王明和李强商量先打 电话通过张伟父母,然后再跟自己父母打电话。请你根据以上情境,设计出两次电话的内 容(称呼及部分内容已给出),要求语言简洁明了。(4 分) 7、王明给张伟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叔叔(阿姨),我是张伟的同学,(以下填写内容 不超过 30 字) 8、王明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爸爸(妈妈),(以下填写内容不超过 15 字)
四、阅读理解(35分) (一)(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阡陌交通: ②来此绝境 ③黄发垂髫: ④诣太守 ⑤无问津者 1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怎样理解“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分) (二)(5分)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 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 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 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 空气。(选自鲁迅《孔乙己》) 12上段文字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1分)
3 四、阅读理解(35 分) (一)(10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①阡陌..交通: ②来此绝境..: ③黄发垂髫..: ④诣.太守: ⑤无问津.者: 1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怎样理解“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 分) (二)(5分)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 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 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 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 空气。 (选自鲁迅《孔乙己》) 12.上段文字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1分)
13."众人"中的"哄笑",有的麻木不仁,麻木不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你从孔乙己身上读懂了什么?(结合全文,就其中一方 面简答)(2分) (三)美丑 黄苗子 有一女孩今年十九,生得毫不“沉鱼落雁”。选这个那个“小姐”肯定是没有希望,连 校花班花都没有人会考虑到她。她自卑感很强,眼见同学们一个个花枝招展,自己老觉得 是彩凤群中的丑小鸭。她有一个强烈信念,就是生为女性,如果长相不漂亮,生命就等于 失去了大半,找工作,交男友,处处吃亏。心情日见郁闷,读书也无精打采。家人忧之而 束手无策。老夫俟其假日,邀至城郊小游。清风徐来,漫步山道。老夫极赞自然界之美, 草一木,一石一山,都各适其所地点缀于大自然中。阳光雨露自然是 狂 风暴雨也足以增强生命力。人只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之一,也都是跟草木山石、花鸟烟云 样,在大自然中 并且各有各的安身立命之处。自然界无所不包,它不特别 加恩于浓艳娇美的桃李,也不特别鄙薄那些无色无香的野草闲花,因为夭桃秾李和野草闲 花在大自然中都不可或缺,都是自然之子。女孩听了半天,似乎陷入沉思,徐徐问道:如 此说来,大自然把那些野草闲花,要来何用?老夫答曰:在大自然的眼中,不知何为美丑。 因诵白居易《杏园中枣树》一诗:“人言百果中,惟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直到诗末的“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指柔,从 君怜柳杞;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女孩坐在丘石上望海,对我说:听了你的话,不知怎的,我好像看到一条人生大道 坦白说,我觉得样样不如人,曾经想过投海自杀。于是老夫接着为她讲一故事:昔日有一 个善女人,生得貌丑,难以见人,就去投海。忽然一位僧人,跑来拦救,此女得以生还。 僧人合手对她说:女居士,人有两条生命,一条是属于你自己的,刚才你已经自杀捐弃了 还有一条是属于众生的,愿女居士加倍珍惜这一条生命。女孩听毕,嫣然一笑。老夫觉得 她的笑容,其美无伦。 15.将“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中的两个成语分别填入空白 处,最适合的两个分别是 (2分) 16.作者在第一段中说一个十九岁的女孩“生得毫不‘沉鱼落雁’”。请根据这一句话 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超过10个字)(2分) ①文中用平实的说法表达出与其相同意思的文字是 ②文中用修辞的手法表达出与其相同意思的文字是 17.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老夫”间接劝慰女孩时所讲的道理。(2分) 18.文末“老夫觉得她的笑容,其美无伦”,这是为什么?(不超过25个字)(3分)
4 13."众人"中的"哄笑",有的麻木不仁,麻木不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你从孔乙己身上读懂了什么?(结合全文,就其中一方 面简答)(2分) (三)美丑 黄苗子 有一女孩今年十九,生得毫不“沉鱼落雁”。选这个那个“小姐”肯定是没有希望,连 校花班花都没有人会考虑到她。她自卑感很强,眼见同学们一个个花枝招展,自己老觉得 是彩凤群中的丑小鸭。她有一个强烈信念,就是生为女性,如果长相不漂亮,生命就等于 失去了大半,找工作,交男友,处处吃亏。心情日见郁闷,读书也无精打采。家人忧之而 束手无策。老夫俟其假日,邀至城郊小游。清风徐来,漫步山道。老夫极赞自然界之美, 一草一木,一石一山,都各适其所地点缀于大自然中。阳光雨露自然是 ,狂 风暴雨也足以增强生命力。人只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之一,也都是跟草木山石、花鸟烟云一 样,在大自然中 ,并且各有各的安身立命之处。自然界无所不包,它不特别 加恩于浓艳娇美的桃李,也不特别鄙薄那些无色无香的野草闲花,因为夭桃秾李和野草闲 花在大自然中都不可或缺,都是自然之子。女孩听了半天,似乎陷入沉思,徐徐问道:如 此说来,大自然把那些野草闲花,要来何用?老夫答曰:在大自然的眼中,不知何为美丑。 因诵白居易《杏园中枣树》一诗:“人言百果中,惟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直到诗末的“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指柔,从 君怜柳杞;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女孩坐在丘石上望海,对我说:听了你的话,不知怎的,我好像看到一条人生大道。 坦白说,我觉得样样不如人,曾经想过投海自杀。于是老夫接着为她讲一故事:昔日有一 个善女人,生得貌丑,难以见人,就去投海。忽然一位僧人,跑来拦救,此女得以生还。 僧人合手对她说:女居士,人有两条生命,一条是属于你自己的,刚才你已经自杀捐弃了; 还有一条是属于众生的,愿女居士加倍珍惜这一条生命。女孩听毕,嫣然一笑。老夫觉得 她的笑容,其美无伦。 15.将“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中的两个成语分别填入空白 处,最适合的两个分别是 、 (2 分) 16.作者在第一段中说一个十九岁的女孩“生得毫不‘沉鱼落雁’”。请根据这一句话 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超过 10 个字)(2 分) ①文中用平实的说法表达出与其相同意思的文字是: ②文中用修辞的手法表达出与其相同意思的文字是: 17.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老夫”间接劝慰女孩时所讲的道理。(2 分) ① ② 18.文末“老夫觉得她的笑容,其美无伦”,这是为什么?(不超过 25 个字)(3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3-27题(11分) 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 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话赶到百 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 废了学业… 时间,青少年沉迷网络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许多人认为青少年思想意志薄弱,呼 吁加强网络监管。一些医学人士与心理学专家认为,一些青少年之所以长期迷恋上网,很 多是由于“心瘾”造成的,而这种行为是一种病态,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对疾病也要 进行科学的治疗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西南大学心理系联合对重庆市北碚区5所学校的400多名学生 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达到了10%-15%,而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并 进行治疗的却不足5%。专家为此提醒:在青少年从互联网上获得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要让 他们病倒在电脑屏幕前。 据调查,青少年已成为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 生为30%,高中生为56%。同时研究也表明,网络成瘾发病年龄介于15岁-40岁之间, 24岁以下的网民占总人数的51.5%,青少年是易患高发人群。 重庆市社科院一位社会学专家认为,青少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在 这一时期也存在着性格的不稳定性,期望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这 种欲望需要正确引导才能“从善如流”。如果缺少了正确的引导,他们这种获取知识、满足 欲望的心理就很可能导致网络成瘾,成为一种疾病。 个人如果不能控制对网络的依恋,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医学上又称之为 “病态性使用互联网”。网络成瘾症的疾病表现在:患者初期对网络产生精神依赖,之后就 极易发展为身体依赖,出现记忆力减退、易疲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视力下降、睡眠 障碍和焦虑不安等反应,严重的就会危急个体的学业、工作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医生邵智说,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对网络会有 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不自觉中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而 下网后感觉不快,也不愿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流,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 情绪问题。 难道只要一碰网络就会患上网络成瘾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高?据重庆师范大学心理专家刘东 刚副教授分析,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以及家庭暴力都是青少年患病的诱因。 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不满,试图通过虚拟的网络来模拟现实,以求刺激和情感 发泄。而疾病又高发在隔代教育或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 许多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大多数的家长和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疾 病,需要通过药物和精神理疗。据调查显示,被调查家长对网络成瘾病症存在以下误区; 认为是青少年的思想问题,而不知道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部分家长靠训斥、打骂或限制 活动来矫治;另有相当部分人在各种仅有辅助治疗作用的心理咨询机构之间辗转,贻误了 及时治疗时机 据一位医学专家介绍,国内从医学角度对网络成瘾症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目前尚无医 院系统化、规范化地进行诊疗,主要是从心理治疗角度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专家建议,要预防青少年这类综合症的发生,首先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而且要远离 网上有关色情、暴力性内容,家长们要注意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多鼓励孩子,增强他 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要对网络成瘾开展 系统研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19.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5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23—27 题(11 分) 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 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 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话赶到百 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 废了学业…… 一时间,青少年沉迷网络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许多人认为青少年思想意志薄弱,呼 吁加强网络监管。一些医学人士与心理学专家认为,一些青少年之所以长期迷恋上网,很 多是由于“心瘾”造成的,而这种行为是一种病态,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对疾病也要 进行科学的治疗。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西南大学心理系联合对重庆市北碚区 5 所学校的 400 多名学生 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达到了 10%—15%,而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并 进行治疗的却不足 5%。专家为此提醒:在青少年从互联网上获得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要让 他们病倒在电脑屏幕前。 据调查,青少年已成为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 25.8%,初中 生为 30%,高中生为 56%。同时研究也表明,网络成瘾发病年龄介于 15 岁—40 岁之间, 24 岁以下的网民占总人数的 51.5%,青少年是易患高发人群。 重庆市社科院一位社会学专家认为,青少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在 这一时期也存在着性格的不稳定性,期望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这 种欲望需要正确引导才能“从善如流”。如果缺少了正确的引导,他们这种获取知识、满足 欲望的心理就很可能导致网络成瘾,成为一种疾病。 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对网络的依恋,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医学上又称之为 “病态性使用互联网”。网络成瘾症的疾病表现在:患者初期对网络产生精神依赖,之后就 极易发展为身体依赖,出现记忆力减退、易疲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视力下降、睡眠 障碍和焦虑不安等反应,严重的就会危急个体的学业、工作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医生邵智说,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对网络会有 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不自觉中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而 下网后感觉不快,也不愿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流,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 情绪问题。 难道只要一碰网络就会患上网络成瘾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高?据重庆师范大学心理专家刘东 刚副教授分析,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以及家庭暴力都是青少年患病的诱因。 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不满,试图通过虚拟的网络来模拟现实,以求刺激和情感 发泄。而疾病又高发在隔代教育或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 许多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大多数的家长和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疾 病,需要通过药物和精神理疗。据调查显示,被调查家长对网络成瘾病症存在以下误区; 认为是青少年的思想问题,而不知道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部分家长靠训斥、打骂或限制 活动来矫治;另有相当部分人在各种仅有辅助治疗作用的心理咨询机构之间辗转,贻误了 及时治疗时机。 据一位医学专家介绍,国内从医学角度对网络成瘾症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目前尚无医 院系统化、规范化地进行诊疗,主要是从心理治疗角度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专家建议,要预防青少年这类综合症的发生,首先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而且要远离 网上有关色情、暴力性内容,家长们要注意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多鼓励孩子,增强他 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要对网络成瘾开展 系统研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19.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