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2电磁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波在理想介质界面上遵循的反射、折射定律和菲涅尔公式;2.会利用电磁场边值关系推导反射、折射定律和菲涅尔公式:3.发展利用场方程和边值关系解决实际电磁波传播问题的思想;4.了解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在实际工程中的重大应用如光缆等。课程思政:激发爱国情怀,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电磁波的传播是实际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物理师范生应深入进行理论学习、深刻理解技术应用和发展,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时长:2学时教学重点:反射和折射定律、菲涅耳公式。教学难点:利用电磁场边值关系推导反射和折射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内容:电磁波入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折射现象(如光入射到水面、玻璃面)。反射、折射定律有两个方面的问题1.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问题;2.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振幅和位相的变化关系。反射、折射既然发生在界面上,就属于边值问题。从电磁场理论导出反、折射定律,间接证明麦氏方程的正确性
§4.2 电磁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教学目标: 1.理解电磁波在理想介质界面上遵循的反射、折射定律和菲涅尔 公式; 2.会利用电磁场边值关系推导反射、折射定律和菲涅尔公式; 3.发展利用场方程和边值关系解决实际电磁波传播问题的思想; 4.了解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在实际工程中的重大应用如光缆等。 课程思政:激发爱国情怀,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电磁波的传播是实 际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物理师范生应深入进行理论学习、深 刻理解技术应用和发展,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时长:2学时 教学重点:反射和折射定律、菲涅耳公式。 教学难点:利用电磁场边值关系推导反射和折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内容: 电磁波入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折射现象(如光入射到 水面、玻璃面)。 反射、折射定律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1.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问题; 2.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振幅和位相的变化关系。 反射、折射既然发生在界面上,就属于边值问题。从电磁场理论 导出反、折射定律,间接证明麦氏方程的正确性
一、反射和折射定律由电磁场的边值关系nx(E, -E)=0nx(H,-H)=dn.(D,-D)=0n.(B,-B)=0对于绝缘介质α==0,故[nx(E, -E))=0[nx(H, -H,)=0(1)仅讨论单色平面电磁波入射问题反射、折射电磁波也为平面电磁波,设z<0为介质①,=>0为介质②,平面电磁波由①→②,介质分界面设为无限大平面,法线为n:①→②。(2)设入射、反射和折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E'和E",波失分别为k、k和k",它们与轴夹角分别为e、e'和e",则有:E=E,e(k-an)E'= Eve(es-a)E"-Ege-an)下面讨论t=t.时刻的情况。(3)波矢量分量间的关系:[k=k=k'[k,=k,=k,’并且k、和k"在同一个平面内(k、k和k一般不相同)。证明:
一、反射和折射定律 由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 ) ( ) ( ) ( ) 2 1 2 1 2 1 2 1 0 0 n E E n H H n D D n B B − = − = −= − = 对于绝缘介质 = = 0 ,故 ( ) ( ) − = − = 0 0 2 1 2 1 n H H n E E (1)仅讨论单色平面电磁波入射问题 反射、折射电磁波也为平面电磁波,设 z 0 为介质①,z 0 为 介质②,平面电磁波由 ① → ② ,介质分界面设为无限大平面,法线 为 n : ① → ②。 (2)设入射、反射和折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分别为 E 、E 和 E ,波 矢分别为 k 、k 和 k ,它们与轴夹角分别为 、 和 ,则有: ( ) ( ) ( ) = = = − − − i k x t i k x t i k x t E E e E E e E E e 0 0 0 下面讨论 0 t = t 时刻的情况。 (3)波矢量分量间的关系: = = = = y y y x x x k k k k k k , 并且 k 、k 和 k 在同一个平面内( z k 、 z k 和 z k 一般不相同)。 证明:
由n×(E,-E)=0,且E,=E",E,=E+E所以 nx(E+E)=nxE",即nx(Bgekx +Blex*)=nxEgen*。在界面上=0,x、任意,nxEekky)+nxBep)=nxEge(e+s)两边除以e),得xBel(-)x-(-)+xge(-)(-5)=x两边对x求偏导得[()e(k-)+k-xE=-[( -)e(-段)(-5)x则有(k -k)nxE=-(k -k)(nxE)el(-k)+(y-)因为x,y任意,要使上式成立,只有k=k,k=k。同理,可以证明k,=k,=k,。设入射波在x-2平面,因为k,=0,必有k'=k=0,反射、折射波矢也在x-z平面。(4)波矢与=轴夹角之间的关系对于z=0,有k,=0;k,=ksin,k'=k'sin",k"=k"sine"设v、v为平面电磁波在两种介质中的相速,且k=k'=-,"=VV2因为k=k,故0=0'反射定律k=k'ksin=k'sinの
由 n E E − = ( 2 1 ) 0 ,且 E = E 2 ,E = E + E 1 所以 n (E + E) = n E , 即 ( ) ik x ik x ik x n E e E e n E e + = 0 0 0 。 在界面上 z = 0,x、y 任意, i(k x k y) i(k x k y) i(k x k y) x y x y x y n E e n E e n E e + + + + = 0 0 0 两边除以 i(k x k y ) x y e + ,得 0 [( ) ( ) ] 0 [( ) ( ) ] n E0 e n E e n E i k k x k k y i k k x k k y x x y y x x y y + = − − − − − − 两边对 x 求偏导得 i k k e n E i k k x k k y x x x x y y − − + − [( ) ] [( ) ( ) ] 0 [( ) ( ) ] i[(k k )e ]n E i k k x k k y x x x x y y = − − − + − 则有 [( ) ( ) ] 0 0 ( ) ( )( ) i k k x k k y x x x x x x y y k k n E k k n E e − + − − = − − 因为 x,y 任意,要使上式成立,只有 x x k = k, x x k = k。 同理,可以证明 y y y k = k = k。 设入射波在 x − z 平面,因为 ky = 0 ,必有 k y = k y = 0 ,反射、折射 波矢也在 x − z 平面。 (4)波矢与 z 轴夹角之间的关系 对于 z = 0,有 ky = 0 ; kx = k sin ,k = ksin x ,k = ksin x 设 1 v 、 2 v 为平面电磁波在两种介质中的相速,且 1 v k k = = , 2 v k = 。 因为 x x k = k ,故 k sin = ksin k = k = 反射定律
ksin=k"sing"sinE=nai="sing"2eV61n,所以折射定律n, sing= n, sing"相对折射率na,为6、6,的函数(取μ~μ)。二、振幅和位相的关系1.EI入射面(x--平面)E=EI(E,=0)假定:E1x-平面向外(沿e的反向),并设E',E"与E同方向,则H、H、H"方向同时确定,由边界条件:nx[E"-(E+E')]=0nx[H"-(H+H)]=0可得E'= E, +E!H'= H, + H'@[E"=E+E'且②H"coso"-Hcosa-H'coso'又因为E1BVeEE即B=usE,而B=uH,所以有H=Vu代入②式,并考虑=,所以μ=μ,介质1用,介质2用,9=0",则得到:③eEcoso-e,E'cos@=e,E"coso
k sin = ksin 1 2 21 1 2 1 1 2 2 2 1 sin sin n n n v v = = = = 所以 sin = sin n1 n2 折射定律 相对折射率 n21 为 1 、 2 的函数(取 0 )。 二、振幅和位相的关系 1.E ⊥ 入射面( x − z 平面) E = E⊥ ( 0) E|| = 假定: E ⊥ x − z 平面向外(沿 y e 的反向),并设 E ,E 与 E 同方向, 则 H H H 、 、 方向同时确定,由边界条件: − + = − + = [ ( )] 0 [ ( )] 0 n H H H n E E E 可得 t t t t t t H H H E E E = + = + 且 = − = + H θ H θ H θ E E E cos cos cos ② ① 又因为 1 = B E 即 B = E ,而 B = H ,所以有 H E = , 代入②式,并考虑 0 ,所以 1 2 0 ,介质 1 用 1 ,介质 2 用 1 , = ,则得到: cos − cos = cos 1E 1E 2 E ③
由①、③联立解出Ei-e,coso-e,coso"sin(0-9")sin(0+0")Eie,cose+e,coso"<I>26,cosoEl-2cos sin"Ee,coso+e,coso"sin(0+0")sin (利用sing"V612.E1入射面(E=EE=0)假设HI入射面,H,H"与H方向相同;E与入射面平行。由边值关系可得:[H+H'= H"E"cos"-EcosQ-E'coso同样方法可以解出El -Ve, coso-Je, coso"_ tg(0 -0")Eue,coso+e,coso"tg(0+0")<II>2/6,cos02cossin"E=[E,e,cos0+/e,cos0"sin(0+0")cos(0-0")3.E在任意方向,则E可以分解为E=E,+E,。EI与EI、E"满足<I>式,E,与E"、E满足<I>式,<I>、<I>式为入射、反射和折射波电场的振幅关系即菲涅尔公式。4.位相关系分析(1)e<62,从光疏煤质到光密煤质因为si%=J,所以o>0",则si(0+0)>0, si(0-0)>0,sine"-V6并且0+0"<元
由 ①、③联立解出 <Ⅰ> + = + = + − = − + − = ⊥ ⊥ ⊥ ⊥ sin( ) 2cos sin cos cos 2 cos sin( ) sin( ) cos cos cos cos 1 2 1 1 2 1 2 E E E E (利用 = sin sin 1 2 ) 2.E∥ ⊥ 入射面( E = E E⊥ = 0 ∥, ) 假设 H ⊥ 入射面 ,H H , 与 H 方向相同; E 与入射面平行。 由边值关系可得: = − + = E cos E cos E cos H H H 同样方法可以解出 <Ⅱ> + − = + = + − = + − = sin( ) cos( ) 2cos sin cos cos 2 cos ( ) ( ) cos cos cos cos 2 1 1 2 1 2 1 ∥ ∥ ∥ ∥ E E tg tg E E 3.E 在任意方向,则 E 可以分解为 E E E∥ = ⊥ + 。 E⊥ 与 ⊥ E 、 ⊥ E 满足<Ⅰ>式, E∥ 与 E∥ 、E∥ 满足<Ⅱ>式,<Ⅰ>、<Ⅱ>式 为入射、反射和折射波电场的振幅关系即菲涅尔公式。 4.位相关系分析 (1) 1 2 ,从光疏煤质到光密煤质 因为 1 2 sin sin = ,所以 ,则 sin( +) 0,sin( −) 0, 并且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