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大义中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命题人:刘书文审阅人:丁永忠 注意事项: 1.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mm黑色 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书写不能超过横线或方格,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 保持答题卡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簇新(c) 干瘪(bie) 通衢(qu)大道 干瘪(bie) B.脑髓(sui)苗裔(yi) 销声匿迹(ni) 瞭(lido)望 C.壅蔽(yong)自到(jng)有史可稽ji)荒冢( zhong) D.蹙眉(cu)夔州(kui) 残羹(geng)冷炙(zhi) 缱(qian)绻(quan)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 B.明代《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 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 D.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不是 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求达意明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篇小说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简洁的对话,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构思匠心独运,给人以妙手回春之感。 B.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屡禁不止,就是千夫所指、一片喊打的吃野味,现在又在某些地 方死灰复燃 C.这场篮球赛,休斯顿火箭队在丧失了姚明篮下优势的情况下,力克尼克斯队,表现 还算差强人意 D.张教授年逾花甲,仍然精神矍铄,听他的报告真有如坐春风的感受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我俩一起把六寸照片和二寸照片都放大或者缩小成四寸照片,以便保存 B.这项科研任务,是在两所大学、三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和教师的协作下完成的。 C.我们不靠天,不信命,信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靠的是自己的努力,终于解决了 穷山村的温饱问题。 D.两支演出队最近在工厂、部队为工人和战士演出40多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 常熟市大义中学 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命题人:刘书文 审阅人:丁永忠 注意事项: 1.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0.5mm 黑色 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 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书写不能超过横线或方格,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 3. 保持答题卡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簇.新(cù) 干瘪.(biě) 通衢.(qú)大道 干瘪.(biě) B.脑髓.(suǐ) 苗裔.(yì) 销声匿.迹(nì) 瞭.(liáo)望 C.壅.蔽(yōng) 自刭.(jǐng) 有史可稽.(jī) 荒冢.(zhǒng) D.蹙.眉(cù) 夔.州(kuí) 残羹.(gēng)冷炙.(zhì) 缱.(qiǎn)绻.(quǎn)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 B.明代《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 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 D.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不是。 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求达意明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篇小说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简洁的对话,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构思匠心独运,给人以妙手回春 ....之感。 B.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屡禁不止,就是千夫所指、一片喊打的吃野味,现在又在某些地 方死灰复燃 ....。 C.这场篮球赛,休斯顿火箭队在丧失了姚明篮下优势的情况下,力克尼克斯队,表现 还算差强人意 ....。 D.张教授年逾花甲,仍然精神矍铄,听他的报告真有如坐春风 ....的感受。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我俩一起把六寸照片和二寸照片都放大或者缩小成四寸照片,以便保存。 B.这项科研任务,是在两所大学、三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和教师的协作下完成的。 C.我们不靠天,不信命,信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靠的是自己的努力,终于解决了 穷山村的温饱问题 。 D.两支演出队最近在工厂、部队为工人和战士演出 40 多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 作品。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大源头。 B古人一般把南面视为至尊。所以《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 父者,范增也;"亚父坐的是至尊的位子,表示他的地位在其他人之上。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 《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D司马迁(约前145一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全球化打破了民族的藩篱,把各民族文明都卷进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之中,然而, 它却是以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为先导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民族文明倚仗着经济、科技的优 势,造成了对工业化程度低的民族以及农业民族文明的排斥和压抑,引起了这些民族文明同 一性的危机,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文明的同一性,是指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 体或另一些群体的关系以及它们互相承认和自我承认的问题。民族文明的主体,特别是知识 分子必然奋起抗争,在对外来文明理性批判的同时,对民族文明作自觉的反省,高扬民族文 化精神,维护民族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全球化导致的文明危机同样发生在西方发达民族,只 不过采取不同的形式而已。当西方文明的先发性优势在全球张扬之际,随着财富的剧增和征 服的喜悦,清教精神被享乐主义取代,进取意识被自满自足意识淹没,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在下降,种族矛盾、“代际”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在加剧,以至于西方许多政治领袖和学 者都把重整民族文化价值观作为跨进21世纪的治国纲领。 现代民族认同危机发端于全球化,而它的解决也离不开全球化,全球化为民族文明与世 界文明的整合开辟了道路。民族文明危机必然要求文明的重构,文明重构是一个对本土文化 价值的重新审视、判断、筛选、定向的过程,它既可以导致民族中心主义,也可以导致民族 文明的现代化、世界化。合理的选择是以现代化发展规律为参照系,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 础,在民族文明的反思批判中发现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对民族文明的优秀成分的肯定中
2 A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 作品。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大源头。 B 古人一般把南面视为至尊。所以《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 父者,范增也;"亚父坐的是至尊的位子,表示他的地位在其他人之上。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 《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D 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 130 篇,包括本纪 12 篇,世家 30 篇,列传 70 篇,书 8 篇,表 10 篇。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10 题。 全球化打破了民族的藩篱,把各民族文明都卷进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之中,然而, 它却是以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为先导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民族文明倚仗着经济、科技的优 势,造成了对工业化程度低的民族以及农业民族文明的排斥和压抑,引起了这些民族文明同 一性的危机,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文明的同一性,是指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 体或另一些群体的关系以及它们互相承认和自我承认的问题。民族文明的主体,特别是知识 分子必然奋起抗争,在对外来文明理性批判的同时,对民族文明作自觉的反省,高扬民族文 化精神,维护民族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全球化导致的文明危机同样发生在西方发达民族,只 不过采取不同的形式而已。当西方文明的先发性优势在全球张扬之际,随着财富的剧增和征 服的喜悦,清教精神被享乐主义取代,进取意识被自满自足意识淹没,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在下降,种族矛盾、“代际”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在加剧,以至于西方许多政治领袖和学 者都把重整民族文化价值观作为跨进 21 世纪的治国纲领。 现代民族认同危机发端于全球化,而它的解决也离不开全球化,全球化为民族文明与世 界文明的整合开辟了道路。民族文明危机必然要求文明的重构,文明重构是一个对本土文化 价值的重新审视、判断、筛选、定向的过程,它既可以导致民族中心主义,也可以导致民族 文明的现代化、世界化。合理的选择是以现代化发展规律为参照系,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 础,在民族文明的反思批判中发现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对民族文明的优秀成分的肯定中
重构民族价值体系优势,在对民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中找到两者互动和沟通的桥梁。这 种反思和重建也许以自觉的、主动的形式出现,那么它会加速民族文明向世界文明的转化, 加快民族的现代化进程;这种反思和重建也许以被动的、偶然的形式岀现,那么它会导致民 族内外矛盾的剧烈冲突,社会结构的巨大震荡和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越是民族的,就 越是世界的,只有各个民族顺应世界潮流,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根据已有的传统和现实基 础,在发展的模式、目标、任务上始终体现自身特色的这个意义上,才有普遍意义。世界文 明的民族化与民族文明的世界化是同—过程的两个侧面。民族文明包括其物质文明、制度文 明和文化观念文明,只有在时间上与现代化相对接,在空间上与全球化相关联,才能焕发出 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勃勃生机,返优秀传统之本,开现代文明之新。世界文明,从来也不是抽 象的孤立的存在,它体现在多元多样的民族文明形态之中,是一个随“世界历史”形成和演 进的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个将各民族文明无声地联系在一起并不断扩大普遍性成分的过 6.“合理的选择”包含哪些内容?选出全都不当的一组( ①以现代化发展规律为参照系 ②在反思和批判中发现本民族文明的优秀内核和传统 ③以本民族的利益为核心,不过分考虑别的民族的利益 ④在对民族文明的优秀成分的肯定中重构民族价值体系优势 ⑤还要与世界文明比较,找到两者互动和沟通的桥梁 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要维护民族性 ⑦民族危机必然要求文明的重构,这样,就能走向现代化 A.①②③B.④⑥⑦C.②④⑤D.③⑥⑦ 7.对“世界文明的民族化”、“民族文明的世界化”两者怎样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A.前者强调一个民族要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后者是说优秀的民族文明本身 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能够不断地扩大其普遍性 B.前者强调的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后者是说一个民族要善于 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C.前者强调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后者是说优秀的民族文明本, 身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能不断扩大其普遍性 D.前者强调一个民族要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后者说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 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 8.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也面临着民族危机,重整民族文化价值观是他们应对危机
3 重构民族价值体系优势,在对民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中找到两者互动和沟通的桥梁。这 种反思和重建也许以自觉的、主动的形式出现,那么它会加速民族文明向世界文明的转化, 加快民族的现代化进程;这种反思和重建也许以被动的、偶然的形式出现,那么它会导致民 族内外矛盾的剧烈冲突,社会结构的巨大震荡和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越是民族的,就 越是世界的,只有各个民族顺应世界潮流,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根据已有的传统和现实基 础,在发展的模式、目标、任务上始终体现自身特色的这个意义上,才有普遍意义。世界文 明的民族化与民族文明的世界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民族文明包括其物质文明、制度文 明和文化观念文明,只有在时间上与现代化相对接,在空间上与全球化相关联,才能焕发出 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勃勃生机,返优秀传统之本,开现代文明之新。世界文明,从来也不是抽 象的孤立的存在,它体现在多元多样的民族文明形态之中,是一个随“世界历史”形成和演 进的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一个将各民族文明无声地联系在一起并不断扩大普遍性成分的过 程。 6.“合理的选择”包含哪些内容?选出全都不当的一组( ) ①以现代化发展规律为参照系 ②在反思和批判中发现本民族文明的优秀内核和传统 ③以本民族的利益为核心,不过分考虑别的民族的利益 ④在对民族文明的优秀成分的肯定中重构民族价值体系优势 ⑤还要与世界文明比较,找到两者互动和沟通的桥梁 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要维护民族性 ⑦民族危机必然要求文明的重构,这样,就能走向现代化 A.①②③B.④⑥⑦C.②④⑤D.③⑥⑦ 7.对“世界文明的民族化”、“民族文明的世界化”两者怎样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前者强调一个民族要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后者是说优秀的民族文明本身 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能够不断地扩大其普遍性。 B.前者强调的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后者是说一个民族要善于 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C.前者强调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后者是说优秀的民族文明本, 身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能不断扩大其普遍性。 D.前者强调一个民族要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后者说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 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 8.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也面临着民族危机,重整民族文化价值观是他们应对危机
的重要策略。 B.文明重构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判断、筛选、定向。它必然会带来民族文化的 复兴 C.全球化将文明的民族化和世界化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各民族的文明创新,走 向现代文明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D.民族文明只有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焕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勃勃生机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杜环,字叔循。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谨饬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 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哭于九江城下,无所归。或告之曰:“今 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盖往依之。”母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念允恭尝仕金 陵,亲戚交友,或有存者,庶万一可冀;复哀泣从人至金陵。问一二人,无存者。因访一元 家所在,道上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 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 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 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乃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存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 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时兵后岁饥, 民骨肉不相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偏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 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筋。以母故,不敢 大声语。越十年,环奉诏祠会稽,还道嘉兴,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 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 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诒以他事辞去,不 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 愿杜君生子孙,咸如杜君!”言终而气绝。环俱棺椁殓殡之礼,葬之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家金陵家:安家 B.谭谢不纳谢:感谢 C.抱衾寝母寝:使……安歇 D.庶万一可冀冀:希望 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母泣告以故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B.环亲为烹药 不足为外人道也 C.伯章若无所闻旁一蟆,若将跃舞 D.相持大哭 故人蒋干相访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杜环“重然诺,好周人急”高尚道德的一组是: ①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②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③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 ④时兵后岁饥,民骨肉不相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 ⑤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 ⑥环奉诏祠会稽,还道嘉兴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允恭的老母在“家破”后“无所归”,到儿子的挚友安庆太守谭敬先处投身,谭
4 的重要策略。 B.文明重构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判断、筛选、定向。它必然会带来民族文化的 复兴。 C.全球化将文明的民族化和世界化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各民族的文明创新,走 向现代文明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D.民族文明只有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焕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勃勃生机。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 分 每小题 3 分) 杜环,字叔循。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谨饬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 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哭于九江城下,无所归。或告之曰:“今 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盖往依之。”母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念允恭尝仕金 陵,亲戚交友,或有存者,庶万一可冀;复哀泣从人至金陵。问一二人,无存者。因访一元 家所在,道上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 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 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 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乃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存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 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时兵后岁饥, 民骨肉不相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偏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 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筋。以母故,不敢 大声语。越十年,环奉诏祠会稽,还道嘉兴,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 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 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诒以他事辞去,不 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 愿杜君生子孙,咸如杜君!”言终而气绝。环俱棺椁殓殡之礼,葬之。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家金陵 家:安家 B.谭谢不纳 谢:感谢 C.抱衾寝母 寝:使……安歇 D.庶万一可冀 冀:希望 1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母泣告以故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B.环亲为烹药 不足为外人道也 C.伯章若无所闻 旁一蟆,若将跃舞 D.相持大哭 故人蒋干相访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杜环“重然诺,好周人急”高尚道德的一组是: ( ) ①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②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③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 ④时兵后岁饥,民骨肉不相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 ⑤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 ⑥环奉诏祠会稽,还道嘉兴。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允恭的老母在“家破”后“无所归”,到儿子的挚友安庆太守谭敬先处投身,谭
谢不纳,老母的小儿子竟然也拒不奉养老母。他们的行为为社环奉养常母起到了反衬的作用 B.杜环与常母关系并不密切,却能急常母之难,殷切接待,并无微不至地关照她,最 后为常母送终。这些都体现出了杜环的高尚人格 C.如果说杜环起初接待老母尚属友谊之举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兵后岁饥, 民骨肉不相保”的时局下,杜环扶危济贫,克己助人的高尚品质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D.常母性情急躁,稍不如意,就发脾气,且疾病缠身。杜环毫无怨言,告诫家人顺其 所为,并且亲自服侍。这深深地感动了常母。 第Ⅱ卷14分 注意事项 1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3分) 13.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两题。(8分) 破阵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 什么作用?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3)忧懈怠 虑壅蔽,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人生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将进酒》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日的春光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 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5 谢不纳,老母的小儿子竟然也拒不奉养老母。他们的行为为社环奉养常母起到了反衬的作用。 B.杜环与常母关系并不密切,却能急常母之难,殷切接待,并无微不至地关照她,最 后为常母送终。这些都体现出了杜环的高尚人格。 C.如果说杜环起初接待老母尚属友谊之举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兵后岁饥, 民骨肉不相保”的时局下,杜环扶危济贫,克己助人的高尚品质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D.常母性情急躁,稍不如意,就发脾气,且疾病缠身。杜环毫无怨言,告诫家人顺其 所为,并且亲自服侍。这深深地感动了常母。 第Ⅱ卷(共 124 分) 注意事项: 1.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3 分) 13.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每小题 3 分) (1)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14.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两题。(8 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2)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 什么作用? 。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 ,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2) , ,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忧懈怠, ;虑壅蔽,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将进酒》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2 题。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 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