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2005-2006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45分) 、(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福祉(zhi)妩(ⅶ)媚 散(san)漫 惊魂甫(f)定 B.抵牾(w)褶(zh)皱晕(yun)车 同仇敌忾(kai) C.逾矩(j)谲(jue)诈应(ying)届 刎颈(jing)之交 D.暮蔼(ai)筵(yon)宴参与(y) 左睇(di)右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引擎 目不暇接为山九仞,功亏一匮 B.冷寞慰藉 风声鹤唳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游弋阑珊 斩钉截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D.怄气辍学 礼上往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漫长的历史路上,人类许多文明成果都被岁月的风尘 了,这不能不让人痛心不 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出发,从中探索出因有的而不是 规律。 ③张教授把祖辈 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当地人们的赞誉 A.湮没编造流传 B.淹没臆造流传 C.湮没臆造留传 D.淹没编造留传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 行的普遍赞赏。 B.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一些违纪 现象已经每况愈下。 C.在国难当头时,无数爱国志士毁家纾难,为拯救民族的命运而奔走呼告,这精神令 后人敬抑。 D.我们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不应该妄自 菲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
- 1 - 山西省实验中学 2005—2006 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 文 YCY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共 45 分) 一、(21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 A.福祉.(zhǐ) 妩.(wǔ)媚 散.(sǎn)漫 惊魂甫.(fǔ)定 B.抵牾.(wǔ) 褶.(zhě)皱 晕.(yùn)车 同仇敌忾.(kài) C.逾矩.(jǔ) 谲.(jué)诈 应.(yìng)届 刎颈.(jǐng)之交 D.暮霭.(ǎi) 筵.(yán)宴 参与.(yù) 左睇.(dì)右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引擎 账簿 目不暇接 为山九仞,功亏一匮 B.冷寞 慰藉 风声鹤唳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游弋 阑珊 斩钉截铁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D.怄气 辍学 礼上往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漫长的历史路上,人类许多文明成果都被岁月的风尘 了,这不能不让人痛心不 已。 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出发,从中探索出因有的而不是 的 规律。 ③张教授把祖辈 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当地人们的赞誉。 A.湮没 编造 流传 B.淹没 臆造 流传 C.湮没 臆造 留传 D.淹没 编造 留传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 A.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 ....,小有名气,受到同 行的普遍赞赏。 B.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一些违纪 现象已经每况愈下 ....。 C.在国难当头时,无数爱国志士毁家纾难 ....,为拯救民族的命运而奔走呼告,这精神令 后人敬抑。 D.我们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不应该妄自.. 菲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
发展的重要保证 B.欧盟委员会去年年底发表的报告显示,即将加入的10个新成员国有的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仅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员国贫富十分悬殊 C.语文学习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形式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加强综合性测试无疑 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D.要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中国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抗日战歌》、《保卫黄河》……曾激励过无数中华儿女 的老歌,如今听起来,依然是那么激动人心 B.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但谓天下无方可 用。”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 C.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竹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 希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高考是人生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你是懦弱地等待和逃避呢,还是勇敢地迎接和 应对呢?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B.在宋朝以后,《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 C.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由此,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 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 D.以马尔克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魔幻现实主义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12分,每小题3分) 解读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从8月3日起,正式成为第29届 奥运会会徽 Q89 据北京奥组委介绍,“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四项含义 srg息 其一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 以印章为主题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 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 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
- 2 - 发展的重要保证。 B.欧盟委员会去年年底发表的报告显示,即将加入的 10 个新成员国有的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仅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 47%,新老成员国贫富十分悬殊。 C.语文学习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形式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加强综合性测试无疑 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D.要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中国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 A.《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抗日战歌》、《保卫黄河》……曾激励过无数中华儿女 的老歌,如今听起来,依然是那么激动人心。 B.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但谓天下无方可 用。”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 C.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竹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 希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D.高考是人生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你是懦弱地等待和逃避呢,还是勇敢地迎接和 应对呢?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B.在宋朝以后,《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 C.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由此,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 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 D.以马尔克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魔幻现实主义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解读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从 8 月 3 日起,正式成为第 29 届 奥运会会徽。 据北京奥组委介绍,“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四项含义: 其一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 以印章为主题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 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 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
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一—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主体图案基 准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 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 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岀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另外,红色历来被认 为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这个标志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 地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印章 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 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其二是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 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划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 Beijing2008″字体 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体。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目的,与标 志主体图案的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 侵仅法律纠纷。 其三是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中国印 Beijing2008 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善。每一部分独立使用时比例更合理, 不失协调 其四是有利于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国际奥委会知识产权注册机构认为,“中国印舞 动的北京”之主体图案具有作为独立商标注册的条件,在城市景观布置,场馆环境布置等方 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选自《中国青年报》) 8.下列有关“北京奥运会会徽肖形印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的是肖形印,是会徽的主体图案,基准色是红色,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 B.印章出现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 化艺术形式 C.这枚“中国印”仍代表着古老的、至今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意义 D.选用“中国印”这种特殊的样式,主要是表达中国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 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9.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巧妙结合了中国、北京和奥林匹克三个标志性地区名词。 B.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地设计出了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
- 3 - 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主体图案基 准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 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 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另外,红色历来被认 为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这个标志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 地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印章 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 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其二是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 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划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 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目的,与标 志主体图案的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 侵仅法律纠纷。 其三是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中国印 Beijing2008 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善。每一部分独立使用时比例更合理, 不失协调。 其四是有利于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国际奥委会知识产权注册机构认为,“中国印·舞 动的北京”之主体图案具有作为独立商标注册的条件,在城市景观布置,场馆环境布置等方 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选自《中国青年报》) 8.下列有关“北京奥运会会徽肖形印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采用的是肖形印,是会徽的主体图案,基准色是红色,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 B.印章出现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 化艺术形式。 C.这枚“中国印”仍代表着古老的、至今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意义。 D.选用“中国印”这种特殊的样式,主要是表达中国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 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9.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巧妙结合了中国、北京和奥林匹克三个标志性地区名词。 B.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地设计出了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
C.三个部分的独立结构与整体结构的比例合理协调 D.对形象景观的应用和市场的开发都是很有利的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印”的神韵,是借助于印章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和运动特征来体现的,也是通过 由艺术变形而幻化成的奔跑舞动的“京”字人形来表现的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汉代竹简文字有机地融入到“ Beijing2008”字体中,简洁, 自然,流畅,与图案和奧运五环浑然一体 C.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有其文化特定背景,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而“中国印”之色则传达了喜庆、热烈的文化气氛 D.运动的人形、奔跑舞动的开放姿态,艺术夸张的变形“京”字,以及鲜艳的红色共 同表明中国热情真诚地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体的设计主要出于市场开发的目的和为了避免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B.“中国印”中变形的“京”字,是一个运动员的造型,其核心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 原则。 C.从知识产权注册的角度看,“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可独立注册商标,其形象景观应 用和市场开发前景乐观 D.“中国印”中的运动人形,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友善、刚柔相济的特点,十足的动感充 分展示了北京奥运会的主体风格一—“更快、更高、更强”。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 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 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儿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 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日:“令我出都注],君便失援,恐君 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真,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 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日:“卿邀名人也。”对日:“业以细微,伏事 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 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
- 4 - C.三个部分的独立结构与整体结构的比例合理协调。 D.对形象景观的应用和市场的开发都是很有利的。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 一项是 ( ) A.“中国印”的神韵,是借助于印章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和运动特征来体现的,也是通过 由艺术变形而幻化成的奔跑舞动的“京”字人形来表现的。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汉代竹简文字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中,简洁, 自然,流畅,与图案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 C.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有其文化特定背景,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而“中国印”之色则传达了喜庆、热烈的文化气氛。 D.运动的人形、奔跑舞动的开放姿态,艺术夸张的变形“京”字,以及鲜艳的红色共 同表明中国热情真诚地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体的设计主要出于市场开发的目的和为了避免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B.“中国印”中变形的“京”字,是一个运动员的造型,其核心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 原则。 C.从知识产权注册的角度看,“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可独立注册商标,其形象景观应 用和市场开发前景乐观。 D.“中国印”中的运动人形,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友善、刚柔相济的特点,十足的动感充 分展示了北京奥运会的主体风格——“更快、更高、更强”。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 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 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儿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 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令我出都[注],君便失援,恐君 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真,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 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 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 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
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 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 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 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 卒。 (节选自《北齐书·循使传》) [注]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 拜:授予官职 B.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济:成功 C.卿邀名人也 邀:邀请 D.后寻业断决之处 寻:查找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 B「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D』即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孟业清正廉明的一组是 ①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②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③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④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⑤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⑥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③⑤ B.①③④ D.②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 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 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的唯一的马死了,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 给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客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孟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
- 5 - 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 “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 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 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 卒。 (节选自《北齐书·循使传》) [注]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 拜:授予官职 B.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济:成功 C.卿邀.名人也 邀:邀请 D.后寻.业断决之处 寻:查找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 B.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D.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孟业清正廉明的一组是 ( ) ①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②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③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④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⑤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⑥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 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 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的唯一的马死了,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 给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客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孟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