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命题、校对:孔祥梅周建芸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如南美足球于世界足坛一样,拉美文学以其的自由形式,的奇异语言,表现出 美洲特有的广度和深度,其史诗般的气息,神话般的美学,打造出一个别样的美 学世界,令东西方读者 A.屹立别具一格光怪陆离叹为观止 B.耸立不拘一格瑰丽多彩高山仰止 C.屹立不拘一格瑰丽多彩叹为观止 D.耸立别具一格光怪陆离高山仰止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B.笛声作为听觉意象,能引发诗人的联想,在诗人审美情感的兴起和升华中起到 激发、催化作用,从而增强诗歌的表达手段和艺术效果 C.45年前,“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打破了超级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 显示了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决心,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D.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当下的环境整治是一个综合性难题,需要政府、 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的社会环境 3.下列谜底与谜面依次对应最为恰当的一组是(3分)() 【谜面】甲:唠叨不休;乙:袁世凯称帝;丙:新月如钩;丁:绿卡;戊:汨 【谜底】①白云无尽时;②海上生明月;③东边日出西边雨;④琵琶声停欲语迟 ⑤至今思项羽;⑥此曲只应天上有:⑦日出江花红胜火:⑧清光犹为君;⑨春风 不度玉门关;⑩两个黄鹂鸣翠柳 A.④⑤⑥⑨③B.①⑧⑥⑨③C.①⑧②⑤⑦D.⑩⑤②⑦①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近日拜读了你的大作,我心中顿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 B.您大驾光临,顿使寒舍蓬荜生辉。 C.仁兄初次惠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 D.家母最近身体有点贵恙,希望你们不要叨扰她老人家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般形式美经常是静止的、程式化、规格化和失去现实生命感、力量感的东西, 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 ①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 ②“有意味的形式”则恰恰相反 ③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 ④所以,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 ⑤中国书法——线的艺术非前者而正是后者 A.②④⑤①③B.②①⑤④③C.④③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 2.C(A项,“不仅……而且”递进不当;B项,“增强”与“手段”搭配不当 D项,句式杂糅。)
江苏省 2018 届高三 10 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命题、校对:孔祥梅 周建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有如南美足球于世界足坛一样,拉美文学以其的自由形式,的奇异语言,表现出 美洲特有的广度和深度,其史诗般的气息,神话般的美学,打造出一个别样的美 学世界,令东西方读者。 A.屹立 别具一格 光怪陆离 叹为观止 B.耸立 不拘一格 瑰丽多彩 高山仰止 C.屹立 不拘一格 瑰丽多彩 叹为观止 D.耸立 别具一格 光怪陆离 高山仰止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B.笛声作为听觉意象,能引发诗人的联想,在诗人审美情感的兴起和升华中起到 激发、催化作用,从而增强诗歌的表达手段和艺术效果。 C.45 年前,“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打破了超级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 显示了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决心,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D.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当下的环境整治是一个综合性难题,需要政府、 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的社会环境。 3.下列谜底与谜面依次对应最为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谜面】甲:唠叨不休;乙:袁世凯称帝;丙:新月如钩;丁:绿卡;戊:汨 【谜底】①白云无尽时;②海上生明月;③东边日出西边雨;④琵琶声停欲语迟; ⑤至今思项羽;⑥此曲只应天上有;⑦日出江花红胜火;⑧清光犹为君;⑨春风 不度玉门关;⑩两个黄鹂鸣翠柳 A.④⑤⑥⑨③B.①⑧⑥⑨③C.①⑧②⑤⑦D.⑩⑤②⑦①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近日拜读了你的大作,我心中顿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 B.您大驾光临,顿使寒舍蓬荜生辉。 C.仁兄初次惠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 D.家母最近身体有点贵恙,希望你们不要叨扰她老人家。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一般形式美经常是静止的、程式化、规格化和失去现实生命感、力量感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 ①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 ②“有意味的形式”则恰恰相反 ③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 ④所以,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 ⑤中国书法──线的艺术非前者而正是后者 A.②④⑤①③B.②①⑤④③C.④③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 1.C 2.C(A 项,“不仅……而且”递进不当;B 项,“增强”与“手段”搭配不当; D 项,句式杂糅。) 3.B
4.D项中谦敬词不当,贵恙:敬辞,对对方的病的敬称, 动问他人病情的敬语.叨扰:客套话,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5.B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高司谏书 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 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 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 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 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 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 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 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 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 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 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 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 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 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身为司谏, 乃耳目之官,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 是可怪也。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 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 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 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 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 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 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 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注】①高司谏:高若讷,当时担任谏官,主持谏议之事。②范希文:范仲淹, 字希文,因言事触犯宰相吕夷简等人而遭贬谪。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足下厕其间厕:混杂、同列 B.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爱:喜爱 C.亦将闵足下之不能闵:怜悯 D.而不以贤者责也责:指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其立朝有本末非子房其谁全之? D.乃耳目之官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D 项中谦敬词不当,贵恙:敬辞,对对方的病的敬称, 动问他人病情的敬语.叨扰:客套话,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5.B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与高司谏书 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 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 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 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 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 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 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 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 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 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 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 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 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 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身为司谏, 乃耳目之官,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 是可怪也。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 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 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 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 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 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 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 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注】①高司谏:高若讷,当时担任谏官,主持谏议之事。②范希文:范仲淹, 字希文,因言事触犯宰相吕夷简等人而遭贬谪。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足下厕其间 厕:混杂、同列 B.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 爱:喜爱 C.亦将闵足下之不能 闵:怜悯 D.而不以贤者责也 责:指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其立朝有本末 非子房其谁全之? D.乃耳目之官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3分) (2)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4 分)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 论》)(3分) 9.欧阳修认为在范仲淹贬官事件上,高司谏有哪些“非君子”之处?(3分) 6.D(责:要求) 7.D(D均为表判断的副词,是,就是。A.介词,和/动词,结交;B.介词,因 为/连词,表并列。C.代词,他/表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 8(1)如今推究您的实际行为再来仔细分析,然后断然肯定您不是个君子。(推、 决、判断句各1分) (2)希望您直接带着这封信到朝廷上去,让天子判定我的罪过,谴责我,让天 下都真正了解希文应当被斥逐。(每句1分 (3)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自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 下了。(每句1分) 9.不能为范仲淹辩解;跟随别人诋毁范仲淹:昂然自得,出入朝堂依然以谏官 自称。(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欧阳修顿首再拜,禀告高司谏足下:我十七岁时,住在随州,看到天圣二年进士 及第的布告,才知道了您的姓名。当时我年纪轻,尚未与别人结交,又住在僻远 的地方,只听说布告上的宋舍人兄弟,以及叶道卿、郑天休等几个人,因文学著 名于世,因此这次进士考试号称得到了人才。而您置身其中,单单没有突出的可 以称道的地方,我本就疑惑您是一个很一般的人 以后过了十一年,我第二次到京师,您已担任了御史里行,可还是没有机会与您 见一次面。只是常常向我的朋友尹师鲁打听您的贤与不贤,师鲁说您“为人正直 并且有学问,是一位君子”。我还是有些怀疑。所谓正直,就是不可弯曲:所谓 有学问,就一定能明辨是非。凭借着不可弯曲的气节,有能辨是非的明智,又担 任谏官的职务,却随波逐流默默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区别,这果真是贤者吗? 这不能不使我怀疑啊!自从您担任了谏官以后,我们才认识了。您一脸正气,纵 论前代之事,思路清晰十分引人。褒扬正义,贬斥奷邪,没有一点谬论。啊,据 有这样的辨才向人显示,谁会不爱戴您呢?虽然是我,也私下认为您大概是个真 君子吧?这是我自从听说您的姓名直到与您认识,十四年中却有三次怀疑的情 况。如今推究您的实际行为再来仔细分析,然后断然肯定您不是个君子 前几天范希文贬官以后,我和您在安道家中会面,您极力诋毁讥笑范希文的为人。 我开始听到这些话,还怀疑您是讲着玩的。等到碰见师鲁,他也说您极力否定希 文的所作所为,然后我就不再怀疑了。希文平生刚正.好学,博古通今,他立身 朝廷始终如一,这是天下都知道的。如今又因为正直敢言触怒了宰相而得罪。您 身为司谏之官,是天子的耳目,,既不能为他辨明无罪,又害怕有识之士会责备 自己,于是就跟着别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斥,这真是太可怪了。说起 人的性格,刚正果敢.怯懦软弱的性格都受之于天,不可勉强改变。即使是圣人 也不会用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别人一定办到。如今您家中有老母,自身又爱 惜官位,害怕忍饥受冻,顾念利益俸禄,因而不敢稍有违反宰相以致受刑遭祸。 这也是平庸之辈的常情,只不过是做了一个不称职的谏官罢了。即使是朝廷中的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3 分) (2)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4 分)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 论》)(3 分) 9.欧阳修认为在范仲淹贬官事件上,高司谏有哪些“非君子”之处?(3 分) 6.D(责:要求) 7.D(D 均为表判断的副词,是,就是。A.介词,和/动词,结交;B.介词,因 为/连词,表并列。C.代词,他/表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 8(1)如今推究您的实际行为再来仔细分析,然后断然肯定您不是个君子。(推、 决、判断句各 1 分) (2)希望您直接带着这封信到朝廷上去,让天子判定我的罪过,谴责我,让天 下都真正了解希文应当被斥逐。(每句 1 分) (3)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自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 下了。(每句 1 分) 9.不能为范仲淹辩解;跟随别人诋毁范仲淹;昂然自得,出入朝堂依然以谏官 自称。(每点 1 分) 参考译文 欧阳修顿首再拜,禀告高司谏足下:我十七岁时,住在随州,看到天圣二年进士 及第的布告,才知道了您的姓名。当时我年纪轻,尚未与别人结交,又住在僻远 的地方,只听说布告上的宋舍人兄弟,以及叶道卿、郑天休等几个人,因文学著 名于世,因此这次进士考试号称得到了人才。而您置身其中,单单没有突出的可 以称道的地方,我本就疑惑您是一个很一般的人。 以后过了十一年,我第二次到京师,您已担任了御史里行,可还是没有机会与您 见一次面。只是常常向我的朋友尹师鲁打听您的贤与不贤,师鲁说您“为人正直 并且有学问,是一位君子”。我还是有些怀疑。所谓正直,就是不可弯曲;所谓 有学问,就一定能明辨是非。凭借着不可弯曲的气节,有能辨是非的明智,又担 任谏官的职务,却随波逐流默默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区别,这果真是贤者吗? 这不能不使我怀疑啊!自从您担任了谏官以后,我们才认识了。您一脸正气,纵 论前代之事,思路清晰十分引人。褒扬正义,贬斥奸邪,没有一点谬论。啊,据 有这样的辨才向人显示,谁会不爱戴您呢?虽然是我,也私下认为您大概是个真 君子吧?这是我自从听说您的姓名直到与您认识,十四年中却有三次怀疑的情 况。如今推究您的实际行为再来仔细分析,然后断然肯定您不是个君子。 前几天范希文贬官以后,我和您在安道家中会面,您极力诋毁讥笑范希文的为人。 我开始听到这些话,还怀疑您是讲着玩的。等到碰见师鲁,他也说您极力否定希 文的所作所为,然后我就不再怀疑了。希文平生刚正.好学,博古通今,他立身 朝廷始终如一,这是天下都知道的。如今又因为正直敢言触怒了宰相而得罪。您 身为司谏之官,是天子的耳目,,既不能为他辨明无罪,又害怕有识之士会责备 自己,于是就跟着别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斥,这真是太可怪了。说起 人的性格,刚正果敢.怯懦软弱的性格都受之于天,不可勉强改变。即使是圣人, 也不会用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别人一定办到。如今您家中有老母,自身又爱 惜官位,害怕忍饥受冻,顾念利益俸禄,因而不敢稍有违反宰相以致受刑遭祸。 这也是平庸之辈的常情,只不过是做了一个不称职的谏官罢了。即使是朝廷中的
君子,也将怜悯你的无能,而不会用必须办到来要求您的。如今却不是这样,您 反而昂然挺胸十分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能,认为 他应当遭受贬斥,恐怕是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据理力争的过错吧。凡是有力量干 而不敢干的,是比愚人还不知的人,而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那就成了君 子的敌人了。 昨天安道遭到贬谪,师鲁也等候着罪责,您还能够有脸面去见士大夫们,出入朝 廷号称谏官,那是您不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事了。所可惜的是,圣朝有事情,谏 官不说而让别人去说,这种事情记载在史书上,以后使朝廷蒙受到羞辱的,是您 啊!按照《春秋》的法则,对贤者要求详尽周全。如今我还一心一意地希望您能 够向天子进一言,不忍心就与您决绝,而不拿贤者来要求您。倘若您还认为希文 不贤而应当斥逐,那么我今天如此为他说话,那是朋党邪恶的小人了。希望您直 接带着这封信到朝廷上去,让天子判定我的罪过,谴责我,让天下都真正了解希 文应当被斥逐,这也是谏官的一大作用啊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髙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3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两种加以简析。(4分) 10.(10分) (1)第二联描绘了一幅人景相融的和谐、宁静(1分)的秋日傍晚画面(1分) 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1 分) (2)第三联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正因为能“清游”“静 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 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 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 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写两种并简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3)人间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5)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君子,也将怜悯你的无能,而不会用必须办到来要求您的。如今却不是这样,您 反而昂然挺胸十分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能,认为 他应当遭受贬斥,恐怕是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据理力争的过错吧。凡是有力量干 而不敢干的,是比愚人还不知的人,而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那就成了君 子的敌人了。 昨天安道遭到贬谪,师鲁也等候着罪责,您还能够有脸面去见士大夫们,出入朝 廷号称谏官,那是您不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事了。所可惜的是,圣朝有事情,谏 官不说而让别人去说,这种事情记载在史书上,以后使朝廷蒙受到羞辱的,是您 啊!按照《春秋》的法则,对贤者要求详尽周全。如今我还一心一意地希望您能 够向天子进一言,不忍心就与您决绝,而不拿贤者来要求您。倘若您还认为希文 不贤而应当斥逐,那么我今天如此为他说话,那是朋党邪恶的小人了。希望您直 接带着这封信到朝廷上去,让天子判定我的罪过,谴责我,让天下都真正了解希 文应当被斥逐,这也是谏官的一大作用啊。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3 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 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两种加以简析。(4 分) 10.(10 分) (1)第二联描绘了一幅人景相融的和谐、宁静(1 分)的秋日傍晚画面(1 分): 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1 分)。 (2)第三联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正因为能“清游”“静 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 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 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 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写两种并简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___。(韩愈《师说》) (3)人间如梦,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5)各抱地势,___。(杜牧《阿房宫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⑦),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 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 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一一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我不哭了,再也不想 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 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我从未叫过 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一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你有这个胆子吗?” 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 “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⑦“先别吹。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 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 刀是爸爸用过的。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 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⑨我慢慢地攀上山顶。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 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这里准有野兽。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 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枪响了, 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 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顿时,又从树 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面,不时 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转眼间,他们爬过山岗, 消失在密林里。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 上它了 ⑩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今天,我打了 个鹿。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 我对特吉说。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⑩“嘿,傻小子。流点血,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剥了鹿皮,先把鹿腰子 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懂吗?” ⑩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⑩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 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 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我认岀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 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扭头 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 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___。(《礼记﹒中庸》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 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 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我不哭了,再也不想 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 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我从未叫过 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你有这个胆子吗?” 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 “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⑦“先别吹。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 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 刀是爸爸用过的。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 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⑨我慢慢地攀上山顶。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 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这里准有野兽。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 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枪响了, 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 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顿时,又从树 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面,不时 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转眼间,他们爬过山岗, 消失在密林里。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 上它了。 ⑩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今天,我打了 个鹿。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 我对特吉说。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⑪“嘿,傻小子。流点血,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剥了鹿皮,先把鹿腰子 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懂吗?” ⑫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⑬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 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 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 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扭头 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 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