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民法2、民事法律关系 4、民事权利能力5、民事法律事实6、诉讼 时效7、法定代理 8、复代理 9、表见代理 10、种类物11、诺成性民事法 律行为12、单方民事法律行为13、善意取得14、用益物权15、抵押权16、动产质押17 财产所有权18、相邻权19、共同共有20、要约21、合同22、缔约过失责任23、 不当得利24、无因管理25、留置权26、提存27、人身权28、名誉权29、合伙30、 代位继承31、遗嘱继承32、违约民事责任33、抵押34、定金35、质押36、承诺37. 格权38、人身自由权39转继承40、遗赠扶养协议41、可撤消合同42、隐私权43 公平责任原则44、侵权行为45、侵权责任46、保证47、连带责任48、抗辩权49 平等原则50、代位继承51、法人52、财产关系53、不可抗力54、要式法律行为 二、判断题 1、民法的调整方式包括事前调整和事后调整。其中冖返还財产,恢复原状"的方式属于事前调整。() 2、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由民法调整,但亲属间形成的财产共有和分配等横向财产关系则不属民法调整。() 3、我国《民法通则》在民事立法中具有普通法的性质,故其应属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我国尚待修订和完善的民 法典。() 4、某国驻华使馆的官员驾车外出,与中国公民发生民事侵权纠纷,在其同意适用我国民法时,法院可依我国民 法作为审判依据。() 5、“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是两种立法体例的具体表现,并不是否认民商法是私法的理由。( 6、就民法原理而言,民法的渊源除法律外还应包括判例和法理,其具有弥补制定法局限的功能。() 7、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所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8、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关系,当事人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且在经济利益上也是等价有偿的。() 9、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10、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法律赋予的,而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取得的。() 11、甲到非禁渔区钓鱼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12、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只能相应地由一个自然事实或人的行为引起。( 13、不以主观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能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事实,即指自然事实,包括事件和状态。() 14、甲自杀身亡,其财产由甲之配偶继承。引起这一法律关系变化的是甲的自杀行为。() 5、不当得利能够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发生,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16、无行为能力人同完全行为能力人一样享有人格权。( 小明虽未满7周岁,但因经常随父母购买食物,已知一些食品的价格,故小明单独实施购买其已知价格食品 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8、胎儿没有权利能力,不能作为民事主体,故对胎儿的任何利益一律不予保护。() 19、人的权利能力终于死亡,故法律无理由再对此种非民事主体的利益予以保护。() 0、监护人是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 21、精神病患者陆某在住院治疗期间逃岀,将某百货店柜台玻璃砸碎造成经济损失500元。该损失应由精神病患 者陆某的监护人和精神病院共同赔偿。( 22、甲失踪已达6年,甲的配偶不愿意申请宣告甲死亡,但甲的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宣告甲死亡的申请, 法院必须受理。() 23、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即使事实上没有死亡,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也终止。() 4、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
1 一、名词解释: 1、民法 2、民事法律关系 3、监护 4、民事权利能力 5、民事法律事实 6、诉讼 时效 7、法定代理 8、复代理 9、表见代理 10、种类物 11、诺成性民事法 律行为 12、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13、善意取得 14、用益物权 15、抵押权 16、动产质押 17、 财产所有权 18、相邻权 19、共同共有 20、要约 21、合同 22、缔约过失责任 23、 不当得利 24、无因管理 25、留置权 26、提存 27、人身权 28、名誉权 29、合伙 30、 代位继承 31、遗嘱继承 32、违约民事责任 33、抵押 34、定金 35、质押 36、承诺 37. 人格权 38、人身自由权 39、转继承 40、遗赠扶养协议 41、可撤消合同 42、隐私权 43、 公平责任原则 44、侵权行为 45、侵权责任 46、保证 47、连带责任 48、抗辩权 49、 平等原则 50、代位继承 51、法人 52、财产关系 53、不可抗力 54、要式法律行为 二、判断题 1、民法的调整方式包括事前调整和事后调整。其中"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的方式属于事前调整。( ) 2、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由民法调整,但亲属间形成的财产共有和分配等横向财产关系则不属民法调 整。( ) 3、我国《民法通则》在民事立法中具有普通法的性质,故其应属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我国尚待修订和完善的民 法典。( ) 4、某国驻华使馆的官员驾车外出,与中国公民发生民事侵权纠纷,在其同意适用我国民法时,法院可依我国民 法作为审判依据。( ) 5、“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是两种立法体例的具体表现,并不是否认民商法是私法的理由。( ) 6、就民法原理而言,民法的渊源除法律外还应包括判例和法理,其具有弥补制定法局限的功能。( ) 7、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所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 8、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关系,当事人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且在经济利益上也是等价有偿的。( ) 9、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 10、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法律赋予的,而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取得的。( ) 11、甲到非禁渔区钓鱼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 12、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只能相应地由一个自然事实或人的行为引起。( ) 13、不以主观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能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事实,即指自然事实,包括事件和状态。( ) 14、甲自杀身亡,其财产由甲之配偶继承。引起这一法律关系变化的是甲的自杀行为。( ) 15、不当得利能够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发生,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 16、无行为能力人同完全行为能力人一样享有人格权。( ) 17、小明虽未满 7 周岁,但因经常随父母购买食物,已知一些食品的价格,故小明单独实施购买其已知价格食品 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 18、胎儿没有权利能力,不能作为民事主体,故对胎儿的任何利益一律不予保护。( ) 19、人的权利能力终于死亡,故法律无理由再对此种非民事主体的利益予以保护。( ) 20、监护人是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 ) 21、精神病患者陆某在住院治疗期间逃出,将某百货店柜台玻璃砸碎造成经济损失 500 元。该损失应由精神病患 者陆某的监护人和精神病院共同赔偿。( ) 22、甲失踪已达6年,甲的配偶不愿意申请宣告甲死亡,但甲的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宣告甲死亡的申请, 法院必须受理。( ) 23、 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即使事实上没有死亡,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也终止。( ) 24、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 )
25、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人财产的法人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 应给予适当补偿。() 我国民法既规定宣告死亡又规定宣告失踪,这意味着宣告失踪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 27、法人与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资格都是法律赋予的,故二者的权利能力应相同。() 28、企业法人自恳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的,应当由主管机关或者人民法院组织有关机关和有关人员成立清 算组织进行清算。() 29、财团法人一般设有意思机关、执行机关和代表机关。() 30、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的设立,都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 31、社团法人就是社会团体法人。() 32、法人的财产与其成员的财产相分离,故法人承担有限责任。() 3、法人对外投资设立新法人的行为是法人的分立。() 34、法人擅自改变、超出自己的经营范围订立的越权合同无效。() 35、法人对其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36、名称权是人身权,所以法人与自然人的名称权都不可转让 37、法人代表因为超越经营范围进行民事活动而使企业受到损失,由法人承担责任,该法人代表不承担民事责任。 38、法人代表是一独立的民事主体,因而能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 9、对主物的处分必然及于从物,因在主物和从物上的权利是一个权利。() 40、不可消耗物指使用不会致其损耗之物:不可分物指其各部分无法分离之物,如土地,故土地既是不可消耗物, 也是不可分物。() 41、单一物、集合物法律上皆为一物,其上仅可成立一个所有权:合成物为多个物,其上可成立数个所有权。() 42、种类物就是可替代物,特定物就是不可替代物。() 43、绝对权和相对权是民事权利的重要分类,故民法中规定的权利不是绝对权就是相对权。() 44、甲向乙借钱,甲对乙拥有的是一种期待权。() 45、形成权系以当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为法律关系变动的根据,故无需考虑相对方的利益。() 46、基于私法自治原则,权利人在权利受侵犯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自主选择采取公力救济还是自力救济。() 47、法律行为均可采取推定方式确定,即依当事人的外部行为推知其意思表示,使法律行为成立。() 48、绝对权就是权利在行使上没有限制的权利,其最典型代表为物权。() 49、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就是两个以上当事人共同所为意向一致的法律行为。() 50、诺成法律行为就是仅以意思表示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实践法律行为就是仅需交付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51、要物行为即为要式行为,指依法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52、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的划分限于财产行为范围,由此说明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皆属财产行为。() 53、物的主从关系决定了行为性质,即对主物为处分的行为称为主法律行为,对从物为处分的行为称为从法律行 54、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的,合同无效。() 55、无效的法律行为自始无效: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从撤销起失去效力。() 56、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而使对方为错误表示的,法律为保护交易安全赋予受骗方的撤销权,可在行为完 成后的任何时间行使。() 57、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依照民法通则第59条属可撤销行为。可撤销行为因撤销权的存在属效力待 58、甲故意将市场价格一百元的A画为一千元卖予乙。对此行为甲乙均享有撤销权,可主张撤销该买卖行为。()
2 25、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人财产的法人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 在的,应给予适当补偿。( ) 26、我国民法既规定宣告死亡又规定宣告失踪,这意味着宣告失踪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 ) 27、法人与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资格都是法律赋予的,故二者的权利能力应相同。( ) 28、企业法人自愿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的,应当由主管机关或者人民法院组织有关机关和有关人员成立清 算组织进行清算。( ) 29、财团法人一般设有意思机关、执行机关和代表机关。( ) 30、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的设立,都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 ( ) 31、社团法人就是社会团体法人。( ) 32、法人的财产与其成员的财产相分离,故法人承担有限责任。( ) 33、法人对外投资设立新法人的行为是法人的分立。( ) 34、法人擅自改变、超出自己的经营范围订立的越权合同无效。( ) 35、法人对其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 36、名称权是人身权,所以法人与自然人的名称权都不可转让。( ) 37、法人代表因为超越经营范围进行民事活动而使企业受到损失,由法人承担责任,该法人代表不承担民事责任。 ( ) 38、法人代表是一独立的民事主体,因而能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 ) 39、对主物的处分必然及于从物,因在主物和从物上的权利是一个权利。( ) 40、不可消耗物指使用不会致其损耗之物;不可分物指其各部分无法分离之物,如土地,故土地既是不可消耗物, 也是不可分物。( ) 41、单一物、集合物法律上皆为一物,其上仅可成立一个所有权;合成物为多个物,其上可成立数个所有权。( ) 42、种类物就是可替代物,特定物就是不可替代物。( ) 43、绝对权和相对权是民事权利的重要分类,故民法中规定的权利不是绝对权就是相对权。( ) 44、甲向乙借钱,甲对乙拥有的是一种期待权。( ) 45、形成权系以当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为法律关系变动的根据,故无需考虑相对方的利益。( ) 46、基于私法自治原则,权利人在权利受侵犯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自主选择采取公力救济还是自力救济。( ) 47、法律行为均可采取推定方式确定,即依当事人的外部行为推知其意思表示,使法律行为成立。( ) 48、绝对权就是权利在行使上没有限制的权利,其最典型代表为物权。( ) 49、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就是两个以上当事人共同所为意向一致的法律行为。( ) 50、诺成法律行为就是仅以意思表示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实践法律行为就是仅需交付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51、要物行为即为要式行为,指依法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 52、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的划分限于财产行为范围,由此说明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皆属财产行为。( ) 53、物的主从关系决定了行为性质,即对主物为处分的行为称为主法律行为,对从物为处分的行为称为从法律行 为。( ) 54、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的,合同无效。( ) 55、无效的法律行为自始无效;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从撤销起失去效力。( ) 56、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而使对方为错误表示的,法律为保护交易安全赋予受骗方的撤销权,可在行为完 成后的任何时间行使。( ) 57、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依照民法通则第59条属可撤销行为。可撤销行为因撤销权的存在属效力待 定。( ) 58、甲故意将市场价格一百元的A画为一千元卖予乙。对此行为甲乙均享有撤销权,可主张撤销该买卖行为。( )
59、约是要约人对合同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包含了其内心追求的效果意思并将其表现与外部,因此要约是 法律行为。() 60、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的代理权产生于委托合同。() 61、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代理行为,故代理行为只能体现被代理人的意志。() 62、超越代理权限属无权代理,不论何种情况都不能产生代理的法律效力。() 63、为保护委托人的利益,必须经委托人授权或同意才允许转委托。() 64、代理人对复代理人有选任、监督、解除的权利,故复代理人不仅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也是代理人的代 理人。 65、委托代理关系涉及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第三人,故当被代理人死亡后无论何种情形委托代理关系即消灭。 66、法定代理人可因被代理人取消委托而丧失代理权。() 67、委托合同与委托不同,其属委托代理的基础法律关系。() 68、代理授权书应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委托人和代理人共同签名方为有 效 69、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能否独立为意思表示是与使者的区别所在。( 70、国家财产应予特殊保护,在其被侵害时,该请求权均不能为诉讼时效的客体。() 71、诉讼时效期间的长短,除法律规定外,当事人可以自行商定。() 72、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不得起诉义务人履行义务。() 73、时效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应属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74、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的胜诉权随之丧失。因此即使义务人自动履行义务,权利人也无权接受。() 、填空题: 1、民法一词源于罗马法的 2、恩格斯指出:“民法准则只是以 表现了社会的经济条件。” 3、民法通则规定我国民法是调整 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 的法律范的总和 4、关系包括 两类。 5、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的原则 6、根据民法调整的对象,可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 7、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的范围,可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 和 两类 8、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三个要素 9、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两大类 10、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力可以分为
3 59、约是要约人对合同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包含了其内心追求的效果意思并将其表现与外部,因此要约是 法律行为。( ) 60、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的代理权产生于委托合同。( ) 61、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代理行为,故代理行为只能体现被代理人的意志。( ) 62、超越代理权限属无权代理,不论何种情况都不能产生代理的法律效力。( ) 63、为保护委托人的利益,必须经委托人授权或同意才允许转委托。( ) 64、代理人对复代理人有选任、监督、解除的权利,故复代理人不仅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也是代理人的代 理人。 65、委托代理关系涉及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第三人,故当被代理人死亡后无论何种情形委托代理关系即消灭。 ( ) 66、法定代理人可因被代理人取消委托而丧失代理权。( ) 67、委托合同与委托不同,其属委托代理的基础法律关系。( ) 68、代理授权书应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委托人和代理人共同签名方为有 效。 69、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能否独立为意思表示是与使者的区别所在。( ) 70、国家财产应予特殊保护,在其被侵害时,该请求权均不能为诉讼时效的客体。( ) 71、诉讼时效期间的长短,除法律规定外,当事人可以自行商定。( ) 72、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不得起诉义务人履行义务。( ) 73、时效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应属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 74、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的胜诉权随之丧失。因此即使义务人自动履行义务,权利人也无权接受。( ) 三、填空题: 1、民法一词源于罗马法的 。 2、恩格斯指出:“民法准则只是以 表现了社会的经济条件。” 3、民法通则规定我国民法是调整_________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 的法律范的总和。 4、关系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5、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的原则。 6、根据民法调整的对象,可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的范围,可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 8、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 和 三个要素。 9、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10、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力可以分为 、 、 、
11、民事权利从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方面,可以分为 12、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 13、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 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_ 14、在民法上,死亡分为 15、根据年龄和智力状态的不同阶段及程序,我国民法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 16、法通则规定 以上不满_的公民, 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人 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8、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_、 及其他合法权益, 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 19、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 承担民事责任 20、公民以他的 为住所。 21、公民下落不明 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 2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 或因, 起满_的,利 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其死亡。 23、合伙的债务,合伙人应按照其 的约定,以其_ 承担清偿责 24、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 发生,到 25、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 并公告。 26、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联营主要有 三种形式。 27、以是否因移动而改变用途和降低价值为标准,可将物分为 28、根据物是否具有相互替代性,可将其区分为」 和 29、根据物与物之间是否存有 的关系,可将物分为原物和孽息。 30、有价证券是指能够实现财产价值的某些_ 凭证。 31、依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须有几个方面的意思表示,可将其分为
4 11、民事权利从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方面,可以分为 与 。 12、 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 与 。 13、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 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 ,承 担 。 14、在民法上,死亡分为 和 。 15、根据年龄和智力状态的不同阶段及程序,我国民法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一) 、 (二) 、(三) 三大类。 16、法通则规定, 以上不满 的公民,以 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人。 17、_________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8、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 、 及其他合法权益, 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 。 19、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 承担民事责任。 20、公民以他的 的 为住所。 21、公民下落不明 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 2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 ,或因 ,从 起满 的,利 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其死亡。 23、合伙的债务,合伙人应按照其 或 的约定,以其 承担清偿责任。 24、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 发生,到 消灭。 25、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 并公告。 26、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联营主要有 、 、 、三种形式。 27、以是否因移动而改变用途和降低价值为标准,可将物分为 和 。 28、根据物是否具有相互替代性,可将其区分为 和 。 29、根据物与物之间是否存有 和 的关系,可将物分为原物和孽息。 30、有价证券是指能够实现财产价值的某些 的 凭证。 31、依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须有几个方面的意思表示,可将其分为 和
32、依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以标的物的实际交付为要件,可将共分为 33、民事法律行为的主要形式有 4、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 35、根据不同标准可把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分为 两组四类 36、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_ 两种 37、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 双方都 有过错的,应当 38、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 收归 收归 或者 39、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分为 40、委托书授权不明的 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 41、无权代理的表现形式是 42、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 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 43、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 4、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45、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或者被代理人知道共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不表示 反对的,由 46、民法上的期限包括 47、民法上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 种 48、我国民法上期间按照 49、时效可分为 50、诉讼时效按其时范围可分为和 51、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的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2、诉讼时效期间从 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5 32、依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以标的物的实际交付为要件,可将共分为 和 。 33、民事法律行为的主要形式有 、 、 、 。 34、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 。 35、根据不同标准可把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分为 和 , 和 两组四类。 36、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 和 两种。 37、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 双方都 有过错的,应当 。 38、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 ,收归 收归 或者 。 39、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分为 、 、 。 40、委托书授权不明的, 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 。 41、无权代理的表现形式是 、 、 。 42、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 ,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未 ,由 承担民事责任。 43、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 。 44、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责任。 45、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或者被代理人知道共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不表示 反对的,由 。 46、民法上的期限包括 和 。 47、民法上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 、 、 三种。 48、我国民法上期间按照 、 、 、 计算。 49、时效可分为 与 。 50、诉讼时效按其时范围可分为 和 。 51、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的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2、诉讼时效期间从 或 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