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6473200 课程名称:语音学 课程学分:2.0 课程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开课部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3 建议先修课程:现代汉语 适用专业(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选修课,其知识体系属于语言学类课程中的方向课。学生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以期获得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从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 会属性等方面认识人类的语音;能够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书写;能够运用简单的计 算机软件对语音进行剪辑和分析。进而能够对生活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现象、留学生 语音偏误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救学目标1.掌握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指标点1.1、2.2、5.1) 2.救学目标2.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书写(指标点1.1) 3.教学目标3.掌握语音分析软件(如Audition、praat)的基本使用方法(指标点1.1)》 4.教学目标4.结合所学理论,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调查语料(指标点5.2)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1、2、5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指标点1.1:掌握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基本理论。 (2)指标点22:了解与人类进步与文化发展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指标点5.1: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4)指标点5.2:具有文本分析和理论批评能力、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外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能力。 18
18 《语音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6473200 课程名称:语音学 课程学分:2.0 课程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开课部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3 建议先修课程:现代汉语 适用专业(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选修课,其知识体系属于语言学类课程中的方向课。学生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以期获得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从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 会属性等方面认识人类的语音;能够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书写;能够运用简单的计 算机软件对语音进行剪辑和分析。进而能够对生活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现象、留学生 语音偏误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 1.掌握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指标点 1.1、2.2、5.1) 2.教学目标 2.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书写(指标点 1.1) 3.教学目标 3.掌握语音分析软件(如 Audition、praat)的基本使用方法(指标点 1.1) 4.教学目标 4.结合所学理论,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调查语料(指标点 5.2)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1、2、5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指标点 1.1:掌握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基本理论。 (2)指标点 2.2:了解与人类进步与文化发展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指标点 5.1: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4)指标点 5.2:具有文本分析和理论批评能力、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外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语音学》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语音学 任课教师:张驰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掌握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常用的 1.1掌握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 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书写,以及语音分析软件(如 基本理论。 Audition、praat)的基本使用方法。 达成途径:任课教师系统讲授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讲授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书写,并让学生进行听、读、写 的相关训练;讲授语音分析软件的操作方法。三项内容 按章节有机结合,分单元讲授。 评价依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考试 毕业要求2: 教学目标:掌握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2了解与人类进步与文化发展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让 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学生认识到语音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及其在社会科学领域 的应用。 评价依据:提问、讨论 毕业要求5: 教学目标:掌握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5.1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让 及发展动态。 学生了解语音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评价依据:提问、讨论 半业要求5: 教学目标:结合所学理论,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调查,并 5.2具有文本分析和理论批评能 分析研究调查语料。 力、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外语言 达成途径:讲授理论知识、调查方法后,让学生分组调 文化对比研究能力。 查采集第一手语音资料,利用语音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处 理和研究。 评价依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绪论 自学内容: 1.1课程介绍 术语系统(教材P6-10) 1.2什么是语音学 课堂作业: 13语音学的作用 1.你们所理解的语音学是怎样的? 1.4发音 2.国际音标有哪些? 1.5音标符号 课外作业: 1.6语音学的起源 1.在国际音标表中找出英语单词发音所使 知识点: 用的音标。 1.语音学 2预习教材第二章。 2.语言学语音学 3使用电脑录制一段自己的方言,时间不少 3.实验语音学 于5秒,格式为“wav”。 4.音法学 19
19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语音学》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语音学 任课教师:张驰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 1.1 掌握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 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掌握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常用的 国际音标的发音 和书写,以及语音分析软件 (如 Audition、praat)的基本使用方法。 达成途径:任课教师系统讲授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讲授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书写,并让学生进行听、读、写 的相关训练;讲授语音分析软件的操作方法。三项内容 按章节有机结合,分单元讲授。 评价依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考试 毕业要求 2: 2.2 了解与人类进步与文化发展 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掌握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让 学生认识到语音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及其在社会科学领域 的应用。 评价依据:提问、讨论 毕业要求 5: 5.1 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 及发展动态。 教学目标:掌握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让 学生了解语音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评价依据:提问、讨论 毕业要求 5: 5.2 具有文本分析和理论批评能 力、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外语言 文化对比研究能力。 教学目标:结合所学理论,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调查,并 分析研究调查语料。 达成途径:讲授理论知识、调查方法后,让学生分组调 查采集第一手语音资料,利用语音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处 理和研究。 评价依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1 课程介绍 1.2 什么是语音学 1.3 语音学的作用 1.4 发音 1.5 音标符号 1.6 语音学的起源 知识点: 1. 语音学 2. 语言学语音学 3. 实验语音学 4. 音法学 自学内容: 术语系统(教材 P6-10) 课堂作业: 1.你们所理解的语音学是怎样的? 2.国际音标有哪些? 课外作业: 1.在国际音标表中找出英语单词发音所使 用的音标。 2.预习教材第二章。 3.使用电脑录制一段自己的方言,时间不少 于 5 秒,格式为“.wav
5.发音器官 6.发音方法 7.语音单位 8.国际音标 9.亥姆霍兹共振管 第二章声波 自学内容: 2.1波的性质和分析 言语声波(教材P54-57) 2.2语音四要素 课外作业: 2.3共振和元音音色 在praat软件中,通过不同设置使其显示宽 2.4语音信号分析 带图、共振峰、窄带图、谐波、基频、音强 知识点: 曲线。 1.正弦波 2.复合波 3.频谱图 4.语音四要素 5.共振 6.相位 第三章发声态 自学内容: 3.1发声态定义及喉部结构 松紧、发声态研究的意义(教材P105-108) 3.2发声类型 课外作业: 知识点: 生活中的不同语音(包括戏曲、歌曲),分 1.清声 别是哪种发声态?搜集相应的语料。 2.浊声 3.僵声 4.弛声 5.张声 6.假声 7.V0T 第四章调音部位 自学内容: 4.1部位 部位难点(教材P123-128) 4.2动作 课外作业: 4.3辅音的国际音标 听录音练习辅音国际音标的发音,抄写国际 4.4传统名称的问题 音标 知识点: 1.被动部位 2.主动部位 第五章调音方式 自学内容: 5.1响音 其他辅音(教材P199-207) 5.2阻音 课堂作业: 5.3辅音分类小结 听写辅音国际音标 5.4辅音的声学表现 课外作业: 知识点: 根据之前的录音,在语图中标出辅音的部 1.鼻音 分,并归纳不同辅音类型的声学表现。 2.近音 3.边音 4.日音 20
20 5. 发音器官 6. 发音方法 7. 语音单位 8. 国际音标 9. 亥姆霍兹共振管 第二章 声波 2.1 波的性质和分析 2.2 语音四要素 2.3 共振和元音音色 2.4 语音信号分析 知识点: 1.正弦波 2.复合波 3.频谱图 4.语音四要素 5.共振 6.相位 自学内容: 言语声波(教材 P54-57) 课外作业: 在 praat 软件中,通过不同设置使其显示宽 带图、共振峰、窄带图、谐波、基频、音强 曲线。 第三章 发声态 3.1 发声态定义及喉部结构 3.2 发声类型 知识点: 1.清声 2.浊声 3.僵声 4.弛声 5.张声 6.假声 7.VOT 自学内容: 松紧、发声态研究的意义(教材 P105-108) 课外作业: 生活中的不同语音(包括戏曲、歌曲),分 别是哪种发声态?搜集相应的语料。 第四章 调音部位 4.1 部位 4.2 动作 4.3 辅音的国际音标 4.4 传统名称的问题 知识点: 1.被动部位 2.主动部位 自学内容: 部位难点(教材 P123-128) 课外作业: 听录音练习辅音国际音标的发音,抄写国际 音标 第五章 调音方式 5.1 响音 5.2 阻音 5.3 辅音分类小结 5.4 辅音的声学表现 知识点: 1. 鼻音 2. 近音 3. 边音 4. 日音 自学内容: 其他辅音(教材 P199-207) 课堂作业: 听写辅音国际音标 课外作业: 根据之前的录音,在语图中标出辅音的部 分,并归纳不同辅音类型的声学表现
5.塞音 6.擦音 7.VPM标签 第六章气流机制 自学内容: 6.1概述 总结(教材P228-230) 6.2期音 6.3内爆音 6.4喷音 知识点: 1.喌音 2.内爆音 3.喷音 第七章元音 自学内容: 7.1元音的主要生理参数 1.发声附加特征 7.2元音的基本声学性质 2.多合元音 7.3调音附加特征 3.汉语元音系统举例 7.4元音的国际音标 (教材P252-271) 7.5元音声学舌位图的制作 课外作业: 知识点: 根据之前的录音,绘制自己发音的元音声学 1.舌位 舌位图 2.正则元音 第八章声调 自学内容: 8.1概说 1分域四度的音节学表达 8.2声调的国际音标 2.分域四度制的理论意义 8.3声调基频的归一化表达 (教材P291-301) 知识点: 课外作业: 1.五度标调法 根据之前的录音,绘制自己发音的声调曲线 2.升降、凹凸 图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实 习题 公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验 课 计 第一章绪论 2 0 0 2 目标1、2 2 第二章声波 2 0 3 目标1、3、4 第三章发声态 2 0 0 2 目标1 第四章调音部位 3 0 1 目标1、2 第五章调音方式 0 目标1、2、3、4 6 第六章气流机制 0 0 目标1、2 21
21 5. 塞音 6. 擦音 7. VPM 标签 第六章 气流机制 6.1 概述 6.2 喌音 6.3 内爆音 6.4 喷音 知识点: 1. 喌音 2. 内爆音 3. 喷音 自学内容: 总结(教材 P228-230) 第七章 元音 7.1 元音的主要生理参数 7.2 元音的基本声学性质 7.3 调音附加特征 7.4 元音的国际音标 7.5 元音声学舌位图的制作 知识点: 1. 舌位 2. 正则元音 自学内容: 1.发声附加特征 2.多合元音 3.汉语元音系统举例 (教材 P252-271) 课外作业: 根据之前的录音,绘制自己发音的元音声学 舌位图 第八章 声调 8.1 概说 8.2 声调的国际音标 8.3 声调基频的归一化表达 知识点: 1.五度标调法 2.升降、凹凸 自学内容: 1.分域四度的音节学表达 2.分域四度制的理论意义 (教材 P291-301) 课外作业: 根据之前的录音,绘制自己发音的声调曲线 图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 课 小 计 1 第一章 绪论 2 0 0 2 目标 1、2 2 第二章 声波 2 0 1 3 目标 1、3、4 3 第三章 发声态 2 0 0 2 目标 1 4 第四章 调音部位 3 0 1 4 目标 1、2 5 第五章 调音方式 3 0 1 4 目标 1、2、3、4 6 第六章 气流机制 1 0 0 1 目标 1、2
7 第七章元音 5 0 3 8 目标1、2、3、4 8 第八章声调 3 0 3 6 目标1、2、3、4 9 总结及复习 1 0 2 目标1、2、3、4 合计 22 0 10 32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讲授和操作为主要方法,讲练结合,具体内容包括: 1.讲授法:由任课老师讲授相关知识和理论; 2.演示法:对于理论知识,通过相关音视频的展示帮助学生获得直观认识;对于国际音标,通 过播放音视频及任课教师的演示和指导,学习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书写;对于软件操作,通过任课 教师分步骤演示,带领学生操作,学习软件的操作步骤; 3.练习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相关语料进行分析。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其中考勤占10%,作业占4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语音学》,朱晓农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版。 参考书:《语音学教程(增订版)》,林焘、王理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版。 参考书:《语音学教程(第七版)》,彼得赖福吉著,张维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年第7版。 参考书:《实验语音学概要(增订版)》,鲍怀翘、林茂灿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版。 参考书:《实验语音学基础教程》,孔江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版。 撰写人:张驰 审核人: 0正殿色逛8 新溪胺的卡年叶我的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8年7月1日 22
22 7 第七章 元音 5 0 3 8 目标 1、2、3、4 8 第八章 声调 3 0 3 6 目标 1、2、3、4 9 总结及复习 1 0 1 2 目标 1、2、3、4 合 计 22 0 10 32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讲授和操作为主要方法,讲练结合,具体内容包括: 1. 讲授法:由任课老师讲授相关知识和理论; 2. 演示法:对于理论知识,通过相关音视频的展示帮助学生获得直观认识;对于国际音标,通 过播放音视频及任课教师的演示和指导,学习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书写;对于软件操作,通过任课 教师分步骤演示,带领学生操作,学习软件的操作步骤; 3. 练习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相关语料进行分析。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查 2.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其中考勤占 10%,作业占 4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语音学》,朱晓农 著,商务印书馆,2010 年第 1 版。 参考书:《语音学教程(增订版)》,林焘、王理嘉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 2 版。 参考书:《语音学教程(第七版)》,彼得·赖福吉 著,张维佳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年第 7 版。 参考书:《实验语音学概要(增订版)》,鲍怀翘、林茂灿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 2 版。 参考书:《实验语音学基础教程》,孔江平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第 1 版。 撰写人:张驰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