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指标点5.1: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对应表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语法专题 任课教师:张驰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掌握语法研究中所运用的一些主要的句法分 11掌握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 析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法分析能力。 基本理论。 达成途径:任课教师系统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 和理论,主要包括词类划分、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 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 范畴分析法等。 评价依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考试 毕业要求3: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 3.1具备较强汉语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语法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让 学生能够分析歧义句、病句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 出现的语法偏误,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指导和 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评价依据:提问、讨论、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考试 毕业要求5: 教学目标:了解语法研究的常见流派和前沿理论。 5.1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相关流派和理 及发展动态。 论的发展变化,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 态。 评价依据:提问、讨论、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绪论 自学内容: 1.1课程介绍 汉语语法应用研究、应有的研究素质(教材 1.2语法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P309-348) 1.3语法研究的意义 课堂作业: 1.4什么是语法 1.汉语语法的特点有哪些? 1.5语法单位 2.讨论:本科生需要具备何种程度的语法分 1.6结构关系的多重性 析能力?为什么? 知识点: 1.汉语语法特点 2.语法单位 第二章词类研究 自学内容: 2.1什么是词类 高名凯“汉语无词类”的再认识(教材 2.2词类划分 P51-53) 2.3词的兼类 课外作业: 13
13 (3)指标点 5.1: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语法专题 任课教师:张驰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 1.1 掌握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 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掌握语法研究中所运用的一些主要的句法分 析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法分析能力。 达成途径:任课教师系统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 和理论,主要包括词类划分、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 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 范畴分析法等。 评价依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考试 毕业要求 3: 3.1 具备较强汉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 对外汉语教学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语法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让 学生能够分析歧义句、病句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 出现的语法偏误,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指导和 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评价依据:提问、讨论、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考试 毕业要求 5: 5.1 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 及发展动态。 教学目标:了解语法研究的常见流派和前沿理论。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相关流派和理 论的发展变化,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 态。 评价依据:提问、讨论、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1 课程介绍 1.2 语法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1.3 语法研究的意义 1.4 什么是语法 1.5 语法单位 1.6 结构关系的多重性 知识点: 1.汉语语法特点 2.语法单位 自学内容: 汉语语法应用研究、应有的研究素质(教材 P309-348) 课堂作业: 1.汉语语法的特点有哪些? 2.讨论:本科生需要具备何种程度的语法分 析能力?为什么? 第二章 词类研究 2.1 什么是词类 2.2 词类划分 2.3 词的兼类 自学内容: 高 名 凯 “汉 语 无 词 类 ”的 再 认 识 ( 教 材 P51-53) 课外作业:
2.4词类划分中的难题 判断各词的词类,并说明判断依据和思路。 知识点: 1.词类 2.概括词 3.个体词 4.句法成分 5,语法功能 第三章层次分析法 自学内容: 3.1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教材P63-65) 3.2层次分析法 课堂作业: 3.3层次分析法的操作原则和方法 用层次分析法划分语言片段的结构层次。 3.4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3.5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知识点: 1.成分分析法 2.层次分析法 第四章变换分析法 课堂作业: 4.1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1.用变换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 4.2变换分析法的客观依据 2.讨论:变换分析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够 4.3变换分析法的操作原则 起到哪些具体作用? 4.4变换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 知识点: 1变换 2.变换矩阵 第五章语义特征分析法 课堂作业: 5.1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产生 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 5.2语义特征 课外作业: 5.3几种歧义句式 搜集五个歧义句,看看歧义产生的原因是什 5.4几种句法格式 么,用学过的方法分化歧义。 知识点: 1.语义特征 第六章配价分析法 课堂作业: 6.1“配价”思想 用配价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 6.2配价语法分析的方法 课外作业: 6.3配价语法的作用与局限 每人从HSK考试大纲中搜集10个动词,分 知识点: 析每个动词的价及配价情况。 1.价 2.配价 3.空语类 4.“的”字短语 第七章语义指向分析法 自学内容: 7.1语义指向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 7.2语义指向的相关问题 (教材P148-150) 7.3被指向成分的特征 课堂作业: 14
14 2.4 词类划分中的难题 知识点: 1.词类 2.概括词 3.个体词 4.句法成分 5.语法功能 判断各词的词类,并说明判断依据和思路。 第三章 层次分析法 3.1 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3.2 层次分析法 3.3 层次分析法的操作原则和方法 3.4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3.5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知识点: 1.成分分析法 2.层次分析法 自学内容: 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教材 P63-65) 课堂作业: 用层次分析法划分语言片段的结构层次。 第四章 变换分析法 4.1 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4.2 变换分析法的客观依据 4.3 变换分析法的操作原则 4.4 变换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 知识点: 1.变换 2.变换矩阵 课堂作业: 1.用变换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 2.讨论:变换分析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够 起到哪些具体作用? 第五章 语义特征分析法 5.1 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产生 5.2 语义特征 5.3 几种歧义句式 5.4 几种句法格式 知识点: 1. 语义特征 课堂作业: 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 课外作业: 搜集五个歧义句,看看歧义产生的原因是什 么,用学过的方法分化歧义。 第六章 配价分析法 6.1 “配价”思想 6.2 配价语法分析的方法 6.3 配价语法的作用与局限 知识点: 1. 价 2. 配价 3. 空语类 4. “的”字短语 课堂作业: 用配价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 课外作业: 每人从 HSK 考试大纲中搜集 10 个动词,分 析每个动词的价及配价情况。 第七章 语义指向分析法 7.1 语义指向 7.2 语义指向的相关问题 7.3 被指向成分的特征 自学内容: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 (教材 P148-150) 课堂作业:
7.4语义指向分析 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 7.5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知识点: 1.语义指向 2.前指、后指 3.句内成分、句外成分 4.单宾结构、双宾结构 第八章语义范降分析法 课堂作业: 8.1语义问题 1.用语义范畴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 8.2数量范畴 2.讨论:已学过哪些与“语义”有关的理论? 8.3领属范畴 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各自适用范围 8.4自主范畴 如何? 8.5顺序范畴 课外作业: 知识点: 除了课堂所讲的语义范畴,还有其他哪些语 1.语法范畴 义范畴?搜集相关实例。 2.语义范畴 第九章现代语法研究的三大学派 课堂作业: 9.1形式学派 1.讨论:各学派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是什 9.2功能学派 么? 9.3认知学派 2.从语言学史的角度来看,各学派之间有 知识点: 何关系? 1.结构主义形式学派 2.乔姆斯基形式学派 3.功能语法 4.意象图式 5.隐喻、转喻 6.有界、无界 第十章虚词 课堂作业: 10.1虚词研究的重要性 用比较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中的虚词。 10.2虚词用法的研究 10.3虚词意义的研究 10.4比较分析法 10.5语义背景分析 知识点: 1.语义背景 2.格式义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实 习题 小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验 课 计 第一章绪论 2 0 0 2 目标1、2 15
15 7.4 语义指向分析 7.5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知识点: 1. 语义指向 2. 前指、后指 3. 句内成分、句外成分 4. 单宾结构、双宾结构 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 第八章 语义范畴分析法 8.1 语义问题 8.2 数量范畴 8.3 领属范畴 8.4 自主范畴 8.5 顺序范畴 知识点: 1. 语法范畴 2. 语义范畴 课堂作业: 1.用语义范畴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 2.讨论:已学过哪些与“语义”有关的理论? 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各自适用范围 如何? 课外作业: 除了课堂所讲的语义范畴,还有其他哪些语 义范畴?搜集相关实例。 第九章 现代语法研究的三大学派 9.1 形式学派 9.2 功能学派 9.3 认知学派 知识点: 1. 结构主义形式学派 2.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 3. 功能语法 4. 意象图式 5. 隐喻、转喻 6. 有界、无界 课堂作业: 1. 讨论:各学派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是什 么? 2. 从语言学史的角度来看,各学派之间有 何关系? 第十章 虚词 10.1 虚词研究的重要性 10.2 虚词用法的研究 10.3 虚词意义的研究 10.4 比较分析法 10.5 语义背景分析 知识点: 1. 语义背景 2. 格式义 课堂作业: 用比较分析法分析语言材料中的虚词。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 课 小 计 1 第一章 绪论 2 0 0 2 目标 1、2
2 第二章词类 2 0 0 2 目标1、2、3 目标1、2、3 3 第三章层次分析法 3 0 目标1、2、3 第四章变换分析法 2 0 1 目标1、2、3 5 第五章语义特征分析法 2 0 目标1、2、3 6 第六章配价分析法 2 0 3 目标1、2、3 7 第七章语义指向分析法 2 0 1 3 目标1、2、3 8 第八章语义范畴分析法 2 0 3 第九章现代语法研究的三大学 目标1、2、3 9 4 0 1 5 派 目标1、2、3 10 第十章虚词 0 1 2 11 总结及复习 2 0 0 合计 24 0 8 32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讲授和操作为主要方法,讲练结合,具体内容包括: 1.讲授法:由任课老师讲授相关知识和理论: 2.练习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相关语料进行分析。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其中考勤占5%,作业占45%)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16
16 2 第二章 词类 2 0 0 2 目标 1、2、3 3 第三章 层次分析法 3 0 1 4 目标 1、2、3 4 第四章 变换分析法 2 0 1 3 目标 1、2、3 5 第五章 语义特征分析法 2 0 1 3 目标 1、2、3 6 第六章 配价分析法 2 0 1 3 目标 1、2、3 7 第七章 语义指向分析法 2 0 1 3 目标 1、2、3 8 第八章 语义范畴分析法 2 0 1 3 目标 1、2、3 9 第九章 现代语法研究的三大学 派 4 0 1 5 目标 1、2、3 10 第十章 虚词 1 0 1 2 目标 1、2、3 11 总结及复习 2 0 0 2 合 计 24 0 8 32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讲授和操作为主要方法,讲练结合,具体内容包括: 1. 讲授法:由任课老师讲授相关知识和理论; 2. 练习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相关语料进行分析。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 考试 2.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其中考勤占 5%,作业占 45%)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版。 参考书:《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版。 撰写人:张驰 审核人: 好0正色在 Yx18 新论卡民州我咖 分领整字(档大寄 文学与新闻传搭学院 2018年7月1日 17
17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 4 版。 参考书:《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 版。 撰写人:张驰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