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六年(350年)夏五月大水“是岁大 思北还”。此次疫灾“军中大疫,人畜多死”⑧, 疫”。建康地区后世方志载有此次疫灾①。 人畜共患,可能是天花。 永和七年(351年)四月刘显杀石祗及者 隆安二年(398年)隆安元年四月.王恭镇 胡帅,中原大乱,“戎、晋十万数,各还旧土 京口,起兵诛王国宝。百姓谣日:“昔年食白饭 互相攻略及疾疫死亡,能违者十二三”。冉闵为 今年食麦麸。天公诛谪汝,教汝抢喉咙。喉咙喝 赵丞相的时候,“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所 复喝京口败复败。”九月。王恭死,“京都大行 徙青、雍、幽、荆四州之民及氏、芜、胡、蛮数 咳疾,而喉咙并喝焉@。所谓“咳疾”,应是病 百万口,以赵法禁不行,各还旧土;道路交错 毒性感目所起的咳嗽 相互杀掠,其能达者什有二三。中原大乱,因以 隆安五年(401年)十一月,孙恩兵败沪渎、 饥疫,人相合.无复耕者”② 海盐,“饥馑疾疫,死者太半”,亡奔临海@。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大旱。 “五月 义熙元年(405年)“十月,大疫,发赤班 大疫”。建康地区后世方志载有此次疫灾①。 乃愈@。此次疫灾当为天花流行。未言疫灾范 永和十二年(356年)史称“永和末多疾 围,可能是指京都,但天花流行猛烈,也可能是 疫”当时朝狂规定大臣之家如有三人以上英 指整个东晋。 疫,即使本人无病,百日之内也不得入宫,而 义配四年(408年)划散官率个五千伐蜀 “疫病之年,家无不染”,以致百官多因家中染 七月,兵至四川遂宁, “食粮尽,军中多疾疫 疫人多而不能进宫议事④。“永和”为穆帝年号, 死者大半”。刘敬宣伐蜀是从三峡白帝城开始的 历时十二年。 路上所攻皆克,但到遂宁黄虎时遇到了蜀将谯 兴宁二年(364年)兴宁年间,竺法旷东游 道福的顾强抵抗.“相持六十余日.遇房疫。,又 禹穴时,“东土多遴疫疾”©。“禹穴”在今浙江绍 兴,竺法旷为于潜县青山寺僧,所谓“东士”应 是指于潜县以东至绍兴之间的地区,也就是临 安、余杭、钱塘(今杭州)、永兴(今萧山)、山 以晋书》卷8《穆帝纪》,第197页,同治《上江两 县志》卷2《大事纪上》,第45页;民国《首都志》卷 阴(今绍兴)一线。“兴宁”年号历时三年这 16《历代大事表》,第1470页 里将疫灾之年系于兴宁二年 ②(灾书》卷24《天文志》第714面,《资治桶鉴》 太和四年(369年)冬,大司马相征发徐 卷99《晋纪·孝宗穆皇帝中之上》,第1223页 ③(宋书》卷34(五行志》,第1010页:同治《上江 州、充州、扬州百姓筑广陵城。十二月,桓移 两县志》卷2《大事纪上》第45页:民国《首都志》 镇广一陵城。“时行役既久又兼疾房死者十四 卷16《压代大电老筑1471 五,百姓嗟怨”。所谓“冬,大疫”,或即 ④(晋书》卷76《王影之传》.第2009页 指此 烫1轻黄的·《高传》卷5《晋干吉山山法 旷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太元四年(379年)三月,大疫。冬,又大 资治涌整》卷102《恶纪,海西公下》第127 疫。未言疫灾区域,可能指京都,后世方志 页《唱书)卷98相 传 ,第2577页】 宋书》卷3 有载⑦。 (五行志》,第1010页 太元五年(380年)“五月.自冬大疫。至 以晋书》卷9《学武帝纪》,第229页 《宋书》卷 于此夏。多绝户者”®。这说明先年冬天开始的 志》 两县志》卷 大疫一直延续到该年五月。如果先年疫灾是在京 34(伍行志),第1010页 都发生本年也是加此。 战书 2《太 中华书 隆安元年(397年)即道武帝皇始二年。八 月北魏将领拓拔一率军从鲁口(在今河北饶阳 第1372页 境)进攻常山郡(今石家庄)之九门城,“时大 (资治通签》卷110《晋纪·安皇帝乙》,第1382 页《晋书》卷28《伍行志》,第848页。 疫,人马牛多死。帝问疫于诸将,对曰·在者才 不书径1式帝纪上》,第3贝· 十四五。是时中山犹拒守,而饥疫并臻,群下 @(宋书》卷34《五行志》,第1010页 ·10 1994-2009 China Academie Jou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永和六年 (350 年) 夏五月大水 , “是岁大 疫”。建康地区后世方志载有此次疫灾 ①。 永和七年 (351 年) 四月 , 刘显杀石祗及诸 胡帅 , 中原大乱 , “戎、晋十万数 , 各还旧土 , 互相攻略及疾疫死亡 , 能违者十二三”。冉闵为 赵丞相的时候 , “与羌、胡相攻 , 无月不战 , 所 徙青、雍、幽、荆四州之民及氐、羌、胡、蛮数 百万口 , 以赵法禁不行 , 各还旧土 ; 道路交错 , 相互杀掠 , 其能达者什有二三。中原大乱 , 因以 饥疫 , 人相食 , 无复耕者”②。 永和九年 (353 年) 三月 , 大旱。 “五月 , 大疫”。建康地区后世方志载有此次疫灾 ③。 永和十二年 ( 356 年) 史称 “永和末多疾 疫”, 当时朝廷规定 , 大臣之家如有三人以上染 疫 , 即使本人无病 , 百日之内也不得入宫 , 而 “疫病之年 , 家无不染”, 以致百官多因家中染 疫人多而不能进宫议事 ④。“永和”为穆帝年号 , 历时十二年。 兴宁二年 (364 年) 兴宁年间 , 竺法旷东游 禹穴时 ,“东土多遘疫疾”⑤。“禹穴”在今浙江绍 兴 , 竺法旷为于潜县青山寺僧 , 所谓“东土”应 是指于潜县以东至绍兴之间的地区 , 也就是临 安、余杭、钱塘 (今杭州) 、永兴 (今萧山) 、山 阴 (今绍兴) 一线。“兴宁”年号历时三年 , 这 里将疫灾之年系于兴宁二年。 太和四年 (369 年) 冬 , 大司马桓 征发徐 州、兖州、扬州百姓筑广陵城。十二月 , 桓 移 镇广陵城。“时行役既久 , 又兼疾疠 , 死者十四 五 , 百 姓 嗟 怨”。所 谓 “冬 , 大 疫”⑥, 或 即 指此。 太元四年 (379 年) 三月 , 大疫。冬 , 又大 疫。未言疫灾区域 , 可能指京都 , 后世方志 有载 ⑦。 太元五年 (380 年) “五月 , 自冬大疫 , 至 于此夏。多绝户者”⑧。这说明先年冬天开始的 大疫一直延续到该年五月。如果先年疫灾是在京 都发生 , 本年也是如此。 隆安元年 (397 年) 即道武帝皇始二年。八 月 , 北魏将领拓拔 率军从鲁口 (在今河北饶阳 境) 进攻常山郡 (今石家庄) 之九门城 , “时大 疫 , 人马牛多死。帝问疫于诸将 , 对曰 : 在者才 十四五。是时中山犹拒守 , 而饥疫并臻 , 群下咸 思北还”。此次疫灾“军中大疫 , 人畜多死”⑨, 人畜共患 , 可能是天花。 隆安二年 (398 年) 隆安元年四月 , 王恭镇 京口 , 起兵诛王国宝。百姓谣曰 :“昔年食白饭 , 今年食麦麸。天公诛谪汝 , 教汝捻喉咙。喉咙喝 复喝 , 京口败复败。”九月 , 王恭死 ,“京都大行 咳疾 , 而喉咙并喝焉”λυ。所谓“咳疾”, 应是病 毒性感冒所引起的咳嗽。 隆安五年 (401 年) 十一月 ,孙恩兵败沪渎、 海盐“, 饥馑疾疫 ,死者太半”,亡奔临海λϖ。 义熙元年 (405 年) “十月 , 大疫 , 发赤班 乃愈”λω。此次疫灾当为天花流行。未言疫灾范 围 , 可能是指京都 , 但天花流行猛烈 , 也可能是 指整个东晋。 义熙四年 (408 年) 刘敬宣率众五千伐蜀 , 七月 , 兵至四川遂宁 , “食粮尽 , 军中多疾疫 , 死者大半”。刘敬宣伐蜀是从三峡白帝城开始的 , 一路上所攻皆克 , 但到遂宁黄虎时遇到了蜀将谯 道福的顽强抵抗 , “相持六十余日 , 遇疠疫 , 又 ·10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λυ λϖ λω 《晋书》卷 8《穆帝纪》, 第 197 页 ; 同治《上江两 县志》卷 2《大事纪上》, 第 45 页 ; 民国《首都志》卷 16《历代大事表》, 第 1470 页。 《宋书》卷 24《天文志》, 第 714 页 ; 《资治通鉴》 卷 99《晋纪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 第 1223 页。 《宋书》卷 34《五行志》, 第 1010 页 ; 同治《上江 两县志》卷 2《大事纪上》, 第 45 页 ; 民国《首都志》 卷 16《历代大事表》, 第 1471 页。 《晋书》卷 76《王彪之传》, 第 2009 页。 [梁] 释慧皎 : 《高僧传》卷 5《晋于潜青山竺法 旷传》, (北京) 中华书局 , 1992 年。 《资治通鉴》卷 102《晋纪 ·海西公下》, 第 1272 页 ;《晋书》卷 98《桓 传》, 第 2577 页 ;《宋书》卷 34 《五行志》, 第 1010 页。 《晋书》卷 9《孝武帝纪》, 第 229 页 ; 《宋书》卷 34《五行志》, 第 1010 页 ;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 2 《大事纪上》, 第 45 页。 《宋书》卷 34《五行志》, 第 1010 页。 《魏书》卷 2《太祖纪》,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4 年 , 第 30 页 ; 《资治通鉴》卷 109《晋纪 ·安皇帝甲》, 第 1372 页。 《资治通鉴》卷 110《晋纪 ·安皇帝乙》, 第 1382 页 ;《晋书》卷 28《五行志》, 第 848 页。 《宋书》卷 1《武帝纪上》,第 3 页。 《宋书》卷 34《五行志》, 第 1010 页
以食尽,班师,为有司所劾,免官”①。 人”⊙。滑台在今滑县,成泉城及其虎牢在今荥 义熙六年(410年)先年四月,刘裕自淮入 阳,金墉城在洛阳城北,这三城当时都在黄河南 酒,北伐南燕。六月,夺取南燕重镇临朐,围南 岸。武牢地望不详,疑即虎牢 燕主幕容超于广固城。至本年二月,广固城(今 景平元年(423年)三月,北魏叔孙建以三 山东青州)被围半年之久,因为“城久闭,城中 万骑兵讲攻东阳城(今山东青州)守城宋军在 男女病脚弱者太半,出降者相继”,南燕尚书悦 竺夔的指挥下,以一千五百人的少数打败了叔孙 寿见大势已去,开城纳晋师,慕容超被擒,斩于 建的多次进攻,但损失修重,“战士多死伤,余 建康②。“病脚弱者太半” 可视为瘟疫流行。因 众困乏”。到四月,魏兵终于在东阳城北打开了 刘裕北伐,建康城中空虚。徐道覆劝卢循乘机进 ·个缺口,可就在这时,瘟疫开始在魏军中流 攻建康。卢循为孙恩妹夫,徐道覆为卢循姐夫 行,“时天,魏军多疫” 叔孙建曰·“玩人应 是年二月,广州刺史卢循反晋,兵分两路北上。 病过半,若相持不休,兵自死尽,何须复战!今 西路军由卢循亲率,经始兴郡(今广东韶关)北 全军而返计之上也。”因以“兵人不宜水土 上。沿相江而下。直趋长沙郡:三月.至长沙 疫病过半”为由而撤兵。闰四月,叔孙建又与奚 与荆州喇史刘道规军队战,大败之,进据巴陵城 斤会兵,共攻虎牢。时虎牢已经被围二百日,无 (今湖南岳阳)。正准备溯荆江而上夺取荆州 日不战,魏军又凿地道泄城中井水,以致“城中 碰上豫州刺史刘毅从姑孰(今安徽当涂)来讨 人马渴多”“重府#不久虎车城被攻古 於是顺流而下,至寻阳与先期到达的徐道覆军会 疾疫不仅在宋军中流行 “魏士度死者亦什 合。东路军由徐道覆率领,顺赣江而下,南康 (今江西赣州)、庐陵(今江西庐陵)、豫章(今 元嘉三年(426年)刘宋自景平元年以来连 江西南昌)等那望风而降;三月,至豫章,与江 续大旱,元嘉二年,范泰表贺元正,并陈旱灾, 州刺史何无忌军队战,亦大败之,遂北上寻阳 日·“项嫩为虐元阳位度通川燥流异井 占领江州(今江西九江)。五月,卢循、徐道覆 同竭。老弱不堪远及,贫寡弹于负水。租输既 合军与刘毅战于桑落洲,又败之,于是,进围建 重减税无降百姓架咨。臣年讨七十未见出 康,晋朝震动。其时刘裕己回建康,卢循在 早。阴阳并隔,则和气不交,岂惟凶荒,必生疾 康城外与之周旋一月之久,因无所获,遂于七月 疫,其为忧虞,不可备序。”范泰担心因早成疫 很回寻阳。《异苑》所谓“卢循自广州下、泊船 果不其然,元嘉三年六月,“大旱蝗” “时旱灾 江西,众多疫死”③,说的就是四五月间卢循、 未己,加以疾疫”,范泰又上表日:“顷亢旱历 徐道覆在江西会师之事。 时,疾疫未已,方之常灾,实为过差,古以为王 义熙七年(411年)先年十二月,刘裕大败 卢循军于豫章。是年正月,刘裕回到建康。“春」 大疫”。未言疫灾范围,应指京都。前述卢 农民军中流行瘟疫,此疫或许是刘裕军队带回。 (资治通鉴》卷114《得纪·安皇帝己》,第1438 41页:《宋书)卷47(刘做宣传》,第1414页《得 4.南北朝时期的疫灾 书》卷84《刘宜传》,第2192页 永初三年(422年)夏四月,魏太宗幸成皋 3(资治通鉴》卷115《晋纪·安皇帝庚》,第1444 城,观虎牢;闰四月,北魏军队攻克虎牢,但 1450页. “士众大疫,死者十二三”,付出了惨痛代价。 3(资治通鉴》卷115《晋纪·安皇帝庚》,第1450 ,1454页:《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微典》卷114 “秋七月,魏师侵宋北鄙。十 月攻滑台,克之 《疫灾部纪事》,第5472项 明年,拔虎牢,陷金墉,屠许吕,遂启河南之地 ④宋书》卷34《五行志》,第1010页。 “自五年八月至七年十二月,荧惑一守轩辕 (载书》卷3《太宗纪》,第63页,《魏书》卷105 (天象志三》,第2399页 再犯进贤,再犯房星,月一犯轩辕及房,皆女君 ®资治通鉴》卷119《宋纪·营阳王》,第1508页; 大臣之鉴…或日火犯上,亢为饥疫。时官军陷 《魏书》卷38《刁雍传》,第866页;《资治通鉴》卷119 武牢,会军大疫,死者十二三。是冬,诏禀饥 (宋纪·营阳王》.第1509页. 1994-2009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p://www.cnki.net
以食尽 , 班师 , 为有司所劾 , 免官”①。 义熙六年 (410 年) 先年四月 , 刘裕自淮入 泗 , 北伐南燕。六月 , 夺取南燕重镇临朐 , 围南 燕主慕容超于广固城。至本年二月 , 广固城 (今 山东青州) 被围半年之久 , 因为“城久闭 , 城中 男女病脚弱者太半 , 出降者相继”, 南燕尚书悦 寿见大势已去 , 开城纳晋师 , 慕容超被擒 , 斩于 建康 ②。“病脚弱者太半”, 可视为瘟疫流行。因 刘裕北伐 , 建康城中空虚。徐道覆劝卢循乘机进 攻建康。卢循为孙恩妹夫 , 徐道覆为卢循姐夫。 是年二月 , 广州刺史卢循反晋 , 兵分两路北上。 西路军由卢循亲率 , 经始兴郡 (今广东韶关) 北 上 , 沿湘江而下 , 直趋长沙郡 ; 三月 , 至长沙 , 与荆州刺史刘道规军队战 , 大败之 , 进据巴陵城 (今湖南岳阳) , 正准备溯荆江而上 , 夺取荆州 , 碰上豫州刺史刘毅从姑孰 (今安徽当涂) 来讨 , 於是顺流而下 , 至寻阳与先期到达的徐道覆军会 合。东路军由徐道覆率领 , 顺赣江而下 , 南康 (今江西赣州) 、庐陵 (今江西庐陵) 、豫章 (今 江西南昌) 等郡望风而降 ; 三月 , 至豫章 , 与江 州刺史何无忌军队战 , 亦大败之 , 遂北上寻阳 , 占领江州 (今江西九江) 。五月 , 卢循、徐道覆 合军与刘毅战于桑落洲 , 又败之 , 于是 , 进围建 康 , 晋朝震动。其时 , 刘裕已回建康 , 卢循在建 康城外与之周旋一月之久 , 因无所获 , 遂于七月 退回寻阳。《异苑》所谓“卢循自广州下 , 泊船 江西 , 众多疫死”③, 说的就是四五月间卢循、 徐道覆在江西会师之事。 义熙七年 (411 年) 先年十二月 , 刘裕大败 卢循军于豫章。是年正月 , 刘裕回到建康。“春 , 大疫”④。未言疫灾范围 , 应指京都。前述卢循 农民军中流行瘟疫 , 此疫或许是刘裕军队带回。 4. 南北朝时期的疫灾 永初三年 (422 年) 夏四月 , 魏太宗幸成皋 城 , 观虎牢 ; 闰四月 , 北魏军队攻克虎牢 , 但 “士众大疫 , 死者十二三”, 付出了惨痛代价。 “秋七月 , 魏师侵宋北鄙。十一月攻滑台 , 克之。 明年 , 拔虎牢 , 陷金墉 , 屠许昌 , 遂启河南之地 ……自五年八月至七年十二月 , 荧惑一守轩辕 , 再犯进贤 , 再犯房星 , 月一犯轩辕及房 , 皆女君 大臣之鉴 ……或曰火犯上 , 亢为饥疫。时官军陷 武牢 , 会军大疫 , 死者十二三。是冬 , 诏禀饥 人”⑤。滑台在今滑县 , 成皋城及其虎牢在今荥 阳 , 金墉城在洛阳城北 , 这三城当时都在黄河南 岸。武牢地望不详 , 疑即虎牢。 景平元年 (423 年) 三月 , 北魏叔孙建以三 万骑兵进攻东阳城 (今山东青州) , 守城宋军在 竺夔的指挥下 , 以一千五百人的少数打败了叔孙 建的多次进攻 , 但损失惨重 , “战士多死伤 , 余 众困乏”。到四月 , 魏兵终于在东阳城北打开了 一个缺口 , 可就在这时 , 瘟疫开始在魏军中流 行 ,“时天暑 , 魏军多疫”, 叔孙建曰 : “兵人疫 病过半 , 若相持不休 , 兵自死尽 , 何须复战 ! 今 全军而返 , 计之上也。”因以 “兵人不宜水土 , 疫病过半”为由而撤兵。闰四月 , 叔孙建又与奚 斤会兵 , 共攻虎牢。时虎牢已经被围二百日 , 无 日不战 , 魏军又凿地道泄城中井水 , 以致“城中 人马渴乏”,“重以饥疫”, 不久虎牢城被攻克。 疾疫不仅在宋军中流行 , “魏士卒疫死者亦什二 三”⑥。 元嘉三年 (426 年) 刘宋自景平元年以来连 续大旱 , 元嘉二年 , 范泰表贺元正 , 并陈旱灾 , 曰 : “顷旱魃为虐 , 元阳愆度 , 通川燥流 , 异井 同竭。老弱不堪远汲 , 贫寡惮于负水。租输既 重 , 赋税无降 , 百姓怨咨。臣年过七十 , 未见此 旱。阴阳并隔 , 则和气不交 , 岂惟凶荒 , 必生疾 疫 , 其为忧虞 , 不可备序。”范泰担心因旱成疫 , 果不其然 , 元嘉三年六月 , “大旱蝗”, “时旱灾 未已 , 加以疾疫”, 范泰又上表曰 : “顷亢旱历 时 , 疾疫未已 , 方之常灾 , 实为过差 , 古以为王 ·11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资治通鉴》卷 114《晋纪 ·安皇帝己》, 第 1438、 1441 页 ; 《宋书》卷 47《刘敬宣传》, 第 1414 页 ; 《晋 书》卷 84《刘敬宣传》, 第 2192 页。 《资治通鉴》卷 115《晋纪 ·安皇帝庚》, 第 1444 - 1450 页。 《资治通鉴》卷 115《晋纪 ·安皇帝庚》, 第 1450 - 1454 页 ;《古今图书集成 ·历象汇编 ·庶徵典》卷 114 《疫灾部纪事》, 第 5472 页。 《宋书》卷 34《五行志》, 第 1010 页。 《魏书》卷 3《太宗纪》, 第 63 页 ; 《魏书》卷 105 《天象志三》, 第 2399 页。 《资治通鉴》卷 119《宋纪 ·营阳王》, 第 1508 页 ; 《魏书》卷 38《刁雍传》, 第 866 页 ;《资治通鉴》卷 119 《宋纪 ·营阳王》, 第 150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