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铁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筵席(yan) 连累(16i) 机械(xie) 天抢地( qiang) B.蓬蒿(hao) 笑靥(ye) 韶光(shao) 打诨(hun) C.信笺(jian 罪愆(qian) 庇佑(bi) 泾渭 分明(jng) D.迤逦(yi) 偏裨(p1) 冰雹(bao) 茅塞 顿开(se)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楼市面临的政策风险、资金风险、泡沬风险,已成为压在房地产市场上的 座大山”,监管部门对风险的判断要亦步亦趋。 B.目前,国际海事组织紧急呼吁,应尽快建立一支联合国部队,打击海盗行为, 否则海盗们会变本加厉,更加猖獗。 C.航天科技战线全体成员上下其手共同努力,“神七”成功发射,宇航员完美 实现太空行走,使得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空前的增强。 D.“大浑南”地区的开发建设是沈阳市一项重大的决策和课题。专家表示,这 规划意味深长,它将标志着沈阳这座城市经济重心的南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中国广州市长在亚运圣火传递活动即将举行之际接受记者专访,希望代表和 平、友谊和进步的亚运圣火能传递和促进人类共同的梦想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 诅。 B.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 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C.上海世博会刚刚完美落幕,华特·迪士尼公司又与上海申迪集团签署上海迪 士尼乐园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正式启动 D.今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 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 府,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①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 ②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泉 ③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 ④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⑤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 ⑥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广西柳州铁一中 2012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筵席( yán ) 连累( lěi ) 机械(xiè) 呼 天抢地 (qiāng ) B. 蓬蒿(hāo) 笑靥( yè ) 韶光( shào ) 插科 打诨(hùn) C.信笺( jiān ) 罪愆( qiān ) 庇佑( bì ) 泾渭 分明( jìng ) D.迤逦( yǐ) 偏裨(pí) 冰雹(bào) 茅塞 顿开(sè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楼市面临的政策风险、资金风险、泡沫风险,已成为压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三 座大山”,监管部门对风险的判断要亦步亦趋。 B.目前,国际海事组织紧急呼吁,应尽快建立一支联合国部队,打击海盗行为, 否则海盗们会变本加厉,更加猖獗。 C.航天科技战线全体成员上下其手共同努力,“神七”成功发射,宇航员完美 实现太空行走,使得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空前的增强。 D.“大浑南”地区的开发建设是沈阳市一项重大的决策和课题。专家表示,这 一规划意味深长,它将标志着沈阳这座城市经济重心的南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广州市长在亚运圣火传递活动即将举行之际接受记者专访,希望代表和 平、友谊和进步的亚运圣火能传递和促进人类共同的梦想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 谊。 B.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 4 批 43 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 19 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C.上海世博会刚刚完美落幕,华特·迪士尼公司又与上海申迪集团签署上海迪 士尼乐园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正式启动。 D.今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 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 工 程。 , 。 , 。 ,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 府,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①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 ②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泉 ③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 ④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⑤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 ⑥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A.③②①⑤⑥④B.③④①⑥⑤②C.①⑥③②⑤④D.①⑤⑥ ④③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 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 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 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 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 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 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 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 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 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 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 “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 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 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 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 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 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 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 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 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 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 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 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 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 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 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 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 “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 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 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5.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B.汉朝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稳定家庭与 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和以孝道之教统治人们思想
A.③②①⑤⑥④ B.③④①⑥⑤② C.①⑥③②⑤④ D.①⑤⑥ ④③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5—7 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 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 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 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 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 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 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 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 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 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 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 “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 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 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 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 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 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 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 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 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 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 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 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 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 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 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 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 “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 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 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5.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B.汉朝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稳定家庭与 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和以孝道之教统治人们思想
C.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 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D.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 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 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 断发展和完善。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 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 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 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 度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经艺之所以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 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 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 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 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 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 与秦王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 尝召访之,俭日:“公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秦、 雍,汤、武之业也。”及大将军府开,授记室参军。从定京师,晋昌郡公。 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吕崇茂以夏县反,与刘武周连和。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 恩率兵致讨。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盦。始,怀恩屯蒲州 阴与部将元君实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私语俭日:“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 犹豫不发,故及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蒲。俭恐 必乱,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幸蒲津,舟及中流而世让至,高祖惊,日 “岂非天也!”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杀,余党皆诛。俄而武周败,亡 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高祖嘉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诏复旧官 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日:“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日:“衔国威灵,庶 有成功。”四年,驰传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身 还 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 及镫,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日:“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
C.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 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D.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 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 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 断发展和完善。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 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 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 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 度。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朝经艺之所以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 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 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 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 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 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 与秦王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 尝召访之,俭日:“公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秦、 雍,汤、武之业也。”及大将军府开,授记室参军。从定京师,晋昌郡公。 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吕崇茂以夏县反,与刘武周连和。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 恩率兵致讨。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始,怀恩屯蒲州, 阴与部将元君实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私语俭日:“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 犹豫不发,故及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蒲。俭恐 必乱,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幸蒲津,舟及中流而世让至,高祖惊,日: “岂非天也!”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杀,余党皆诛。俄而武周败,亡入突 厥。俭封府库、籍 兵甲以待秦王。高祖嘉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诏复旧官,许 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日:“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日:“衔国威灵,庶 有成功。”四年,驰传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身 还。 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 及镫,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日:“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
甚?”对日:“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 兽?”帝为罢猎 俭居官不事事,与宾客纵酒为乐。坐小法,贬光禄大夫。显庆初卒,年七十八, 谥日襄。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 典:主管 B.故俭雅与秦王游 雅:平素 C.衔国威灵,庶有成功 庶:或许。 D.坐小法,贬光禄大夫 坐:因为。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俭忠于唐室的一组是( ①事亲以孝闻 ②见 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 ③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 ④命趋还舟,捕 反者 ⑤身幽辱而不忘朝廷 ⑥一豕跃及 镫,俭投马搏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唐俭富有政治远见。看到隋室昏乱,他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在受到高祖 召见时,唐俭分析天下大势,为高祖出谋划策。 B.唐俭为人不拘小节。年轻时爽快豪迈,不受约束;后来身居高位,在官任上 却不好处理政事,喜欢与宾客纵酒玩乐。 C.唐俭屡建奇功。他曾参与平定京师;在奉命守卫蒲州时,及时发现独孤怀恩 的反叛阴谋,解救了高祖的危难;后来又在击败突厥过程中立下大功。 D.唐俭善于因势利导。他跟随太宗打猎时,看到太宗拔剑砍死野猪,趁机劝谏 太宗不要沉溺于打猎而忘了治国之策,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 (2)俄而武周败,亡 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夏日登易氏万卷楼①
甚?”对日:“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 一兽?”帝为罢猎。 俭居官不事事,与宾客纵酒为乐。坐小法,贬光禄大夫。显庆初卒,年七十八, 谥日襄。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 典:主管。 B.故俭雅与秦王游 雅:平素。 C.衔国威灵,庶有成功 庶:或许。 D.坐小法,贬光禄大夫 坐:因为。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俭忠于唐室的一组是( ) ①事亲以孝闻 ②见 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 ③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 ④命趋还舟,捕 反者 ⑤身幽辱而不忘朝廷 ⑥一豕跃及 镫,俭投马搏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俭富有政治远见。看到隋室昏乱,他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在受到高祖 召见时,唐俭分析天下大势,为高祖出谋划策。 B.唐俭为人不拘小节。年轻时爽快豪迈,不受约束;后来身居高位,在官任上 却不好处理政事,喜欢与宾客纵酒玩乐。 C.唐俭屡建奇功。他曾参与平定京师;在奉命守卫蒲州时,及时发现独孤怀恩 的反叛阴谋,解救了高祖的危难;后来又在击败突厥过程中立下大功。 D.唐俭善于因势利导。他跟随太宗打猎时,看到太宗拔剑砍死野猪,趁机劝谏 太宗不要沉溺于打猎而忘了治国之策,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 (2)俄而武周败,亡 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 分) 夏日登易氏万卷楼①
(明)王阳明② 髙楼六月自生寒,沓嶂峰回拥碧阑 久客已忘非故土,此身兼喜是闲官。 幽花傍晚烟初暝,深树新晴雨未干。 极目海天家万里,风尘关塞欲归难 【注】①易氏万卷楼:明代贵阳人易贵建的藏书楼,现已不存。 ②王阳明,明弘治十二年进土,正德元年(1506年),一度被权宦刘瑾排挤, 谪贵州龙场驿(今修文县境内)驿丞 (1)首句“寒”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4分) )全诗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5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劝学》 (2)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 宫 身死人手,为天 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 集序》)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师, ,闻道有先 后 如是而已。(《师说》)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温软的稻草(詹文格) ①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 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 劳作。 ②对于黄澄澄的稻谷而言,稻草在很多时候是长篇大作里的闲笔。在讲 究生产进度的年代,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 只有饱满的谷粒才能勾起农人对丰收的喜悦。 ③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 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 期长,吸饱了阳光。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 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 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 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
(明)王阳明② 高楼六月自生寒,沓嶂峰回拥碧阑。 久客已忘非故土,此身兼喜是闲官。 幽花傍晚烟初暝,深树新晴雨未干。 极目海天家万里,风尘关塞欲归难。 【注】①易氏万卷楼:明代贵阳人易贵建的藏书楼,现已不存。 ②王阳明,明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1506 年),一度被权宦刘瑾排挤, 谪贵州龙场驿(今修文县境内)驿丞。 (1)首句“寒”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4 分) (2)全诗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5 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劝学》) (2)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 宫; ,身死人手,为天 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 集序》) (4)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 师, ,闻道有先 后, ,如是而已。(《师说》)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温软的稻草(詹文格) ①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 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 劳作。 ②对于黄澄澄的稻谷而言,稻草在很多时候是长篇大作里的闲笔。在讲 究生产进度的年代,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 只有饱满的谷粒才能勾起农人对丰收的喜悦。 ③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 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 期长,吸饱了阳光。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 10 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 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 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 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