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江苏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青年教师周转公寓建设项目情况 1、高校基本情况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 校,也是苏北地区首所本科院校;地处江苏省徐州市,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 4个校区,占地2457亩,校舍面积9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4亿 ;图书馆藏书295万册;设有22个专业学院以及敬文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 学院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一一江苏师范大学圣彼 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另设有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现有63个本科招 生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 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11个学科门类;具有以同等学力申 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不 含独立学院科文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3500余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5年高质量通过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 成效;现有专任教师1636人,教授335人、副教授57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 占比5537%,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57.9%,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占比41.5%。学校 注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内涵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学校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 位,现有6个省优势学科、12个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21个学科入榜上海软科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 个,部省级科硏平台30余个。学校积极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社会 服务能力不断彰显;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形成“十五年 贯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牽头成立淮海经济区乡村卓越教师教育联盟;获批设立 淮海经济区首家雅思考点。学校加快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 留学江苏目标学校”,相继与英、美、澳、俄等国的81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 系,先后接收46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着力打造各 类学生成长成才平台;近年来,我校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 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
- 15 - 六、江苏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青年教师周转公寓建设项目情况 1、高校基本情况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 校,也是苏北地区首所本科院校;地处江苏省徐州市,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 4 个校区,占地 2457 亩,校舍面积 92.5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5.84 亿 元;图书馆藏书 295 万册;设有 22 个专业学院以及敬文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 学院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圣彼 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另设有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现有 63 个本科招 生专业,35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 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 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 士人才培养项目,1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 11 个学科门类;具有以同等学力申 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 20000 余人(不 含独立学院科文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 3500 余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4 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5 年高质量通过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 成效;现有专任教师 1636 人,教授 335 人、副教授 576 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 占比 55.7%,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 57.9%,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占比 41.5%。学校 注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内涵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学校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 位,现有 6 个省优势学科、12 个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科进入 ESI 排名前 1%, 21 个学科入榜上海软科 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2 个,部省级科研平台 30 余个。学校积极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社会 服务能力不断彰显;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形成“十五年 一贯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牵头成立淮海经济区乡村卓越教师教育联盟;获批设立 淮海经济区首家雅思考点。学校加快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 “留学江苏目标学校”,相继与英、美、澳、俄等国的 81 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 系,先后接收 46 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着力打造各 类学生成长成才平台;近年来,我校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 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
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青年志愿 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会表演项目综合类一等奖,“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 等奖2项。学校已连续十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四次被表彰 为“江苏省文明学校”,五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被授予第三批“全国 文明单位”,获评首批“全国文明校园”。 2、项目融资与收益平衡方案 省属高校/省属医院专项债券项目情况筒介 债券 桃项日额度惯参 年度投资主掌/未来偿债券存续 名称名称〔亿期限 项目筒介 期内预期 计划 部门偾黄金 收益是否 来源 元) 凝益本息 分析测试中心项目为 学校科研重点建设项目 江苏 总建筑面积24129平方 总投 以项目 米,总高度3135米,地167355 产生的 学 上7层,地下1层,主要万元,已 学费收 分析 功能为校内实验设备资源|投49.55万 入、学 测试 共享平台和高水平科研团元,2019 江苏中心 队聚集平台用房;青年教年计划投江苏/生住宿 收入等 师范和青1.6010年师周转公寓项目为省委省资10516省教 是 大学年教 政府规划推进项目,新建万元,剩育厅/扣除必 要管理 师周 3栋青年教师周转公寓,余投资资 运营成 转 总建筑面积32833平方金根据后 本后的 寓建 米,2栋楼总高度578续项目进 米,1栋楼总高度59.3度进行支 收益偿 设项 还 目等 米,地上19层,地下2 层,主要功能为青年教师 周转住房 江苏师范大学项目投资资金来源(单位:万元) 资金来源 已存续的债务类资金 本期拟申 高校名称项目名称总投资金额\本金省政府专项债|化耍/请的专项其他资 已申请发行的 债券资金金 券资金金额 金颚 江苏师范大/江苏师范大 16000 学 学分析测试16673.55673.55 中心和青年
- 16 - 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青年志愿 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会表演项目综合类一等奖,“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一 等奖 2 项。学校已连续十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四次被表彰 为“江苏省文明学校”,五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被授予第三批“全国 文明单位”,获评首批“全国文明校园”。 2、项目融资与收益平衡方案 省属高校/省属医院专项债券项目情况简介 高校/ 医院 名称 项目 名称 债券 额度 (亿 元) 债券 期限 项目简介 年度投资 计划 主管 部门 未来偿 债资金 来源 债券存续 期内预期 收益是否 覆盖本息 江苏 师范 大学 江苏 师范 大学 分析 测试 中心 和青 年教 师周 转公 寓建 设项 目等 1.60 10 年 分析测试中心项目为 学校科研重点建设项目, 总建筑面积 24129 平方 米,总高度 31.35 米,地 上 7 层,地下 1 层,主要 功能为校内实验设备资源 共享平台和高水平科研团 队聚集平台用房;青年教 师周转公寓项目为省委省 政府规划推进项目,新建 3 栋青年教师周转公寓, 总建筑面积 32833 平方 米,2 栋楼总高度 57.8 米,1 栋楼总高度 59.3 米,地上 19 层,地下 2 层,主要功能为青年教师 周转住房。 总投 16673.55 万元,已 投 49.55 万 元,2019 年计划投 资 10516 万元,剩 余投资资 金根据后 续项目进 度进行支 付。 江苏 省教 育厅 以项目 产生的 学费收 入、学 生住宿 收入等 扣除必 要管理 运营成 本后的 收益偿 还。 是 江苏师范大学项目投资资金来源(单位:万元) 高校名称 项目名称 总投资金额 资金来源 资本金 已存续的债务类资金 本期拟申 请的专项 债券资金 金额 其他资 金 已申请发行的 省政府专项债 券资金金额 其他融资金 额 江苏师范大 学 江苏师范大 学分析测试 中心和青年 16,673.55 673.55 16,000
教师周转公 寓建设项目 江苏师范大学项目资金平衡方粲(单位:万元) 本项目债券存续 本期债券存续期内应 高校名称项目名称期内预期收益 发行期限 付债务资金本息之和项目收益覆益倍数回 (年) 江苏师范 大学分析 江苏师测试中心 木学和青年教 67,491 22,080 3.06 师周转公 寓建设项 目等
- 17 - 教师周转公 寓建设项目 等 江苏师范大学项目资金平衡方案(单位:万元) 高校名称 项目名称 本项目债券存续 期内预期收益 ① 发行期限 (年) 本期债券存续期内应 付债务资金本息之和 ② 项目收益覆盖倍数③ =①/② 江苏师范 大学 江苏师范 大学分析 测试中心 和青年教 师周转公 寓建设项 目等 67,491 10 22,080 3.06
七、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建设项目情况 1、高校基本情况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一一江苏常州,是江苏 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总 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 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 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常 州大学。学校历经40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 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作为中国内地145 所高校之一入围2019年 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在武书连2019中国大学综合实 力排行榜中位居第156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武进、白云、西太湖三个校区,校园占 地面积2498亩,校舍总面积7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467亿元,纸 质图书170余万册。学校设有17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 计19800余人。另设有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独立 学院)。 学校学科特色较为鲜明,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 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2012年,学校获批服 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 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类别授予点、9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拥有2个 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3个学科进入 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在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有7个学科上榜 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商管理2个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25%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76个本科专业、3个国 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8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省品牌(特色)专业、7个省“十二五”高等学校 重点专业(类)、5个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9部国家 级规划教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18 - 七、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建设项目情况 1、高校基本情况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 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总 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 学校始建于 1978 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 年经国务 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 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 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 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 年更名为常 州大学。学校历经 40 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 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作为中国内地 145 所高校之一入围 2019 年 US News 世界大学排行榜;在武书连 2019 中国大学综合实 力排行榜中位居第 156 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武进、白云、西太湖三个校区,校园占 地面积 2498 亩,校舍总面积 71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 4.67 亿元,纸 质图书 170 余万册。学校设有 17 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 计 19800 余人。另设有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独立 学院)。 学校学科特色较为鲜明,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 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2012 年,学校获批服 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现有 1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 个一级 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 个专业学位类别授予点、9 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拥有 2 个 省优势学科、7 个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 3 个学科进入 全球 ESI 学科排名前 1%。在 2018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有 7 个学科上榜, 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商管理 2 个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 25%。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 76 个本科专业、3 个国 家级特色专业、2 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8 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 个省品牌(特色)专业、7 个省“十二五”高等学校 重点专业(类)、5 个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1 部国家级精品教材、9 部国家 级规划教材;2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
个国家虛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优秀 教学团队、15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含建设点)、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共享平台、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众创空间;高等教育国家 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 获金奖“三连冠”;在近两届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 银奖2项、铜奖2项;在近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 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在 近四届“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 在近三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等奖3项,2016年获得华为“专项奖”;20142018年,先后4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化 工设计竞赛国赛特等奖。2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 获“优秀”。2017年,学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800人,其中专任 教师12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5%(博士学位56%);高级专业技术职 务576人。拥有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 “千人计划”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 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计划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学校现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 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140余人;省“双创团队”、“青蓝工 程”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10余个。专任教师 中出国(境)外研修经历者占比37%。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 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在武书连2019中国758所大学教师 学术水平排行榜中位居第69位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二五”以来,学校荣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获奖84 项。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项目25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6项(重点项 目4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科技部86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1项、科技部重 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7项(重点项目10项)。学校拥有国家地 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
- 19 - 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 个省级优秀 教学团队、15 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含建设点)、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共享平台、5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 个省级众创空间;高等教育国家 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学校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 获金奖“三连冠”;在近两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 1 项、 银奖 2 项、铜奖 2 项;在近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 获特等奖 3 项、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5 项,2017 年捧得“优胜杯”;在 近四届“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18 项; 在近三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4 项,三 等奖 3 项,2016 年获得华为“专项奖”;2014-2018 年,先后 4 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化 工设计竞赛国赛特等奖。2006 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 获“优秀”。2017 年,学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近 1800 人,其中专任 教师 1200 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 95%(博士学位 56%);高级专业技术职 务 576 人。拥有工程院院士 3 人(双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国家 “千人计划”人选 2 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1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 得者 1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计划 3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2 人;学校现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 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 140 余人;省“双创团队”、“青蓝工 程”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 10 余个。专任教师 中出国(境)外研修经历者占比 37%。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 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在武书连 2019 中国 758 所大学教师 学术水平排行榜中位居第 69 位。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二五”以来,学校荣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1 项、省部级科研成果获奖 84 项。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项目 255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6 项(重点项 目 4 项、重大研究计划 1 项)、科技部 863 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 1 项、科技部重 点研发计划 1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67 项(重点项目 10 项)。学校拥有国家地 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1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