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发展中的地位。 一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增加职工群众福祉 为目的,坚持民生优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 加大向基层和困难职工倾斜力度,集中力量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稳定壮大职工队伍上实现 新跨越。 一一坚持把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作为动力和支撑。破除自我发展桎梏, 积极探索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扩大对内对外开 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实现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双轮驱动。发挥科技第一 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 高、管理创新转变。 一一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倡导绿 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环境治理和资源节约使用,发展 循环经济,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坚持把提高维稳戍边能力作为基础任务,始终牢记和忠实履行历史 使命,自觉服从服务于新疆发展与稳定大局,从思想上、感情上、工作上自 觉互通共融,在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利用、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与地方沟 通协调,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实现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 互补和共同繁荣。 第五章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三个明显”: 一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占自治区 经济比重达到17%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 水平。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60%,城镇化率达 到60%,与地方相衔接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初步形成。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
域发展中的地位。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增加职工群众福祉 为目的,坚持民生优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 加大向基层和困难职工倾斜力度,集中力量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稳定壮大职工队伍上实现 新跨越。 ——坚持把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作为动力和支撑。破除自我发展桎梏, 积极探索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扩大对内对外开 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实现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双轮驱动。发挥科技第一 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 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倡导绿 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环境治理和资源节约使用, 发展 循环经济,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把提高维稳戍边能力作为基础任务。始终牢记和忠实履行历史 使命,自觉服从服务于新疆发展与稳定大局,从思想上、感情上、工作上自 觉互通共融,在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利用、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与地方沟 通协调,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实现边疆同守、 资源共享、优势 互补和共同繁荣。 第五章 发展目标 “十二五” 期间努力实现 “三个明显”: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5 年生产总值比 2010 年翻一番,占自治区 经济比重达到 17%左右,年均增长 1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 水平。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0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25%。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 60%,城镇化率达 到 60%,与地方相衔接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初步形成。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
作用显着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5%。 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向西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进出口总额 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攀 升,兵团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年均增长20%。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显着提升,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540万亩,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达到3.7%,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森林蓄积量增加600万立方米,单位 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2%,工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家限额标准或国内 先进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与自治区保 持同步,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 一一职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总人口达到280万人。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达到14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五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 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 长14%,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48万套。覆盖兵团辖区、与兵团职能属性相适应、与地方相协调的公共服 务体系比较健全,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达到91%,职工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一一维稳戍边能力明显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经营 管理素质、军事素质及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级应急处突、反恐维稳能力显 着增强,巩固边防、维护稳定作用更加突出
作用显着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1.5%。 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向西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进出口总额 年均增长 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7%。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攀 升,兵团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年均增长 20%。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显着提升,耕地保有量保持在 1540 万亩,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达到 3.7%,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8%,森林蓄积量增加 600 万立方米,单位 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12%,工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家限额标准或国内 先进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与自治区保 持同步,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 ——职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总人口达到 280 万人。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达到 141 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 95%。五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 3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 长 14%,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3%。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48 万套。覆盖兵团辖区、与兵团职能属性相适应、与地方相协调的公共服 务体系比较健全,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达到 91%,职工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维稳戍边能力明显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经营 管理素质、军事素质及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级应急处突、反恐维稳能力显 着增强,巩固边防、维护稳定作用更加突出
专栏2“十二五”时期经济杜金发展主季目标 指标粉 物末 2以生产日得群点居国 主是泽卖做标数小) 是 第三篇强力推进城镇与垦区发展打造跨越式发展平台 充分发挥兵团既融入新疆社会又高度集中统一的组织优势及集聚稳定 人口的载体作用,统筹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空间和城镇格局,大 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逐步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地方相互融合 促进、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体现维稳戍边战略需要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六章实施城镇化发展 战略按照师建城市、团场建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建设 一个的思路,促进人口、产业、公共资源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和 居住功能,使城镇成为集聚人口产业、丰富屯垦戍边内涵、弘扬军垦文化、 转变职工群众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统筹规划城市辖区产业、人口、 空间布局,做优做强现有城市,培育发展新的城市,重点发展团场小城镇
第三篇 强力推进城镇与垦区发展打造跨越式发展平台 充分发挥兵团既融入新疆社会又高度集中统一的组织优势及集聚稳定 人口的载体作用,统筹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空间和城镇格局,大 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逐步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地方相互融合 促进、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体现维稳戍边战略需要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六章 实施城镇化发展 战略按照师建城市、团场建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建设 一个的思路,促进人口、产业、公共资源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和 居住功能,使城镇成为集聚人口产业、丰富屯垦戍边内涵、弘扬军垦文化、 转变职工群众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统筹规划城市辖区产业、人口、 空间布局,做优做强现有城市,培育发展新的城市,重点发展团场小城镇
创新兵地共建城区模式,形成与地方城镇功能互补、分工协调、具有兵团特 色的城镇体系。 第一节做优做强现有城市 以完善师市合一模式为切入点,以集聚产业、吸纳人口为重点,引导资 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向城市集聚,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城市管理水平 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城市成为提升兵团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增长极。到2015 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经济占 兵团经济比重达到5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占城市经济比重达到60%。 一一石河子市方向:做大规模、做强实力、提升品位、改善环境,增强 石河子市在全国和新疆的影响力,成为自治区及兵团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 久安的领头雁。 重点:扩大城区面积一加快“北进南扩”步伐,推进石河子国家级经济 技术开发区扩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功能,促进石河子一玛 纳斯一沙湾区域经济合作,大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产业、人口集聚能 力。扩大经济总量一发挥区位、产业、人才优势,做大做强国家级经济技术 开发区,吸引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集团入驻,设立棉花交割仓库,加快建 设西部重要纺织产业基地、国家重要氯碱化工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出口基地 以及兵团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扩大人口规模一着力改 善人居和消费环境,改革户籍制度,吸纳高素质就业人口,推动团场富余劳 动力进城定居、转业创业。 目标:2015年,人口力争达到50万人,经济年均增长25%,成为经济 繁荣、生态宜居、文明富裕的全疆重要城市。 一五家渠市方向:健全城市职能,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完善产业配套, 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综合实力。 重点:推进协调发展一主动参与乌昌都市区建设,与乌鲁木齐及周边城 市形成合理分工、配套协作,构建乌一昌一五半小时城市“经济圈”,提升 在乌昌地区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影响力,成为乌昌区域休闲服务基地。推进
创新兵地共建城区模式,形成与地方城镇功能互补、分工协调、具有兵团特 色的城镇体系。 第一节 做优做强现有城市 以完善师市合一模式为切入点,以集聚产业、吸纳人口为重点,引导资 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向城市集聚,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城市管理水平 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城市成为提升兵团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增长极。到 2015 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经济占 兵团经济比重达到 5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占城市经济比重达到 60%。 ——石河子市方向:做大规模、做强实力、提升品位、改善环境,增强 石河子市在全国和新疆的影响力,成为自治区及兵团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 久安的领头雁。 重点:扩大城区面积—加快“北进南扩”步伐,推进石河子国家级经济 技术开发区扩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功能,促进石河子-玛 纳斯-沙湾区域经济合作,大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产业、人口集聚能 力。扩大经济总量—发挥区位、产业、人才优势,做大做强国家级经济技术 开发区,吸引一批国内外 500 强企业集团入驻,设立棉花交割仓库,加快建 设西部重要纺织产业基地、国家重要氯碱化工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出口基地 以及兵团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扩大人口规模—着力改 善人居和消费环境,改革户籍制度,吸纳高素质就业人口,推动团场富余劳 动力进城定居、转业创业。 目标:2015 年,人口力争达到 50 万人,经济年均增长 25%,成为经济 繁荣、生态宜居、文明富裕的全疆重要城市。 ——五家渠市方向:健全城市职能,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完善产业配套, 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综合实力。 重点:推进协调发展—主动参与乌昌都市区建设,与乌鲁木齐及周边城 市形成合理分工、配套协作,构建乌-昌-五半小时城市“经济圈”,提升 在乌昌地区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影响力,成为乌昌区域休闲服务基地。推进
快速发展一引导兵团公共资源向五家渠集中,做大做强五家渠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加工、房地产高新技术产 业和城郊农业,迅速提高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推进融合发展一通过经济跨 越发展、人口规模扩大和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增进乌昌地区民族团 结、确保乌昌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支点。 目标:2015年,人口达到15万人,经济年均增长25%,成为天山北坡 经济带重要产业基地、兵团经济增长新的引擎。 一阿拉尔市方向: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 力。 重点:健全师、市职能,强化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引导驻 市团场产业、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聚。优化投资和人居环境,为集聚产 业和吸纳人口创造条件。主动参与阿克苏一库车城镇组群发展,培育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和支农产业,创造条件发展油气加工及黑色金属加工业,加快 服务业发展,壮大产业和人口规模。 目标:2015年,人口达到20万人,经济年均增长20%,成为兵团在南 疆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力军及稳定南疆的重要战略支点。 一一图木舒克市方向: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优势产业,与喀什市、阿拉 尔市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重点:完善城市职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维 稳基础能力建设,吸引市辖区人口到城市就业定居,增加城市活力和生气。 主动参与喀什一阿图什城镇组群发展,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吸引企业及周边 团场工业向城市集中,大力发展民族特色、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图木舒克 支线机场前期基础工作。 目标:2015年,人口达到17万人,经济年均增长20%,成为促进喀什 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支撑点,南疆和周边地区民族用品及农副产 品生产集散中心。 第二节培育建立新城市
快速发展—引导兵团公共资源向五家渠集中,做大做强五家渠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加工、房地产 高新技术产 业和城郊农业,迅速提高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推进融合发展—通过经济跨 越发展、人口规模扩大和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增进乌昌地区民族团 结、确保乌昌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支点。 目标:2015 年,人口达到 15 万人,经济年均增长 25%,成为天山北坡 经济带重要产业基地、兵团经济增长新的引擎。 ——阿拉尔市方向: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 力。 重点:健全师、市职能,强化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引导驻 市团场产业、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聚。优化投资和人居环境,为集聚产 业和吸纳人口创造条件。主动参与阿克苏-库车城镇组群发展,培育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和支农产业,创造条件发展油气加工及黑色金属加工业,加快 服务业发展,壮大产业和人口规模。 目标:2015 年,人口达到 20 万人,经济年均增长 20%,成为兵团在南 疆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力军及稳定南疆的重要战略支点。 ——图木舒克市方向: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优势产业,与喀什市、阿拉 尔市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重点:完善城市职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维 稳基础能力建设,吸引市辖区人口到城市就业定居,增加城市活力和生气。 主动参与喀什-阿图什城镇组群发展,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吸引企业及周边 团场工业向城市集中,大力发展民族特色、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图木舒克 支线机场前期基础工作。 目标:2015 年,人口达到 17 万人,经济年均增长 20%,成为促进喀什 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支撑点,南疆和周边地区民族用品及农副产 品生产集散中心。 第二节 培育建立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