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3” G C T 5 3” 3H0 PPi PPi PPi P-PP HO 引物 dTTP DNA模板链 dGTP (底物 dNTP) dCTP 新合成的DNA链 50H3 图10-7DNA复制过程中dNMP的聚合 (p221 1#)
图10-7 DNA复制过程中dNMP的聚合 21 引物 DNA模板链 新合成的DNA链 5′′ 3’ HO 5′′ OH 3’ OH 3′′ (p221 1#) P T HO C OH P 3′′ A HO P dTTP dGTP dCTP A HO P-PP (底物- dNTP) PPi PPi PPi A C T 3′′ 5′′ 5′′ T G A G G A T T G A C T 3′′
二、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的全称为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DDDP) 昌 简称:DNA-pol 活性:1.5”8”的聚合活性 2.核酸外切酶活性 ·聚合反应的特点: *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NTP)为底物催化合成DNA; *DNA新链生成需引物和模板; *新链的延长只可沿53方向进行; *产物性质与模板相同。 (p221) 22
22 二、DNA聚合酶 (p221) (DNA聚合酶的全称为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 DDDP) 简称:DNA-pol 活性:1. 5′ →′ → 3′′的聚合活性 2. 核酸外切酶活性 •聚合反应的特点: * 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为底物催化合成DNA; * DNA新链生成需引物和模板; * 新链的延长只可沿5′′→3′′方向进行 ; * 产物性质与模板相同
·核酸外切酶活性: 5 AGCTTCAGGATA 3 3' TCGAAGTCCTAGCGAC 51 ·3”》5外切酶活性 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解。 ·5”》3外切酶活性 能切除突变的DNA片段。 23
23 5´ A G C T T C A G G A T A → 3´ 3´ T C G A A G T C C T A G C G A C 5´ • 3′′ →→ 5′′外切酶活性 • 5′′ →→ 3′′外切酶活性 ? 能切除突变的 DNA片段。 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解。 • 核酸外切酶活性 : | | | | | | | | | | |
(一)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CDNA-pol I DNA聚合酶 DNA-pol II DNA-polⅢ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p222) DNA-pol I DNA-pol II DNA-pol III 分子量kD) 109 120 250 组成 单肽链 ? 多亚基不对称 二聚体 分子数/细胞 400 ? 20 5”→3核酸外切酶活性 有 无 无 基因突变后的致死性 可能 不可能 可能
基因突变后的致死性 可能 不可能 可能 24 5′′→3′′核酸外切酶活性 有 无 无 分子数/细胞 400 ? 20 多亚基不对称 二聚体 组成 单肽链 ? 分子量(kD) 109 120 250 DNA-pol I DNA-pol II DNA-pol III 基因突变后的致死性 可能 不可能 可能 5′′→3′′核酸外切酶活性 有 无 无 分子数/细胞 400 ? 20 多亚基不对称 二聚体 组成 单肽链 ? 分子量(kD) 109 120 250 DNA-pol I DNA-pol II DNA-pol III (一)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pol I DNA-pol II DNA-pol Ⅲ DNA聚合酶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p222)
DNA-pol I (109kD): 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I是单一多 肽链的多功能酶, 具有3种酶活性。 其聚合酶活性只能 催化延长约20个核 苷酸左右聚合。 作用: 校正复制错误,填 图10-8E.coli DNA-polI的组成 (含18个o-螺旋) 补空隙,修复损伤。 (p222) 25
25 校正复制错误,填 补空隙,修复损伤。 图10-8 E.coli DNA-pol Ⅰ的组成 (含18个α-螺旋) 作用: (p222) DNA-pol Ⅰ(109kD): 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Ⅰ是单一多 肽链的多功能酶, 具有3种酶活性。 其聚合酶活性只能 催化延长约20个核 苷酸左右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