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脑髓质的纤维联系 25、神经系统的组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大脑演化(VCD)人体的奥秘、BBC大脑漫游1-6集、脑图谱光盘 人脑模型,中枢神经系统挂图、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光盘(1.2) 第三.四章感知觉的生理心理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感受器的分类一般生理特征 2、熟悉视觉器官听觉的结构功能。 3、掌握视觉和听觉感受器的结构,换能过程 4、掌握视觉,听觉神经传导通路 5、掌握视觉、听觉信息的加工和编码,失认证 6、了解嗅觉与味觉信息的产生、传递、加工和编码: 7、了解躯体感觉信息的产生、传递、加工和编码:痛觉及其神经机制 8、了解料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时程,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成哥器 1.主要内容 (1)概念,分类,特占 (2)、嗅觉与味觉感受器 (3)、本体感受器 (4)、痛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受器 、感受器换能的机制,感受器编码,感受器适应,感受值 适宜刺激,本体感受器,神经元的感受野、皮肤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 痛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感受器适应现象 第二节视觉感受器的生理心理学 主要内容 (1)、视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瞳孔对光反射模型) (2)、眼的感光换能 (3)、视觉传导通路 (4)、视觉信息加工与编码 (⑤)、视知觉与视觉联络皮层
24、、脑髓质的纤维联系 25、神经系统的组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大脑演化(VCD)人体的奥秘、BBC 大脑漫游 1-6 集、脑图谱光盘、 人脑模型,中枢神经系统挂图、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光盘(1.2) 第三.四章 感知觉的生理心理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感受器的分类一般生理特征。 2、熟悉视觉器官听觉的结构功能。 3、掌握视觉和听觉感受器的结构,换能过程 4、掌握视觉,听觉神经传导通路 5、掌握视觉、听觉信息的加工和编码,失认证 6、了解嗅觉与味觉信息的产生、传递、加工和编码; 7、了解躯体感觉信息的产生、传递、加工和编码;痛觉及其神经机制 8、了解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感受器 1.主要内容 (1)、概念,分类,特点 (2)、嗅觉与味觉感受器 (3)、本体感受器 (4)、痛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感受器、感受器的分类、感受器换能的机制,感受器编码,感受器适应,感受阈值, 适宜刺激,本体感受器,神经元的感受野、皮肤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 痛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感受器适应现象 第二节视觉感受器的生理心理学 1.主要内容 (1) 、视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瞳孔对光反射模型) (2) 、眼的感光换能 (3) 、视觉传导通路 (4) 、视觉信息加工与编码 (5) 、视知觉与视觉联络皮层
(6)、视觉失认症 ()、脑事件相关电位与知觉过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视网膜的结构、黄斑、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感光物质、视觉细胞的感光换能、视敏 度和视野,明适应,暗适应、视觉传导通路、视觉信息处理、视觉感受野,视觉失认 症、面孔失认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视觉信息是如何加工处理的 (2)试用“三原色”原理,阐述色觉产生的原理 第三节听觉的生理心理学 1、主要内容 (3)、耳的结构 (4)、听觉生理 (⑤)、听觉信息的产生和传递 (6)、听觉信息的神经编码 (7)、听觉缺陷 (8)、听觉失认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内耳的结构,听骨链,耳蜗的结构、减压增幅作用,科蒂施器的结构与换能过程、听 觉传导通路、内耳对声音信号的初步分析,行波学说,中枢对声音频率的分析和定位 听觉缺陷,听觉失认证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声波在耳的传导和感受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感受器的生理特征 2、光和声音感受器换能过程 3、视觉信息加工和编码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4、行波学说 5、鼓隙.听骨链的减震增压作用 6、视觉听觉通路的神经传导 7、与失认症有关的脑结构是,失认证与脑损伤的关系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视觉和听觉系统的挂图、模型、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光盘(1.2) 第五章注意的生理心理学
(6) 、视觉失认症 (7) 、脑事件相关电位与知觉过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视网膜的结构、黄斑、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感光物质、视觉细胞的感光换能、视敏 度和视野,明适应,暗适应、视觉传导通路、视觉信息处理、视觉感受野,视觉失认 症、面孔失认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 视觉信息是如何加工处理的 (2) 试用“三原色”原理,阐述色觉产生的原理 第三节 听觉的生理心理学 1、主要内容 (3) 、耳的结构 (4) 、听觉生理 (5) 、听觉信息的产生和传递 (6) 、听觉信息的神经编码 (7) 、听觉缺陷 (8) 、听觉失认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内耳的结构,听骨链,耳蜗的结构、减压增幅作用,科蒂施器的结构与换能过程、听 觉传导通路、内耳对声音信号的初步分析,行波学说,中枢对声音频率的分析和定位, 听觉缺陷,听觉失认证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声波在耳的传导和感受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感受器的生理特征 2、光和声音感受器换能过程 3、视觉信息加工和编码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4、行波学说 5、鼓膜,听骨链的减震增压作用。 6、视觉听觉通路的神经传导 7、与失认症有关的脑结构是,失认证与脑损伤的关系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视觉和听觉系统的挂图、模型、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光盘(1.2) 第五章注意的生理心理学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 2、掌握非随意注意与朝向反射的生理机制 3、熟悉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原因,病理生理机制。 4、了解神经活动模式匹配理论、前运动中枢控制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非随意注意与朝向反射的生理机制 1、主要内容 (一)非随意注意的朝向反射理论和神经模式匹配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朝向反射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由外部刺激的新异性所决定的反应。 早选择理论和晚选择理论的概念多重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三个相关的理论要点 (2)神经模式匹配理论的基本要点 非随意注意特点是被动性和非选择性,其本质是脑内发展的外抑制过程,随刺激重复 脑内主动性内抑制的产生,引起朝向反射的消退。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朝向反射发生和消失的原理 第二节随意注意 1、主要内容 选择性注意的早、晚选择理论和多重选择理论、网状核闸门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早选择理论和晚选择理论的概念,丘脑网状核闸门学说和前运动中枢理论、多重选择 理论的基本观点和 三个相关的理论要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选择注意过程不是独立或孤立的心理过程,与感知觉、运动、记忆和意识过程密切 第三节注意的脑网络信息流 1、主要内容 定向网络 执行网络 警觉网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定向、执行和警觉三网络各自的主要功能和主要脑结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注意的脑网络与两类注意的功能关系 第四节儿童注意缺陷障碍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 2、掌握非随意注意与朝向反射的生理机制 3、熟悉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原因,病理生理机制。 4、了解神经活动模式匹配理论、前运动中枢控制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非随意注意与朝向反射的生理机制 1、主要内容 (一)非随意注意的朝向反射理论和神经模式匹配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朝向反射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由外部刺激的新异性所决定的反应。 早选择理论和晚选择理论的概念多重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三个相关的理论要点 (2) 神经模式匹配理论的基本要点 非随意注意特点是被动性和非选择性,其本质是脑内发展的外抑制过程,随刺激重复 脑内主动性内抑制的产生,引起朝向反射的消退。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朝向反射发生和消失的原理 第二节 随意注意 1、主要内容 选择性注意的早、晚选择理论和多重选择理论、网状核闸门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早选择理论和晚选择理论的概念,丘脑网状核闸门学说和前运动中枢理论、多重选择 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三个相关的理论要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选择注意过程不是独立或孤立的心理过程, 与感知觉、运动、记忆和意识过程密切 第三节 注意的脑网络信息流 1、主要内容 定向网络 执行网络 警觉网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定向、执行和警觉三网络各自的主要功能和主要脑结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注意的脑网络与两类注意的功能关系 第四节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
1、主要内容 (1)注意缺损障碍的一般概述 (2)生物学病因探讨生理特征及其治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注意缺陷障碍、ADHD的三种临床类型及主要症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治疗和干预方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丘脑网状核在随意和非随意注意的选择中具有闸门的作用? 2.什么是注意缺陷障碍?其可能的生物学病因有哪些?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教学设备,儿童注意缺陷,阿尔本海默病的案例导入引入小组学习讨论内容 第六章学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学习类型 2、掌握学习的脑机制 3、掌握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的知识 4、熟悉联络区皮层与认知学习、小脑与快速运动反应性学习、边缘系统与情绪性学 习 (二)数学内容 第一节学习模式的类型与特点 1、主要内容 (1)、联想式学习的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2)、非联想式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3)、监督式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4)、知觉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⑤)、认知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6)、情绪性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联想学习、非联想学习、习惯化敏感化、经典条件反射、操作式条件反射、尝试与错 误学习、研究学习记忆的动物模型、主动性躲避反应、被动性躲避反应两种非联想 式学习的模式及机制、想式学习的3种形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主要内容 (1) 注意缺损障碍的一般概述 (2) 生物学病因探讨生理特征及其治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注意缺陷障碍、ADHD 的三种临床类型及主要症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治疗和干预方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丘脑网状核在随意和非随意注意的选择中具有闸门的作用? 2.什么是注意缺陷障碍?其可能的生物学病因有哪些?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教学设备,儿童注意缺陷,阿尔本海默病的案例导入引入小组学习讨论内容 第六章 学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学习类型 2、掌握学习的脑机制 3、掌握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的知识。 4、熟悉联络区皮层与认知学习、小脑与快速运动反应性学习、边缘系统与情绪性学 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习模式的类型与特点 1、主要内容 (1) 、联想式学习的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2) 、非联想式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3) 、监督式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4) 、知觉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5) 、认知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6)、情绪性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联想学习、非联想学习、习惯化敏感化、经典条件反射、操作式条件反射、尝试与错 误学习、研究学习记忆的动物模型、主动性躲避反应 、被动性躲避反应 两种非联想 式学习的模式及机制、想式学习的 3 种形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