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考试院2013届高三测试卷语文试题 测试卷 语文 (2013浙江高考《考试说明》样卷语文试题) 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 钢笔填写在答题 纸上 2. 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 须使用黑色字 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翘(qido)楚 曲(qu)笔 缱绻(juan) (zai)歌载舞 B.掣(che)肘 名媛(yuan) 慑(she)服 喁(yu)私语 载喁舐 C.锃(zeng)亮 开涮(shua) 讪(shan)笑 (shi)犊情深 D.压轴(zhou) 晕(yun)车 哺(b)育 哄(hong)而散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在诵读诗歌时,要应声求气,涵泳诗韵,以求完美地再现情、景、理、 声交融的美妙诗境 B.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心浮气躁、急功进利的不良风气,在这种风气的裹 挟下,有的人也就身不由己,随波逐流了。 C.儒雅内敛而不事张扬,孜孜以求而艰韧不拔,宠辱不惊而镇定自若,这种风 范值得我们推崇 D.在诸多科学家眼里,科学与艺术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孪生姊妹,犹如人类文 明史上的两朵奇葩,在真善美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法国谚语在西欧语言之间尚且可以实现直译,但由于中法文化差异较大, 要准确地翻译成汉语很不容易。 B.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实施多年,但每遇重大事故,有的地方政府 还是捂盖子,生怕家丑外扬。 C.现在的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特长的培养,小小年纪就为他们报了各式各样的兴 趣班,担心孩子别无长物而输在起跑线上。 D.高等教育对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引导学生成为社会认 可的合格人才,应是大学众望所归的使命
浙江省考试院 2013 届高三测试卷语文试题 测试卷 语 文 (2013 浙江高考《考试说明》样卷语文试题) 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 钢笔填写在答题 纸上。 2. 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 须使用黑色字 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翘(qiáo)楚 曲(qū)笔 缱绻(juǎn) 载 (zài)歌载舞 B.掣(chè)肘 名媛(yuàn) 慑(shè)服 喁 喁(yú)私语 C.锃(zèng)亮 开涮(shuā) 讪(shàn)笑 舐 (shì)犊情深 D.压轴(zhòu) 晕(yùn)车 哺(bǔ)育 一 哄(hōng)而散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在诵读诗歌时,要应声求气,涵泳诗韵,以求完美地再现情、景、理、 声交融的美妙诗境。 B.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心浮气躁、急功进利的不良风气,在这种风气的裹 挟下,有的人也就身不由己,随波逐流了。 C.儒雅内敛而不事张扬,孜孜以求而艰韧不拔,宠辱不惊而镇定自若,这种风 范值得我们推崇。 D.在诸多科学家眼里,科学与艺术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孪生姊妹,犹如人类文 明史上的两朵奇葩,在真善美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法国谚语在西欧语言之间尚且可以实现直译,但由于中法文化差异较大, 要准确地翻译成汉语很不容易。 B.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实施多年,但每遇重大事故,有的地方政府 还是捂盖子,生怕家丑外扬。 C.现在的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特长的培养,小小年纪就为他们报了各式各样的兴 趣班,担心孩子别无长物而输在起跑线上。 D.高等教育对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引导学生成为社会认 可的合格人才,应是大学众望所归的使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促进节能家电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出台后,给家电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企业 想在推广中占得先机,要靠规模优势和供需链优势。 B.当前,古瓷器投资十分火热,但也有专家提出要理性对待,认为古瓷器至少 要经过5至10年以上,投资才能有比较可观的回报。 C.中国运动员伦敦奥运会领奖服“冠军龙服”闪亮登场,它在向世界输出中国 龙文化的同时,也传达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共同发展”的理念 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全体农民的共同努力,外出务工农民只有创造更 多回乡创业的机会和条件,农村才会充满长久不衰的活力。 5.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分)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研究人员对开普勒采用充分利用数学对观测结果进行理论分 析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近代物理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 事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6.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 字)(4分) 春天读书声雨声河边柳树 口囗囗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囗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某机构对20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以“人文·读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请根 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査结果概括现状,分析原因。要求简明、准确。(5分) 表一:进入大学后诗歌阅读的数量 阅读数量人数所占比例 0首 14% 10首以内 102 51% 10-20首64 32% 20首以上6 表二:你认为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是(可多选) 问题选项 人数「所占比例 让人类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体验5326.5% 为物质社会增添精神追求一 2211% 反映人性的美德和光辉 3216%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促进节能家电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出台后,给家电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企业 想在推广中占得先机,要靠规模优势和供需链优势。 B.当前,古瓷器投资十分火热,但也有专家提出要理性对待,认为古瓷器至少 要经过 5 至 10 年以上,投资才能有比较可观的回报。 C.中国运动员伦敦奥运会领奖服“冠军龙服”闪亮登场,它在向世界输出中国 龙文化的同时,也传达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共同发展”的理念。 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全体农民的共同努力,外出务工农民只有创造更 多回乡创业的机会和条件,农村才会充满长久不衰的活力。 5.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分)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研究人员对开普勒采用充分利用数学对观测结果进行理论分 析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近代物理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一 事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6.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 60 字)(4 分) 春天 读书声 雨声 河边 柳树 □□□□□□□□□□□□□□□□□□□□□□□□□□□□□□□□□□ □□□□□□□□□□□□□□□□□□□□□□□□□ 7.某机构对 200 名大二学生进行了以“人文·读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请根 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查结果概括现状,分析原因。要求简明、准确。(5 分) 表一:进入大学后诗歌阅读的数量 阅读数量 人数 所占比例 0 首 28 14% 10 首以内 102 51% 10—20 首 64 32% 20 首以上 6 3% 表二:你认为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是(可多选) 问题选项 人数 所占比例 让人类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体验 53 26.5% 为物质社会增添精神追求 22 11% 反映人性的美德和光辉 32 16%
成为诗人谋生的一种手段7537.5% 毫无价值 42.5% (1)现状概括:(2分) (2)原因分析:(3分) 化化文化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近日,一项针对人们观看艺术作品时大脑情况的监控实验结果显示:观 看一幅艺术杰作,会带给你类似热恋般的愉悦感。主持这次实验的是伦敦大学神 经生物学教授森马·塞奎。在实验中,塞奎教授在一个屏幕上向志愿者们展示 28幅艺术史上的名家名作。与此同时,在一个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上,志愿者 们观看名画时的脑部图像被扫描记录下来。 塞奎教授发现,当人们观赏这些画作时,他们和愉悦感相关的大脑区域 血液流量会增加。他解释说,观看艺术作品会引发大脑大量产生一种令人感觉良 好的化学物质 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进入大脑表层的眶额皮 层,从而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有趣的是,当你注视一幅伟大而美丽的艺术杰 作和当你浪漫地爱上某人,你的大脑中受到刺激而产生愉悦感的部位是相同的。 而神经递质多巴胺以及眶额皮层二者都通常被认为和欲望、喜爱的感受 相关,可以唤起大脑中愉悦的感觉。它们常常和浪漫的爱以及非法吸毒的毒瘾有 着紧密联系,对大脑产生愉悦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塞奎说:“当我们看到那些 美丽的事物时,我们大脑中的愉悦反射中心的活动就会增加。在这个区域中,会 产生大量的多巴胺。事实上,大脑中的愉悦感受中心是需要被刺激的,这种感觉 和爱以及欲望的感觉很接近。观赏画时这种反应是很直接的。 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音乐能引发大脑释放更多神经传递介质一一多 巴胺,让人体会到类似美食和金钱带来的愉悦。研究人员找来8名志愿者,这些 志愿者都热爱音乐,有时听到最爱音乐还会禁不住“颤栗”。研究人员说,“颤 栗”会让他们身体发生变化,比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体温上升、皮肤电反应 改变。这些都是人心情愉悦的表现,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测量
成为诗人谋生的一种手段 75 37.5% 毫无价值 85 42.5% (1)现状概括:(2 分) (2)原因分析:(3 分) 化化文化 二、 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近日,一项针对人们观看艺术作品时大脑情况的监控实验结果显示:观 看一幅艺术杰作,会带给你类似热恋般的愉悦感。主持这次实验的是伦敦大学神 经生物学教授森马·塞奎。在实验中,塞奎教授在一个屏幕上向志愿者们展示 28 幅艺术史上的名家名作。与此同时,在一个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上,志愿者 们观看名画时的脑部图像被扫描记录下来。 塞奎教授发现,当人们观赏这些画作时,他们和愉悦感相关的大脑区域 血液流量会增加。他解释说,观看艺术作品会引发大脑大量产生一种令人感觉良 好的化学物质——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进入大脑表层的眶额皮 层,从而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有趣的是,当你注视一幅伟大而美丽的艺术杰 作和当你浪漫地爱上某人,你的大脑中受到刺激而产生愉悦感的部位是相同的。 而神经递质多巴胺以及眶额皮层二者都通常被认为和欲望、喜爱的感受 相关,可以唤起大脑中愉悦的感觉。它们常常和浪漫的爱以及非法吸毒的毒瘾有 着紧密联系,对大脑产生愉悦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塞奎说:“当我们看到那些 美丽的事物时,我们大脑中的愉悦反射中心的活动就会增加。在这个区域中,会 产生大量的多巴胺。事实上,大脑中的愉悦感受中心是需要被刺激的,这种感觉 和爱以及欲望的感觉很接近。观赏画时这种反应是很直接的。” 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音乐能引发大脑释放更多神经传递介质——多 巴胺,让人体会到类似美食和金钱带来的愉悦。研究人员找来 8 名志愿者,这些 志愿者都热爱音乐,有时听到最爱音乐还会禁不住“颤栗”。研究人员说,“颤 栗”会让他们身体发生变化,比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体温上升、皮肤电反应 改变。这些都是人心情愉悦的表现,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测量
研究人员给志愿者播放古典、爵士等各种风格的音乐,其中包括人们耳 熟能详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德彪西的《月光》等。志愿者听音乐时,研究人员 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和正子扫描,观察大脑活动情况。扫描显 示,与听到一般音乐相比,志愿者听到最喜爱的音乐时,大脑纹状体中产生更多 多巴胺。 研究人员认为,这代表期待音乐高潮以及真正高潮到来都能让人产生愉 悦感觉。这一硏究结果也许能帮助解释为何即使文化背景不冋同的人也能欣赏同 种音乐。 艺术基金会的创立者伊恩·麦克尤恩说:“一个国家的幸福感不是仅仅 简单地由它的GDP或者经济发展来衡量的。我们的幸福必定和文化的富有紧密相 8.下列有关“多巴胺”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多巴胺的产生、传递分别与大脑纹状体、大脑眶额皮层有关 B.多巴胺属于神经传递介质,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并进而引起与愉悦感 相关的大脑区域血液流量增加。 C.享用美食与欣赏音乐相比较,大脑被刺激的部位、多巴胺产生的机制、科学 测量的手段是相同的 D.人们在欣赏自己最喜爱的音乐时,大脑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有时还会禁不 住“颤栗”。 9.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艺术为什么会令人愉悦? B.赏画与恋爱:作用于大脑同一愉悦区域 人们听到喜欢的音乐为什么感到愉快? D.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能欣赏同一种艺术吗? 10.解读文末画线句“我们的幸福必定和文化的富有紧密相连”。(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西湖的风 柯灵 地上的乐园早经失去,人间的天堂都已毁灭…… 我们的艺术家常常精通商业三昧;而商人却总兼有着名士才情。多谢那一片玲珑 心杋,如今我们闲情的士女,只要略略破费,在“孤岛”上也得从容地欣赏沦陷 了的西子风光了。 哦,这一带木头的雉堞,俨然是杭州城廓,围着一片扰攘与太平。灵隐古刹也建 立在缭绕的脂粉香中了,虽然缺少些参天的古木,四周未凋的绿树,在游客的心 里也该有些凉意?这里是紫霞洞,过去点儿还有飞来峰,人工的堆砌也居然不缺 乏丘壑之胜;小沟里一样浮着游艇,且有着比湖上更加美艳的船娘。“三潭印月 赏中秋”,难得是团圆佳节,先别管世乱年衰,万人失所,我们也得有一夜狂欢
研究人员给志愿者播放古典、爵士等各种风格的音乐,其中包括人们耳 熟能详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德彪西的《月光》等。志愿者听音乐时,研究人员 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和正子扫描,观察大脑活动情况。扫描显 示,与听到一般音乐相比,志愿者听到最喜爱的音乐时,大脑纹状体中产生更多 多巴胺。 研究人员认为,这代表期待音乐高潮以及真正高潮到来都能让人产生愉 悦感觉。这一研究结果也许能帮助解释为何即使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也能欣赏同一 种音乐。 艺术基金会的创立者伊恩·麦克尤恩说:“一个国家的幸福感不是仅仅 简单地由它的 GDP 或者经济发展来衡量的。我们的幸福必定和文化的富有紧密相 连。” 8.下列有关“多巴胺”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多巴胺的产生、传递分别与大脑纹状体、大脑眶额皮层有关。 B.多巴胺属于神经传递介质,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并进而引起与愉悦感 相关的大脑区域血液流量增加。 C.享用美食与欣赏音乐相比较,大脑被刺激的部位、多巴胺产生的机制、科学 测量的手段是相同的。 D.人们在欣赏自己最喜爱的音乐时,大脑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有时还会禁不 住“颤栗”。 9.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艺术为什么会令人愉悦? B.赏画与恋爱:作用于大脑同一愉悦区域 C.人们听到喜欢的音乐为什么感到愉快? D.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能欣赏同一种艺术吗? 10.解读文末画线句“我们的幸福必定和文化的富有紧密相连”。(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西湖的风 柯灵 地上的乐园早经失去,人间的天堂都已毁灭…… 我们的艺术家常常精通商业三昧;而商人却总兼有着名士才情。多谢那一片玲珑 心机,如今我们闲情的士女,只要略略破费,在“孤岛”上也得从容地欣赏沦陷 了的西子风光了。 哦,这一带木头的雉堞,俨然是杭州城廓,围着一片扰攘与太平。灵隐古刹也建 立在缭绕的脂粉香中了,虽然缺少些参天的古木,四周未凋的绿树,在游客的心 里也该有些凉意?这里是紫霞洞,过去点儿还有飞来峰,人工的堆砌也居然不缺 乏丘壑之胜;小沟里一样浮着游艇,且有着比湖上更加美艳的船娘。“三潭印月 赏中秋”,难得是团圆佳节,先别管世乱年衰,万人失所,我们也得有一夜狂欢
你看着电炬下的长堤蜿蜒,楼台隐约,这一池子水还不够我们幻想的游泳 吗 伟大的匠心!先生,你们真使我不能咽下这一声赞叹了。 可是,我这不懂风雅的俗人,却无端的引起了忧烦。你自然不会知道,我的家正 在浙东,离钱塘江还不到百里,离乡和还乡那是道必经的津梁。在义渡的木船上 望着连天烟水,我曾多少次因为出游和还乡的喜悦,在心里亲切地叫着它的名字 像叫着久别的亲友。去年秋天,钱塘江上架起了钢铁大桥,一一那是个稀有的大 工程,国家为它耗费过巨量的物力,无数人为它流汗,千余个工友因为工作被夜 潮卷去。一一火车可以从上海一直通到我们故乡了 可是谁知道现在成了什 么样子?桥呢,毁了,当然。我想得出那残断的骨架,在呜咽的江声中傲然独对 西风。堤岸寂静,除却天边的云树,沙滩上的铁蒺藜,江上失去了白色的帆影 岸畔也不见一个行人 涛声拍岸。子夜的潮头狂怒地涌起,迎着下弦的 月色,唱出它满腔悲情 自然你更不知道,杭州城里有着不少我的故旧和新知,湖上也曾有我繁密的屐痕, 如今我还摸得出那一把欢喜与哀愁。杭州的街道在喧扰中也有着平静,一道柳荫 掩映,只能给少妇在岸边捣衣的浣纱溪,象征着的正是杭州的情调。西湖是杭州 人的骄傲,那一湖的烟波,一堤的细柳,一带的层峦,诗人为它们倾倒,阔客为 它们一时间也起了闲逸的心。而杭州人是吃了麦稀饭也要饿着肚子游西湖的。这 些平静惯了的人,平常我讨厌他们,这一会却有了衷心的怀念。美色对于女人, 在乱世只有一面招揽暴客的酒帘,秀丽的湖山胜迹,在炮火下更不堪闻问,西湖 的劫数,谁又能够想像呢?前夜有客自湖畔来,问起消息,他只有摇头与叹惋, 眼睛泫然了,可是射出来的是愤怒和复仇的光。他说一切伤心都无从说起。 聪明的先生,我真佩服你们的机智。可是人的思想是奇怪的,你看,我的思路这 下子被引得多么辽远?湖山如梦……说真的,一切到过杭州的人,他记忆里的 湖山比你们创造的世界更阔更美。而现在西湖的风里是夹着血腥气的,我们闻得 出。湖畔的一根草一朵花,我们也应当看得出那含愁的颜色。 告诉我,先生,我们几时能够到真的西湖,去看看那无边的烟水,或者,你可以 告诉我们一点湖畔的真的消息吗? 九三八年十月十八日 【注】作者写作此文时,杭州已被日寇侵占。这一年,上海某电影公司举办了 个所谓的“西湖博览会”,用布景搭出西湖风景,让“孤岛”上海的士女游览, 很多善男信女还去“灵隐寺”进香,在上海滩引起了轰动。 11.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含义。(4分) (1)伟大的匠心!先生,你们真使我不能咽下这一声赞叹了。(2分) (2)这些平静惯了的人,平常我讨厌他们,这一会却有了衷心的怀念。(2分)
你看着电炬下的长堤蜿蜒,楼台隐约,这一池子水还不够我们幻想的游泳 吗?…… 伟大的匠心!先生,你们真使我不能咽下这一声赞叹了。 可是,我这不懂风雅的俗人,却无端的引起了忧烦。你自然不会知道,我的家正 在浙东,离钱塘江还不到百里,离乡和还乡那是道必经的津梁。在义渡的木船上 望着连天烟水,我曾多少次因为出游和还乡的喜悦,在心里亲切地叫着它的名字, 像叫着久别的亲友。去年秋天,钱塘江上架起了钢铁大桥,——那是个稀有的大 工程,国家为它耗费过巨量的物力,无数人为它流汗,千余个工友因为工作被夜 潮卷去。——火车可以从上海一直通到我们故乡了。……可是谁知道现在成了什 么样子?桥呢,毁了,当然。我想得出那残断的骨架,在呜咽的江声中傲然独对 西风。堤岸寂静,除却天边的云树,沙滩上的铁蒺藜,江上失去了白色的帆影, 岸畔也不见一个行人。夜来了,涛声拍岸。子夜的潮头狂怒地涌起,迎着下弦的 月色,唱出它满腔悲愤。 自然你更不知道,杭州城里有着不少我的故旧和新知,湖上也曾有我繁密的屐痕, 如今我还摸得出那一把欢喜与哀愁。杭州的街道在喧扰中也有着平静,一道柳荫 掩映,只能给少妇在岸边捣衣的浣纱溪,象征着的正是杭州的情调。西湖是杭州 人的骄傲,那一湖的烟波,一堤的细柳,一带的层峦,诗人为它们倾倒,阔客为 它们一时间也起了闲逸的心。而杭州人是吃了麦稀饭也要饿着肚子游西湖的。这 些平静惯了的人,平常我讨厌他们,这一会却有了衷心的怀念。美色对于女人, 在乱世只有一面招揽暴客的酒帘,秀丽的湖山胜迹,在炮火下更不堪闻问,西湖 的劫数,谁又能够想像呢?前夜有客自湖畔来,问起消息,他只有摇头与叹惋, 眼睛泫然了,可是射出来的是愤怒和复仇的光。他说一切伤心都无从说起。 聪明的先生,我真佩服你们的机智。可是人的思想是奇怪的,你看,我的思路这 一下子被引得多么辽远?湖山如梦……说真的,一切到过杭州的人,他记忆里的 湖山比你们创造的世界更阔更美。而现在西湖的风里是夹着血腥气的,我们闻得 出。湖畔的一根草一朵花,我们也应当看得出那含愁的颜色。 告诉我,先生,我们几时能够到真的西湖,去看看那无边的烟水,或者,你可以 告诉我们一点湖畔的真的消息吗?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八日 【注】作者写作此文时,杭州已被日寇侵占。这一年,上海某电影公司举办了一 个所谓的“西湖博览会”,用布景搭出西湖风景,让“孤岛”上海的士女游览, 很多善男信女还去“灵隐寺”进香,在上海滩引起了轰动。 11.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含义。(4 分) (1)伟大的匠心!先生,你们真使我不能咽下这一声赞叹了。(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这些平静惯了的人,平常我讨厌他们,这一会却有了衷心的怀念。(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