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的BLOG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是 A.尴尬(gan)迤逦(1i)船坞(wu)命途多舛( chuan) B.蕴藉(jie)匹配opi)自给(j)咬文嚼字(jiao) C.憩息(qi)险衅(xin)舷窗(xuan)茕茕孑立( qiong) D.参差(cen)上乘( cheng)精髓(sui)载歌载舞(za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是 A.在国内,各种揶喻和抱怨声不绝于耳,“中国制造”的处境,恐怕并不比当年 “德国制造”要好多少。 B.一位联续14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4万毫升的爱心父亲,今年4 月,当自己罹患白血病的儿子突然病重,心如刀绞却又束手无策。 C.前段时间,我硬拽一个朋友去看我少年时住过的西村,我没有找到我家:我只 看到一片坍蹋的废墟,西村仿佛已经冷寂沧桑一个世纪了。 D.今年金马奖的最佳影片不是此前呼声最高的《夺命金》,而是由高群书执导的 《神探亨特张》爆冷夺得,由此引发不少人质疑奖项的公平性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是 A.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达成 共同协商的过程 B.云南少数民族美女多如过江之鲫,丽江的纳西女人以黑为美,大理的白族女人 以白为美,版纳的傣族姑娘以细腰为美,各有各的美。 C.眼疾手快中,少女已将篮球抢到手,玩起了花样运球动作,把眼前这男人晃得 楞一楞的。开怀一笑中,少女将球传给那个人,然后娉婷而去。 D.青岛国信体育馆的顶棚彩灯,夜幕刚刚降临就全部打开了一一在这个赛季里, 这里至少有16个夜晚将打破往日的宁静,呈现美轮美奂的热闹景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如果中日双方钓鱼岛冲突一味升级并诉诸于武力,中日双方的外交关系必将受 到影响,亚太地区的局势必将更加紧张。 B.茅镬古村因地质灾害隐患而将整体搬迁的消息,日前经《宁波晚报》独家报道 后,引起了市民的热切关注。 C.在研究甲骨文和殷墟的早期大师中,王国维对德国的精神文化比较熟悉,知道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莱辛等人如何在古希腊艺术的过程中完成现代的阐释。 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13日说,朝方尽管把卫星成功送入轨道,但是美 方不认为朝方已经研制出足攻击美国本土的导弹 5.某省级重点中学每周一举行社团活动,一位学生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参加了校话 剧社。家长知悉,以高考不考为由,要孩子敷衍了事。如果你是这位学生,将如 何劝说家长?(不超过50字)(3分)
一江春水的 BLOG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是 ( ) A.尴尬(gān) 迤逦 (lǐ) 船坞(wū) 命途多舛(chuǎn) B.蕴藉(jiè) 匹配(pǐ) 自给(jǐ) 咬文嚼字(jiáo) C.憩息(qì) 险衅(xìn) 舷窗(xuán) 茕茕孑立(qióng) D.参差(cēn) 上乘(chéng) 精髓(suǐ) 载歌载舞(zǎi)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是 ( ) A.在国内,各种揶喻和抱怨声不绝于耳,“中国制造”的处境,恐怕并不比当年 “德国制造”要好多少。 B. 一位联续 14 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 4 万毫升的爱心父亲,今年 4 月,当自己罹患白血病的儿子突然病重,心如刀绞却又束手无策。 C.前段时间,我硬拽一个朋友去看我少年时住过的西村,我没有找到我家;我只 看到一片坍蹋的废墟,西村仿佛已经冷寂沧桑一个世纪了。 D.今年金马奖的最佳影片不是此前呼声最高的《夺命金》,而是由高群书执导的 《神探亨特张》爆冷夺得,由此引发不少人质疑奖项的公平性。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是 ( ) A.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达成 共同协商的过程。 B.云南少数民族美女多如过江之鲫,丽江的纳西女人以黑为美,大理的白族女人 以白为美,版纳的傣族姑娘以细腰为美,各有各的美。 C.眼疾手快中,少女已将篮球抢到手,玩起了花样运球动作,把眼前这男人晃得 一楞一楞的。开怀一笑中,少女将球传给那个人,然后娉婷而去。 D.青岛国信体育馆的顶棚彩灯,夜幕刚刚降临就全部打开了——在这个赛季里, 这里至少有 16 个夜晚将打破往日的宁静,呈现美轮美奂的热闹景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 ) A.如果中日双方钓鱼岛冲突一味升级并诉诸于武力,中日双方的外交关系必将受 到影响,亚太地区的局势必将更加紧张。 B.茅镬古村因地质灾害隐患而将整体搬迁的消息,日前经《宁波晚报》独家报道 后,引起了市民的热切关注。 C.在研究甲骨文和殷墟的早期大师中,王国维对德国的精神文化比较熟悉,知道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莱辛等人如何在古希腊艺术的过程中完成现代的阐释。 D.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 13 日说,朝方尽管把卫星成功送入轨道,但是美 方不认为朝方已经研制出足攻击美国本土的导弹。 5.某省级重点中学每周一举行社团活动,一位学生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参加了校话 剧社。家长知悉,以高考不考为由,要孩子敷衍了事。如果你是这位学生,将如 何劝说家长?(不超过 50 字)(3 分)
6.仿照例句,再写两组运用拟人手法来描摹“月光”的句子,要求句子里有“月 光”和“在月夜里”词语(4分) 在每一个窗口,都有月光亲手投递的情书,即使是再孤单的人也可以 在月夜里收获款款深情的问候。 7.阅读丰子恺漫画《某父子》,根据要求答题(5分) 子盖 葡 (1)简要说明该漫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字)(3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50字)(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6.仿照例句,再写两组运用拟人手法来描摹“月光”的句子,要求句子里有“月 光”和“在月夜里”词语(4 分) 在每一个窗口,都有月光亲手投递的情书,即使是再孤单的人也可以 在月夜里收获款款深情的问候。 7.阅读丰子恺漫画《某父子》,根据要求答题(5 分) (1)简要说明该漫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80 字)(3 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 50 字)(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实行依法治国,被视为“以武犯禁”的侠看似已无甚 价值,但其实不然。侠早已成为一种泛化的精神气概与处世风范,沉淀在一代代 炎黄子孙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侠文化更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产品而闪耀世 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侠的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有增无减,这从如今武侠文学、 影视的高度繁荣可见一斑。笔者以为,无论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还是针砭矫 正社会时弊,抑或塑造理想人格模式,侠的当代价值都是圭璧连城的 尽管侠文化一直是以一种反传统、反正统的文化存在,但历史已经证明 直盘踞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甚至是脆弱不堪的,文化作为 个有机体,必然包蕴着多种面向,侠之于中国文化不仅仅是武功超凡的英雄形 象甚或是舍己为人的仁人义士的典范,而早已化作融合这一切的一种独特而丰满 的民族文化人格的图腾,其所蕴含的崇尚正义公平、自由进步、打破常规的思想 价值,诚信重诺、见义勇为、不矜不傲的伦理精神,以及孤鸿烟月、断剑沧海 浊酒残阳的审美意蕴,都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品格,必将为文 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独特而不竭的精神动力 侠从一开始就具有深刻的平民性,且在历史上几乎一以贯之,这也是其 能深入社会肌理,进而针砭时弊、纠偏矫正的原因。当今中国虽经济发展、物质 繁荣,但拜金享乐、急功近利、浮夸炫耀之风四处蔓延,究其本源,乃个体文化 人格的偏颇与缺失,侠之“仗义疏财,赴人困厄,重诺守信,不矜其能,羞伐其 德”的精神气概与人格风范正是一剂对症的良药,试想如今不少骄奢淫逸的“富 代”如果能有些许真正的侠者气概,那他们能产生的正面能量将是不可估量 的,尤其是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侠义与侠行在普罗大众 中的散播,毕竟平民性才是其本质特点,聊可欣慰的是,国人在危难关头的表现 约略浮现出了侠的影子,或可视为侠心未泯的象征。 归根到底,侠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人格而穿越千载,尽管中国传统上推 崇儒、释、道合一的人格模式,但无论是儒家的仁和谦冲,还是道家的虚静无为, 抑或佛家的明心见性,都无法触及理想人格模式的全部内涵。事实上,侠早已成 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流品而与儒、道、佛并驾齐驱,尽管侠没有系统的理论思想, 但它在道德实践、社会影响等诸层面并不在此三家之下,在某些历史阶段甚至实 现了超越,尤其是在近世演化中所出现的明显的“儒侠互补”倾向,更是证明了 侠在近代理想人格模式重构中的重要地位,而侠在当代的最大价值正是体现在对 中国人传统人格的建设性重构之中,有侠参与构建的人格,才是一种更加健康的 中国人的理想人格,这也是对中国传统的一种创造性转化。 节选自吴靖《侠:一种文化人格的历 史流变》(《书屋》2012年11期) 8。下列对侠文化“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独特而不竭的精神动力”理由的说明, 最恰当的一项是( A。儒家文化不是万能的,需要像侠文化等其他文化样式提供新的前进动力。 B。当今中国虽经济发展、物质繁荣,但拜金享乐、急功近利、浮夸炫耀之风四 处蔓延,侠文化能够对这一现象有所改变,推进中华文明健康发展。 C。侠文化所蕴涵的思想价值、伦理精神和审美意蕴能够给中华文化提供新的生 命力和影响力。 D。侠文化的侠义与侠行在普罗大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在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 侠文化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到了其他文化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9.下列内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实行依法治国,被视为“以武犯禁”的侠看似已无甚 价值,但其实不然。侠早已成为一种泛化的精神气概与处世风范,沉淀在一代代 炎黄子孙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侠文化更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产品而闪耀世 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侠的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有增无减,这从如今武侠文学、 影视的高度繁荣可见一斑。笔者以为,无论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还是针砭矫 正社会时弊,抑或塑造理想人格模式,侠的当代价值都是圭璧连城的。 尽管侠文化一直是以一种反传统、反正统的文化存在,但历史已经证明 一直盘踞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甚至是脆弱不堪的,文化作为 一个有机体,必然包蕴着多种面向,侠之于中国文化不仅仅是武功超凡的英雄形 象甚或是舍己为人的仁人义士的典范,而早已化作融合这一切的一种独特而丰满 的民族文化人格的图腾,其所蕴含的崇尚正义公平、自由进步、打破常规的思想 价值,诚信重诺、见义勇为、不矜不傲的伦理精神,以及孤鸿烟月、断剑沧海、 浊酒残阳的审美意蕴,都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品格,必将为文 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独特而不竭的精神动力。 侠从一开始就具有深刻的平民性,且在历史上几乎一以贯之,这也是其 能深入社会肌理,进而针砭时弊、纠偏矫正的原因。当今中国虽经济发展、物质 繁荣,但拜金享乐、急功近利、浮夸炫耀之风四处蔓延,究其本源,乃个体文化 人格的偏颇与缺失,侠之“仗义疏财,赴人困厄,重诺守信,不矜其能,羞伐其 德”的精神气概与人格风范正是一剂对症的良药,试想如今不少骄奢淫逸的“富 二代”如果能有些许真正的侠者气概,那他们能产生的正面能量将是不可估量 的,尤其是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侠义与侠行在普罗大众 中的散播,毕竟平民性才是其本质特点,聊可欣慰的是,国人在危难关头的表现 约略浮现出了侠的影子,或可视为侠心未泯的象征。 归根到底,侠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人格而穿越千载,尽管中国传统上推 崇儒、释、道合一的人格模式,但无论是儒家的仁和谦冲,还是道家的虚静无为, 抑或佛家的明心见性,都无法触及理想人格模式的全部内涵。事实上,侠早已成 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流品而与儒、道、佛并驾齐驱,尽管侠没有系统的理论思想, 但它在道德实践、社会影响等诸层面并不在此三家之下,在某些历史阶段甚至实 现了超越,尤其是在近世演化中所出现的明显的“儒侠互补”倾向,更是证明了 侠在近代理想人格模式重构中的重要地位,而侠在当代的最大价值正是体现在对 中国人传统人格的建设性重构之中,有侠参与构建的人格,才是一种更加健康的 中国人的理想人格,这也是对中国传统的一种创造性转化。 --节选自吴靖《侠:一种文化人格的历 史流变》(《书屋》2012 年 11 期) 8。下列对侠文化“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独特而不竭的精神动力”理由的说明, 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儒家文化不是万能的,需要像侠文化等其他文化样式提供新的前进动力。 B。当今中国虽经济发展、物质繁荣,但拜金享乐、急功近利、浮夸炫耀之风四 处蔓延,侠文化能够对这一现象有所改变,推进中华文明健康发展。 C。侠文化所蕴涵的思想价值、伦理精神和审美意蕴能够给中华文化提供新的生 命力和影响力。 D。侠文化的侠义与侠行在普罗大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在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 侠文化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到了其他文化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9.下列内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侠文学、影视文学的髙度繁荣使得侠的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有増无减,侠文 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产品而闪耀世界。 B。侠具有深刻的平民性,而且贯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就是其能深入社会 肌理,进而针砭时弊、纠谝矫正的原因。 C。侠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国人在危难关头的表现约略浮现出了侠的 影子,可视为侠心未泯灭的象征。 D。尽管侠没有系统的理论思想,但它在道德实践、社会影响等诸层面同儒、道、 佛三家一起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人格,在某些历史阶段甚至实现了超越。 10.结合全文,写出“侠”在当代的三条文化价值。(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城市里的蘑菇 伊塔洛.卡尔维诺 从远方吹进城里来的风,给城市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礼物, 11.小说第三段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马科瓦尔多的眼睛?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其作 用。(4分) 12.请简析划线句中“监视”、“算计”二词语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2分) 13.赏析最后两段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14.简要赏析文中主人公马科瓦尔多的形象。(5分) 15.有人说,小说是一场具有讽刺意味的喜剧:也有人说,小说是一场主题沉重 的悲剧。你怎么看的?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5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象祠记
A。侠文学、影视文学的高度繁荣使得侠的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有增无减,侠文 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产品而闪耀世界。 B。侠具有深刻的平民性,而且贯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就是其能深入社会 肌理,进而针砭时弊、纠谝矫正的原因。 C。侠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国人在危难关头的表现约略浮现出了侠的 影子,可视为侠心未泯灭的象征。 D。尽管侠没有系统的理论思想,但它在道德实践、社会影响等诸层面同儒、道、 佛三家一起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人格,在某些历史阶段甚至实现了超越。 10.结合全文,写出“侠”在当代的三条文化价值。(3 分)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城市里的蘑菇 伊塔洛﹒卡尔维诺 从远方吹进城里来的风,给城市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礼物, 11.小说第三段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马科瓦尔多的眼睛?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其作 用。(4 分) 12.请简析划线句中“监视”、“算计”二词语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2 分) 13.赏析最后两段在小说中的作用。(4 分) 14.简要赏析文中主人公马科瓦尔多的形象。(5 分) 15.有人说,小说是一场具有讽刺意味的喜剧;也有人说,小说是一场主题沉重 的悲剧。你怎么看的?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5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象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 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 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 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裡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 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 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 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 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 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 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 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 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 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 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 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 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 也。”(原文稍有改动) 【注】①象:舜的同父异母弟,曾多次图谋杀害舜,舜都不计较。舜继位后仍封 象为有鼻国国君。②有鼻:地名。③管、蔡:周武王之弟,因作乱被诛。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肇:建造 B.举而不敢废也 举:全、都 C.斥于唐,而犹存于今斥:斥责 D.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殆:大概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请记于予 游于赤壁之下 B.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客喜而笑,洗杯更酌 C.而君子之修德 吾之生也幸,而生也何为 D.吾将以表于世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祠是特为纪念舜的弟弟象而修建的庙堂,作者认为,对舜是可以修建祠纪 念的,但对象的祭祀却存有异议。 B.作者由象当初的不仁到最后世代受到苗族百姓祭祀这一事实,从而得出“人性 原本是善良的,至善的品德可以感化天下所有人”的结论。 C.舜不仅以自身崇高的品德感化了象,而且在封象之后派遣官吏帮他治理国家, 从而使象能“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 D.文章善用对比进行说理,入象祠被唐人毁坏而在苗族得到祭祀,以此来论述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观点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 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 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 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 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 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 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 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 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 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 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 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 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 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 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 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 也。”(原文稍有改动) 【注】①象:舜的同父异母弟,曾多次图谋杀害舜,舜都不计较。舜继位后仍封 象为有鼻国国君。②有鼻:地名。③管、蔡:周武王之弟,因作乱被诛。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 肇:建造 B.举而不敢废也 举:全、都 C. 斥于唐,而犹存于今 斥:斥责 D. 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殆:大概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请记于予 游于赤壁之下 B. 斥于唐,而犹存于今 客喜而笑,洗杯更酌 C. 而君子之修德 吾之生也幸,而生也何为 D. 吾将以表于世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象祠是特为纪念舜的弟弟象而修建的庙堂,作者认为,对舜是可以修建祠纪 念的,但对象的祭祀却存有异议。 B.作者由象当初的不仁到最后世代受到苗族百姓祭祀这一事实,从而得出“人性 原本是善良的,至善的品德可以感化天下所有人”的结论。 C.舜不仅以自身崇高的品德感化了象,而且在封象之后派遣官吏帮他治理国家, 从而使象能“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 D.文章善用对比进行说理,入象祠被唐人毁坏而在苗族得到祭祀,以此来论述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