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年高中语文会考模拟卷(二) 说明:试卷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 、(共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绚烂 嶙峋 询问 徇情枉法 B.花圃 哺养 浦口 捕风捉影 C.焙干 培训 剖析 醅酒结庐 D.藤椅 绮丽 旖旎 倚老卖老 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秋风忽至,一场早霜后,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播撒着熨帖而微 苦的味道。 B.文化传统的变化是缓慢而渐近的,不会一蹴而就,既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时 期也如此。 C.脚下那条熟悉的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象夜空里九曲的星河,给人无 尽的暇想。 D.“智慧地球″的概念风糜世界,人们希望借此确立竞争优势,抢占未来发展的 致高点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 见 ②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 的神气 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③尼采就 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A.风致 蔑视 自诩 B.丰韵 蔑 视 自命 C.风致 鄙薄 自诩 D.丰韵 鄙 薄 自命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 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 B.局长说小张举重若轻,小张抓全局、抓大事的领导艺术,有胆略、有魄力、 敢碰硬的领导风格,深受局长赏识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 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D.娱乐圈女明星为了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有 的靠走秀,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0年8月21至22日,温家宝来到舟曲灾区,看望受灾群众,实地指导抢 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B.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严学旺表示,在当前我国信用卡实现跨越式发展。 C.不管在哪个国家,没有法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一个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 是废除和限制人民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民的自由
浙江省 2013 年高中语文会考模拟卷(二) 说明:试卷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第Ⅰ卷 一、(共 3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绚烂 嶙峋 询问 徇情枉法 B.花圃 哺养 浦口 捕风捉影 C.焙干 培训 剖析 醅酒结庐 D.藤椅 绮丽 旖旎 倚老卖老 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秋风忽至,一场早霜后,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播撒着熨帖而微 苦的味道。 B.文化传统的变化是缓慢而渐近的,不会一蹴而就,既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时 期也如此。 C.脚下那条熟悉的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象夜空里九曲的星河,给人无 尽的暇想。 D.“智慧地球"的概念风糜世界,人们希望借此确立竞争优势,抢占未来发展的 致高点。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 见 了。 ②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 的神气, 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③尼采就 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A.风致 蔑视 自诩 B.丰韵 蔑 视 自命 C.风致 鄙薄 自诩 D.丰韵 鄙 薄 自命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 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 B.局长说小张举重若轻,小张抓全局、抓大事的领导艺术,有胆略、有魄力、 敢碰硬的领导风格,深受局长赏识。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 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D.娱乐圈女明星为了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有 的靠走秀,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0 年 8 月 21 至 22 日,温家宝来到舟曲灾区,看望受灾群众,实地指导抢 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B.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严学旺表示,在当前我国信用卡实现跨越式发展。 C.不管在哪个国家,没有法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一个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 是废除和限制人民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民的自由
D.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舞台,大学生唯有积极变迁、直面变迁、和谐变迁,才 能成为时代先锋。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有距离才有过程,有过程才有思念 是 因距离而叹的爱情的绝唱;“ 是因距离而诵的友 情的高歌 是因距离而生的亲情的低吟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③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过了三个月,我又像太阳从乌云里出来那样喜气洋洋啦 D.我觉得,松针或海绵似的柔草铺就的葱郁的地毯,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小地毯 更受欢迎。 8.下列不符合对联要求的一项是( A.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B.玉面含羞清香缕缕花枝俏春风斗胆芳信频频柳色新 C.登髙望远见青山绿水千帆过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D.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慢随天外云卷云舒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下江陵,顺 流而东也 C.侣鱼虾而友糜鹿 D.吾与子 渔樵于江渚之上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以至于永嘉 B.行李之往来 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B.其皆出于此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不赂者以赂者丧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D.其势弱于秦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何为其然也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固一世之雄也 13.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D.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舞台,大学生唯有积极变迁、直面变迁、和谐变迁,才 能成为时代先锋。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有距离才有过程,有过程才有思念。“ ”是 因距离而叹的爱情的绝唱;“ ”是因距离而诵的友 情的高歌;“ ”是因距离而生的亲情的低吟。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③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过了三个月,我又像太阳从乌云里出来那样喜气洋洋啦。 D.我觉得,松针或海绵似的柔草铺就的葱郁的地毯,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小地毯 更受欢迎。 8.下列不符合对联要求的一项是( ) A.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B.玉面含羞清香缕缕花枝俏 春风斗胆芳信频频柳色新 C.登高望远见青山绿水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D.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慢随天外云卷云舒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下江陵,顺 流而东也 C.侣鱼虾而友糜鹿 D.吾与子 渔樵于江渚之上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至于永嘉 B.行李之往来 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B.其皆出于此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不赂者以赂者丧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D.其势弱于秦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何为其然也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固一世之雄也 13.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 退之。” A.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B.体现了孔子言行合一的教育 思想。 C.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D.体现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教育 思想 14.下列对《牲畜林》选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要知道,很久以来,这个林子里就有一只凶恶的野猫,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 到村子里偷鸡吃。原以为可以听到猫呼噜的德国兵,看到那只凶狠的动物,竖起 全身的毛向他扑来,他感到快要被野猫的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猫在厮打中一起 滚下了石崖。 就这样,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 人们用公积金给可怜的吉鲁米娜买了一窝小鸡仔 A.小说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 然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B.朱阿在小说中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是他把一个德国兵直接引到“牲畜 林”,是他的拙劣射技,使各种牲畜有了和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 国兵命丧悬崖。 C.小说最后让一只凶恶的野猫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山崖,这表现了这 样的意思: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必弄脏。 D.选段中“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却“受到了……欢迎”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的向 往,对邪恶的僧恨,人们欢迎一切热爱和平的人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髙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首联写诗人登髙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 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首联是一幅工笔画,颔联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一一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 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 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鬃” 是他关于现实写照的结果。 二、(共20分,每小题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还是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一一美,均作了深 入地开掘。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清的含义极其丰 赡。既有自然之清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 退之。” A.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B.体现了孔子言行合一的教育 思想。 C.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D.体现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教育 思想。 14.下列对《牲畜林》选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要知道,很久以来,这个林子里就有一只凶恶的野猫,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 到村子里偷鸡吃。原以为可以听到猫呼噜的德国兵,看到那只凶狠的动物,竖起 全身的毛向他扑来,他感到快要被野猫的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猫在厮打中一起 滚下了石崖。 就这样,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 人们用公积金给可怜的吉鲁米娜买了一窝小鸡仔。 A.小说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 然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B.朱阿在小说中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是他把一个德国兵直接引到“牲畜 林”,是他的拙劣射技,使各种牲畜有了和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 国兵命丧悬崖。 C.小说最后让一只凶恶的野猫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山崖,这表现了这 样的意思: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必弄脏。 D.选段中“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却“受到了……欢迎”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的向 往,对邪恶的僧恨,人们欢迎一切热爱和平的人。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 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首联是一幅工笔画,颔联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 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 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鬃” 是他关于现实写照的结果。 二、(共 20 分,每小题 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 一 18 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还是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 入地开掘。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清的含义极其丰 赡。既有自然之清
又有人物、事物之清。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 又是指诗文之清了 诗人对于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坚决否定之。所谓 “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 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 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 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 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 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 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 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 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李 白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 求清真,李白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 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咏 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 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 强加给大自然。 6.从上下文看,以下对“清真”美学风格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真”是李白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既指艺术风格,又指人物风格。 B.李白的“清真”不但涉及自然,还涉及了人物和事物,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 的概念 C.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他的人格风神都符合李白对“清真”风格的理解,就是 说只有完全照自然存在进行自然表现的“清真美”才是真正的美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清真”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17.你认为以下诗句比较符合李白“清真”风格的一项是( A.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B.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C.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D.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纾。 18.下列不属于表现“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的 项是( A.继承了初唐反对六朝淫靡诗风的批判精神 B.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 C.给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D.振兴了唐朝文学,推动唐朝诗文的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 装物既 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 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又有人物、事物之清。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 又是指诗文之清了。 诗人对于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坚决否定之。所谓 “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 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 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 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 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 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 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 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 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李 白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 求清真,李白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 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咏 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 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 强加给大自然。 16.从上下文看,以下对“清真”美学风格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清真”是李白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既指艺术风格,又指人物风格。 B.李白的“清真”不但涉及自然,还涉及了人物和事物,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 的概念。 C.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他的人格风神都符合李白对“清真”风格的理解,就是 说只有完全照自然存在进行自然表现的“清真美”才是真正的美。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清真”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17.你认为以下诗句比较符合李白“清真”风格的一项是 ( ) A.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B.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C.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D.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纾。 18.下列不属于表现“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的一 项是( ) A.继承了初唐反对六朝淫靡诗风的批判精神。 B.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 C.给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D.振兴了唐朝文学,推动唐朝诗文的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100 多年前的某个 10 月 24 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 装物既 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 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 20 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 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髙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 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 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髙过一浪。 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 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 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 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 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 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 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 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 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 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 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9.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用挖土填埋或髙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 改变污染环境的问题。 B.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是因为它是免 费赠送的;“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 C.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塑料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 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一百 多年后被评为“最槽糕的发明”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0.不属于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槽糕的发明”的原因的一项是 A.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B.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挖土填埋或髙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 壤,高 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C.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D.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21.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 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増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 自觉“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 国将会普遍推行 (三)阅读下面的文官文,完成22-25题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 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 要 200 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 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 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 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 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 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 年 7 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 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 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 20 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 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 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 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 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 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9.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 改变污染环境的问题。 B.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是因为它是免 费赠送的;“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 C.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塑料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 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一百 多年后被评为“最槽糕的发明”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0.不属于塑料袋被评为 20 世纪人类“最槽糕的发明”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B.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 壤,高 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C.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D.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21.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 )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 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 自觉“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 国将会普遍推行。 (三)阅读下面的文官文,完成 22—25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