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123 168 456 924 789 573 3×3平衡格子方设计[在行或列中相遇一次,r=(p+1)/2]
3×3平衡格子方设计[在行或列中相遇一次,r =(p +1)/2] Ⅰ Ⅱ 1 2 3 1 6 8 4 5 6 9 2 4 7 8 9 5 7 3
·②重复数=(p+1),每对品种在行及列区组中均相 遇一次,亦即共相遇二次。 I Ⅱ Ⅲ 15 913 1234 11116 6 6 10 14 6 5 6 7 12 2 5 15 3 7 1115 11 12 9 10 14 8 3 9 4 8 12 16 16 15 14 13 1310 4 V V 1 712 14 110 15 8 8 2 13 11 9 2 7 16 10 16 3 5 13 6 3 12 15 9 6 4 5 14 11 4×4平衡格子方设计[在行及列中共相遇二次,=(P+1)]
◼ ②重复数r=(p+1),每对品种在行及列区组中均相 遇一次,亦即共相遇二次。 Ⅰ Ⅱ Ⅲ 1 5 9 13 1 2 3 4 1 11 16 6 2 6 10 14 6 5 8 7 12 2 5 15 3 7 11 15 11 12 9 10 14 8 3 9 4 8 12 16 16 15 14 13 7 13 10 4 Ⅳ Ⅴ 1 7 12 14 1 10 15 8 8 2 13 11 9 2 7 16 10 16 3 5 13 6 3 12 15 9 6 4 5 14 11 4 4×4平衡格子方设计[在行及列中共相遇二次,r=(p+1)]
■(2)部分平衡格子方设计(partially balanced lattice square):重复次数少于最小平衡重复数。与三重、 四重格子设计类似,不一定每一对品种都在行或列区 组中相遇。 ■格子设计的优点是:考虑了供试品种间平衡比较的问 题。但由于供试品种数多,这常只能实施部分平衡, 而事实上很难实施完全平衡,因为完全平衡所需的重 复次数导致试验规模过大
◼ (2) 部分平衡格子方设计(partially balanced lattice square):重复次数少于最小平衡重复数。与三重、 四重格子设计类似,不一定每一对品种都在行或列区 组中相遇。 ◼ 格子设计的优点是:考虑了供试品种间平衡比较的问 题。但由于供试品种数多,这常只能实施部分平衡, 而事实上很难实施完全平衡,因为完全平衡所需的重 复次数导致试验规模过大
·育种工作中产量比较在早、中期阶段,因供试材料 多需要考虑适合大量处理的设计,但这时每份材料 的种子数少,一般不可能进行小区较大的精确试验, 因而实际应用中部分平衡的格子设计已可满足要求
◼ 育种工作中产量比较在早、中期阶段,因供试材料 多需要考虑适合大量处理的设计,但这时每份材料 的种子数少,一般不可能进行小区较大的精确试验, 因而实际应用中部分平衡的格子设计已可满足要求
四、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 ■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设计的供试处理数不多,不须按格子设计 那样每一重复包含有区组大小为的k个区组,而可 将各重复寓于全部区组之中,区组数与区组大小不 一定相等,即全试验包括大小为的区组共t(处理数) 或t倍个
四、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 ◼ 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设计的供试处理数不多,不须按格子设计 那样每一重复包含有区组大小为k的k个区组,而可 将各重复寓于全部区组之中,区组数与区组大小不 一定相等,即全试验包括大小为k的区组共t (处理数) 或 t 倍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