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X线诊断概述 X线是1895年11月8日由德国的伦琴(W.C.Rontgen)发现的。因发现时不清楚是什 么射线,故发现人伦琴取代数中的X为其名字。现在认识到,X线是一种电磁波,是肉 眼看不见的。X线在真空中呈直线传播,同光速。 X线诊断是用X线检查患畜,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在兽医临床诊断学中,它同超 声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同位素诊断一样,都属于特殊的临床检查方法。目前国内有些 院校已将此单列一门课程。 兽医X线诊断,是借助于X线的特殊性能,使人们能在荧光屏上或x线胶片上,观察 动物体内组织器官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 近30年来,随着医用X线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自X线透视、照相发展到X线电视、 X线电影和X线录象等。尤其是1972年以来,已发展到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应用 于颅脑疾病的诊断。1975年以后,CT扫描机又进入第四代、第五代发展水平,称为高 速CT,从仅能作头颅扫描发展到全身扫描。高速CT机能将横断面影像迅速重叠起来, 获得活动器官的主体像。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检查方法,为X线诊断开辟了新的途 径。 目前我国兽医临床常用的X线机有携带式(管电流10~15mA,管电压60~75kv), 移动式(管电流20~50mA,管电压70~85kv)和固定式(管电流50~1000mA,管电压 125~50kv)三种。 第一节X线的产生、特性和X线机的基本结构 一、X线的产生 X线是由x线管产生的,X线管的阴极电子受阳极高压的吸引高速向阳极运动,撞击 到阳极靶面而受阻时,其能量的99.8%转变成热,余下的小部分(0.2%)转变为电磁 波辐射,即x线。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紫外线和Y线之间,一般诊 断用波长为0.08-0.31埃。 二、X线的特性
第十一章 X线诊断概述 X线是1895年11月8日由德国的伦琴(W.C.Rontgen)发现的。因发现时不清楚是什 么射线,故发现人伦琴取代数中的X为其名字。现在认识到,X线是一种电磁波,是肉 眼看不见的。X线在真空中呈直线传播,同光速。 X线诊断是用X线检查患畜,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在兽医临床诊断学中,它同超 声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同位素诊断一样,都属于特殊的临床检查方法。目前国内有些 院校已将此单列一门课程。 兽医X线诊断,是借助于X线的特殊性能,使人们能在荧光屏上或X线胶片上,观察 动物体内组织器官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 近30年来,随着医用X线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自X线透视、照相发展到X线电视、 X线电影和X线录象等。尤其是1972年以来,已发展到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应用 于颅脑疾病的诊断。1975年以后,CT扫描机又进入第四代、第五代发展水平,称为高 速CT,从仅能作头颅扫描发展到全身扫描。高速CT机能将横断面影像迅速重叠起来, 获得活动器官的主体像。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检查方法,为X线诊断开辟了新的途 径。 目前我国兽医临床常用的X线机有携带式(管电流10~15mA,管电压60~75kv), 移动式(管电流20~50mA,管电压70~85kv)和固定式(管电流50~1000mA,管电压 125~50kv)三种。 第一节 X线的产生、特性和X线机的基本结构 一、X线的产生 X线是由x线管产生的,X线管的阴极电子受阳极高压的吸引高速向阳极运动,撞击 到阳极靶面而受阻时,其能量的99.8%转变成热,余下的小部分(0.2%)转变为电磁 波辐射,即x线。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紫外线和Y线之间,一般诊 断用波长为0.08-0.31埃。 二、X线的特性
由于X线本身就是一种电磁波,并以光速传播。X线除具有可见光的基本性质外, 主要还有以下特性: 1、穿透作用 其穿透力的大小,一是决定于X线的质量(即波长的长短), 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大,反之则小。因X线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故穿透力愈 强(反之则反)。能透过可见光不能透过的物质。二是决定于被穿透物的质量,被穿 透物密度越高,X线对其穿透力越小,反之越大。三是决定于被穿透物的量,越厚的物 体越难穿透。反之则反。临床上就是应用这种穿透力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2、荧光作用 虽然X线波长短,肉眼不易看见,但某些荧光物质,如铂氰化 钡、硫化锌镉和钨酸钙等,受到X线照射时,能发出一种波长较长(在光谱中介于紫外 线与可见光之间)的荧光,可为肉眼所看见。此即为X线应用于临床透视检查的基础。 3、电离作用物质受X线照射时,都会产生电离作用,分解为正、负离子, 可用正、负电极吸引,形成电离电流,通过测量电离电流的量,就可计算出X线的量, 这是X线测量的基础(如对建筑、设备的测量)。 4、摄影作用X线具有光化学反应,能使溴化银胶片感光,经化学显、定影 后,形成一幅反映组织密度不同X线影象。这是X线摄影检查的基础。 5、生物学作用X线对组织有破坏作用,医学上应用X线对肿瘤细胞的分化作 用(以电离作用为基础),以破坏肿瘤细胞,此为X线治疗的基础。 三、X线机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略 四、X线的危害及防护 X线对人体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其中一部分是积累性的,当接受了一定数量的 X线后,损害的反应就会出现。对X线较敏感的器官是造血系统、生殖器官和眼球等。 而皮肤、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等较迟钝。造血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与淋巴细 胞减少,凝血酶降低,贫血,甚至发生出血性征候群。其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避免放射窗口直射
由于X线本身就是一种电磁波,并以光速传播。X线除具有可见光的基本性质外, 主要还有以下特性: 1、穿透作用 其穿透力的大小,一是决定于X线的质量(即波长的长短), 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大,反之则小。因X线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故穿透力愈 强(反之则反)。能透过可见光不能透过的物质。二是决定于被穿透物的质量,被穿 透物密度越高,X线对其穿透力越小,反之越大。三是决定于被穿透物的量,越厚的物 体越难穿透。反之则反。临床上就是应用这种穿透力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2、荧光作用 虽然X线波长短,肉眼不易看见,但某些荧光物质,如铂氰化 钡、硫化锌镉和钨酸钙等,受到X线照射时,能发出一种波长较长(在光谱中介于紫外 线与可见光之间)的荧光,可为肉眼所看见。此即为X线应用于临床透视检查的基础。 3、电离作用 物质受X线照射时,都会产生电离作用,分解为正、负离子, 可用正、负电极吸引,形成电离电流,通过测量电离电流的量,就可计算出X线的量, 这是X线测量的基础(如对建筑、设备的测量)。 4、摄影作用 X线具有光化学反应,能使溴化银胶片感光,经化学显、定影 后,形成一幅反映组织密度不同X线影象。这是X线摄影检查的基础。 5、生物学作用 X线对组织有破坏作用,医学上应用X线对肿瘤细胞的分化作 用(以电离作用为基础),以破坏肿瘤细胞,此为X线治疗的基础。 三、X线机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略 四、X线的危害及防护 X线对人体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其中一部分是积累性的,当接受了一定数量的 X线后,损害的反应就会出现。对X线较敏感的器官是造血系统、生殖器官和眼球等。 而皮肤、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等较迟钝。造血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与淋巴细 胞减少,凝血酶降低,贫血,甚至发生出血性征候群。其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避免放射窗口直射
2、要佩戴防护设备。 3、提高熟练程度,减少照射时间。 4、坚持日常防护,如定期体检。 第二节 X线检查技术和方法 一、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 (一)X线影像形成的原理 x线能使动物体在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形成影像。首先是由于它具有穿透能力、荧 光作用和摄影作用等待性。其次是由于动物组织本身存在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 穿透各种不同组织结构时,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达到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的X线量也 有差异,因此在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就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x线穿透密度不问而 厚度相等的组织时,密度高的组织比密度低的组织吸收x线多;穿透厚度不向而密度相 等的组织或器官时,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 (二)X线影像的密度、对比度与清晰度 一张质量佳良的x线照片,其影像应有适当的密度、良好的对比度和较高的清晰 度。 1、密度即照片黑色的深浅度,也是光线能透过X线照片的程度,这由被检部 物质的密度决定。物质的密度取决于构成该物质的程度,这由被检部物质的密度决 定。物质的密度取决于构成该物质的原子序数和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目,此二者又构 成物质的比重,所以物质的密度与比重是一致的。如在动物体中骨骼的密度大于肌 肉。此外,照片的密度又与曝光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2、对比度即不同密度的组织,在其所形成的照片影像中显现出的密度差异, 如骨骼和肌肉在照片上就要表现出应有的密度差异。良好的对比度应是黑白分明,境 界清楚。 3清晰度即被检部组织在照片上微细结构与外形轮廓的清晰程度。清晰度良 好的照片,应能显现精细的骨小梁和锐利的边缘轮廓。 4天然对比与人工对比
2、要佩戴防护设备。 3、提高熟练程度,减少照射时间。 4、坚持日常防护,如定期体检。 第二节 X线检查技术和方法 一、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 (一) X线影像形成的原理 x线能使动物体在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形成影像。首先是由于它具有穿透能力、荧 光作用和摄影作用等待性。其次是由于动物组织本身存在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 穿透各种不同组织结构时,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达到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的X线量也 有差异,因此在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就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x线穿透密度不问而 厚度相等的组织时,密度高的组织比密度低的组织吸收x线多;穿透厚度不向而密度相 等的组织或器官时,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 (二) X 线影像的密度、对比度与清晰度 —张质量佳良的x线照片,其影像应有适当的密度、良好的对比度和较高的清晰 度。 1、密度 即照片黑色的深浅度,也是光线能透过X线照片的程度,这由被检部 物质的密度决定。物质的密度取决于构成该物质的程度,这由被检部物质的密度决 定。物质的密度取决于构成该物质的原子序数和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目,此二者又构 成物质的比重,所以物质的密度与比重是一致的。如在动物体中骨骼的密度大于肌 肉。此外,照片的密度又与曝光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2、对比度 即不同密度的组织,在其所形成的照片影像中显现出的密度差异, 如骨骼和肌肉在照片上就要表现出应有的密度差异。良好的对比度应是黑白分明,境 界清楚。 3 清晰度 即被检部组织在照片上微细结构与外形轮廓的清晰程度。清晰度良 好的照片,应能显现精细的骨小梁和锐利的边缘轮廓。 4 天然对比与人工对比
天然对比:动物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彼此的密度与比重不同,吸收X线的程度有差 异,所透过的X线在荧光屏上形成的影像,有明暗之分,在照片上有黑白之别,形成不 同的对比。这种差异是动物体本身天然具有的,故称为天然对比。动物体中按其组织 结构的比重不同,可以大致分为骨骼,软组织(包括体液)和气体。骨骼密度越高, 比重越大,吸收X线越多,故在X线照片上感光最少,显示为白色阴影,而在荧光屏上 则产生荧光最弱,显示为黑色。软组织及体液彼此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对比。但与脂肪 组织有一定的对比,对骨骼与气体则呈明显对比。在X线照片上呈灰白色,在荧光屏上 呈暗灰色。气体密度最低,吸收X线最少,与其他组织对比明显,故其阴影恰与骨骼相 反,在照片上阴影最黑,在荧光屏上最为明亮。 人工对比:动物体组织器官虽然具有一定的天然对比,如胸部的胸廓、心、肺之 间或四肢的骨骼与肌肉之间最为明显,但其他部位的软组织和器官之间则缺乏天然对 比,若要使这些组织结构与器官显现出来,就必须用人工方法。在管腔内或器官的周 围注入对比剂(造影剂)造成人为的对比差异,故称人工对比。如在消化道内投入比 重大的硫酸钡,则可使消化器官的内腔显影,在腹腔内注入密度低的气体,同样可使 肝、胃、肾、膀胱等器官外形显现。由于人工对比的成功与广泛应用,已大拓宽了X线 诊断的应用范围。 二、X线透视检查 (一)透视与摄影的比较 透视与摄影属于普通检查,是两种基本的常规检查法。利用x线的穿透能力和荧光 作用,在x线透过动物体后再照射到荧光屏上,则显现荧光影像,通过观察荧光影像而 进行诊断的方法就是x线透视法。透视检查具有很多优点,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 的设备器材,成本费用很低,而且能迅速得出检查结果:透视又能从不同方位和角度 观察病变,获得更全面和完整的印象,不仅观察到组织器官形态上的改变,还可看到 器官的运动情况:在胸部和消化道检查,透视最为常用。但透视也有一定的缺点,如 不能保留永久性记录,而且荧光影像不甚清晰,病变性质不易准确判断,像细的变化 容易忽略,对组织厚度大的部位,对比度低而不能清楚观察。与摄影检查比较,两者
天然对比:动物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彼此的密度与比重不同,吸收X线的程度有差 异,所透过的X线在荧光屏上形成的影像,有明暗之分,在照片上有黑白之别,形成不 同的对比。这种差异是动物体本身天然具有的,故称为天然对比。动物体中按其组织 结构的比重不同,可以大致分为骨骼,软组织(包括体液)和气体。骨骼密度越高, 比重越大,吸收X线越多,故在X线照片上感光最少,显示为白色阴影,而在荧光屏上 则产生荧光最弱,显示为黑色。软组织及体液彼此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对比。但与脂肪 组织有一定的对比,对骨骼与气体则呈明显对比。在X线照片上呈灰白色,在荧光屏上 呈暗灰色。气体密度最低,吸收X线最少,与其他组织对比明显,故其阴影恰与骨骼相 反,在照片上阴影最黑,在荧光屏上最为明亮。 人工对比:动物体组织器官虽然具有一定的天然对比,如胸部的胸廓、心、肺之 间或四肢的骨骼与肌肉之间最为明显,但其他部位的软组织 和器官之间则缺乏天然对 比,若要使这些组织结构与器官显现出来,就必须用人工方法。在管腔内或器官的周 围注入对比剂(造影剂)造成人为的对比差异,故称人工对比。如在消化道内投入比 重大的硫酸钡,则可使消化器官的内腔显影,在腹腔内注入密度低的气体,同样可使 肝、胃、肾、膀胱等器官外形显现。由于人工对比的成功与广泛应用,已大拓宽了X线 诊断的应用范围。 二、X线透视检查 (一) 透视与摄影的比较 透视与摄影属于普通检查,是两种基本的常规检查法。利用x线的穿透能力和荧光 作用,在x线透过动物体后再照射到荧光屏上,则显现荧光影像,通过观察荧光影像而 进行诊断的方法就是x线透视法。透视检查具有很多优点,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 的设备器材,成本费用很低,而且能迅速得出检查结果;透视又能从不同方位和角度 观察病变,获得更全面和完整的印象,不仅观察到组织器官形态上的改变,还可看到 器官的运动情况;在胸部和消化道检查,透视最为常用。但透视也有一定的缺点,如 不能保留永久性记录,而且荧光影像不甚清晰,病变性质不易准确判断,像细的变化 容易忽略,对组织厚度大的部位,对比度低而不能清楚观察。与摄影检查比较,两者
的优缺点则相反。摄影检查需要特殊设备器材,手续比较麻烦,费用较高,不能立即 得出结果,只能拍摄固定位置的照片和只能显现器官的静止影像。但摄影的优点是可 以保留永久性记录,便于复查比较,对微细病变能清楚显现,判断病变性质的准确率 高。厚度较大的组织器官也能显现清楚。故透视与摄影需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现 在由于发展了影像增强器,有了x线电视、电影和录像装置,上述的常规概念已发生了 变化。 (二)透视检查的器材设备 1、荧光屏荧光屏由荧光纸与铅玻璃组成,是透视检查的主要器材 2、活动光门活动光门也称光栏或光栅,装在机头或管头的放射窗上,能随意 调节照射野的大小。 3、暗室一般透视用的荧光屏产生的荧光不强,需在黑暗的环境才能观察清 楚,故透视检查需具备暗室条件。在野外和畜舍进行透视时,亦可使用有暗箱式手提 荧光屏代替暗室。用x线电视装置透视,无须暗室,可在明室进行。 4、暗适应眼镜暗适应眼镜通常使用深红色眼镜,因为人的眼睛要在黑暗中看 清楚东西,先要在黑暗环境中适应一定时间,戴上红色眼镜一定时间后,可以起到这 种适应作用。 (三)透视前准备 1、应有充分的暗适应透视前需要在暗室中适应10至15min,暗适应越充分,观 察影像越清晰。 2、做好被检动物的保定工作除去体表的污物,皮毛尽量刷净擦干。同时应注 意避免引起动物惊扰。 3、做好人畜和设备的安全工作调节好透视照射野,使其小于荧光屏的范围。 检查者穿戴好防护的铅橡皮围裙与手套。并要考虑人畜和设备的安全措施。 (四)透视方法与注意事项 1、透视检查的条件管电流通常使用2~3m,最高时亦不能超过5mA。管电压按 被检动物种类及被检部位厚度而定,小动物50~70kv,大动物65~85kv不等。距离可
的优缺点则相反。摄影检查需要特殊设备器材,手续比较麻烦,费用较高,不能立即 得出结果,只能拍摄固定位置的照片和只能显现器官的静止影像。但摄影的优点是可 以保留永久性记录,便于复查比较,对微细病变能清楚显现,判断病变性质的准确率 高。厚度较大的组织器官也能显现清楚。故透视与摄影需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现 在由于发展了影像增强器,有了x线电视、电影和录像装置,上述的常规概念已发生了 变化。 (二) 透视检查的器材设备 1、荧光屏 荧光屏由荧光纸与铅玻璃组成,是透视检查的主要器材。 2、活动光门 活动光门也称光栏或光栅,装在机头或管头的放射窗上,能随意 调节照射野的大小。 3、暗室 一般透视用的荧光屏产生的荧光不强,需在黑暗的环境才能观察清 楚,故透视检查需具备暗室条件。在野外和畜舍进行透视时,亦可使用有暗箱式手提 荧光屏代替暗室。用x线电视装置透视,无须暗室,可在明室进行。 4、暗适应眼镜 暗适应眼镜通常使用深红色眼镜,因为人的眼睛要在黑暗中看 清楚东西,先要在黑暗环境中适应一定时间,戴上红色眼镜一定时间后,可以起到这 种适应作用。 (三)透视前准备 1、应有充分的暗适应 透视前需要在暗室中适应10至15min,暗适应越充分,观 察影像越清晰。 2、做好被检动物的保定工作 除去体表的污物,皮毛尽量刷净擦干。同时应注 意避免引起动物惊扰。 3、做好人畜和设备的安全工作 调节好透视照射野,使其小于荧光屏的范围。 检查者穿戴好防护的铅橡皮围裙与手套。并要考虑人畜和设备的安全措施。 (四) 透视方法与注意事项 1、透视检查的条件 管电流通常使用2~3m,最高时亦不能超过5mA。管电压按 被检动物种类及被检部位厚度而定,小动物50~70kv,大动物65~85kv不等。距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