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泌尿生殖系统的临床检查 泌尿生殖系统在解剖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母畜的泌尿生 殖前庭和阴门,既是泌尿系统的排尿道,又是生殖系统的生殖道:公畜的阴茎既是泌 尿系统的尿道经路,又是生殖系统的外生殖器官。由于这种联系,泌尿生殖系统的一 些疾病,常相互蔓延形成继发感染。因此,在临床检查时,不宜截然分开。 第一节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学 就泌尿系统而言,它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所组成,肾脏是尿液形成的 器官,其余部分是尿液的通路,简称尿路。(绘制泌尿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在排尿时,膀胱括约肌和尿道括约肌处于弛缓状态,以利尿液排出;而在不排尿 时,该两道括约肌均处于收缩状态,使尿液暂时地贮于膀胱内。 泌尿系统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分工协作,通过泌尿和排尿而不断地排出机体内 的代谢产物和侵入机体内的有害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硷平衡,对保持机体内环 境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肾机能减退或衰竭,就会使代谢产物蓄积而造成 自体中毒,以及引起其他器官系统的机能障碍或病理形态学等变化,严重危及动物的 生命。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同样会引起泌尿系统机能的变化或器质性损害。 因此,泌尿系统的检查,不但对本系统疾病诊断,而且对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的诊 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排尿与排尿异常 一、排尿姿势 动物种类不同,其正常的排尿姿势也不尽相同。母牛、母羊排尿时,后肢展开、 下蹲、举尾、背部拱起。公牛和公养排尿时不做准备动作,阴茎不需要伸出包皮外, 腹肌也不参与收缩即可完成。次数和尿量:与肾脏的分泌机能、尿路的状态、饲料的 含水量,气温、使役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排尿异常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的临床检查 泌尿生殖系统在解剖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母畜的泌尿生 殖前庭和阴门,既是泌尿系统的排尿道,又是生殖系统的生殖道;公畜的阴茎既是泌 尿系统的尿道经路,又是生殖系统的外生殖器官。由于这种联系,泌尿生殖系统的一 些疾病,常相互蔓延形成继发感染。因此,在临床检查时,不宜截然分开。 第一节 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学 就泌尿系统而言,它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所组成,肾脏是尿液形成的 器官,其余部分是尿液的通路,简称尿路。(绘制泌尿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在排尿时,膀胱括约肌和尿道括约肌处于弛缓状态,以利尿液排出;而在不排尿 时,该两道括约肌均处于收缩状态,使尿液暂时地贮于膀胱内。 泌尿系统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分工协作,通过泌尿和排尿而不断地排出机体内 的代谢产物和侵入机体内的有害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硷平衡,对保持机体内环 境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肾机能减退或衰竭,就会使代谢产物蓄积而造成 自体中毒,以及引起其他器官系统的机能障碍或病理形态学等变化,严重危及动物的 生命。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同样会引起泌尿系统机能的变化或器质性损害。 因此,泌尿系统的检查,不但对本系统疾病诊断,而且对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的诊 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排尿与排尿异常 一、排尿姿势 动物种类不同,其正常的排尿姿势也不尽相同。母牛、母羊排尿时,后肢展开、 下蹲、举尾、背部拱起。公牛和公养排尿时不做准备动作,阴茎不需要伸出包皮外, 腹肌也不参与收缩即可完成。次数和尿量:与肾脏的分泌机能、尿路的状态、饲料的 含水量,气温、使役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排尿异常
(一)频尿 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排尿量不多,甚至减少的,称为频尿。频尿是膀胱、尿道 粘膜兴奋性增高的结果。见于膀胱炎、尿道炎、或膀胱和尿道受异物机械性刺激时。 兴奋与紧张时也可引起频尿。 (二)多尿 尿量增加或多尿,发生于糖尿病和尿崩症病,以及慢性间质性肾炎。是指排尿次 数增多,且尿量也多的症状(注意与频尿的区别)。多尿的原因有如下3种: 肾小球滤过机能增强。见于大量饮水后的一时性多尿。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重吸收能力减弱时。如慢性肾炎及神经性多尿症等。 原尿中的溶质浓度增高,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如糖尿病和渗出性胸膜炎 的吸收期等。 多尿也多见于尿路受到异物刺激、尿路发炎和雌性动物发情时,神经反射弧的反 常刺激也可成为尿频的原因。 (三)少尿和无尿 排尿次数减少,尿量亦减少称为少尿;排尿停止叫无尿。少尿和无尿常密切相 关。,见于严重腹泻、多汗、发热性疾病、渗出过程以及饮水减少。此时尿比重增 高、尿色浓、并有大量沉渣。按其病因一般可分为肾前性、肾原性和肾后性三种。 肾前性少尿或无尿:由于血浆渗透压增高和外周循环衰竭,肾血流量减少时所 致。表示尿量轻度或中度减少,一般不出现完全无尿。见于脱水、休克、心力衰竭、 组织内水分潴留等。 肾原性少尿或无尿:是由于肾脏泌尿机能高度障碍的结果,多由于肾小球和肾小 管的严重病变引起。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种慢性肾脏病(如慢性肾炎、肾盂肾 炎、肾结核、肾结石等)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一)频尿 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排尿量不多,甚至减少的,称为频尿。频尿是膀胱、尿道 粘膜兴奋性增高的结果。见于膀胱炎、尿道炎、或膀胱和尿道受异物机械性刺激时。 兴奋与紧张时也可引起频尿。 (二)多尿 尿量增加或多尿,发生于糖尿病和尿崩症病,以及慢性间质性肾炎。是指排尿次 数增多,且尿量也多的症状(注意与频尿的区别)。多尿的原因有如下3种: 肾小球滤过机能增强。见于大量饮水后的一时性多尿。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重吸收能力减弱时。如慢性肾炎及神经性多尿症等。 原尿中的溶质浓度增高,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如糖尿病和渗出性胸膜炎 的吸收期等。 多尿也多见于尿路受到异物刺激、尿路发炎和雌性动物发情时,神经反射弧的反 常刺激也可成为尿频的原因。 (三)少尿和无尿 排尿次数减少,尿量亦减少称为少尿;排尿停止叫无尿。少尿和无尿常密切相 关。,见于严重腹泻、多汗、发热性疾病、渗出过程以及饮水减少。此时尿比重增 高、尿色浓、并有大量沉渣。按其病因一般可分为肾前性、肾原性和肾后性三种。 肾前性少尿或无尿:由于血浆渗透压增高和外周循环衰竭,肾血流量减少时所 致。表示尿量轻度或中度减少,一般不出现完全无尿。见于脱水、休克、心力衰竭、 组织内水分潴留等。 肾原性少尿或无尿:是由于肾脏泌尿机能高度障碍的结果,多由于肾小球和肾小 管的严重病变引起。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种慢性肾脏病(如慢性肾炎、肾盂肾 炎、肾结核、肾结石等)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肾后性少尿或无尿:主要由于尿路阻塞所致。见于肾盂、输尿管或尿道结石、炎 性水肿、或被脓块阻塞等。 (四)尿闭 凡是由于肾脏泌尿机能障碍而引起完全无尿的症状叫尿闭。尿闭时,膀胱内无 尿,即使插入导尿管也无尿排出。尿闭是无尿的一种形式,它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炎、剧烈腹泻、休克和心力衰竭等。 (五)尿潴留 肾脏泌尿机能正常,而膀胱充满尿液不能排出的症状称为尿潴留。尿潴留时,完 全不排尿或仅呈滴沥状排尿,多是由于尿路阻塞所致。见于尿道狭窄、结石、膀胱麻 痹、膀胱括约肌痉挛等。 (六)尿失禁 膀胱无力保留尿液,动物未取一定的准备动作和排尿姿势,就不自主地排出尿 液,称为尿失禁。见于脊髓损伤、膀胱括约肌受损或麻痹,或长期躺卧与昏迷的病 畜。 (七)尿淋漓 是指排尿不畅、排尿困难,尿液呈滴状或细流状、无力或断续地排出,痛性尿淋 漓。多为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带痛和神经性排尿障碍的一种表现。有时也见于年 老、胆怯(母畜更甚,因尿道短)和神经质的动物。 (八)排尿带痛 动物在排尿时表现呻吟、努贵、摇头、摆尾或回顾腹部等,排尿后仍长时间保持 排尿姿势。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和尿道结石等。 (九)血尿
肾后性少尿或无尿:主要由于尿路阻塞所致。见于肾盂、输尿管或尿道结石、炎 性水肿、或被脓块阻塞等。 (四)尿闭 凡是由于肾脏泌尿机能障碍而引起完全无尿的症状叫尿闭。尿闭时,膀胱内无 尿,即使插入导尿管也无尿排出。尿闭是无尿的一种形式,它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炎、剧烈腹泻、休克和心力衰竭等。 (五)尿潴留 肾脏泌尿机能正常,而膀胱充满尿液不能排出的症状称为尿潴留。尿潴留时,完 全不排尿或仅呈滴沥状排尿,多是由于尿路阻塞所致。见于尿道狭窄、结石、膀胱麻 痹、膀胱括约肌痉挛等。 (六)尿失禁 膀胱无力保留尿液,动物未取一定的准备动作和排尿姿势,就不自主地排出尿 液,称为尿失禁。见于脊髓损伤、膀胱括约肌受损或麻痹,或长期躺卧与昏迷的病 畜。 (七)尿淋漓 是指排尿不畅、排尿困难,尿液呈滴状或细流状、无力或断续地排出,痛性尿淋 漓。多为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带痛和神经性排尿障碍的一种表现。有时也见于年 老、胆怯(母畜更甚,因尿道短)和神经质的动物。 (八)排尿带痛 动物在排尿时表现呻吟、努责、摇头、摆尾或回顾腹部等,排尿后仍长时间保持 排尿姿势。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和尿道结石等。 (九)血尿
尿中的血液可能来源于肾脏、膀胱或尿道。若由于肾脏和膀胱出血,则尿中血液 分布超然均匀:但出血来自尿道,则于纯洁的新鲜尿样品中,能看到分离的血液条 纹,并于尿道开口部不依靠排尿而可发现血滴。母畜由生殖器发生的出血,可与尿液 相混合。在此种病例中,利用导尿管采得的尿样品并无血液的存在。 三、尿样的采集和导尿管的应用 (一)尿液的采集 采尿可用清洁的容器,在家畜自然排尿时直接接取。消化试验等特殊需要时,可 装集尿袋收取24小时的全尿。还可采取诱尿方式(如施行温水灌肠、按摩会阴部或放 置新鲜垫草)促其排尿,必要时,可进行导尿。 (二)导尿管导尿的应用价值 能及时采集尿样送检。以便尽快地检查尿液的理化性质,诊断泌尿系统或其他系 统疾病。 通过导尿可探诊尿道和膀胱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通过导尿可治疗某些疾病,或暂时缓解病痛(如把阻塞于膀胱出口处的结石推入 膀胱等,或放出部分尿液,缓解膀胱胀痛)。 (三)导尿管导尿方法 母牛膀胱内导尿法:(绘制尿道口示意图)动物确实保定,用消毒液(0.1%高锰 酸钾或新洁尔灭)洗净外阴部,术者消毒手臂后,以右(左)手伸入阴道内,摸到尿 道外口,用左(右)手持导尿管(已消毒,并涂以润滑剂),沿尿道外口插入膀胱 内。为避免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外口前的憩室,要用右手食(中)指伸入憩室,使之扩 张,中(食)指将皱褶上抬,然后于食、中指之间沿尿道上壁插入导尿管,导尿管即 可进入膀胱内,此时膀胱内有尿即可流出。 公牛的导尿:公牛尿道因有“s”状弯曲,一般不能经尿道口插入导尿管导尿。必 要时,可用带有导尿管(或其他胶管)的注射针头,由直肠底壁直接插入膀胱以采取 尿液
尿中的血液可能来源于肾脏、膀胱或尿道。若由于肾脏和膀胱出血,则尿中血液 分布超然均匀;但出血来自尿道,则于纯洁的新鲜尿样品中,能看到分离的血液条 纹,并于尿道开口部不依靠排尿而可发现血滴。母畜由生殖器发生的出血,可与尿液 相混合。在此种病例中,利用导尿管采得的尿样品并无血液的存在。 三、尿样的采集和导尿管的应用 (一)尿液的采集 采尿可用清洁的容器,在家畜自然排尿时直接接取。消化试验等特殊需要时,可 装集尿袋收取24小时的全尿。还可采取诱尿方式(如施行温水灌肠、按摩会阴部或放 置新鲜垫草)促其排尿,必要时,可进行导尿。 (二)导尿管导尿的应用价值 能及时采集尿样送检。以便尽快地检查尿液的理化性质,诊断泌尿系统或其他系 统疾病。 通过导尿可探诊尿道和膀胱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通过导尿可治疗某些疾病,或暂时缓解病痛(如把阻塞于膀胱出口处的结石推入 膀胱等,或放出部分尿液,缓解膀胱胀痛)。 (三)导尿管导尿方法 母牛膀胱内导尿法:(绘制尿道口示意图)动物确实保定,用消毒液(0.1%高锰 酸钾或新洁尔灭)洗净外阴部,术者消毒手臂后,以右(左)手伸入阴道内,摸到尿 道外口,用左(右)手持导尿管(已消毒,并涂以润滑剂),沿尿道外口插入膀胱 内。为避免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外口前的憩室,要用右手食(中)指伸入憩室,使之扩 张,中(食)指将皱褶上抬,然后于食、中指之间沿尿道上壁插入导尿管,导尿管即 可进入膀胱内,此时膀胱内有尿即可流出。 公牛的导尿:公牛尿道因有“s”状弯曲,一般不能经尿道口插入导尿管导尿。必 要时,可用带有导尿管(或其他胶管)的注射针头,由直肠底壁直接插入膀胱以采取 尿液
公马的导尿:用消毒液清洗阴筒及包皮、龟头,以左手(蹲于马右侧)握住阴 茎,右手持导尿管(消毒,且己涂润滑剂)缓缓经尿道口插入,当插至会阴部尿道 时,公马会有举尾反射,此时嘱助手在会阴外轻推导尿管,即可顺利插入膀胱。 母马与母水牛的导尿,大致与母牛同,但较母牛导尿更为方便。 四、尿液的感官检查 在临床检查中,经常注意了解和仔细观察家畜排出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气味和 粘稠度等,对某些疾病,特别是泌尿器官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尿色 健康家畜的尿色,因动物种类、所摄入的饲料、饮水和使役等条件不同而不同。 通常呈淡黄色。脓性尿液其颜色较深,稀薄尿液其颜色较淡。红色、红棕色或黑色的 尿液,通常表明含有血液、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棕绿色表明含有胆汁,大多数很快 见到尿薄层或泡沫。当排除含有大量尿酸盐尿时,尿液砖红色或咖啡色。马尿呈深黄 白色,黄牛、乳牛、羊、犬、鹿、驼等尿液呈淡黄色,水牛和猪尿呈水样外观。草食 兽的尿液,在正常情况下呈碱性反应。或在排出时已经混浊,或放置一段时间后呈混 浊,尿液具有芳香气味,并含有丰富的碳酸盐,而磷酸盐很少。在饥饿的情况下,动 物消耗分解自体的肉质,以致尿液变为酸性反应。 肉食兽的尿液,在正常情况下呈酸性而透明,具有辛辣气味,并含有丰富的磷酸 盐类,而碳酸盐类则很少。 病理情况下,尿色或淡如水,或色深而浓,或带特殊色彩。一般说来,凡尿量 多,色即变淡,通常是多尿的结果。反之,凡尿量少,色即变深,是尿液浓缩的结 果。病理性尿液,临床上可见红、黄、白、蓝、黑五种尿色。现仅介绍前三种最常见 的病理性尿色。 红尿一一尿液呈鲜红、暗红、紫红、酱油色统称为红尿。红尿可来源于血尿、血 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噗啉尿和红色药物尿。 血尿(Bloody urine)一一即混有血液的尿液。血尿的颜色可因所含血量和尿液 的酸险度不同而各异。当尿液呈酸性时,尿为棕红色或暗红色;尿液呈硷性时,则为
公马的导尿:用消毒液清洗阴筒及包皮、龟头,以左手(蹲于马右侧)握住阴 茎,右手持导尿管(消毒,且已涂润滑剂)缓缓经尿道口插入,当插至会阴部尿道 时,公马会有举尾反射,此时嘱助手在会阴外轻推导尿管,即可顺利插入膀胱。 母马与母水牛的导尿,大致与母牛同,但较母牛导尿更为方便。 四、尿液的感官检查 在临床检查中,经常注意了解和仔细观察家畜排出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气味和 粘稠度等,对某些疾病,特别是泌尿器官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尿色 健康家畜的尿色,因动物种类、所摄入的饲料、饮水和使役等条件不同而不同。 通常呈淡黄色。脓性尿液其颜色较深,稀薄尿液其颜色较淡。红色、红棕色或黑色的 尿液,通常表明含有血液、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棕绿色表明含有胆汁,大多数很快 见到尿薄层或泡沫。当排除含有大量尿酸盐尿时,尿液砖红色或咖啡色。马尿呈深黄 白色,黄牛、乳牛、羊、犬、鹿、驼等尿液呈淡黄色,水牛和猪尿呈水样外观。草食 兽的尿液,在正常情况下呈碱性反应。或在排出时已经混浊,或放置一段时间后呈混 浊,尿液具有芳香气味,并含有丰富的碳酸盐,而磷酸盐很少。在饥饿的情况下,动 物消耗分解自体的肉质,以致尿液变为酸性反应。 肉食兽的尿液,在正常情况下呈酸性而透明,具有辛辣气味,并含有丰富的磷酸 盐类,而碳酸盐类则很少。 病理情况下,尿色或淡如水,或色深而浓,或带特殊色彩。一般说来,凡尿量 多,色即变淡,通常是多尿的结果。反之,凡尿量少,色即变深,是尿液浓缩的结 果。病理性尿液,临床上可见红、黄、白、蓝、黑五种尿色。现仅介绍前三种最常见 的病理性尿色。 红尿——尿液呈鲜红、暗红、紫红、酱油色统称为红尿。红尿可来源于血尿、血 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噗啉尿和红色药物尿。 血尿(Bloody urine)——即混有血液的尿液。血尿的颜色可因所含血量和尿液 的酸硷度不同而各异。当尿液呈酸性时,尿为棕红色或暗红色;尿液呈硷性时,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