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整体及一般检查 第一节临床检查程序概念 临床检查应该有系统地、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才能获得重要结果。只有系统地检查病畜才能保证检查的全面 般按下列顺序进行 预先熟悉家畜,通过视诊、触诊进行 完整、正确、熟练。技能操作步骤:准备工作(仪表、用物、检查注意点)。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于各系统检查 之前,常须先对病备进行整体和一般的检查,借以了解病高的大体情况,为系统检查提供方向和重点。整体及 般检查通常包括:整体状态的观察,表被状态的检查,眼结合膜的检查,浅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检查和体温、脉 搏与呼吸数的测定等。兽医师也可根据具体病例,变更检查的次序和方法,但是有一条原则必须遵守,就是在临 床上主要的系统和器官都必须详细地和全面地进行检查,甚至在病因己被查明、病变部位己被确定的情况下,其 余的器官也应检查而不应忽视,这样才不至于遗漏伴发病和并发病。同时,对于新从事兽医的人员能很快地全面 地认识病畜与健康家畜的区别。 第二节病畜登记 病畜来诊时,首先应将病畜种类、性别、品种、年龄、畜名或编号、体重、用途及其他特征登记于病历记录 中,称为病畜登记。由此可见,病畜登记的目的在于表明个体的特性与特征,在临床上不无重要意义。同时在鉴 密客意限的实流行时的监迹。商定屠等治行无放的家有、以及接纳选口家有、运送高价的备和高产家省时金 病帝登记应该看作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对于开始工作的兽医同志有很大的方便。它可 帮助记亿和识别家畜,在畜群很大的农场中更为重要,使兽医师不致因寻认家畜而浪费时间。同时还可以系统地 观察病,积累资料以便以后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更好地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 家畜种类 家畜种类不同,因而所患疾病的类别、病程、预后、以及对毒物、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同 疾病,因受苦家畜不同而病程不同。此外,因家畜种类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也不同。例如反刍普对汞极为敏 感、猫对石炭酸极为敏感。 性别家畜性别不同,因而在某些疾病方面各有特点。如尿道结石常见于公牛。母畜生殖器官疾病往往是某些 并发病的原因。老年犬的摄护腺肥大 常为排尿扰乱和便秘的原因。此外,用药方面更应注意 品种家畜品种不同,对疾病的抵抗力、耐受性、志病后的严重性也不同。例如,水牛对胀气的耐受性较黄牛 为高。因缺乏运动而致弱的高产奶牛对结核病极为敏感。鸡白喉和鸡白痢在外国品种的鸡之中多见。黄牛对牛瘟 的抵抗力比牦牛为高。 年龄幼年龄动物对传染病及非传染病均较敏感。产后瘫痪和酮血病多见于中年乳牛。慢性肺小泡气肿、脑积 水、侵性心脏病多见于老年家畜、恶性肿瘤。 毛色 一般认为深色家帝较浅色家备富于抵抗力。例如浅色家备易患皮肤病。 体重与药物剂量有关。 用涂 家的疾病,有些往往与用途有关。例如种易患生殖器官疾病。腊犬及竞赛马易患心脏病。肺气 肿及慢性胃肠病常见于使役过重的马匹。 第三节询问病史 见问诊内容 第四节病历记录 一、病历记录及其格式 病历记录就是有关病备的登记、病史、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以及诊断、治疗和病程中的观察 等全部资料的记载。 病历记录的格式有三种:老兽医式、初学式、科研式。 门诊号: 初诊日期: 住院号: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畜主姓名: 住址, 备别:性别: 年龄: 毛色:品种: 用途:
第二章 整体及一般检查 第一节 临床检查程序概念 临床检查应该有系统地、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才能获得重要结果。只有系统地检查病畜才能保证检查的全面 性和完善性,并使分析所得的资料时不致发生困难。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预先熟悉家畜,通过视诊、触诊进行 皮肤、黏膜、淋巴结的检查,查出阳性体征,协助诊断。技能操作要求:检查顺序正确;手法灵活、熟练;口述 完整、正确、熟练。技能操作步骤:准备工作(仪表、用物、检查注意点)。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于各系统检查 之前,常须先对病畜进行整体和一般的检查,借以了解病畜的大体情况,为系统检查提供方向和重点。整体及一 般检查通常包括:整体状态的观察,表被状态的检查,眼结合膜的检查,浅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检查和体温、脉 搏与呼吸数的测定等。兽医师也可根据具体病例,变更检查的次序和方法,但是有一条原则必须遵守,就是在临 床上主要的系统和器官都必须详细地和全面地进行检查,甚至在病因已被查明、病变部位已被确定的情况下,其 余的器官也应检查而不应忽视,这样才不至于遗漏伴发病和并发病。同时,对于新从事兽医的人员能很快地全面 地认识病畜与健康家畜的区别。 第二节 病畜登记 病畜来诊时,首先应将病畜种类、性别、品种、年龄、畜名或编号、体重、用途及其他特征登记于病历记录 中,称为病畜登记。由此可见,病畜登记的目的在于表明个体的特性与特征,在临床上不无重要意义。同时在鉴 定家畜、传染病流行时的检疫、确定屠宰治疗无效的家畜、以及接纳进口家畜、运送高价的种畜和高产家畜时登 记也是很重要的。 病畜登记应该看作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对于开始工作的兽医同志有很大的方便。它可 帮助记忆和识别家畜,在畜群很大的农场中更为重要,使兽医师不致因寻认家畜而浪费时间。同时还可以系统地 观察病畜,积累资料以便以后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更好地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 家畜种类 家畜种类不同,因而所患疾病的类别、病程、预后、以及对毒物、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同一 疾病,因受害家畜不同而病程不同。此外,因家畜种类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也不同。例如反刍兽对汞极为敏 感、猫对石炭酸极为敏感。 性别 家畜性别不同,因而在某些疾病方面各有特点。如尿道结石常见于公牛。母畜生殖器官疾病往往是某些 并发病的原因。老年犬的摄护腺肥大,常为排尿扰乱和便秘的原因。此外,用药方面更应注意。 品种 家畜品种不同,对疾病的抵抗力、耐受性、患病后的严重性也不同。例如,水牛对胀气的耐受性较黄牛 为高。因缺乏运动而致弱的高产奶牛对结核病极为敏感。鸡白喉和鸡白痢在外国品种的鸡之中多见。黄牛对牛瘟 的抵抗力比牦牛为高。 年龄 幼年龄动物对传染病及非传染病均较敏感。产后瘫痪和酮血病多见于中年乳牛。慢性肺小泡气肿、脑积 水、慢性心脏病多见于老年家畜、恶性肿瘤。 毛色 一般认为深色家畜较浅色家畜富于抵抗力。例如浅色家畜易患皮肤病。 体重与药物剂量有关。 用途 家畜的疾病,有些往往与用途有关。例如种畜易患生殖器官疾病。腊犬及竞赛马易患心脏病。肺气 肿及慢性胃肠病常见于使役过重的马匹。 第三节 询问病史 见问诊内容 第四节 病历记录 一、病历记录及其格式 病历记录就是有关病畜的登记、病史、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以及诊断、治疗和病程中的观察 等全部资料的记载。 病历记录的格式有三种:老兽医式、初学式、科研式。 门诊号: 初诊日期: 住院号: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畜主姓名: 住址: 畜别: 性别: 年龄: 毛色: 品种: 用途:
体重: 其他标志: 病史: 临床检查: D 体态 皮肤与被毛 可视粘膜 体表淋巴结 以血管系统: 呼吸器官: 消化器宫: 泌尿生殖器官: 神经系统: 运动器官: 其他: 诊断印 医师: 病历记录内容 一个完整的病历记录应包括:病畜登记:病史:一般检查:分系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治疗及处 方等部分。总的来说,有四个内容:1、病畜的一般叙述:2、临床检查:3、日记,复诊时填写使用,由经过和治 疗两部分组成。:4、结论。 第五节、一般检查 整体状态,是指畜禽的容貌和全身状态,是首先要检查的内容。健康畜贪被毛光泽,肌肉发达,精神活泼 (表现为两眼有神,耳尾灵活),全身各部匀称,四肢动作轻捷有力。临床检查整体状态,主要是观察体格发 育、营养程度、精神状态、姿势与体态及运动和行为等。 一、体格、发有 (一)、体格判定 主要靠视诊。是依照骨骼与肌肉发有的程度来确定的。临床上把体格分为三种类型: (1)强壮体驱高大、结构匀称,肌肉结实,胸廊宽深,一见就给人以强壮有力的感觉。这类家畜不仅生 产性能好,而且对疾病的抵抗力强,治愈率也高。 (2)纤弱 体躯矮小,虚弱无力,体长而扁,肢长而细,发育迟缓或发育停滞,一见就给人以纤弱无力的 感觉。 (3)中等介于强壮与纤弱型体格之间。 (二)、发 分良好、不良和一般三种类型。发育良好的家畜表现体格强壮,发育不良的家畜表现体格纤弱:发育一般的 家帝表现为中等体格。 (三)、躯体结构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累体结构明显改变,常提示某些疾病的特征。如幼畜头大颈粗,关节肿大,肢体弯曲或脊柱凸凹等,见于佝 俊病。牛左腹助胀满见于胃鼓胀。鸭头颈肿粗见于鸭宫(俗称大头意)。鸡肉和眼脸水肿,见于传染性鼻 炎。动物头部颜面歪斜是神经麻痹的特征等。 二营养程度 主要以肌肉的丰满程度和皮肤、被毛的状态来判定。一般分四级
体重: 其他标志: 病史: 临床检查: T R P 体态 皮肤与被毛: 可视粘膜 体表淋巴结: 以血管系统: 呼吸器官: 消化器官: 泌尿生殖器官: 神经 系统: 运动器官: 其他: 诊断印 象: 兽 医师: 二、病历记录内容 一个完整的病历记录应包括:病畜登记:病史:一般检查;分系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治疗及处 方等部分。总的来说,有四个内容:1、病畜的一般叙述;2、临床检查;3、日记,复诊时填写使用,由经过和治 疗两部分组成。;4、结论。 第五节、一般检查 整体状态,是指畜禽的容貌和全身状态,是首先要检查的内容。健康畜禽被毛光泽,肌肉发达,精神活泼 (表现为两眼有神,耳尾灵活),全身各部匀称,四肢动作轻捷有力。临床检查整体状态,主要是观察体格发 育、营养程度、精神状态、姿势与体态及运动和行为等。 一、体格、发育 (一)、体格判定 主要靠视诊。是依照骨骼与肌肉发育的程度来确定的。临床上把体格分为三种类型: (1)强壮 体躯高大、结构匀称,肌肉结实,胸廓宽深,一见就给人以强壮有力的感觉。这类家畜不仅生 产性能好,而且对疾病的抵抗力强,治愈率也高。 (2)纤弱 体躯矮小,虚弱无力,体长而扁,肢长而细,发育迟缓或发育停滞,一见就给人以纤弱无力的 感觉。 (3)中等 介于强壮与纤弱型体格之间。 (二)、发育 分良好、不良和一般三种类型。发育良好的家畜表现体格强壮,发育不良的家畜表现体格纤弱;发育一般的 家畜表现为中等体格。 (三)、躯体结构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躯体结构明显改变,常提示某些疾病的特征。如幼畜头大颈粗,关节肿大,肢体弯曲或脊柱凸凹等,见于佝 偻病。牛左腹肋胀满见于瘤胃鼓胀。鸭头颈肿粗见于鸭瘟(俗称大头瘟)。鸡肉髯和眼睑水肿,见于传染性鼻 炎。动物头部颜面歪斜是神经麻痹的特征等。 二 营养程度 主要以肌肉的丰满程度和皮肤、被毛的状态来判定。一般分四级
1、营养佳良 表现为肌肉、皮下脂肪丰满,轮廊丰圆,骨不显露,被毛光滑,皮肤弹性好。 2、营养不良 骨骼显露,肋骨可数,轮廓多角多棱,皮肤干燥,缺乏弹力,被毛粗糙蓬松,缺乏光泽。营 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消瘦,是临床常见的症 。急剧消瘦见于高热性传染病及剧烈腹泻等。缓慢消瘦,见于长期饲 料不足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牛结核、猪慢性副伤寒,家禽的肠道寄生虫病等。 过度清消瘦并伴有贫血的,称为恶病质,见于恶性肿瘤等。 3、营养中等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4、营养过肥 即有肥胖趋势,多因运动不足及谷类(含糖)饲料喂饲过多所致,在猪为生理现象,在犬可 能为病态。 三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是中板神经系统活动的反映。正常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物制两个讨程保持若动态平衡。在静 止间较为安静,行动较灵活,对各种刺激较为敏感。精神状态好的 主要表现为头耳灵活,眼光明亮,反应迅 速,行动敏捷,毛羽平顺并有光泽。幼畜和畜禽活泼好动,甚至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感(举例)。 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兴奋或抑制 1、精神兴奋 是家畜中枢机能亢进,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强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惊恐不安,狂燥不圳,甚至 挣扎脱,攀登饲槽,牛、犬可见怒目凝视,甚至嚎叫:或倒地抽搐 ,惊厥痉李:或跳越障碍,攻击人 精神兴奋多见于脑及脑膜充血,炎症,颅内压升高,代谢障碍,以及各种中毒病,各型流行性脑脊髓炎,猪 食盐中毒及狂犬病时。 2、精神抑制 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或无反应。根据抑制的程度分为: (1)沉郁 是轻度的抑制现象。临床工作者往往把沉郁分别以欠佳、不振和沉郁等加以描述 沉郁表现为离群呆立 ,靡不振, 头低耳耷,反应迟钝。眼半闭或全闭,行动无力。但患对外界刺激,如 有人接近或检查时,尚易作出有意识的反应 图 (2)嗜睡 为中度抑制现象。动物重度菱靡,表现闭眼似睡或站立不动,将鼻、唇抵在饲槽上或倚墙站 立。对强制激木能引起弱反应」 (3)昏迷 是重度的意识障碍。患畜卧地不起,呼唤不应,全身肌肉松弛,对强刺激无反应或仅有局部反 3、兴奋与抑制的关系 兴奋与抑制是精神状态异常的两种表现形式,在疾病过程中,常随着病情的发展 而有程度上的改变。有的由最初的兴奋不安逐渐变为高度的狂燥(如狂犬病),有的由轻度的沉郁而渐呈嗜睡乃 有的兴奋与抑制交替出现(如酮病时 姿势与体态是指动物在相对静止间或运动过程中的空间位置及其姿态表现。健康家斋都具有一定的姿势特 征。异常姿势为: 1、站立不稳 如两前肢或两后肢频频交替负重,可见于骨软症,站立时重心前移,见于后肢疼痛,重心后 移,见于前肢疼痛。又如前肢刨地,后肢蹴腹,或回顾腹部或起卧滚转等,多见于胃肠性腹痛病。频作排尿姿 势,但无尿排出,见于尿道阻塞等。再如,在鸭疫里氏杆菌病(传染性浆膜炎)时,头颈震颤,角弓反张,尾部 轻轻摇摆。鸡VB1缺乏、呋喃类药物中毒及新城疫后遗症时也有站立不稳现象。 2、强迫站立 由于病理过程的原因,有些病畜常被迫保持一定的站立姿势,如破伤风猪肌肉强直,耳竖尾 翘。又如胸炎病畜,由于胸部疼痛及避免渗出液压迫心肺,则多采取站立姿势而不层卧下。 3、站立异常 当家畜咽喉部或其周围组织高度肿胀,发炎并伴有重度呼吸困难时,常呈现前肢叉开,头 颈平伸的站立姿势:牛、羊脑包虫,仔猪伪狂犬病( )时呈头颈歪斜姿势:牛创伤性网胃心包 炎时,常呈前高后低或肘头外展的站立姿势 1、强迫躺E 见于肌肉、骨骼、关节带痛性疾病,也见于某些代谢病(如生产痪、酮病等)、脑与脑 膜的重度疾病、中毒或某些传染病的后期及机体高度瘦弱、衰竭时。 上述强迫躺卧的病肩,多数四肢尚保存有活动功能,当吆喝、驱赶时,可勉强起立,但不能持久,家畜表现 痛苦、呻吟,站立困难状,甚至伴有全身肌肉震颤。鸡马立克氏病后期两腿常呈劈叉姿势。鸭瘟和小鹅瘟后期, 常因两腿麻痹而呈强迫躺卧姿势。此外,牛营养衰竭症 锥虫病 雏鸭绦虫病和低血钾症等,常见四肢突然病 五运动、行为 1、共济失调 一是动物在站立或运步时四肢活动不协调。共济失调多为疾病侵害小脑的标志。它分为四种情 况:
1、营养佳良 表现为肌肉、皮下脂肪丰满,轮廓丰圆,骨不显露,被毛光滑,皮肤弹性好。 2、营养不良 骨骼显露,肋骨可数,轮廓多角多棱,皮肤干燥,缺乏弹力,被毛粗糙蓬松,缺乏光泽。营 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消瘦,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急剧消瘦见于高热性传染病及剧烈腹泻等。缓慢消瘦,见于长期饲 料不足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牛结核、猪慢性副伤寒,家禽的肠道寄生虫病等。 过度消瘦并伴有贫血的,称为恶病质,见于恶性肿瘤等 。 3、营养中等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4、营养过肥 即有肥胖趋势,多因运动不足及谷类(含糖)饲料喂饲过多所致,在猪为生理现象,在犬可 能为病态。 三 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反映。正常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保持着动态平衡。在静 止间较为安静,行动较灵活,对各种刺激较为敏感。精神状态好的,主要表现为头耳灵活,眼光明亮,反应迅 速,行动敏捷,毛羽平顺并有光泽。幼畜和畜禽活泼好动,甚至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感(举例)。 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兴奋或抑制。 1、精神兴奋 是家畜中枢机能亢进,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强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惊恐不安,狂燥不驯,甚至 挣扎脱缰,攀登饲槽,牛、犬可见怒目凝视,甚至嚎叫;或倒地抽搐,惊厥痉挛;或跳越障碍,攻击人畜。 精神兴奋多见于脑及脑膜充血,炎症,颅内压升高,代谢障碍,以及各种中毒病,各型流行性脑脊髓炎,猪 食盐中毒及狂犬病时。 2、精神抑制 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或无反应。根据抑制的程度分为: (1)沉郁 是轻度的抑制现象。临床工作者往往把沉郁分别以欠佳、不振和沉郁等加以描述。 沉郁表现为离群呆立,萎靡不振,头低耳耷,反应迟钝。眼半闭或全闭,行动无力。但患畜对外界刺激,如 有人接近或检查时,尚易作出有意识的反应( 图 )。 (2)嗜睡 为中度抑制现象。动物重度萎靡,表现闭眼似睡或站立不动,将鼻、唇抵在饲槽上或倚墙站 立。对强刺激才能引起弱反应。 (3)昏迷 是重度的意识障碍。患畜卧地不起,呼唤不应,全身肌肉松弛,对强刺激无反应或仅有局部反 应。 3、兴奋与抑制的关系 兴奋与抑制是精神状态异常的两种表现形式,在疾病过程中,常随着病情的发展 而有程度上的改变。有的由最初的兴奋不安逐渐变为高度的狂燥(如狂犬病),有的由轻度的沉郁而渐呈嗜睡乃 至昏迷(如脑炎后期),有的兴奋与抑制交替出现(如酮病时)。 四 姿势与体态 姿势与体态是指动物在相对静止间或运动过程中的空间位置及其姿态表现。健康家畜都具有一定的姿势特 征。异常姿势为: 1、站立不稳 如两前肢或两后肢频频交替负重,可见于骨软症,站立时重心前移,见于后肢疼痛,重心后 移,见于前肢疼痛。又如前肢刨地,后肢蹴腹,或回顾腹部或起卧滚转等,多见于胃肠性腹痛病。频作排尿姿 势,但无尿排出,见于尿道阻塞等。再如,在鸭疫里氏杆菌病(传染性浆膜炎)时,头颈震颤,角弓反张,尾部 轻轻摇摆。鸡VB1缺乏、呋喃类药物中毒及新城疫后遗症时也有站立不稳现象。 2、强迫站立 由于病理过程的原因,有些病畜常被迫保持一定的站立姿势,如破伤风猪肌肉强直,耳竖尾 翘。又如胸膜炎病畜,由于胸部疼痛及避免渗出液压迫心肺,则多采取站立姿势而不愿卧下。 3、站立异常 当家畜咽喉部或其周围组织高度肿胀,发炎并伴有重度呼吸困难时,常呈现前肢叉开,头 颈平伸的站立姿势;牛、羊脑包虫,仔猪伪狂犬病( 图 )时呈头颈歪斜姿势;牛创伤性网胃心包 炎时,常呈前高后低或肘头外展的站立姿势。 4、强迫躺卧 见于肌肉、骨骼、关节带痛性疾病,也见于某些代谢病(如生产瘫痪、酮病等)、脑与脑 膜的重度疾病、中毒或某些传染病的后期及机体高度瘦弱、衰竭时。 上述强迫躺卧的病畜,多数四肢尚保存有活动功能,当吆喝、驱赶时,可勉强起立,但不能持久,家畜表现 痛苦、呻吟,站立困难状,甚至伴有全身肌肉震颤。鸡马立克氏病后期两腿常呈劈叉姿势。鸭瘟和小鹅瘟后期, 常因两腿麻痹而呈强迫躺卧姿势。此外,牛营养衰竭症、锥虫病、雏鸭绦虫病和低血钾症等,常见四肢突然瘫 痪。 五 运动、行为 1、共济失调——是动物在站立或运步时四肢活动不协调。共济失调多为疾病侵害小脑的标志。它分为四种情 况:
(1)体位平衡失调 呈醉酒状,行走欲跌,体驱左右摇摆或偏向一侧,四肢广开踏地,力图保持平衡 (如雏鸭病毒性肝炎时) (2)运动失调 表现举步笨绌,肢蹄高抬,用力着地呈涉水样步态。 2、强迫运动 主要提示脑、神经症状。包括: (1)盲目运动 走路时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不注意障碍物。如牛黄豆中毒时。 《2)转图云动 即沿 一定方向作圆圈运动或以一肢为轴旋转。如雏鸭病毒性肝炎时,往往侧卧,两脚反 复踢蹬,在地上旋转。家畜脑炎、牛羊脑包虫、鸡新城疫后期、鹅延脑因采血受损(人耳咽管发炎)等时,均有 转圈的可能。 (3)暴进暴退 突然向前猛进,不可抑制,或连续后退甚至倒地,见于猪的食盐中毒,癫痫病等时。 (4)滚转运动 病畜向一侧冲挤、倾倒,强制卧于一侧:或循身体长轴向一侧打滚,称为滚转运动。常是 小脑脚(包括前庭 形成小后脚的部分〕周围和听神经的病变临床上要与正常的滚转相区别 3、骚动不安 见于家畜的腹痛病,如前肢刨地、后肢踢腹,神腰、摇摆、回项腹部,碎步急行,时时欲 卧,起卧滚转,仰足朝天等。牛在兴奋、嚎叫的同时,屡作后肢踢腹动作,或时尔浑身颤抖,表示腹部剧痛,可 见于肠叠、扭转等 鸡传染性鼻炎 雏鹅患小鹅瘟时常见摆头症状(主要用此动作排除鼻腔分泌物) ,小鹅瘟时往往见到背部有 斑斑湿毛(并非是汗,因无汗腺):禽圆线虫(寄生于鸡、鹅、野禽气管)病时,偶可甩出1一2条虫体(雄虫长2 —4.08mm,难中长9一26m)。 4、玻行一一由肢蹄带痛性疾病而引起运动机能障碍的叫玻行。它有三种类型: (1)支(敢抬不敢踏 在患肢若地、负重时因疼痛而表现有变化的称为支。支鼓见于蹄底或蹄部的 病变 (2)悬敲(敢踏不敢抬) 当忠肢提举时有障碍的叫悬敲。悬玻见于上肢的骨路、关节、肌脾等疼痛。 (3)混合跛 一支跛和悬跛兼而有之。多肢的转移性跛行,且运动后逐渐减轻者见于风湿症:运动后逐渐加 重者,见于骨软症,肢蹄扭伤等。 六表被状态的检查 检查表被状态,主要应注意其被毛、皮肤、皮下组织的变化以及表在的外科病变。这些在诊断疾病上甚为重 一)被手及羽毛 商类 健康家禽的羽毛光泽、美丽。在各种疾病过程中(如发热、机体衰弱等时),羽毛粗乱、蓬 松、两翅下垂:鸡球虫病时,肛门周围羽毛污秽不洁,往往有血便污染。小鹅瘟时,往往见背上斑斑湿毛。 2、家名 换毛延迟,见于多种慢性病及严重的急性病后尚未康复之时:非换毛期的点状或块状脱毛是病 理现象,成片的脱毛为极度营养缺乏症、内寄生虫病、螨病及湿疹的特征。此外,具有一定范围的圆形脱毛 ,兔在面部 见于葡行疹(秃毛瓣,是瓣莓菌所致 。局部被毛变白,多为局部皮肤机械性损伤的结果 尾部及后肢被毛被粪便污染,是下痢的标志:还应注意外寄生虫病等。 (二)皮肤的检查 皮肤检查的内容,包括检查皮肤的温度、湿度、弹力、颜色、肿胀、气味、发疹和溃疡等。 1、皮肤温度 检查皮温 可用手掌或手背。为判定皮温的均匀性, 可触诊角根、耳根及四肢末梢部位 皮肤各处因血管网分布及散热量的不同,温度也不同。健康家畜的皮肤温度,以股内侧为最高,头颈、躯干部次 之,尾及四肢部最低。胸壁的温度约为35℃,系凹部约为14℃。长毛覆盖处皮温较裸露部为高,但唇、耳、鼻、 角根则常温热。家畜兴奋,天气热时,常见皮肤温度增高,寒冷可使皮温降低。病理情况下,皮温可增高、隆低 或分布不均 全身性皮温增高,见于热性病、中毒等。 (2)局部性皮温增高,见于局部皮炎,蜂窝织炎及咽炎等。 (3)皮温降低,是皮肤血液灌注不足所致。常见于大失血,高度心衰及休克等。 (4)皮温分布不均,又叫皮温不整,是由于皮肤血液循环不良所致,如一耳热 一耳冷,或同一耳时热时 冷,见于发热的初期和胃肠性腹痛病的末期等。 2、皮肤湿度 健康动物在安静状态下,汗随出随蒸发,皮肤不湿不干而有粘腻感。发汗增多,除因气温 过高、湿度过大、使役直后及惊恐紧张等原因外,多属病理现象。如高热性传染病、中暑、高度呼吸困难等。 (1)发增多 其特征是被毛潮湿。如果冷汗淋滴,四肢发凉,常提示胃肠或膈破裂,为预后不良之 征。局部性多汗,多为局部病变或神经机能失调的结果
(1)体位平衡失调 呈醉酒状,行走欲跌,体驱左右摇摆或偏向一侧,四肢广开踏地,力图保持平衡 (如雏鸭病毒性肝炎时)。 (2)运动失调 表现举步笨绌,肢蹄高抬,用力着地呈涉水样步态。 2、强迫运动 主要提示脑、神经症状。包括: (1)盲目运动 走路时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不注意障碍物。如牛黄豆中毒时。 (2)转圈运动 即沿一定方向作圆圈运动或以一肢为轴旋转。如雏鸭病毒性肝炎时,往往侧卧,两脚反 复踢蹬,在地上旋转。家畜脑炎、牛羊脑包虫、鸡新城疫后期、鹅延脑因采血受损(人耳咽管发炎)等时,均有 转圈的可能。 (3)暴进暴退 突然向前猛进,不可抑制,或连续后退甚至倒地,见于猪的食盐中毒,癫痫病等时。 (4)滚转运动 病畜向一侧冲挤、倾倒,强制卧于一侧;或循身体长轴向一侧打滚,称为滚转运动。常是 小脑脚(包括前庭——形成小脑后脚的部分)周围和听神经的病变。临床上要与正常的滚转相区别。 3、骚动不安 见于家畜的腹痛病,如前肢刨地、后肢踢腹,抻腰、摇摆、回顾腹部,碎步急行,时时欲 卧,起卧滚转,仰足朝天等。牛在兴奋、嚎叫的同时,屡作后肢踢腹动作,或时尔浑身颤抖,表示腹部剧痛,可 见于肠套叠、扭转等。 鸡传染性鼻炎、雏鹅患小鹅瘟时常见摆头症状(主要用此动作排除鼻腔分泌物),小鹅瘟时往往见到背部有 斑斑湿毛(并非是汗,因无汗腺);禽圆线虫(寄生于鸡、鹅、野禽气管)病时,偶可甩出1—2条虫体(雄虫长2 —4.08mm,雌虫长9—26mm)。 4、跛行——由肢蹄带痛性疾病而引起运动机能障碍的叫跛行。它有三种类型: (1)支跛(敢抬不敢踏)——在患肢着地、负重时因疼痛而表现有变化的称为支跛。支跛见于蹄底或蹄部的 病变。 (2)悬跛(敢踏不敢抬)——当患肢提举时有障碍的叫悬跛。悬跛见于上肢的骨骼、关节、肌腱等疼痛。 (3)混合跛——支跛和悬跛兼而有之。多肢的转移性跛行,且运动后逐渐减轻者见于风湿症;运动后逐渐加 重者,见于骨软症,肢蹄扭伤等。 六 表被状态的检查 检查表被状态,主要应注意其被毛、皮肤、皮下组织的变化以及表在的外科病变。这些在诊断疾病上甚为重 要。 (一)被毛及羽毛 1、禽类 健康家禽的羽毛光泽、美丽。在各种疾病过程中(如发热、机体衰弱等时),羽毛粗乱、蓬 松、两翅下垂;鸡球虫病时,肛门周围羽毛污秽不洁,往往有血便污染。小鹅瘟时,往往见背上斑斑湿毛。 2、家畜 换毛延迟,见于多种慢性病及严重的急性病后尚未康复之时;非换毛期的点状或块状脱毛是病 理现象,成片的脱毛为极度营养缺乏症、内寄生虫病、螨病及湿疹的特征。此外,具有一定范围的圆形脱毛 (牛、兔在面部),见于葡行疹(秃毛癣,是癣霉菌所致)。局部被毛变白,多为局部皮肤机械性损伤的结果; 尾部及后肢被毛被粪便污染,是下痢的标志;还应注意外寄生虫病等。 (二)皮肤的检查 皮肤检查的内容,包括检查皮肤的温度、湿度、弹力、颜色、肿胀、气味、发疹和溃疡等。 1、皮肤温度 检查皮温,可用手掌或手背。为判定皮温的均匀性,可触诊角根、耳根及四肢末梢部位。 皮肤各处因血管网分布及散热量的不同,温度也不同。健康家畜的皮肤温度,以股内侧为最高,头颈、躯干部次 之,尾及四肢部最低。胸壁的温度约为35℃,系凹部约为14℃。长毛覆盖处皮温较裸露部为高,但唇、耳、鼻、 角根则常温热。家畜兴奋,天气热时,常见皮肤温度增高,寒冷可使皮温降低。病理情况下,皮温可增高、降低 或分布不均。 (1)全身性皮温增高,见于热性病、中毒等。 (2)局部性皮温增高,见于局部皮炎,蜂窝织炎及咽炎等。 (3)皮温降低,是皮肤血液灌注不足所致。常见于大失血,高度心衰及休克等。 (4)皮温分布不均,又叫皮温不整,是由于皮肤血液循环不良所致,如一耳热、一耳冷,或同一耳时热时 冷,见于发热的初期和胃肠性腹痛病的末期等。 2、皮肤湿度 健康动物在安静状态下,汗随出随蒸发,皮肤不湿不干而有粘腻感。发汗增多,除因气温 过高、湿度过大、使役直后及惊恐紧张等原因外,多属病理现象。如高热性传染病、中暑、高度呼吸困难等。 (1)发汗增多 其特征是被毛潮湿。如果冷汗淋漓,四肢发凉,常提示胃肠或膈破裂,为预后不良之 征。局部性多汗,多为局部病变或神经机能失调的结果
(2)发汗减少 其特征是皮肤干燥,缺乏粘腻感和失去汗臭味。多因体液丧失过多之故。如剧泻和呕吐 等。老龄瘦弱家畜发汗亦少。 此外, 反刍兽(牛、羊、鹿、驼等)的鼻镜,猪的鼻盘及犬的鼻端,由于有腺体分泌物,经常保持湿润,并 有光泽感。在热性病及重度消化障碍时,则鼻部干燥,甚至龟裂。 3、皮肤弹力 检查皮肤弹力,大动物在颈侧、肩前等部位,小动物在背部或胸腹侧,将皮肤捏成皱褶, 然后放开,观察恢复原状的快慢。皮肤弹力良好的,立即恢复原状,皮肤弹力减退的不易恢复原状。 在营养障碍,大失血 严重脱水、 皮肤慢性炎症实时以及老龄家等,皮肤弹力减退。皮肤弹力减退常被价 为判定脱水的指标之一。 4、皮肤颜色 皮肤颜色, 一般能反映出动物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状态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健康畜禽,如 白猪、绵羊、白兔及禽类,皮肤没有色素,呈粉红色,容易检查出皮肤颜色发生的细微变化。马牛及山羊(白色 除外)等皮肤具有色素,所以辨认色彩的变化较为困难,应参照可视粘膜的颜色变化进行检查。白色皮肤家畜 其皮色改变可表现为苍白、潮红、黄染、发绀和出血斑点等(其意义与粘膜同)。 5、皮肤肿胀 皮肤肿胀由多种原因引起,检查时应注意其大小、形态、硬度、温度、可移动性及敏感 性等。 )炎性肿册 可以局部或大面积出现,伴有病变部位的热、痛及机能障碍,严重的还有明显的全身反 应,如原发性蜂窝织炎。 (2)皮下水肿 是由于机体水代谢障碍,在皮下组织的细胞及组织间隙内液体猪留过多所致。水肿部位的 特征是:皮肤表面光滑,紧张而有冷感,弹性减退,指压留痕,呈捏粉样,无痛政,肿张界限多不明显。从临床 角度,要考虑为营养性水肿、心性水肿和肾性水肿等。 (3)皮下气肿 是由于空气或其他气体 积聚于皮下组织内所致。其特点是,肿胀界限不明显,触压时柔 软而容易变形,并可感觉到由于气泡破裂和移动所产生的捻发音。①窜入性气肿 体表皮肤移动性较大的部位 (加蓝窝、时后及启胛附近等),发生创伤时,由于动物体运动,创口一张一合,空气被吸入皮下(治疗脱膊时 也用之),然后扩散到周用组织室入皮下组织内,引起预侧皮下气肿 ②腐败性气肿 由于厌气性细菌感染,局部组织腐败分解而产生的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所致。 (4)脓肿、血肿和淋巴外 均属于动物皮下结缔组织的非开放性损伤,其共同特点是,在皮肤及皮 组织呈局限性(多为圆形)肿胀,触诊有明显的波动感。 (5)象皮肿 皮肤和皮下组织患讲行性慢性炎症,加上淋巴的淤滞,引起该部组织呈现弥散性肥厚而变 硬结的状态。象皮肿的特征是 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而紧密愈着在 一起,缺乏移动性,失去痛觉, 肿胀的皮肤变 得坚实,不能捏成邹褶,肿胀蔓延较宽阔。常发生在四肢,患部变粗,形如象腿。 (6)疝和肿溜 疝是指肠管同腹膜一起,从腹腔垂脱到皮下或其他生理乃至病理性腔穴内而形成凸出的肿 物。常见于腹壁、脐部及阴囊部。 肿瘤,是在动物肌体上发生异常生长的新生细胞群,形状多种多样,有结节状、乳头状、息肉状及囊状等 6、皮肤气味 健康家畜的皮肤气味,因动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在病理情况下,皮肤可发生特殊的气 味,如膀胱破裂、尿毒症时,皮肤发尿臭;皮肤发生坏疽时,有尸臭味:牛患酮病时,皮肤发烂苹果味。 7、皮肤疹疱 常是许多疾病的早期征候,多由传染病、中毒病、皮肤病及过敏反应引起。 是皮肤充血和出血所致。只发现局部变红 ,但并不隆起。用手指压迫红色即退的斑疹,学习称 为红斑,见于猪丹毒。密集的小点状红疹,指压时红色不退,见于猪瘟和出血性疾病。 (2)丘疹 是皮肤(具有表皮 —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真皮一—包括乳头层、网状层和皮下组织等)乳 头层发生浆液性浸润,形成界限分明的、由小米粒到豌豆大小的隆起,呈圆形,突出于皮肤表面。见于被吸血昆 虫叮咬的动物及某些过敏性皮肤病 3)痘穆 是动物痘病毒侵害皮肤细胞而形成的结节状肿物。痘疹的共同特征是,呈典型的分期经过, 般经由红斑、丘疹、水泡、脓泡、终而结痴。见于猪、鸡、牛和羊的痘病。 (4)水泡与肢狗 水泡多呈豌豆大,内含透明浆液性液体,颜色以内容物而定,有淡黄、淡红或褐色不 等。如猪的传染性水泡病或偶蹄兽的口蹄疫等,在口、鼻及其周围,蹄趾部的皮肤上,呈现典型的小水泡,并具 有流线性的特点。水泡内容物化脓,壁由于内容物性状不同,变为白色、黄色、黄绿色或黄红色,则为脓疱。 见于痘疱、口蹄疫、犬瘟热等。 (5)荨麻疹(又叫风疹块) 由于皮肤的生发层和乳头层发生浆液性浸润而引起。动物体表突然发生许多圆 形或椭圆形、蚕豆大或核桃大、表面平坦的隆起
(2)发汗减少 其特征是皮肤干燥,缺乏粘腻感和失去汗臭味。多因体液丧失过多之故。如剧泻和呕吐 等。老龄瘦弱家畜发汗亦少。 此外,反刍兽(牛、羊、鹿、驼等)的鼻镜,猪的鼻盘及犬的鼻端,由于有腺体分泌物,经常保持湿润,并 有光泽感。在热性病及重度消化障碍时,则鼻部干燥,甚至龟裂。 3、皮肤弹力 检查皮肤弹力,大动物在颈侧、肩前等部位,小动物在背部或胸腹侧,将皮肤捏成皱褶, 然后放开,观察恢复原状的快慢。皮肤弹力良好的,立即恢复原状,皮肤弹力减退的不易恢复原状。 在营养障碍,大失血、严重脱水、皮肤慢性炎症实时以及老龄家畜等,皮肤弹力减退。皮肤弹力减退常被作 为判定脱水的指标之一。 4、皮肤颜色 皮肤颜色,一般能反映出动物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状态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健康畜禽,如 白猪、绵羊、白兔及禽类,皮肤没有色素,呈粉红色,容易检查出皮肤颜色发生的细微变化。马牛及山羊(白色 除外)等皮肤具有色素,所以辨认色彩的变化较为困难,应参照可视粘膜的颜色变化进行检查。白色皮肤家畜, 其皮色改变可表现为苍白、潮红、黄染、发绀和出血斑点等(其意义与粘膜同)。 5、皮肤肿胀 皮肤肿胀由多种原因引起,检查时应注意其大小、形态、硬度、温度、可移动性及敏感 性等。 (1)炎性肿胀 可以局部或大面积出现,伴有病变部位的热、痛及机能障碍,严重的还有明显的全身反 应,如原发性蜂窝织炎。 (2)皮下水肿 是由于机体水代谢障碍,在皮下组织的细胞及组织间隙内液体潴留过多所致。水肿部位的 特征是:皮肤表面光滑,紧张而有冷感,弹性减退,指压留痕,呈捏粉样,无痛敢,肿胀界限多不明显。从临床 角度,要考虑为营养性水肿、心性水肿和肾性水肿等。 (3)皮下气肿 是由于空气或其他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内所致。其特点是,肿胀界限不明显,触压时柔 软而容易变形,并可感觉到由于气泡破裂和移动所产生的捻发音。①窜入性气肿 体表皮肤移动性较大的部位 (如腋窝、肘后及肩胛附近等),发生创伤时,由于动物体运动,创口一张一合,空气被吸入皮下(治疗脱膊时 也用之),然后扩散到周围组织窜入皮下组织内,引起颈侧皮下气肿。 ②腐败性气肿 由于厌气性细菌感染,局部组织腐败分解而产生的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所致。 (4)脓肿、血肿和淋巴外渗 均属于动物皮下结缔组织的非开放性损伤,其共同特点是,在皮肤及皮下 组织呈局限性(多为圆形)肿胀,触诊有明显的波动感。 (5)象皮肿 皮肤和皮下组织患进行性慢性炎症,加上淋巴的淤滞,引起该部组织呈现弥散性肥厚而变 硬结的状态。象皮肿的特征是,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而紧密愈着在一起,缺乏移动性,失去痛觉,肿胀的皮肤变 得坚实,不能捏成邹褶,肿胀蔓延较宽阔。常发生在四肢,患部变粗,形如象腿。 (6)疝和肿瘤 疝是指肠管同腹膜一起,从腹腔垂脱到皮下或其他生理乃至病理性腔穴内而形成凸出的肿 物。常见于腹壁、脐部及阴囊部。 肿瘤,是在动物肌体上发生异常生长的新生细胞群,形状多种多样,有结节状、乳头状、息肉状及囊状等。 6、皮肤气味 健康家畜的皮肤气味,因动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在病理情况下,皮肤可发生特殊的气 味,如膀胱破裂、尿毒症时,皮肤发尿臭;皮肤发生坏疽时,有尸臭味;牛患酮病时,皮肤发烂苹果味。 7、皮肤疹疱 常是许多疾病的早期征候,多由传染病、中毒病、皮肤病及过敏反应引起。 (1)斑疹 是皮肤充血和出血所致。只发现局部变红,但并不隆起。用手指压迫红色即退的斑疹,学习称 为红斑,见于猪丹毒。密集的小点状红疹,指压时红色不退,见于猪瘟和出血性疾病。 (2)丘疹 是皮肤(具有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真皮——包括乳头层、网状层和皮下组织等)乳 头层发生浆液性浸润,形成界限分明的、由小米粒到豌豆大小的隆起,呈圆形,突出于皮肤表面。见于被吸血昆 虫叮咬的动物及某些过敏性皮肤病。 (3)痘疹 是动物痘病毒侵害皮肤细胞而形成的结节状肿物。痘疹的共同特征是,呈典型的分期经过,一 般经由红斑、丘疹、水泡、脓泡、终而结痂。见于猪、鸡、牛和羊的痘病。 (4)水泡与脓疱 水泡多呈豌豆大,内含透明浆液性液体,颜色以内容物而定,有淡黄、淡红或褐色不 等。如猪的传染性水泡病或偶蹄兽的口蹄疫等,在口、鼻及其周围,蹄趾部的皮肤上,呈现典型的小水泡,并具 有流线性的特点。水泡内容物化脓,疱壁由于内容物性状不同,变为白色、黄色、黄绿色或黄红色,则为脓疱, 见于痘疱、口蹄疫、犬瘟热等。 (5)荨麻疹(又叫风疹块) 由于皮肤的生发层和乳头层发生浆液性浸润而引起。动物体表突然发生许多圆 形或椭圆形、蚕豆大或核桃大、表面平坦的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