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怀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在经济运行环境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全区人民在区委 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拼搏,扎实工作,确保了全区经济 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综合 经济增长:全区经济增长势头放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据初 步统计,208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2亿元,同比增长7.2%, 增速较2007年下降了15.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0 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9亿元,增长12.0% 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0:60.0:35.0变化为4.9:58.4:36.8,第 产业所占比重有所提高。 财政: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8亿 元,同比增长15.2%,较上年下降26.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为 13.7亿元,同比增长16.2%,占全部地区财政收入的92.5%。税收 收入中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三大税种共完成10.5亿元, 占全部税收收入的7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0.9亿元,比上年增长 21.9%,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共计14项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教育、农林水事务四项支出达到26.4亿元, 占全部财政支出的64.7%。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2008年末,全区户籍常住人口277080人,其中农业户
1 2008 年怀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 年,在经济运行环境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全区人民在区委、 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拼搏,扎实工作,确保了全区经济 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一、综合 经济增长:全区经济增长势头放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据初 步统计,2008 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0.2 亿元,同比增长 7.2%, 增速较 2007 年下降了 15.1 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6.3 亿元,增长 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76.0 亿元,增长 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47.9 亿元,增长 12.0%。三 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5.0:60.0:35.0 变化为 4.9:58.4:36.8,第 三产业所占比重有所提高。 财政: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14.8 亿 元,同比增长 15.2%,较上年下降 26.7 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为 13.7 亿元,同比增长 16.2%,占全部地区财政收入的 92.5%。税收 收入中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三大税种共完成 10.5 亿元, 占全部税收收入的 7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 4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9%,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共计 14 项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教育、农林水事务四项支出达到 26.4 亿元, 占全部财政支出的 64.7%。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2008 年末,全区户籍常住人口 277080 人,其中农业户
籍人口116451人,非农业户籍人口160626人。在户籍常住人口中, 男性人口139653人,女性人口137427人, 人民生活:虽然2008年经济增长放缓,但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仍 保持平稳增长,全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査统计,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43元,同比增长8.1%,其 中人均工薪收入16106元,增长6.2%,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0%, 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9871元,增长12.1% 其中,工资性收入5828.7元,增长28%,占人均纯收入的59%。全 区有142个行政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万元村”比上年增加32个, 增长29.1%。城乡居民储蓄增长较快,年末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09.4 亿元,同比增长31% 从消费情况看,2008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457 元,增长4.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60.1元,增长18.5%,其 中比重最大的是食品支出,为2272.6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33%; 增长最快的是医疗保健支出,为947元,同比增长97.3%。受价格 等因素影响,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4%,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长了1.8个百分点;农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7%,与去 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6个百分点。 劳动保障与就业:健全“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圆满完 成全年城乡就业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积极开展城镇 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加快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 全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失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五项 社保基金征缴率达98%以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3.9%。 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2 籍人口 116451 人,非农业户籍人口 160626 人。在户籍常住人口中, 男性人口 139653 人,女性人口 137427 人。 人民生活:虽然 2008 年经济增长放缓,但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仍 保持平稳增长,全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统计, 200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0143 元,同比增长 8.1%,其 中人均工薪收入 16106 元,增长 6.2%,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80.0%, 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 9871 元,增长 12.1%。 其中,工资性收入 5828.7 元,增长 28%,占人均纯收入的 59%。全 区有 142 个行政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万元村”比上年增加 32 个, 增长 29.1%。城乡居民储蓄增长较快,年末居民储蓄余额达到 109.4 亿元,同比增长 31%。 从消费情况看,2008 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2457 元,增长 4.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6960.1 元,增长 18.5%,其 中比重最大的是食品支出,为 2272.6 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 33%; 增长最快的是医疗保健支出,为 947 元,同比增长 97.3%。受价格 等因素影响,2008 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31.4%,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长了 1.8 个百分点;农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32.7%,与去 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4.6 个百分点。 劳动保障与就业:健全“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圆满完 成全年城乡就业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4%。积极开展城镇 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加快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 全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失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五项 社保基金征缴率达 98%以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 93.9%。 三、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城市建设:围绕宜居名城建设,突出解决难点问题,城市功能 不断完善。加强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推 进龙山宾馆改造,完成了地上物拆除和土地入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深入研究城中村改造工作,制定了城中村改造的意见和政策,明确 了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安丽家园项目,动迁工 作取得明显成效,居民回迁楼实现开工建设,杨家园改造项目完成 拆迁70%。确定了老城区小街小巷和自来水管网改造方案,完成了 下园、东关、杨家园等小街小巷的改造,实施了石厂、小中富乐等 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居民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4000万元 的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投资3300万元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程完 工,博物馆改造基本完成。 新农村建设:2007年确定的11个市级整体推进村的户厕改造、 垃圾处理等工程全部完成,2008年确定的18个整体推进村5项基 础设施建设工程按计划推进,60个村的环境整治、26个村的村庄规 划编制完成。新安装太阳能灯3125盏,新建太阳能公共浴室4处。 新建各类污水处理工程66处,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2.3万吨。加大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全年培训农民2.9万人,新认定农村 实用人才433人。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使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 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农业、工业和建筑业 农业:2008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下同)16.4亿 元,同比增长6.1%。其中农业产值为4.0亿元,增长13.1%;林业 产值2.7亿元,下降7.5%;牧业产值8.5亿元,增长10.9%;渔业 产值为1.1亿元,下降10.6%。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及利好的气候
3 城市建设:围绕宜居名城建设,突出解决难点问题,城市功能 不断完善。加强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推 进龙山宾馆改造,完成了地上物拆除和土地入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深入研究城中村改造工作,制定了城中村改造的意见和政策,明确 了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安丽家园项目,动迁工 作取得明显成效,居民回迁楼实现开工建设,杨家园改造项目完成 拆迁 70%。确定了老城区小街小巷和自来水管网改造方案,完成了 下园、东关、杨家园等小街小巷的改造,实施了石厂、小中富乐等 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居民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 4000 万元 的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投资 3300 万元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程完 工,博物馆改造基本完成。 新农村建设: 2007 年确定的 11 个市级整体推进村的户厕改造、 垃圾处理等工程全部完成,2008 年确定的 18 个整体推进村 5 项基 础设施建设工程按计划推进,60 个村的环境整治、26 个村的村庄规 划编制完成。新安装太阳能灯 3125 盏,新建太阳能公共浴室 4 处。 新建各类污水处理工程 66 处,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 2.3 万吨。加大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全年培训农民 2.9 万人,新认定农村 实用人才 433 人。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使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 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农业、工业和建筑业 农业:2008 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下同)16.4 亿 元,同比增长 6.1%。其中农业产值为 4.0 亿元,增长 13.1%;林业 产值 2.7 亿元,下降 7.5%;牧业产值 8.5 亿元,增长 10.9%;渔业 产值为 1.1 亿元,下降 10.6%。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及利好的气候
条件使粮食生产取得好收成,粮食社会总产量6165.6万公斤,同比 增长30%,为我区近十几年来的最大增幅。2008年区政府投资7830 万元,打造了水长城、栗花沟、溪水湾、白桦谷等沟域经济产业带; 板栗、西洋参、冷水鱼、肉鸡四大主导产业效益稳步提升。特色产 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新种植大枣、红果、太平果等2.6万亩,新 增茸鹿存栏3000头。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増强,红螺、御食园等 企业定向收购区内各类干鲜果品4.5万吨。剩余45个村的产业空壳 得到消除,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产业的目标。 工业:运行环境陷入困境,据初步核算,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 增加值63.9亿元,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302.3亿元,同比仅下降0.1%,实现销售产值300.2亿元,同比下 降2.2%。 建筑业:建筑市场受奥运政策影响较大,全年完成建筑产值54.7 亿元,同比增长1.3%,竣工产值17.7亿元,同比下降22.5%。房屋 建筑施工面积170.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7.1万平方米,分别下降 了22.7%与20.4%。 五、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2008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6亿 元,同比增长2.4%。从总量上看,全年完成一产、二产、三产投资 额分别为3.6亿元、14.9亿元和53.1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分别 为29.2%、-24.7%和12.0%;从大项目看,全年完成千万元以上投资 项目共120项,较上年减少31个,其中工业项目42个,较上年减 少15个。 房地产开发业:房地开发业受奥运因素与经济危机的双重冲击
4 条件使粮食生产取得好收成,粮食社会总产量 6165.6 万公斤,同比 增长 30%,为我区近十几年来的最大增幅。2008 年区政府投资 7830 万元,打造了水长城、栗花沟、溪水湾、白桦谷等沟域经济产业带; 板栗、西洋参、冷水鱼、肉鸡四大主导产业效益稳步提升。特色产 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新种植大枣、红果、太平果等 2.6 万亩,新 增茸鹿存栏 3000 头。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红螺、御食园等 企业定向收购区内各类干鲜果品 4.5 万吨。剩余 45 个村的产业空壳 得到消除,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产业的目标。 工业:运行环境陷入困境,据初步核算,2008 年全区实现工业 增加值 63.9 亿元,增长 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302.3 亿元,同比仅下降 0.1%,实现销售产值 300.2 亿元,同比下 降 2.2%。 建筑业:建筑市场受奥运政策影响较大,全年完成建筑产值 54.7 亿元,同比增长 1.3%,竣工产值 17.7 亿元,同比下降 22.5%。房屋 建筑施工面积 170.9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57.1 万平方米,分别下降 了 22.7%与 20.4%。 五、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2008 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1.6 亿 元,同比增长 2.4%。从总量上看,全年完成一产、二产、三产投资 额分别为 3.6 亿元、14.9 亿元和 53.1 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分别 为 29.2%、-24.7%和 12.0%;从大项目看,全年完成千万元以上投资 项目共 120 项,较上年减少 31 个,其中工业项目 42 个,较上年减 少 15 个。 房地产开发业:房地开发业受奥运因素与经济危机的双重冲击
较大。2008年我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2亿元,同比增长25.8%;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为7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22.4%,其中新开 工面积为27.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2%;商品房销售面 积10.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60.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为9.5 亿元,下降47.0%;商品房空置面积1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 4万平方米。 六、商业和旅游业 商业:208年,全区流通市场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各类超市、 连锁店等新型业态发展较快,售后服务不断完善。全年共实现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不含连锁)430522万元,同比增长21.7%。 从消费品零售额构成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企业 实现零售额126977万元,比上年增长53.5%,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 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2663万元,占全部限上的80.9%;限额以下批 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及个体住宿业完成零售额74523万元,同 比下降1%;市场外个体工商户共实现零售额139317万元,增长 15.0%;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实现零售额85795万元,增长23.3%;其 他行业实现零售额4243万元,下降13.4%。 旅游业:2008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次为1138.2万人,增长9.6%,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1亿元,增长12.2%。民俗旅游业进入了发展 的快车道,全年实现民俗旅游综合收入27308.2万元,增长14.6%, 成为部分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七、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积极推进中小学规范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第三幼儿园建设全面竣工,完成了桥梓中学、渤海中心小学的年度
5 较大。2008 年我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15.2 亿元,同比增长 25.8%;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为 70.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 22.4%,其中新开 工面积为 27.1 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22.2%;商品房销售面 积 10.5 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 60.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为 9.5 亿元,下降 47.0%;商品房空置面积 13.4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 4 万平方米。 六、商业和旅游业 商业:2008 年,全区流通市场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各类超市、 连锁店等新型业态发展较快,售后服务不断完善。全年共实现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不含连锁)430522 万元,同比增长 21.7%。 从消费品零售额构成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企业 实现零售额 126977 万元,比上年增长 53.5%,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 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102663 万元,占全部限上的 80.9%;限额以下批 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及个体住宿业完成零售额 74523 万元,同 比下降 1%;市场外个体工商户共实现零售额 139317 万元,增长 15.0%;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实现零售额 85795 万元,增长 23.3%;其 他行业实现零售额 4243 万元,下降 13.4%。 旅游业:2008 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次为 1138.2 万人,增长 9.6%,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3.1 亿元,增长 12.2%。民俗旅游业进入了发展 的快车道,全年实现民俗旅游综合收入 27308.2 万元,增长 14.6%, 成为部分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七、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积极推进中小学规范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第三幼儿园建设全面竣工,完成了桥梓中学、渤海中心小学的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