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普查 CHINA ECONOMIC CENSUS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OFFICE OF THE LEADING GROUP OF THE STATE COUNCIL FOR THE THIRD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8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OFFICE OF THE LEADING GROUP OF THE STATE COUNCIL FOR THE THIRD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2013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二号公报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2月16日 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国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1万个,从业人员14025.8万人,分别比2008年 末增长26.6%和19.5%。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2293万个,占95.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7万 个,占24%;外商投资企业59万个,占2.5%。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2万个,占全部企业的 0.8%;集体企业4万个,占1.7%;私营企业176万个,占73%。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80.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9.6%,外 商投资企业占10.%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的34%,集体企业占1.2%,私营企业 占47%(详见表2-1)。 19
19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 二号公报 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国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 年末,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 241 万个,从业人员 14025.8 万人,分别比 2008 年 末增长 26.6% 和 19.5%。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 229.3 万个,占 95.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7 万 个,占 2.4%;外商投资企业 5.9 万个,占 2.5%。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 2 万个,占全部企业的 0.8%;集体企业 4 万个,占 1.7%;私营企业 176 万个,占 73%。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 80.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 9.6%,外 商投资企业占 10.1%。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的 3.4%,集体企业占 1.2%,私营企业 占 44.7%(详见表 2-1)。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 年 12 月 16 日
国经济普查 表2-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万个) (万人) 合计 241.0 14025.8 内资企业 229.3 11259.2 国有企业 478.5 集体企业 173.6 股份合作企业 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3194.8 股份有限公司 847.6 私营企业 176.0 6272.2 其他企业 210.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343.1 外商投资企业 1423.6 图2-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及结构 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 国有企业2.0 企业,5.7万个,2.4% 外商投资企业, 个,2.5% 集体企业|4.0 股份合作企业2.4 联营企业0.5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30 私营企业 176.0 其他企业9.3 内资企业,229.3万个,95.1% 200(万个)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9万个,制造业252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 产和供应业69万个,分别占37%、934%和2.9%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74%,制造业占892%,电力、热力、燃气及 水生产和供应业占34%。在工业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 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7.3%、7%和6%(详见表 20
2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 8.9 万个,制造业 225.2 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 产和供应业 6.9 万个,分别占 3.7%、93.4% 和 2.9%。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 7.4%,制造业占 89.2%,电力、热力、燃气及 水生产和供应业占 3.4%。在工业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 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 7.3%、7% 和 6%(详见表 2-2)。 表 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万个) 从业人员 (万人) 合 计 241.0 14025.8 内资企业 229.3 11259.2 国有企业 2.0 478.5 集体企业 4.0 173.6 股份合作企业 2.4 62.2 联营企业 0.5 19.8 有限责任公司 32.1 3194.8 股份有限公司 3.0 847.6 私营企业 176.0 6272.2 其他企业 9.3 210.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7 1343.1 外商投资企业 5.9 1423.6 ϛϾ ݙ䌘ӕϮϛϾ ଚᡩ䌘ӕϮ ϛϾ ␃ǃ▇ǃৄଚᡩ䌘 ӕϮϛϾ 内资企业 ݊ҪӕϮ ⾕㧹ӕϮ 㙵ӑ᳝䰤݀ৌ ᳝䰤䋷ӏ݀ৌ 㘨㧹ӕϮ 㙵ӑড়ӕϮ 䲚ԧӕϮ ᳝ӕϮ 图 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及结构
2013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二号公报 表2-2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万个) (万人) 241.0 14025.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8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5 98.6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76.2 非金属矿采选业 124.9 开采辅助活动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4 584.1 食品制造业 289.5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19.3 烟草制品业 21.8 纺织业 10.8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441.9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654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219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95.1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371.6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05.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242.7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1.3 987 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71.8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43.5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894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36.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844.2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28.3 仪器仪表制造业 157.7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370.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8 76.3 21
21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 二号公报 表 2-2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万个) 从业人员 (万人) 合 计 241.0 14025.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9 611.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05 80.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5 98.6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 76.2 非金属矿采选业 4.1 124.9 开采辅助活动 0.3 39.7 其他采矿业 0.2 4.2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4 584.1 食品制造业 4.7 289.5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3.8 219.3 烟草制品业 0.04 21.8 纺织业 10.8 663.7 纺织服装、服饰业 12.1 750.8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5.6 441.9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7.0 265.4 家具制造业 4.6 199.1 造纸和纸制品业 5.4 219.8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6.7 195.1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7.5 371.6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0.7 105.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0.2 655.3 医药制造业 1.9 242.7 化学纤维制造业 0.6 56.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3.9 547.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1.3 987.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7 471.8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6 243.5 金属制品业 19.1 663.9 通用设备制造业 21.7 789.4 专用设备制造业 14.3 580.2 汽车制造业 5.4 529.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6 236.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3.8 844.2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3 1028.3 仪器仪表制造业 3.0 157.7 其他制造业 2.3 78.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0.9 29.9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3 40.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5 370.1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6 3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8 76.3
国经济普查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519934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224%(详见 表2-3)。 表2-3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亿元) 合计 1051993.4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56624.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0702.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2191.3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12.5 非金属矿采选业 5536.1 开采辅助活动 3839.4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4652.5 食品制造业 13949.1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5271.8 烟草制品业 80398 纺织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15604.4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7652.5 家具制造业 5996.6 造纸和纸制品业 15161.6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0239.8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5067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74972.5 医药制造业 20507.2 化学纤维制造业 6770.1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4664.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4617.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862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9274 金属制品业 30818.9 通用设备制造业 47336.2 专用设备制造业 43047.8 汽车制造业 51988.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57201.0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7324.0 仪器仪表制造业 8081.4 其他制造业 3744.5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771.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19890.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7196.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034.9
22 表 2-3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亿元) 合 计 1051993.4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56624.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0702.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2191.3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6412.5 非金属矿采选业 5536.1 开采辅助活动 3839.4 其他采矿业 208.3 农副食品加工业 34652.5 食品制造业 13949.1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5271.8 烟草制品业 8039.8 纺织业 27736.5 纺织服装、服饰业 15604.4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8815.7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7652.5 家具制造业 5996.6 造纸和纸制品业 15161.6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7200.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0239.8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5067.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74972.5 医药制造业 20507.2 化学纤维制造业 6770.1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4664.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4617.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862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4927.4 金属制品业 30818.9 通用设备制造业 47336.2 专用设备制造业 43047.8 汽车制造业 51988.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2307.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57201.0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7324.0 仪器仪表制造业 8081.4 其他制造业 3744.5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265.8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771.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19890.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7196.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034.9 (二)资产总计 2013 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1051993.4 亿元,比 2008 年末增长 122.4%(详见 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