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表明,草鱼能大量摄食腐屑(即草鱼粪 便转变成的腐屑),并能正常生长。 从局部看,草鱼对草类的利用率很低,但草 类从草屑变为腐屑,从大型至小型、从沉性至悬 浮,经细菌反复多次利用,便把草屑中的能量逐 步转换到鱼体中。 草屑在此起基质和培养基的作用,细菌等腐生 生物则起能量传递和提高能量利用率的作用
试验表明,草鱼能大量摄食腐屑(即草鱼粪 便转变成的腐屑),并能正常生长。 从局部看,草鱼对草类的利用率很低,但草 类从草屑变为腐屑,从大型至小型、从沉性至悬 浮,经细菌反复多次利用,便把草屑中的能量逐 步转换到鱼体中。 草屑在此起基质和培养基的作用,细菌等腐生 生物则起能量传递和提高能量利用率的作用
草鱼能反复、多次利用其粪便(腐屑), 这不仅弥补了草鱼消化系统的缺陷,而且也 为其它草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 类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饵料。 从理论上阐明了草鱼单食草食就有如此快 的生长,也进一步阐明了草鱼在传统的鱼类 养殖生产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们 在混养中的关系可见: 教材P93页 图 1-2-24:精养鱼池草类在池塘食物链中 转换形式
草鱼能反复、多次利用其粪便(腐屑), 这不仅弥补了草鱼消化系统的缺陷,而且也 为其它草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 类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饵料。 从理论上阐明了草鱼单食草食就有如此快 的生长,也进一步阐明了草鱼在传统的鱼类 养殖生产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们 在混养中的关系可见: 教材P93页 图 1-2-24:精养鱼池草类在池塘食物链中 转换形式
二、青鱼的食性 青鱼为肉食性鱼类。具有强壮的咽喉齿, 呈臼状,角质垫发达,适于压碎螺、蚬及幼蚌 等软体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稚鱼食浮游动物; 幼鱼喜食球蚬、小螺蛳、水生昆虫幼体等;成 鱼主要摄食软体动物,也摄取虾类等。在人工 饲养条件下,青鱼喜食饼类、糠、麸类蚕蛹等 饲料。为青鱼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二、青鱼的食性 青鱼为肉食性鱼类。具有强壮的咽喉齿, 呈臼状,角质垫发达,适于压碎螺、蚬及幼蚌 等软体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稚鱼食浮游动物; 幼鱼喜食球蚬、小螺蛳、水生昆虫幼体等;成 鱼主要摄食软体动物,也摄取虾类等。在人工 饲养条件下,青鱼喜食饼类、糠、麸类蚕蛹等 饲料。为青鱼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三、鲢、鳙的食性 (一)形态构造 鲢、鳙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 有特有的滤食器官。滤食器官由鳃弧骨、腭褶、 鳃耙和鳃上器官(鳃耙管)组成。 其中鳃耙是滤取食物的主要器官。有阻挡 食物的作用。滤食性鱼类鳃耙的特点是长、多、 密。 鲢、鳙鱼的鳃耙在形状、结构及排列上 有明显区别
三、鲢、鳙的食性 (一)形态构造 鲢、鳙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 有特有的滤食器官。滤食器官由鳃弧骨、腭褶、 鳃耙和鳃上器官(鳃耙管)组成。 其中鳃耙是滤取食物的主要器官。有阻挡 食物的作用。滤食性鱼类鳃耙的特点是长、多、 密。 鲢、鳙鱼的鳃耙在形状、结构及排列上 有明显区别
表1-1-2 鲢、鳙鳃耙形态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 鲢(体长 36.0cm) 鳙(体长 42.7cm) 鳃耙:鳃丝 第 1 外鳃耙数 每 m m 鳃弧平 均鳃耙数 耙间距(μm) 鳃耙形态 鳃耙比鳃丝长(1:0.83) 1781 10.1~16.8 33.75~56.25 鳃耙不游离,网板状, 由 宽、窄鳃耙横连接形成的 内、外鳃耙网,呈多孔海 绵状筛板。 鳃耙比鳃丝短(1:1.4) 695 3.2~7.0 5 7~103 宽、窄鳃耙易区分,鳃 耙两侧各有侧突起,形 成波纹状滤缝
表1-1-2 鲢、鳙鳃耙形态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 鲢(体长 36.0cm) 鳙(体长 42.7cm) 鳃耙:鳃丝 第 1 外鳃耙数 每 m m 鳃弧平 均鳃耙数 耙间距(μm) 鳃耙形态 鳃耙比鳃丝长(1:0.83) 1781 10.1~16.8 33.75~56.25 鳃耙不游离,网板状, 由 宽、窄鳃耙横连接形成的 内、外鳃耙网,呈多孔海 绵状筛板。 鳃耙比鳃丝短(1:1.4) 695 3.2~7.0 5 7~103 宽、窄鳃耙易区分,鳃 耙两侧各有侧突起,形 成波纹状滤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