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1 1.2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含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如: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是指制造工艺过程中材料适应加工的性能。 如:铸造性、锻造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热处理工艺性。 单元3一、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了解力学性能的种类、概念及指标。 2.了解拉伸实验过程及相关指标概念和意义 3.了解各种硬度实验测试方法和应用范围。 4.了解冲击实验方法和所测指标的意义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1. 了解力学性能的种类、概念及指标。 2. 了解拉伸实验过程及相关指标概念和意义。 3. 了解各种硬度实验测试方法和应用范围。 4. 了解冲击实验方法和所测指标的意义。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含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如: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是指制造工艺过程中材料适应加工的性能。 如:铸造性、锻造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热处理工艺性。 单元3 1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2 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一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能。 外力形式: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等 載荷形式:静載荷、冲击载荷、交变載荷等。 指标: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强度 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单位:MPa(MNmm2) 分:抗拉强度σb、抗压σb、抗弯σb、抗剪Tb、抗扭Tt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一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能。 外力形式: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等。 载荷形式:静载荷、冲击载荷、交变载荷等。 指标: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强度 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单位: MPa(MN/mm2) 单元3 2 分:抗拉强度σb、抗压σbc、抗弯σbb、抗剪τb、抗扭τt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4 静载单向静拉伸应力一一应变曲线 Rp Dehngrenze in N/mm2 Re Streckgrenze in N/mm2 A Bruchdehnung in %o Bruchdehnung 介绍拉伸实验: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RR 强化阶段 p 缩颈阶段 试样断裂 Dehnung in %c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4 静载单向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介绍拉伸实验: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缩颈阶段 试样断裂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5 静载单向静拉伸应力一一应变曲线 B C 介绍拉伸实验: ob弹性变形阶段 P bcd屈服阶段 P db强化阶段 Bk缩颈阶段 k试样断裂 △Lb—4△Lk 拉前 F1 拉伸后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5 静载单向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介绍拉伸实验: ob弹性变形阶段 bcd屈服阶段 db强化阶段 Bk缩颈阶段 k试样断裂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6 根据拉伸实验确定一些强度指标 ①弹性极限σe( elastic limit) 材料拉伸时保持弹性变形,不发生永久变形的最大应力。 弹性极限:σe=P/Fo工程上,p、e视为同一值, 比例极限:Cp=Pp/Fo应力一应变保持线性关系的极限应力值 刚度一表示材料弹性变形抗力的大小。 弹性模量E是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 E愈大,使其产生一定量弹性变形的应力也应愈大。 E=oE杨氏弹性模量,应力应变的比值。单位MPa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6 根据拉伸实验确定一些强度指标 ① 弹性极限σe(elastic limit) 材料拉伸时保持弹性变形,不发生永久变形的最大应力。 比例极限:σp=Pp/Fo 应力―应变保持线性关系的极限应力值 弹性极限:σe=Pe/Fo 工程上,σp、σe视为同一值, 刚度— 表示材料弹性变形抗力的大小。 弹性模量E—是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 E愈大,使其产生一定量弹性变形的应力也应愈大。 E=σ/ε 杨氏弹性模量 ,应力应变的比值。单位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