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老舍 = 教材第17章、第28章第3节 一、“老舍 二、创作个性及其探索 以三、《骆驼祥子》等小说
第十三讲 老 舍 ——教材第17章、第28章第3节 一、 老 舍 二、 创作个性及其探索 三、 《骆驼祥子》等小说
老舍 老舍(18991960),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满族人。生于北京市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 学校毕业后,先后任过小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员。1924年 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从此开始文学 创作。回国后,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 任教;抗战爆发,老舍奔赴武汉,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 协会的主要领导人。老生著述宏富,先后创作了包括小 「-、说、话剧、诗歌、杂文在内的几十部文学作品,成功地开 掘了北京市民生活领域,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市民社 N会的人物形象。老舍是现代著名的京味作家和语言大师 退出
一、老 舍 老舍( 1899 —— 1966 ),原名舒庆春 ,字舍 予 , 满族人。生于北京市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 学校毕业后,先后任过小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员。1924年 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从此开始文学 创作。回国后,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 任教;抗战爆发,老舍奔赴武汉,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 协会的主要领导人 。老生著述宏富 ,先后创作了包括 小 说、话剧、诗歌、杂文在内的几十部文学作品 ,成功地开 掘了北京市民生 活 领 域,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市民社 会的人物形象。老舍是现代著名的京味作家和语言大师
创作个性及其探索 (一)创作个性与成就 1.对市民人生的文化观照 A中西比较中的“改造国民性”思考 B北京市民社会的风俗民情、文化心态 -n2.鲜明的“京味儿” 3.老舍式的幽默 A格调多样的幽默感 B悲喜剧交融的幽默形式 (二)创作个性的探索 1.初步形成:在英国完成的三部长篇小说一《老张 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2.自觉探索:《猫城记》 3.个性成熟:《离婚》、《骆驼祥子》
二、创作个性及其探索 (一)创作个性与成就 (二)创作个性的探索 3.个性成熟:《离婚》、《骆驼祥子》。 2.自觉探索:《猫城记》。 1.初步形成 :在英国完成的三部长篇小说 —— 《 老张 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B 悲喜剧交融的幽默形式 A 格调多样的幽默感 3.老舍式的幽默 2.鲜明的“京味儿” B 北京市民社会的风俗民情、文化心态 A 中西比较中的“改造国民性”思考 1.对市民人生的文化观照
三、《骆驼祥子》等小说 (-)《骆驼祥子》 再现都市市民的悲剧人生 A剖析祥子悲剧的政治、经济原因:三起三落 B剖析祥子悲剧的文化根源: (1)传统文化小生产者的局限 (2)现代都市文化—拜金主义和享乐思想腐蚀 2.旧中国都市市民典型形象 A祥子形象:都市个体劳动者 退出 (1)命运:精进向上一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2)性格: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冲突、个体与 社会的冲突
三、《骆驼祥子》等小说 (一)《骆驼祥子》 (2)性格: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冲突、个体与 社会的冲突 (1)命运: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A 祥子形象:都市个体劳动者。 2.旧中国都市市民典型形象 (2)现代都市文化——拜金主义和享乐思想腐蚀 (1)传统文化——小生产者的局限 B 剖析祥子悲剧的文化根源: A 剖析祥子悲剧的政治、经济原因:三起三落 1.再现都市市民的悲剧人生
B虎妞形象:都市私人资本经营者 (1)性格:剥削的习性与人性的要求 (2)命运:资本扩展的牺牲品,祥子悲剧的催化剂。 (二)《断魂枪》与《月牙儿》 1.《断魂枪》 A对深层文化心理和国民精神的掘现:沙子龙、王三 胜、孙老者的形象特征及文化内涵 nB白描烘托、对比手法的运用。 2.《月牙儿》 退出 A母女两代都被迫为娼的人间惨剧。 B浓郁的扦情与象征手法:“月牙儿”既是抒情线索, 又具有象征作用
(二)《断魂枪》与《月牙儿》 B 虎妞形象:都市私人资本经营者 B浓郁的抒情与象征手法:“月牙儿”既是抒情线索, 又 具有象征作用。 A母女两代都被迫为娼的人间惨剧。 2.《月牙儿》 B 白描烘托、对比手法的运用。 A 对深层文化心理和国民精神的掘现 :沙子龙、王三 胜、孙老者的形象特征及文化内涵 1.《断魂枪》 (2)命运:资本扩展的牺牲品,祥子悲剧的催化剂。 (1)性格:剥削的习性与人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