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闻传播史第一章导论一一追寻新闻传播的“光荣与梦想”新闻传播学是近代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际,才开始逐步生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门学科。19世纪未德国等地开设了世界最早的新闻课程,同时进行新闻研究。19世纪末我国新闻传播学随着新闻事业的兴起而诞生。新闻传播学三大板块:*新闻传播理论致力于揭示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本质,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媒介理论等。*新闻传播史致力于展现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包括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各种专史。*新闻传播技能致力于培育新闻传播的实际能力,包括采访写作、编辑业务、媒体评论、节目制作等。早期研究著作:(新闻传播学研究一般从新闻传播史开始)历史:姚公鹤《上海报业小史》(1917)【国人第一部新闻传播学著述)理论:徐宝璜《新闻学》(1919)【徐宝璜,字伯轩,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新闻界的泰斗。在中国新闻史和中国新闻学史上,他都享有盛誉,被称为“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一一方汉奇《新闻学》1994年版序】业务: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研究现状:相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风光无限全球范围的新闻传
全球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 导论——追寻新闻传播的“光荣与梦想” 新闻传播学是近代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际�才开始逐步 生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门学科。19 世纪末德国等地开设了世界 最早的新闻课程�同时进行新闻研究。19 世纪末我国新闻传播学随 着新闻事业的兴起而诞生。 新闻传播学三大板块� * 新闻传播理论致力于揭示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本质�包括新闻理论、 传播理论、媒介理论等。 * 新闻传播史致力于展现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包括中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各种专史。 * 新闻传播技能致力于培育新闻传播的实际能力�包括采访写作、编 辑业务、媒体评论、节目制作等。 早期研究著作��新闻传播学研究一般从新闻传播史开始� 历史�姚公鹤《上海报业小史》�1917�【国人第一部新闻传播学著述】 理论�徐宝璜《新闻学》�1919�【徐宝璜�字伯轩�是五四运动前后 中国新闻界的泰斗。在中国新闻史和中国新闻学史上�他都享有盛誉� 被称为“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 ——方汉奇《新闻学》1994 年版序】 业务�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 研究现状�相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风光无限全球范围的新闻传
播史则显得落寞寂寒全球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主导范式:1.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我国第一本全球新闻传播史领域的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该书将全球新闻传播史建构成资产阶级报业同无产阶级报业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彼此冲突的历史图景。“东”“西”并置、二水分流的架构,成为此后十余年间全球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主导范式(paradigm)。2.梁洪浩主编:《外国新闻事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新增了第三世界的内容,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三足鼎立”的范式。突破范式:张昆:《简明世界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它们不再遵循“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化分野,而试图以“全球通史”的眼光审视各大文明的新闻传播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建构一种总体的新闻传播史。开启了值得关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式。有待开掘:历史哲学问题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尚未深究有关学科自身安身立命的问题,而一直以某种似乎不言而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
播史则显得落寞寂寥 全球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主导范式� 1. 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我国第一本全球新闻 传播史领域的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该书将全球新闻传 播史建构成资产阶级报业同无产阶级报业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彼此冲 突的历史图景。“东”“西”并置、二水分流的架构�成为此后十余年 间全球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主导范式�paradigm�。 2. 梁洪浩主编�《外国新闻事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新增 了第三世界的内容�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三足鼎立”的范式。 突破范式� 张昆�《简明世界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0。 它们不再遵循“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化分野�而 试图以“全球通史”的眼光审视各大文明的新闻传播活动及其相互关 系�从而建构一种总体的新闻传播史。开启了值得关注的研究思路和 研究范式。 有待开掘�历史哲学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尚未深究有关学科自身安身立命的问题�而 一直以某种似乎不言而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三种观察历史的方法一一原始的历史、反省的历史、哲学的历史。我国迄今为止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基本处于第一个层面,即原始的历史或者克罗齐所说“纪念碑式的历史”。传统史学“不言而喻”的史观: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已经僵死的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研究就是想方设法趋近这一客观存在,以尽可能详尽的史料展现其本原的面貌,复现其本真的情景。曾任北大校长和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傅斯年曾说过:“史学就是史料学”,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史观。埃默里父子的《美国新闻史》基本上还是遵循着传统的史学研究与史学理论。新闻传播史研究发展方向:基本范式的转换*从微观的考据转向宏观的把握*从表象的观察转向深层的透视*从事实的描述转向意义的阐发*换言之,由“史实”与“学术”,转向“义理”与“思想”当代史学研究趋势:三大命题当代史学研究的新动向和新发展以20世纪为起点,尤以二战结束为标志,概言之为三个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文学史”。对“历史”概念的澄清:“历史”有两层含义:一是客观发生的事实,二是人们对这种试试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三种观察历史的方法——原始的历史、反省 的历史、哲学的历史。我国迄今为止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基本处于第一 个层面�即原始的历史或者克罗齐所说“纪念碑式的历史”。 传统史学“不言而喻”的史观� 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已经僵死的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存在�历史研究就是想方设法趋近这一客观存在�以尽可能详尽 的史料展现其本原的面貌�复现其本真的情景。曾任北大校长和历史 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傅斯年曾说过�“史学就是史料学”�非常典型地体 现了这种史观。埃默里父子的《美国新闻史》基本上还是遵循着传统 的史学研究与史学理论。 新闻传播史研究发展方向�基本范式的转换 * 从微观的考据转向宏观的把握 * 从表象的观察转向深层的透视 * 从事实的描述转向意义的阐发 * 换言之�由“史实”与“学术”�转向“义理”与“思想” 当代史学研究趋势�三大命题 当代史学研究的新动向和新发展以 20 世纪为起点�尤以二战结束 为标志�概言之为三个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 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文学史”。 对“历史”概念的澄清� “历史”有两层含义�一是客观发生的事实�二是人们对这种试试
的认识。简言之,历史事实和历史认识。历史是由发生学的历史和认识论的历史这两个侧面所构成的。所谓历史只能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历史认识,而不可能是发生学意义上的历史事实。一是因为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不可复制复原和重演,我们所说的历史只是“事后”人们对历史事实做的回忆、记录、描绘、演绎评判等,是人们的认知;二是因为任何历史事实都离不开讲述,讲述则受制于一系列语言学的逻辑规则、方向等,这本身也是人类主观范畴内的历史认识。因此,一切历史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历史认识,是对历史事实的重建、重构或重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19世纪以前的“旧史学”:“如实直书”的实证史学;20世纪后的新史学(NewHistory):历史已经从过去被还原到当代,从客体被还原到主体。和十九世纪的实证史学相对,现代史学不再将历史视为独立的、外在的、只同已逝的过去相关而与眼下的现实无涉的“物自体”,史学家必须同现实生活保持密切接触。*历史总是同当代社会、同现世人生息息相关,丝丝相扣。*历史是个人生活和人类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因而具有当代性而非历史性,主体性而非客体性。*历史的立足点由属于过去的客位上转移到属于当代的主位上。两种理论:[美]卡尔·贝克尔:《什么是历史》探讨了历史的当代性历史事实是什么?历史事实并非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而是证明曾经发生过这一事实的有关记载”,“是可以使人们想象的再现这一事件
的认识。简言之�历史事实和历史认识。历史是由发生学的历史和认 识论的历史这两个侧面所构成的。所谓历史只能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历 史认识�而不可能是发生学意义上的历史事实。一是因为真实发生的 历史事实不可复制复原和重演�我们所说的历史只是“事后”人们对 历史事实做的回忆、记录、描绘、演绎评判等�是人们的认知�二是 因为任何历史事实都离不开讲述�讲述则受制于一系列语言学的逻辑、 规则、方向等�这本身也是人类主观范畴内的历史认识。因此�一切 历史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历史认识�是对历史事实的重建、重构或重组。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19 世纪以前的“旧史学”�“如实直书”的实证史学�20 世纪后的新 史学�New History��历史已经从过去被还原到当代�从客体被还原 到主体。和十九世纪的实证史学相对�现代史学不再将历史视为独立 的、外在的、只同已逝的过去相关而与眼下的现实无涉的“物自体”� 史学家必须同现实生活保持密切接触。 * 历史总是同当代社会、同现世人生息息相关�丝丝相扣。 * 历史是个人生活和人类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因而具有当代 性而非历史性�主体性而非客体性。 * 历史的立足点由属于过去的客位上转移到属于当代的主位上。 两种理论� [美]卡尔·贝克尔�《什么是历史》探讨了历史的当代性 历史事实是什么�历史事实并非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而是证明曾 经发生过这一事实的有关记载”�“是可以使人们想象的再现这一事件
的一个象征”。历史事实在哪里?历史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或者说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或文化创造中。历史事实发生于何时?历史事实就活生生地展现于当代而非古代,作用于今人而非古人。[意]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史实并非先已独立存在,而是需要经过人的思考才能显现,事实上史实及其意义是在思想或精神活动中共同产生的;人对史实的判断不是事实客观的陈述,而是思想活动的结果。因而思想活动产生历史,思想活动就是历史。概括起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包含三层意思:复现历史都表现为现时的思想活动;研究历史都由现时的兴趣所引发;把握历史都按现时的水平去衡量。这三者都展示出历史与现时的统一性,而正是这种统一性使过去的历史获得突出的当代性,进而言之当代性才是“全部历史的本质特征”(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武德·步克罗奇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现代史学注重史学的思想蕴涵、哲学意味和精神追求。与传统史学相比,现代史学的哲学意识明显增加。这既是由于20世纪以来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激扬冲荡,又是由于各个学科相互渗透彼此交叉。现代史学由历史科学与历史哲学两个分支构成,前者以10世纪德国一代史学宗师兰克为代表,后者以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科为典范
的一个象征”。 历史事实在哪里�历史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或者说存在于人的精神 世界或文化创造中。 历史事实发生于何时�历史事实就活生生地展现于当代而非古代�作 用于今人而非古人。 [意]克罗齐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史实并非先已独立存在�而是需要经过人的思考才能显现�事实上史 实及其意义是在思想或精神活动中共同产生的�人对史实的判断不是 事实客观的陈述�而是思想活动的结果。因而思想活动产生历史�思 想活动就是历史。 概括起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包含三层意思�复现历史 都表现为现时的思想活动�研究历史都由现时的兴趣所引发�把握历 史都按现时的水平去衡量。这三者都展示出历史与现时的统一性�而 正是这种统一性使过去的历史获得突出的当代性�进而言之当代性才 是“全部历史的本质特征”�克罗齐�。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武德·步克罗奇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现代史学注 重史学的思想蕴涵、哲学意味和精神追求。与传统史学相比�现代史 学的哲学意识明显增加。这既是由于 20 世纪以来各种思潮此起彼伏 激扬冲荡�又是由于各个学科相互渗透彼此交叉。现代史学由历史科 学与历史哲学两个分支构成�前者以 10 世纪德国一代史学宗师兰克 为代表�后者以 18 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科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