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上)现代传媒与社会引论·1.媒介素养课·2.本课程名称解释·3.教学要求·4.教学内容
第一讲(上)现代传媒与社会引论 • 1.媒介素养课 • 2.本课程名称解释 • 3.教学要求 • • 4.教学内容
1.普遍开设的媒介素养课“又在玩手机”?无论是课堂、会议等公共空间,还是卧室、客厅等空间,这是一句指责与抱怨参半的话,能广泛听到?如何达成共识与规范呢?小孩、老人、男人与女人不同群体的媒介素养有区别吗?“得到”(罗振宇)由视频改成音频,有什么好处?
• 1.普遍开设的媒介素养课。 • “又在玩手机”?无论是课堂、会议等公 共空间,还是卧室、客厅等空间,这是一 句指责与抱怨参半的话,能广泛听到?如 何达成共识与规范呢? • 小孩、老人、男人与女人不同群体的媒介 素养有区别吗? • “得到”(罗振宇)由视频改成音频,有 什么好处?
·新媒体,特别是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了,但在应用上不失礼、不违法、不造成人身伤害的规范进程远远落后。需要对新媒体的使用规范进行大范围地讨论、达成共识,从建立新媒体文明,这种使用规范在空间上分为: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
• 新媒体,特别是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 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了,但在应 用上不失礼、不违法、不造成人身伤害的 规范进程远远落后。 • 需要对新媒体的使用规范进行大范围地讨 论、达成共识,从建立新媒体文明。 • 这种使用规范在空间上分为:现实空间和 虚拟空间;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
·2.现代传媒与社会·传统媒体一大众媒体·现代社会:大众媒体一工业化一城镇化(三者任何互动?)新媒体:自媒体与公众号·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能缓解传统工业化的人口过度集中,以及形成的特大城市病么?
• 2.现代传媒与社会 • 传统媒体—大众媒体 • 现代社会:大众媒体—工业化—城镇化 (三者任何互动?) • 新媒体:自媒体与公众号 • 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能缓解传统 工业化的人口过度集中,以及形成的特大 城市病么?
·3.教学要求·第一,新闻播报课前总10分钟,每人1-2分钟·讲台上·播报,·简短但要素较全·记入课堂表现
• 3.教学要求 • 第一,新闻播报 • 课前总10分钟,每人1-2分钟 • 讲台上 • 播报, • 简短但要素较全 • 记入课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