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类非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回避的是,一部分传统技艺因创新设计 不足,难以跟上市场的步伐。 随着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2015年中国传统医药立法工作取 得重大突破,中国传统医药逐渐被世界认知。2015年,北京、安徽等地公布了 省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名单,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达到了43 人。尽管传统医药发展势头迅速,但传统医药类项目的新增代表项目和扩展项目 数目甚少。 (《新民晚报》2016年11月29日) 材料二 【济南6月8日讯(记者尹延杰)】记者今天从山东省邮政公司了解到,为进 步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邮政 定于2016年6月11日发行《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1套2枚,两枚邮票采取连 印形式,分别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中心,从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用 线描的表现形式环绕展示在周围,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整 体风格古朴、简洁,主题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昆曲、珠算、剪纸、 端午节、古琴: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长城、福建土楼、敦煌莫髙窟、北京故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 材料 文化部社图司巡视员周小璞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为 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些专家认为,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 化遗产属无形或隐形,是人的精神创造,更凸显了对其保护抢救的重要性。它可 以暂时没有任何意义,可要可不要,但如果因此而不重视,让其自生自灭,将给 人类、国家、民族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断裂 (摘自2007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内容各有侧重,材料一从总体上介绍2016年我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情况,材料二、材料三着重介绍具体保护措施。 B.材料二表明,“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指的是自然景观,而“非物质”文化遗 产是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C.从材料二可知,设立“文化遗产日”、发行纪念邮票也是保护非遗的措施, 它可以强化民众对非遗的价值和保护非遗的意义的认知 D.材料三认为,“非物质”的属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创造,并没有 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因此容易为人们所忽视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材料一以民间文学、相声为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不能故步自 封,抱残守缺,而要与时代同步,否则就有可能失传。 B.酿酒类、制瓷类非遗项目因为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 因此,如何提高非遗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C.材料二中的纪念邮票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选取的都是 文化遗产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体现出鲜明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设计理念。 D.国家之所以将“抢救第一”作为保护非遗的方针之一,是因为一些非遗项目 并没有系统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主要依靠师傅口传心授来传承,很容易失传
瓷类非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回避的是,一部分传统技艺因创新设计 不足,难以跟上市场的步伐。 随着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2015年中国传统医药立法工作取 得重大突破,中国传统医药逐渐被世界认知。2015 年,北京、安徽等地公布了 省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名单,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达到了 43 人。尽管传统医药发展势头迅速,但传统医药类项目的新增代表项目和扩展项目 数目甚少。 (《新民晚报》2016 年 11 月 29 日) 材料二 【济南 6 月 8 日讯(记者尹延杰)】记者今天从山东省邮政公司了解到,为进一 步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邮政 定于 2016 年 6 月 11 日发行《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 1 套 2 枚,两枚邮票采取连 印形式,分别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中心,从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用 线描的表现形式环绕展示在周围,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整 体风格古朴、简洁,主题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昆曲、珠算、剪纸、 端午节、古琴;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长城、福建土楼、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 材料三 文化部社图司巡视员周小璞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为 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些专家认为,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 化遗产属无形或隐形,是人的精神创造,更凸显了对其保护抢救的重要性。它可 以暂时没有任何意义,可要可不要,但如果因此而不重视,让其自生自灭,将给 人类、国家、民族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断裂。 (摘自 2007 年 4 月 28 日《人民日报》)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内容各有侧重,材料一从总体上介绍 2016 年我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情况,材料二、材料三着重介绍具体保护措施。 B. 材料二表明,“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指的是自然景观,而“非物质”文化遗 产是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C. 从材料二可知,设立“文化遗产日”、发行纪念邮票也是保护非遗的措施, 它可以强化民众对非遗的价值和保护非遗的意义的认知。 D. 材料三认为,“非物质”的属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创造,并没有 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因此容易为人们所忽视。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 材料一以民间文学、相声为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不能故步自 封,抱残守缺,而要与时代同步,否则就有可能失传。 B. 酿酒类、制瓷类非遗项目因为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 因此,如何提高非遗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C. 材料二中的纪念邮票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选取的都是 文化遗产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体现出鲜明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设计理念。 D. 国家之所以将“抢救第一”作为保护非遗的方针之一,是因为一些非遗项目 并没有系统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主要依靠师傅口传心授来传承,很容易失传
E.材料三强调,与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 神的载体,如果任其自生自灭,人们可能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 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 【答案】7.C 9.①继承人高龄化且人数不足,一些项目有失传危险。②法律保护缺失。③项 目保护发展不均衡。④创新不足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A项,材料一主要介绍2016 年之前保护非遗的情况,材料三不属于“具体保护措施”;B项,“物质性”文 化遗产除“自然景观”外,还有其他项目:D项“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 值”不妥。 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A项,材料列举民间文学、 相声的例子,不是用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失传”;B项“因 为…经济效益,所以发展比较好”强加因果,“提高……经济效益”非“当务 之急”;E项,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当前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的主要问题,立足文本内容分析。如继承人高 龄化且人数不足,法律保护缺失,项目保护发展不均衡,创新不足。 点睛: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 的事例进行论证,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 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①一见大器之, 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 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 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 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 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 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万全计 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 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 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盜,亦不为矣。 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 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 宗未袱庙②,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③之祭。震因言:“《礼记》云‘丧三年 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④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褊⑤于庄 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 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 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朱震传》
E. 材料三强调,与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 神的载体,如果任其自生自灭,人们可能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 9.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 题? 【答案】7. C 8. CD 9. ①继承人高龄化且人数不足,一些项目有失传危险。②法律保护缺失。③项 目保护发展不均衡。④创新不足。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A 项,材料一主要介绍 2016 年之前保护非遗的情况,材料三不属于“具体保护措施”;B 项,“物质性”文 化遗产除“自然景观”外,还有其他项目;D 项“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 值”不妥。 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A 项,材料列举民间文学、 相声的例子,不是用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失传”;B 项“因 为……经济效益,所以发展比较好”强加因果,“提高……经济效益”非“当务 之急”;E 项,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当前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的主要问题,立足文本内容分析。如继承人高 龄化且人数不足,法律保护缺失,项目保护发展不均衡,创新不足。 点睛: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 的事例进行论证,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 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①一见大器之, 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 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 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 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 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 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万全计 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 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 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 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 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 宗未袱庙②,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③之祭。震因言:“《礼记》云‘丧三年 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④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⑤于庄 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 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 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朱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