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桃源、益阳三校2016届髙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学校:桃源一中命题教师:江献忠 作答要求 1.请考生认真检査试卷和答题卡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 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美学 骆冬青 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 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 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 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 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 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汉字构造以 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汉字美学真正 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 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 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 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 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汉字之 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 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 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 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若深究“文”之含义,则“文 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 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还是一种哲学。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 的。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②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或者说, 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比如,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 的物质条件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 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自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 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许慎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 八卦,以垂宪象。”这里的“俯仰ˆ观象”、“观法”,“近取诸身”等,昭示了文字与 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化石般被凝定
湖南省澧县、桃源、益阳三校 2016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时量: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命题学校:桃源一中 命题教师:江献忠 作答要求: 1.请考生认真检查试卷和答题卡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 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第 I 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字美学 骆冬青 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 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 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 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 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 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汉字构造以 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汉字美学真正 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 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 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 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 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汉字之 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 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 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 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若深究“文”①之含义,则“文 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 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还是一种哲学。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 的。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②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或者说,广 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比如,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 的物质条件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 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自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 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许慎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 八卦,以垂宪象。”这里的“俯仰”“观象”、“观法”,“近取诸身”等,昭示了文字与 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化石般被凝定
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 分的体现。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可是,“汉字 美学”的独特性,却可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 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更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选自《文史知识》《汉 字蕴涵的美学》,2015年4期) 【注】①文: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 ②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1.(3分)下列对汉字美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美学要注重研究汉字构造的原则,即研究汉字美学就要关注汉字的这种独 特的美学创造体现的智慧,要从美学的思维层面来探索汉字蕴涵的美学。 B.汉字美学的真正起点蕴涵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也就是说,汉字的这种 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构造原理使汉字蕴涵了美学要素 C.汉字美学的一个深刻方面体现在汉字在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方面,比如人们探讨 汉字的字音、字形时,这种分析本身就包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史的内容。 D.汉字美学的中国文化蕴涵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在美学领域有着充分的具体体 现,与其他美学相比,汉字美学是自成一体的,是其它美学无法比拟的 2.(3分)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的汉字造字原理“六书”说十分的经典,但是从现 代人的角度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归纳和补正,不然就不能够揭示汉字蕴涵的美学。 B.汉字造字的美学探究与不同书体的变易以及汉字最终的方块字的形态、书写的 物质变迁和技术要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最重要的是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问 题 C.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并不单是为了“识字”,从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中可以透 视出汉字中蕴涵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即汉字中的美学内容蕴涵在汉字的训释之 中 D.许慎认为古代的包羲氏治理天下时,用“仰俯”来“观象”、“观法”,并“近 取诸身”,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作者认为这个过程现如今还在汉 字之中凝定。 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造字原理在甲骨文方面体现得比较复杂,因为在原初的汉字形态甲骨文中 体现了远古的蛮荒气息、野性思维,让人们更容易从美学思维层面探究 B.深入探讨汉字蕴涵的美学、汉字体现的文化精神需要从汉字造字原理、原则切 入,因为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息息相关的。 C.无论从造字原则还是从“文”的角度分析,汉字、西方文字都蕴涵着文化特点, 都有审美化的重要体现,不过汉字与西方文字的美学表现方式不同 D.汉字偏旁的构成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有密切关系,汉字能够长久对应物质 世界的变迁,并且灵活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与汉字美学等有密切关系。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行成,字德立,定州义丰人。少师事刘炫,炫谓门人曰:“行成体局方正,廊 庙才也。”墮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墮 资补谷熟尉。家贫,代计吏集京师,擢制举乙科,改陈仓尉。髙祖谓吏部侍郎张 锐曰:“今选吏岂无才用特达者?朕将用之。”锐言行成,调富平主簿,有能名
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 分的体现。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可是,“汉字 美学”的独特性,却可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 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更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 (选自《文史知识》《汉 字蕴涵的美学》,2015 年 4 期) 【注】①文: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 ②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1.(3 分)下列对汉字美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美学要注重研究汉字构造的原则,即研究汉字美学就要关注汉字的这种独 特的美学创造体现的智慧,要从美学的思维层面来探索汉字蕴涵的美学。 B.汉字美学的真正起点蕴涵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也就是说,汉字的这种 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构造原理使汉字蕴涵了美学要素。 C.汉字美学的一个深刻方面体现在汉字在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方面,比如人们探讨 汉字的字音、字形时,这种分析本身就包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史的内容。 D.汉字美学的中国文化蕴涵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在美学领域有着充分的具体体 现,与其他美学相比,汉字美学是自成一体的,是其它美学无法比拟的。 2.(3 分)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的汉字造字原理“六书”说十分的经典,但是从现 代人的角度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归纳和补正,不然就不能够揭示汉字蕴涵的美学。 B.汉字造字的美学探究与不同书体的变易以及汉字最终的方块字的形态、书写的 物质变迁和技术要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最重要的是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问 题。 C.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并不单是为了“识字”,从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中可以透 视出汉字中蕴涵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即汉字中的美学内容蕴涵在汉字的训释之 中。 D.许慎认为古代的包羲氏治理天下时,用“仰俯”来“观象”、“观法”,并“近 取诸身”,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作者认为这个过程现如今还在汉 字之中凝定。 3.(3 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造字原理在甲骨文方面体现得比较复杂,因为在原初的汉字形态甲骨文中 体现了远古的蛮荒气息、野性思维,让人们更容易从美学思维层面探究。 B.深入探讨汉字蕴涵的美学、汉字体现的文化精神需要从汉字造字原理、原则切 入,因为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息息相关的。 C.无论从造字原则还是从“文”的角度分析,汉字、西方文字都蕴涵着文化特点, 都有审美化的重要体现,不过汉字与西方文字的美学表现方式不同。 D.汉字偏旁的构成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有密切关系,汉字能够长久对应物质 世界的变迁,并且灵活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与汉字美学等有密切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行成,字德立,定州义丰人。少师事刘炫,炫谓门人曰:“行成体局方正,廊 庙才也。”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 资补谷熟尉。家贫,代计吏集京师,擢制举乙科,改陈仓尉。高祖谓吏部侍郎张 锐曰:“今选吏岂无才用特达者?朕将用之。”锐言行成,调富平主簿,有能名
召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太宗以为能,谓房玄龄曰:“古今用人未尝不因介 绍,若行成者,朕自举之,无先容也。” 尝侍宴,帝语山东及关中人,意有同异。行成曰:“天子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 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称善,赐名马一、钱十万、衣一称。自是有大政事, 令与议焉。累迁给事中。帝尝谓群臣:“朕为人主,兼行将相事,岂不是夺公等 名?舜、禹、汤、武得稷、蒐、伊、吕而四海安,汉高祖有萧、曹、韩、彭而天 下宁,兹事朕皆兼之。”行成退,上疏曰:“有隋失道,天下沸腾,陛下拨乱反正, 拯人涂炭,何周、汉君臣所能比数?虽然,盛德含光,规模宏远,左右文武诚无 将相材,奚用大庭广众与之量校,损万乘之尊,与臣下争功哉?”帝嘉纳之 是岁,帝幸灵州,诏皇太子从。行成谏曰:“皇太子宜留监国,对百寮日决庶务 既为京师重,且示四方盛德。”帝以为忠。迁侍中、兼刑部尚书。高宗即位,封 北平县公,监修国史。 永徽四年,自三月不雨至五月,行成惧,以老乞身,制答曰:“古者策免,乖罪 已之义。此在朕寡德,非宰相咎。”乃赐宫女、黄金器,敕勿复辞。行成固请, 帝曰:“公,朕之旧,奈何舍朕去邪?泫然流涕。行成惶恐,不得已复视事。未 几,卒于尚书省舍,年六十七。诏九品以上就第哭。比敛,三遣使赐内衣服,尚 宫宿其家护视。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祭以少牢,谥曰定。 4.(3分)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 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B.尚书,是古代三省之一,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 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C.迁,即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 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比如升级叫迁削、迁谪、左迁 D.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有美谥,如 范仲淹为范文正公;有恶谥,如奸臣秦桧为缪丑。 5.(3分)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资 补谷熟尉 B.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资 补谷熟尉 C.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 资补谷熟尉 D.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资 补谷熟尉 6.(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行成曾经先后辅佐刘炫、隋朝、王世充,但均无大的成就。后来他被张锐 推荐给唐髙祖,才得以施展才能。随即又被唐太宗重用。 B.张行成认为,百姓应该是平等的,所以他敢于纠正皇帝的错误观点。他又善 于奉承迎合皇帝,使皇帝乐于接受他的观点,并屡次提拔他。 C.张行成作为唐朝的三朝元老,深得高宗信任,不仅升迁他为侍中、兼刑部尚 书,还让他监修国史,在他死后又用少牢之礼祭祀他。 D.永徽四年发生了旱灾,张行成认为是自己做宰相不称职而致上天怪罪,坚决 请求辞职。而皇帝则认为是自己缺少德行所致,不许他辞职
召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太宗以为能,谓房玄龄曰:“古今用人未尝不因介 绍,若行成者,朕自举之,无先容也。” 尝侍宴,帝语山东及关中人,意有同异。行成曰:“天子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 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称善,赐名马一、钱十万、衣一称。自是有大政事, 令与议焉。累迁给事中。帝尝谓群臣:“朕为人主,兼行将相事,岂不是夺公等 名?舜、禹、汤、武得稷、蒐、伊、吕而四海安,汉高祖有萧、曹、韩、彭而天 下宁,兹事朕皆兼之。”行成退,上疏曰:“有隋失道,天下沸腾,陛下拨乱反正, 拯人涂炭,何周、汉君臣所能比数?虽然,盛德含光,规模宏远,左右文武诚无 将相材,奚用大庭广众与之量校,损万乘之尊,与臣下争功哉?”帝嘉纳之。 是岁,帝幸灵州,诏皇太子从。行成谏曰:“皇太子宜留监国,对百寮日决庶务, 既为京师重,且示四方盛德。”帝以为忠。迁侍中、兼刑部尚书。高宗即位,封 北平县公,监修国史。 永徽四年,自三月不雨至五月,行成惧,以老乞身,制答曰:“古者策免,乖罪 己之义。此在朕寡德,非宰相咎。”乃赐宫女、黄金器,敕勿复辞。行成固请, 帝曰:“公,朕之旧,奈何舍朕去邪?”泫然流涕。行成惶恐,不得已复视事。未 几,卒于尚书省舍,年六十七。诏九品以上就第哭。比敛,三遣使赐内衣服,尚 宫宿其家护视。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祭以少牢,谥曰定。 4.(3 分)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 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B.尚书,是古代三省之一,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 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C.迁,即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 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比如升级叫迁削、迁谪、左迁。 D.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有美谥,如 范仲淹为范文正公;有恶谥,如奸臣秦桧为缪丑。 5.(3 分)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资 补谷熟尉 B.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资 补谷熟尉 C.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 资补谷熟尉 D.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资 补谷熟尉 6.(3 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行成曾经先后辅佐刘炫、隋朝、王世充,但均无大的成就。后来他被张锐 推荐给唐高祖,才得以施展才能。随即又被唐太宗重用。 B.张行成认为,百姓应该是平等的,所以他敢于纠正皇帝的错误观点。他又善 于奉承迎合皇帝,使皇帝乐于接受他的观点,并屡次提拔他。 C.张行成作为唐朝的三朝元老,深得高宗信任,不仅升迁他为侍中、兼刑部尚 书,还让他监修国史,在他死后又用少牢之礼祭祀他。 D.永徽四年发生了旱灾,张行成认为是自己做宰相不称职而致上天怪罪,坚决 请求辞职。而皇帝则认为是自己缺少德行所致,不许他辞职
7.(10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5分)古者策免,乖罪己之义。此在朕寡德,非宰相咎 (2)(5分)诏九品以上就第哭。比敛,三遣使赐内衣服,尚宫宿其家护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α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8.(6分)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做简要赏析。 9.(5分)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 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赤壁赋》中用 两句写出了 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洒脱。 (3)“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 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題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左二老爷 青铜 桥镇是水陆码头,商铺林立,旗幌蔽日,每逢集日,卖狗皮膏药的、打把式卖艺 的、撂地儿说书的、打竹板唱莲花落的..:哭的笑的喊的叫的说的唱的,样样俱 全 这正是热闹的时辰,热闹的场合,平地里忽然钻出一个细小的声音:“左 老爷来了!”你再看,书不说了,戏不唱了,做买卖的也不讨价还价了,齐刷刷 地闪到街边。打人缝开处,走来一个矮小精瘦的老者,病秧秧的一副气色,倒比 不上他身后跟着的那两杆快枪来得气派。 左二老爷似一阵小风吹过长街,两旁的人便像倒伏的麦浪,齐刷刷地鞠躬致 意。左二老爷只微微颔首,眼皮也不抬地走过去。直到那老迈佝偻的身影走出很 远,人们才醒过神来,该干啥的还干啥。 左二老爷何许人也?非耕非读、不官不商,手上却有丁当哗啦花不完的银钱, 眼前有跑前跑后使不完的跟班,外头有甩得开叫得响抖不完的威风和脸面,用桥 镇人的话说:“手不捉笔,脚不踩耙,头不戴纱,不耽误吃香喝辣, 他凭什么?! 这三教九流之地、鱼龙杂处之所,免不了生出些事端,骗钱昧货伤人打脸 闹得风波汹涌天昏地暗,只要找到左二老爷,就风平浪静云住雨歇了。也因此
7.(10 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5 分)古者策免,乖罪己之义。此在朕寡德,非宰相咎。 (2) (5 分)诏九品以上就第哭。比敛,三遣使赐内衣服,尚宫宿其家护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8.(6 分)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做简要赏析。 9.(5 分)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6 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 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 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洒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 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題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左二老爷 青 铜 桥镇是水陆码头,商铺林立,旗幌蔽日,每逢集日,卖狗皮膏药的、打把式卖艺 的、撂地儿说书的、打竹板唱莲花落的……哭的笑的喊的叫的说的唱的,样样俱 全。 这正是热闹的时辰,热闹的场合,平地里忽然钻出一个细小的声音:“左二 老爷来了!”你再看,书不说了,戏不唱了,做买卖的也不讨价还价了,齐刷刷 地闪到街边。打人缝开处,走来一个矮小精瘦的老者,病秧秧的一副气色,倒比 不上他身后跟着的那两杆快枪来得气派。 左二老爷似一阵小风吹过长街,两旁的人便像倒伏的麦浪,齐刷刷地鞠躬致 意。左二老爷只微微颔首,眼皮也不抬地走过去。直到那老迈佝偻的身影走出很 远,人们才醒过神来,该干啥的还干啥。 左二老爷何许人也?非耕非读、不官不商,手上却有丁当哗啦花不完的银钱, 眼前有跑前跑后使不完的跟班,外头有甩得开叫得响抖不完的威风和脸面,用桥 镇人的话说:“手不捉笔,脚不踩耙,头不戴纱,不耽误吃香喝辣。” 他凭什么?! 这三教九流之地、鱼龙杂处之所,免不了生出些事端,骗钱昧货伤人打脸, 闹得风波汹涌天昏地暗,只要找到左二老爷,就风平浪静云住雨歇了。也因此
不管是江浙大贾,还是沧州豪客,乃至各家店铺,街头摆摊炸果子、卖菜的小贩, 只要踩着桥镇的地面,都要孝敬左二老爷一些日用钱,桥镇人管它叫地皮税”。 这一日,左二老爷照例转完了街,正在富春楼喝茶,突然来了个推独轮车的 少年人,一头拜倒在左二老爷身前。 原来,这是个打北乡过来卖馍的,头一回来桥镇,刚交了地皮税”,车子还 没扎稳,馍就被哄抢一空。这满街的人,问谁要钱去? 左二老爷细细地抿着茶,眼皮也不抬。末了,把茶碗往桌上一顿,说:“去 吧,少不了你馍钱 少年人前脚走,管家后脚上街,提一面响铜锣往十字街口一站,“咣咣咣 三声响过,说:“谁吃了人家的馍,把钱送到富春楼柜上。一个馍,一个铜板。” 个馍一个铜板?忒贵了些吧!可左二老爷说了,天底下没有白吃的馍! 富春楼一时挤破了脑袋。这边,卖馍的少年人抹着眼泪一路走,忽听身后马 蹄声疾雨般撵上来,马上人抬手扔过个手巾包儿,说:“左二老爷说了,您一个 外乡人来俺桥镇做买卖,照顾多有不周。这多出的馍钱,就当跟您赔不是了。 日子快如马蹄,转眼五年过去。县里忽然来了个18岁的新县长,新官上任 三把火,剿土匪、惩恶霸、治青皮,砍砍杀杀。桥镇却依然故我。 这一日,左二老爷闷得慌,就去了戏园子里。唱的是豫剧《包文正二下陈州》。 演包文正的是光州城来的名角儿赛金锣,一条嗓子盖过了铜锣家伙: 私访走上陈州道 不戴乌纱不穿袍 不骑快马不坐轿 水影里庄稼佬 有谁知乔装改扮的开封府尹黑老包 听到要紧处,左二老爷忍不住喊声“好”!这时候,邻座来了个长袍客,二十 上下的年纪,却吸着一杆两尺半长的旱烟袋,一个劲儿喷云吐雾。那长袍客落座 时,偏巧坐歪了条凳,身一斜,通红的烟袋锅子猛地蹭在了左二老爷脸上,“滋 的一道白烟过后,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股子肉焦味儿。 左二老爷疼得浑身一哆嗦,差点没蹦起来。身后的跟班还没撩起衣襟,左二 老爷的手早已伸过来,摁住了。 长袍客似笑非笑地望一眼,问:“这位老爷,没烫着您吧?” 左二老爷笑笑,顺手端起茶碗抿一口,眼皮也不抬地说:“不碍事儿,听戏, 听戏 戏台上,锣鼓一紧,赛金锣抖开一条铁打的嗓子唱: 小衙内杨金吾火上浇油真可恼 俺倒要细查细访细盘细问细推敲 查明了真赃实据定斩不饶 长袍客起身走了。管家说:“咦,这不 你那眼色!五年前推车卖馍娃,今日个坐衙县大人。”左二老爷抿口茶, 幽幽地道:“包文正下陈州,是要血溅狗头铡的 次日,左二老爷将枪械、钱粮封了,差管家送往县里,自己却关了宅门,去 了镇外一处小院,闭门谢客。数日后,打县城快马递来一封素笺,没有称呼和落 款 识时务方为俊杰,知深浅才是达人 你赠我馍钱一吊,我还你性命一条
不管是江浙大贾,还是沧州豪客,乃至各家店铺,街头摆摊炸果子、卖菜的小贩, 只要踩着桥镇的地面,都要孝敬左二老爷一些日用钱,桥镇人管它叫“地皮税”。 这一日,左二老爷照例转完了街,正在富春楼喝茶,突然来了个推独轮车的 少年人,一头拜倒在左二老爷身前。 原来,这是个打北乡过来卖馍的,头一回来桥镇,刚交了“地皮税”,车子还 没扎稳,馍就被哄抢一空。这满街的人,问谁要钱去? 左二老爷细细地抿着茶,眼皮也不抬。末了,把茶碗往桌上一顿,说:“去 吧,少不了你馍钱。” 少年人前脚走,管家后脚上街,提一面响铜锣往十字街口一站,“咣咣咣” 三声响过,说:“谁吃了人家的馍,把钱送到富春楼柜上。一个馍,一个铜板。” 一个馍一个铜板?忒贵了些吧!可左二老爷说了,天底下没有白吃的馍! 富春楼一时挤破了脑袋。这边,卖馍的少年人抹着眼泪一路走,忽听身后马 蹄声疾雨般撵上来,马上人抬手扔过个手巾包儿,说:“左二老爷说了,您一个 外乡人来俺桥镇做买卖,照顾多有不周。这多出的馍钱,就当跟您赔不是了。” 日子快如马蹄,转眼五年过去。县里忽然来了个 18 岁的新县长,新官上任 三把火,剿土匪、惩恶霸、治青皮,砍砍杀杀。桥镇却依然故我。 这一日,左二老爷闷得慌,就去了戏园子里。唱的是豫剧《包文正二下陈州》。 演包文正的是光州城来的名角儿赛金锣,一条嗓子盖过了铜锣家伙: 私访走上陈州道 不戴乌纱不穿袍 不骑快马不坐轿…… 水影里庄稼佬 有谁知乔装改扮的开封府尹黑老包…… 听到要紧处,左二老爷忍不住喊声“好”!这时候,邻座来了个长袍客,二十 上下的年纪,却吸着一杆两尺半长的旱烟袋,一个劲儿喷云吐雾。那长袍客落座 时,偏巧坐歪了条凳,身一斜,通红的烟袋锅子猛地蹭在了左二老爷脸上,“滋” 的一道白烟过后,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股子肉焦味儿。 左二老爷疼得浑身一哆嗦,差点没蹦起来。身后的跟班还没撩起衣襟,左二 老爷的手早已伸过来,摁住了。 长袍客似笑非笑地望一眼,问:“这位老爷,没烫着您吧?” 左二老爷笑笑,顺手端起茶碗抿一口,眼皮也不抬地说:“不碍事儿,听戏, 听戏。” 戏台上,锣鼓一紧,赛金锣抖开一条铁打的嗓子唱: 小衙内杨金吾火上浇油真可恼 俺倒要细查细访细盘细问细推敲 查明了真赃实据定斩不饶…… 长袍客起身走了。管家说:“咦,这不……” “你那眼色!五年前推车卖馍娃,今日个坐衙县大人。” 左二老爷抿口茶, 幽幽地道:“包文正下陈州,是要血溅狗头铡的……” 次日,左二老爷将枪械、钱粮封了,差管家送往县里,自己却关了宅门,去 了镇外一处小院,闭门谢客。数日后,打县城快马递来一封素笺,没有称呼和落 款: 识时务方为俊杰,知深浅才是达人。 你赠我馍钱一吊,我还你性命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