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打盹/吨位逾越/瑜伽撅嘴/昏厥船舷/眩晕 B.蓊郁/酒瓮檄文/缴纳悭吝/铿锵犒赏/缟素 C.龃龉/囹圄 篡改/编纂漩涡/旋风噱头/戏谑 D.洗涮/刷白 呼吁/芋头 漱口/簌簌 揶揄/椰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凋敝燥热以身作责天网诙诙,疏而不漏 B.防碍 翔实 披沙拣金 叶嶂目,不见泰山 C.忤逆制裁歃血为盟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D.坦露 版图 开源节流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博学的老先生身体每况愈下:若不及时将他们宝贵的治学成果抢救下来,将是 中国学术 界的重大损失 B.警察化装为“赌友”,向赌徒发出召唤,开门揖盗,一举擒获了十多名赌徒,成功 破获了这 起地下赌博案 C.封建官员如果能抵制名利的诱惑,洁身自好,一心为民,那么政治清明,海晏河清 的局面便 指日可待了。 D.考场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若不按照题目要求来写,纵然锦心绣口,写的文采斐然 恐怕最 终也是文对不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4月27日,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表示,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 不会引发这些疾病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B.近年,浙江省致力于编制一张“预警网”,在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敏感区设立“信 息采集点 以监测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情况
边城高级中学 2011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打盹./吨.位 逾.越/瑜.伽 撅.嘴/昏厥. 船舷./眩.晕 B.蓊.郁/酒瓮. 檄.文/缴.纳 悭.吝/铿.锵 犒.赏/缟.素 C.龃龉./囹圄. 篡.改/编纂. 漩.涡/旋.风 噱.头/戏谑. D.洗涮./刷.白 呼吁./芋.头 漱.口/簌.簌 揶.揄/椰.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凋敝 燥热 以身作责 天网诙诙,疏而不漏 B.防碍 翔实 披沙拣金 一叶嶂目,不见泰山 C.忤逆 制裁 歃血为盟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D.坦露 版图 开源节流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博学的老先生身体每况愈下 ....;若不及时将他们宝贵的治学成果抢救下来,将是 中国学术 界的重大损失。 B.警察化装为“赌友”,向赌徒发出召唤,开门揖盗 ....,一举擒获了十多名赌徒,成功 破获了这 起地下赌博案。 C.封建官员如果能抵制名利的诱惑,洁身自好,一心为民,那么政治清明,海晏河清 .... 的局面便 指日可待了。 D.考场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若不按照题目要求来写,纵然锦心绣口 ....,写的文采斐然, 恐怕最 终也是文对不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4 月 27 日,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表示,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 入境, 不会引发这些疾病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B.近年,浙江省致力于编制一张“预警网”,在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敏感区设立“信 息采集点, 以监测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情况
C.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大会,通过认真学习,家长们都 认识不适 当地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D.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张珂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相关, 其起因 可能是地壳应力释放所致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农民精耕细作,在较少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这是中国农业高产的重要原因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一路见到丰茂的农作物,盛赞 (《中英通 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5页)使团中随行的农学家巴罗估计中国的农业收获 率高过欧洲,他写道 (同上书,第186页)后来,法国汉学家谢和奈有所评 ①中国农业于18世纪达到了其发展的最高水平 ②中国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农民 ③麦子的收获率是15:1,而在欧洲居首位的英国为10:1 ④在整个路途上,我没见到一块土地不是用无限的辛劳来加以耕作,生产它能够生产的 每一种粮食和疏菜 A.①④③②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10题。 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 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 内外无私,上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 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霸乎?″管仲曰:此极非 其善者,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如何而害霸乎?″管仲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
C.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大会,通过认真学习,家长们都 认识不适 当地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D.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张珂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相关, 其起因 可能是地壳应力释放所致。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农民精耕细作,在较少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这是中国农业高产的重要原因。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一路见到丰茂的农作物,盛赞“ ”,“ ”(《中英通 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 25 页)。使团中随行的农学家巴罗估计中国的农业收获 率高过欧洲,他写道:“ 。”(同上书,第 186 页)后来,法国汉学家谢和奈有所评 价: 。” ①中国农业于 18 世纪达到了其发展的最高水平 ②中国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农民 ③麦子的收获率是 15﹕1,而在欧洲居首位的英国为 10﹕1 ④在整个路途上,我没见到一块土地不是用无限的辛劳来加以耕作,生产它能够生产的 每一种粮食和蔬菜 A.①④③②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一 10 题。 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 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 内外无私,上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 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霸乎?”管仲曰:“此极.非 其善者,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如何而害霸乎?”管仲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
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晋中行穆伯攻 鼓①,经年而弗能下,馈间伦曰:“鼓之啬夫②,间伦知之。请无疲土大夫,而鼓可得。”穆 伯不应,左右曰:“不折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君奚为不取?”穆伯日:“间伦之为人 也,佞而不仁,若使间伦下之,吾可以不赏之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 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 夫穆伯,列国之大夫,管仲,霸者之良佐,犹能慎于信任、远避佞人也如此,况乎为四 海之大 君,应干龄之上圣,而可使巍巍至德之盛,将有所间乎?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 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则小人绝其私佞 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 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③将何望哉! 太宗览疏叹曰:“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 节选自《贞观政要·诚信》,有 删节 【注】①鼓:城邑名。②啬夫:秦汉时的乡官,这里指掌管鼓城的官员。③永锡祚胤: 锡,赐福:祚,读zUo,赐福、保佑:胤,读yin,子孙后代。祚胤:福运及于后代子孙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无疲士大夫 疲:疲惫 B.此极非其善者 极:极端,过分 C.厉之以义 厉:通“励”,勉励 D.审罚而明赏 审:清楚地 7.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日 而可使巍巍至德之盛 而君幸于赵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然后善善而恶恶 D.必怀之以德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作《师说》以贻之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 可保/ 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
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晋中行穆伯攻 鼓①,经年而弗能下,馈间伦曰:“鼓之啬夫②,间伦知之。请无疲.士大夫,而鼓可得。”穆 伯不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君奚为不取?”穆伯曰:“间伦之为人 也,佞而不仁,若使间伦下之,吾可以不赏之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 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 夫穆伯,列国之大夫,管仲,霸者之良佐,犹能慎于信任、远避佞人也如此,况乎为四 海之大 君,应千龄之上圣,而可使巍巍至德之.盛,将有所间乎?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 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则小人绝其私佞, 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 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③将何望哉! 太宗览疏叹曰:“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 (节选自《贞观政要·诚信》,有 删节) 【注】①鼓:城邑名。②啬夫:秦汉时的乡官,这里指掌管鼓城的官员。③永锡祚胤: 锡,赐福;祚,读 zuò,赐福、保佑;胤,读 yìn,子孙后代。祚胤:福运及于后代子孙。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无疲.士大夫 疲:疲惫 B.此极.非其善者 极:极端,过分 C.厉.之以义 厉:通“励”,勉励 D.审.罚而明赏 审:清楚地 7.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日 B.而可使巍巍至德之.盛 而君幸于.赵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然后善善而.恶恶 D.必怀之以.德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作《师说》以.贻之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 可保/ 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B.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
可保永 锡/祚胤将何望哉! C.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 可保/ 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D.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 可保永 锡/祚胤将何望哉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魏征给唐太宗的谏言,他认为君臣之间惟有诚信,才能君尽其礼,臣尽其忠。 B.小人有功也应赏,但赏小人则会助长奸佞之风,这是穆伯不采纳馈间伦的建议的原 因 C.管仲认为,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远避小人是称霸的前提,其中远避小人尤其重 D.穆伯认为,一个大国之君对待臣下只有讲求德信义礼,才能让“君子小人是非不杂” 子更能尽忠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晋中行穆伯攻鼓,经年而弗能下。(3分) 译文: (2)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3分) (3)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4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钟陵禁烟寄从弟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佀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注:①禁烟:指寒食节,这一天,家家禁止烟火,进行祭祖、踏青等活动 (1)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就诗歌首句中“落絮飞花”和“日又西”两个意 象加以分析。(4分) (2)试分析诗歌结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3分)
可保永 锡/祚胤将何望哉! C.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 可保/ 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D.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 可保永 锡/祚胤将何望哉!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魏征给唐太宗的谏言,他认为君臣之间惟有诚信,才能君尽其礼,臣尽其忠。 B.小人有功也应赏,但赏小人则会助长奸佞之风,这是穆伯不采纳馈间伦的建议的原 因。 C.管仲认为,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远避小人是称霸的前提,其中远避小人尤其重 要。 D.穆伯认为,一个大国之君对待臣下只有讲求德信义礼,才能让“君子小人是非不杂”, 君 子更能尽忠。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晋中行穆伯攻鼓,经年而弗能下。(3 分) 译文: (2)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3 分) 译文: (3)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4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钟陵禁烟寄从弟 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注:①禁烟:指寒食节,这一天,家家禁止烟火,进行祭祖、踏青等活动。 (1)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就诗歌首句中“落絮飞花”和“日又西”两个意 象加以分析。(4 分) 答: 。 (2)试分析诗歌结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3 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①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也? 。(贾谊《过秦论》) ②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赤 璧赋》 (2)古诗默写。(任选一首默写)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 明怨恨曲 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十二门前融冷光 十三丝动 紫皇。(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 每小题 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一15题 手机成信息安全最大隐患 手机正以前所未有的扩张速度风行于世,进入社会每个家庭成员,而且政府组织、部门 和军事机关也纷纷使用手机通话其中的信息流量和质量大幅上升手机间谍开始浮出水面。 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英语国家在冷战时期秘密建有一个名为“阶梯”的间谍网,它遍布全球 的侦听站,可截获手机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此外,美国政府还利用“阶梯”获取了有关 日本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的信息、法国于1993年参加关贸总协定时的商业秘密以及197年 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重要信息。此后,只要有重大的商业事件发生,“阶梯”总是以
答: 。 12.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①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者,何 也? 。(贾谊《过秦论》) ②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苏轼《赤 璧赋》) (2)古诗默写。(任选一首默写) ③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 明怨恨曲 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④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 十三丝动 紫皇。(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 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一 15 题。 手机成信息安全最大隐患 手机正以前所未有的扩张速度风行于世,进入社会每个家庭成员,而且政府组织、部门 和军事机关也纷纷使用手机通话,其中的信息流量和质量大幅上升,手机间谍开始浮出水面。 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英语国家在冷战时期秘密建有一个名为“阶梯”的间谍网,它遍布全球 的侦听站,可截获手机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此外,美国政府还利用“阶梯”获取了有关 日本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的信息、法国于 1993 年参加关贸总协定时的商业秘密以及 1997 年 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重要信息。此后,只要有重大的商业事件发生,“阶梯”总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