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原理:土壤自然净化原理 进展:早期滤料为石头,砖块、陶料等。其掛膜后易堵塞, 且负荷低;随着滤料轻质化,滤料可以高架与滤料层变厚, 因而可以增加水力负荷,改善气液传质,提高负荷(形成高 负荷生物滤池);也可以通过曝气传质、提高负荷(接触氧 化) 2、普通生物滤池:(现在少见, ·构造: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P204图5-2)。 a、池体、一般深2~2.5m,池壁超高0.5~0.9m(防风),其 底部为承托层(排水系统和大块滤料(起支撑、排水以及通水) 中部为工作层(掛膜),上部为配水系统,壁可设孔也可不 开孔,开孔在冬季有影响
二、 生 物 滤 池 • 1、概述;原理:土壤自然净化原理 • 进展:早期滤料为石头,砖块、陶料等。其掛膜后易堵塞, 且负荷低;随着滤料轻质化,滤料可以高架与滤料层变厚, 因而可以增加水力负荷,改善气液传质,提高负荷(形成高 负荷生物滤池);也可以通过曝气传质、提高负荷(接触氧 化)。 • 2、普通生物滤池:(现在少见,只需要了解) • 构造: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P204 图5-2)。 • a、池体、一般深2~2.5m,池壁超高0.5~0.9m(防风),其 底部为承托层(排水系统和大块滤料(起支撑、排水以及通水) 中部为工作层(掛膜),上部为配水系统,壁可设孔也可不 开孔,开孔在冬季有影响
b、滤料:碎石、卵石、炉渣、焦炭等,总厚度15~2.0m,其 中工作层1.3-18m,粒径20-40mm;承托层0.2m,粒径70 l0omm。这种滤料比表面积较大,且较粗糙,易掛膜,孔隙率 般利于供氧与传质,且易就地取材值材料比重大待我重, 工作层不厚,工作效率不变,占地大 、布水装置:固定喷咀式布水系统——即投配池、布水管、 喷咀组成。污水流入投配池是连续的,但布水是间歇式, 喷水周期5-8min 投配池内设虹吸装置(间歇供水,使滤料排水后间歇充氧 生物膜再生)。排水干管布设在滤池表面下0.5-0.8m,支 竖)管依据喷咀服务半径设置,高出滤料之上0.15-0.2m, 竖管上安装喷咀,通过喷咀均匀布水。 d、排水系统:包括渗水装置、汇水沟、总排水沟(或集水槽), 见图5-2,汇水沟i=0.01-0.02(横向)、集水槽i=0.05 0.01(纵向 。作用:排放处理后出水,保证间歇 阶段的通风(底部h≥0.6m);汇水沟宽0.15m,间距2.5 40m(与布水间距一致);排水沟内流速>0.7m/s; 渗水装置可以是大块滤料,也可以是图5-4混凝土板,渗水装 置排水口面积占滤池总面积的20%以上
b、滤料:碎石、卵石、炉渣、焦炭等,总厚度1.5~2.0m,其 中工作层1.3-1.8m,粒径20-40mm;承托层0.2m,粒径70- 100mm。这种滤料比表面积较大,且较粗糙,易掛膜,孔隙率 一般,利于供氧与传质,且易就地取材,但材料比重大,荷载重, 工作层不厚,工作效率不变,占地大。 c、布水装置:固定喷咀式布水系统——即投配池、布水管、 喷咀组成。污水流入投配池是连续的,但布水是间歇式, 喷水周期5-8min。 • 投配池内设虹吸装置(间歇供水,使滤料排水后间歇充氧, 生物膜再生)。排水干管布设在滤池表面下0.5-0.8m,支 (竖)管依据喷咀服务半径设置,高出滤料之上0.15-0.2m, 竖管上安装喷咀,通过喷咀均匀布水。 d、排水系统:包括渗水装置、汇水沟、总排水沟(或集水槽), 见图5-2,汇水沟i=0.01-0.02(横向)、集水槽i=0.05- 0.01(纵向-书中出错)。作用:排放处理后出水,保证间歇 阶段的通风(底部h≥0.6m);汇水沟宽0.15m,间距2.5- 4.0m(与布水间距一致);排水沟内流速>0.7m/s; • 渗水装置可以是大块滤料,也可以是图5-4混凝土板,渗水装 置排水口面积占滤池总面积的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