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华師范大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1课程号072601学院物理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专业
教 学 大 纲 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实验 1 课 程 号 072601 学 院 物理工程学院 专 业 物理学专业
《普通物理实验1》教学大纲课程类别072601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1GeneralPhysicsExperiment1英文名称11建议修读学期学分30实验学时34其中:实践学时30总学时数其他学时4力学、高等数学预修课程考核方式课堂考核、实验报告、期末考试适用专业物理学张来斌大纲审核人王海龙大纲执笔人一、课程性质普通物理实验1是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以实验操作为主,将物理学基本操作、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进行有机结合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掌握普通物理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力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为后继的课程及将来的工作和科研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将实现以下成长目标:1.加强物理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初步学会常用仪器的使用,培养独立操作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数据的测定,培养正确记录、合理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4)2.掌握普通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能够在实验中验证理论和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扩大和深化力学理论课所学知识,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4、7)3.通过初步的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锻炼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7)
《普通物理实验 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2601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实验1 英文名称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 1 学分 1 建议修读学期 1 总学时数 34 其中:实践学时 30 实验学时 30 其他学时 4 预修课程 力学、高等数学 考核方式 课堂考核、实验报告、期末考试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大纲执笔人 张来斌 大纲审核人 王海龙 一、课程性质 普通物理实验 1 是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以实验操作为 主,将物理学基本操作、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进行有机结合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掌握普通物理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 方法,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力学基本知识和 基本理论的理解,为后继的课程及将来的工作和科研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将实现以下成长目标: 1. 加强物理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初步学会常用仪器的使用,培养独 立操作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数据的测定,培养正确 记录、合理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3、4) 2. 掌握普通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能够在实验中验证理论和运用 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扩大和深化力学理论课所学知识,训练理论联系 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3、4、7) 3. 通过初步的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锻炼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 7)
4.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养成整洁、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支撑毕业要求2、3、8)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从教意愿和动机,端正的从教态度,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意义。2.具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自觉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课程目标4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面发展。1.掌握物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2.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自然科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课程目标2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广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课程目标4关学科知识解决物理学科及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1.通过学情分析,能够对实验教学活动进行规划与安排,形成一定的实验教学设计能力:2.通过普通物理实验操作过程的实践,形成一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课程目标2定的物理学实验示范教学能力:3.利用普通物理学实验,形成一定的学生实验指导能力。课程目标21.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在物理教育和科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研等专业领域发展的意识:课程目标3
4. 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养成整洁、 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支撑毕业要求 2、3、 8)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2 教育情怀 1. 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从教 意愿和动机,端正的从教态度,认同教师工作的 专业性和意义。 2. 具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富有爱心、责任 心和事业心,自觉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 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 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 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 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4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1. 掌握物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 思想方法,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 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自然科 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广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 关学科知识解决物理学科及其教学中遇到的实 际问题。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1. 通过学情分析,能够对实验教学活动进行规 划与安排,形成一定的实验教学设计能力; 2. 通过普通物理实验操作过程的实践,形成一 定的物理学实验示范教学能力; 3. 利用普通物理学实验,形成一定的学生实验 指导能力。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7 学会反思 1.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在物理教育和科 研等专业领域发展的意识;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2.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定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生涯规划:3.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评性思维,并能用其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沟通合作技能:2.能够通过小组或同伴交流与合作解决教学中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课程目标4遇到的问题;3.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熟练使用汉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专题、学时内容支撑课程目标1.明确本课程开设的目的、任务和教学过程。、实验室安全教育、误差、不课程目标1确定度及数据处理方法2.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实验数课程目标2(4学时)据的处理基本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1.了解米尺、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计的构造,并掌握其原理和使用方法。课程目标1二、长度测量实验2.学会有效数字的运算、数据处理及课程目标2(2学时)误差来源。课程目标43.在实验程序、实验观察和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1.熟悉物理天平的构造,掌握物理天课程目标1三、物质密度的测定平的调整和使用方法。课程目标2(2学时)2.应用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课程目标4密度的原理,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四、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1.掌握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原理;课程目标1(2学时)2.研究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长、摆角
2. 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定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的生涯规划; 3. 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 新意识和批评性思维,并能用其分析和解决教育 教学问题。 毕业要求8 沟通合作 1.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具备沟通合作技能; 2. 能够通过小组或同伴交流与合作解决教学中 遇到的问题; 3. 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积极开展小组互助 和合作学习,熟练使用汉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 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 课程目标4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专题、学时 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一、实验室安全教育、误差、不 确定度及数据处理方法 (4 学时) 1. 明确本课程开设的目的、任务和教 学过程。 2. 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实验数 据的处理基本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方法。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二、长度测量实验 (2 学时) 1. 了解米尺、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计 的构造,并掌握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有效数字的运算、数据处理及 误差来源。 3. 在实验程序、实验观察和实验报告 撰写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三、物质密度的测定 (2 学时) 1. 熟悉物理天平的构造,掌握物理天 平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2. 应用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 密度的原理,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四、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2 学时) 1. 掌握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原理; 2. 研究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长、摆角 课程目标1
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23.学习利用作图法来处理实验数据。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1.掌握气垫导轨的调整和使用。课程目标12.利用气垫导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五、气垫导轨上的直线运动课程目标2动的特点。(2 学时)课程目标33.测量重力加速度。课程目标4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课程目标11.了解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六、碰撞和动量守恒课程目标2撞的特点。(2 学时)课程目标3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1七、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1.掌握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的原理。课程目标2(2学时)2.了解固体膨胀遵循的规律。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1.学会用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测课程目标1量介质中的声速。八、声速的测量课程目标22.了解利用电声换能器进行电声转换(2学时)课程目标3和测量的方法。课程目标43.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1.学习凯特摆的实验设计思想和技巧。课程目标1九、凯特摆测量重力加速度2.掌握一种比较精确地测量重力加速课程目标2(2学时)度的方法。课程目标33.学会光电探测器、多用数字测试仪课程目标4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1.掌握三线摆法测量转动惯量的原理课程目标1十、三线摆测量物体转动惯量和方法。课程目标2(2学时)2.测定空盘及圆柱体的转动惯量。课程目标33.验证平行轴定理。课程目标4
之间的关系; 3. 学习利用作图法来处理实验数据。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五、气垫导轨上的直线运动 (2 学时) 1. 掌握气垫导轨的调整和使用。 2. 利用气垫导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特点。 3. 测量重力加速度。 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六、碰撞和动量守恒 (2 学时) 1. 了解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 撞的特点。 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七、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 (2 学时) 1. 掌握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的原理。 2. 了解固体膨胀遵循的规律。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八、声速的测量 (2 学时) 1. 学会用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测 量介质中的声速。 2. 了解利用电声换能器进行电声转换 和测量的方法。 3. 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九、凯特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2 学时) 1. 学习凯特摆的实验设计思想和技 巧。 2. 掌握一种比较精确地测量重力加速 度的方法。 3. 学会光电探测器、多用数字测试仪 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十、三线摆测量物体转动惯量 (2 学时) 1. 掌握三线摆法测量转动惯量的原理 和方法。 2. 测定空盘及圆柱体的转动惯量。 3. 验证平行轴定理。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