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华師范大学S3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2课程号072602学院物理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班级
1 教 学 大 纲 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实验 2 课 程 号 072602 学 院 物理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物理学
《普通物理实验2》教学大纲课程类别072602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2GeneralPhysicsExperiment2英文名称12建议修读学期学分30实验学时30其中实践学时30总学时数其他学时0力学、热学、电磁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实验1预修课程考核方式课堂考核、实验报告、期末考试适用专业物理学姜素蓉大纲审核人王海龙大纲执笔人一、课程性质普通物理实验2是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以实验操作为主,将物理学基本操作、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进行有机结合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掌握普通物理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力学、热学、电磁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为后继的课程及将来的工作和科研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将实现以下成长目标:1.加强物理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初步学会常用仪器的使用,培养独立操作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数据的测定,培养正确记录、合理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4)2.掌握普通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能够在实验中验证理论和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扩大和深化力学理论课所学知识,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4、7)3.通过初步的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锻炼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7)2
2 《普通物理实验 2》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2602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实验2 英文名称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 2 学分 1 建议修读学期 2 总学时数 30 其中:实践学时 30 实验学时 30 其他学时 0 预修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实验1 考核方式 课堂考核、实验报告、期末考试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大纲执笔人 姜素蓉 大纲审核人 王海龙 一、课程性质 普通物理实验 2 是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以实验操作为 主,将物理学基本操作、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进行有机结合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掌握普通物理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 方法,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力学、热学、电 磁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为后继的课程及将来的工作和科研奠定良好的 实验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将实现以下成长目标: 1.加强物理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初步学会常用仪器的使用,培养独 立操作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数据的测定,培养正确 记录、合理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3、4) 2.掌握普通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能够在实验中验证理论和运用 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扩大和深化力学理论课所学知识,训练理论联系 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3、4、7) 3.通过初步的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锻炼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 7)
4.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养成整洁、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支撑毕业要求2、3、8)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指标点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从教意愿和动机,端正的从教态度,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意义。2.具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自觉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课程目标4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面发展。1.掌握物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2.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自然科学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课程目标2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广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课程目标4学科知识解决物理学科及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1.通过学情分析,能够对实验教学活动进行规划与安排,形成一定的实验教学设计能力:2.通过普通物理实验操作过程的实践,形成一定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课程目标2的物理学实验示范教学能力;3.利用普通物理学实验,形成一定的学生实验指导能力。课程目标21.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在物理教育和科研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等专业领域发展的意识:课程目标33
3 4.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养成整洁、严 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支撑毕业要求 2、3、 8)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2 教育情怀 1.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从教意 愿和动机,端正的从教态度,认同教师工作的专 业性和意义。 2.具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富有爱心、责任心 和事业心,自觉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 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学 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及 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心, 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4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1. 掌握物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 想方法,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 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自然科学 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广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 学科知识解决物理学科及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 题。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1.通过学情分析,能够对实验教学活动进行规划 与安排,形成一定的实验教学设计能力; 2.通过普通物理实验操作过程的实践,形成一定 的物理学实验示范教学能力; 3.利用普通物理学实验,形成一定的学生实验指 导能力。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7 学会反思 1.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在物理教育和科研 等专业领域发展的意识;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2.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定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生涯规划:3.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评性思维,并能用其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沟通合作技能:2.能够通过小组或同伴交流与合作解决教学中遇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课程目标4到的问题:3.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熟练使用汉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专题、学时内容支撑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一、万用电表的使用课程目标21.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2学时)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1二、惠斯通电桥测电阻1.掌握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原理。课程目标2(2学时)2.掌握提高电桥灵敏度的几种方法。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11.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三、伏安法测电阻课程目标22.正确使用伏特表、毫安表等,了解(2学时)课程目标3电表接入误差。课程目标41.学习和掌握电位差计的补偿工作原课程目标1四、电位差计的使用理、结构和特点。课程目标2(2学时)2.学习用十一线式电位差计来测量未课程目标3知电动势或电位差的方法和技巧4
4 2.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定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 生涯规划; 3. 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 意识和批评性思维,并能用其分析和解决教育教 学问题。 毕业要求8 沟通合作 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具备沟通合作技能; 2.能够通过小组或同伴交流与合作解决教学中遇 到的问题; 3.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 合作学习,熟练使用汉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表 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 课程目标4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专题、学时 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一、万用电表的使用 (2 学时) 1.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二、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2 学时) 1.掌握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原理。 2.掌握提高电桥灵敏度的几种方法。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三、伏安法测电阻 (2 学时) 1.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2.正确使用伏特表、毫安表等,了解 电表接入误差。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四、电位差计的使用 (2 学时) 1.学习和掌握电位差计的补偿工作原 理、结构和特点。 2.学习用十一线式电位差计来测量未 知电动势或电位差的方法和技巧。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培养学生止确连接电学实验线路、课程目标4分析线路和实验过程中排除故障能力。1.了解霍尔效应的基本原理。课程目标12.学习用“对称交换测量法”消除附加五、霍尔效应研究课程目标2效应产生的系统误差。(2学时)课程目标33.判断霍尔元件的导电类型,并计算其课程目标4浓度、迁移率以及电导率。课程目标11.掌握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的原理。六、静电场的描绘课程目标22.加深对电场强度和电势概念的理解。(2学时)课程目标33.掌握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处理数据。课程目标41.研究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磁场的分布,课程目标1七、磁场的描绘加深对毕奥萨伐尔定律的理解。课程目标2(2学时)2.掌握感应法测磁场的原理和方法。课程目标33.考查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的均匀区。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1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八、示波器的使用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课程目标2(2学时)3.熟练观察电信号的波形,测量电压、课程目标3频率等物理量。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11.了解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和运九、电子束的偏转动情况。课程目标2(2学时)2.测定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偏课程目标3转灵敏度课程目标41.了解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和运课程目标1动情况。十、电子束的聚焦课程目标22.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聚(2学时)课程目标3焦规律。课程目标43.测量电子比荷。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课程目标1十一、非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非良导体的课程目标2(2学时)导热系数:课程目标35
5 3.培养学生正确连接电学实验线路、 分析线路和实验过程中排除故障能力。 课程目标4 五、霍尔效应研究 (2 学时) 1.了解霍尔效应的基本原理。 2.学习用“对称交换测量法”消除附加 效应产生的系统误差。 3.判断霍尔元件的导电类型,并计算其 浓度、迁移率以及电导率。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六、静电场的描绘 (2 学时) 1.掌握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的原理。 2.加深对电场强度和电势概念的理解。 3.掌握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处理数据。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七、磁场的描绘 (2 学时) 1.研究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磁场的分布, 加深对毕奥萨伐尔定律的理解。 2.掌握感应法测磁场的原理和方法。 3.考查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的均匀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八、示波器的使用 (2 学时) 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观察电信号的波形,测量电压、 频率等物理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九、电子束的偏转 (2 学时) 1.了解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和运 动情况。 2.测定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偏 转灵敏度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十、电子束的聚焦 (2 学时) 1.了解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和运 动情况。 2.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聚 焦规律。 3.测量电子比荷。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十一、非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 (2 学时) 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 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非良导体的 导热系数;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