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化隆县2014年高三第六次全县联考 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关于大巧若拙美学观的若干思考 朱良志 大巧若拙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思考的中心问题是人工技巧和自然天全之间的关 系,它是中国哲学中较早对技术主义进行批判的代表性观点。 在道家哲学看来,文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并不必然带来人的性灵解放。工具 的发达,技巧的凝聚,技术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技术主义的迷恋, 却造成了对人自然真性的压抑。庄子认为,人类文明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但在这 过程中,人常常会忘记,巧只是工具上的便利,并不能解决人心灵中根本的问 题,物质的巧并不能代替生命的体验。就像在工具、理性发达的今天,人们有 种“文明空荒感”一样。道家提倡大巧若拙哲学,就是让人从知识的跃跃欲试回 到天全的懵懂,由欲望的追求返归性灵的恬淡,从外在感官的捕捉回到深心的体 悟 大巧若拙反对技术至上的思想,其核心是反对人为世界立法。在人为世界立法的 关系中,人是世界的中心,人握有世界的解释权,世界在人的知识谱系中存在, 这是一种虚假的存在。大巧若拙哲学,是要还世界以真实意义一一不是人所给予 的意义 大巧若拙,作为中国美学的独特秩序观,不是依人的理性秩序去解释世界,而是 以天地的秩序为秩序,如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巧夺天工”,世界具有最 美妙的秩序,人的一切努力就是悉心体会这样的秩序,去除心灵的黏滞,去契合 它。园林创造“虽叨人力”,但“全由天工”。园林是人的创造,是人工的,但 园林的人工,强调无人工刻画痕迹,做得就像自然固有的一样,做得就像没有做 过一样,这就是天工。不是“人饰”,而是“天饰”,这才是中国园林的立园之 本 西方传统园林有一个内隐的原则,就是人是自然的主人,重人工,重理性;中国 园林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密合成为造园的根本原则。西方传统的 园林都强调外在整饬的秩序,要求对称、整齐,符合其追求理性的趣味。中国园 林则重视无秩序的美丽,力求体现大自然的内在节奏,表面上的无秩序隐藏着深 层的秩序。铲平山丘,排尽湖水,砍伐树木,把道路修成直线一条,把花卉种得 成行成列,这是西方园林的创造方式。而中国园林强调的是“天然图画”。中国 园林是造“曲”的艺术,多用曲线而少用直线,一湾流水,小亭翼然,小丘耸然, 加之以灌木丛生,绿草满径,云墙,回廊,潺潺的小溪,体现的、强调的是野趣 自然本来的趣味 排斥技术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占主流的。在中国美学看来,艺术 是心灵的游戏,而不是技术,技术乃艺术创作之手段,但创作者不能成为技术的 奴隶,动辄操规矩,举绳墨,按形涂抹,倾心雕刻,计妍媸,较工拙,这样便会 现笔墨之痕,难掩破碎之相,人最终成为技巧的奴隶、法度的奴隶、传统的奴隶 中国美学中这悠长的反技巧传统,强化了美学中重体验的思想,但也造成了 些负面影响。如在绘画中,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已成风气,高明者自臻高致
青海省化隆县 2014 年高三第六次全县联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关于大巧若拙美学观的若干思考 朱良志 大巧若拙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思考的中心问题是人工技巧和自然天全之间的关 系,它是中国哲学中较早对技术主义进行批判的代表性观点。 在道家哲学看来,文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并不必然带来人的性灵解放。工具 的发达,技巧的凝聚,技术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技术主义的迷恋, 却造成了对人自然真性的压抑。庄子认为,人类文明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但在这 一过程中,人常常会忘记,巧只是工具上的便利,并不能解决人心灵中根本的问 题,物质的巧并不能代替生命的体验。就像在工具、理性发达的今天,人们有一 种“文明空荒感”一样。道家提倡大巧若拙哲学,就是让人从知识的跃跃欲试回 到天全的懵懂,由欲望的追求返归性灵的恬淡,从外在感官的捕捉回到深心的体 悟。 大巧若拙反对技术至上的思想,其核心是反对人为世界立法。在人为世界立法的 关系中,人是世界的中心,人握有世界的解释权,世界在人的知识谱系中存在, 这是一种虚假的存在。大巧若拙哲学,是要还世界以真实意义——不是人所给予 的意义。 大巧若拙,作为中国美学的独特秩序观,不是依人的理性秩序去解释世界,而是 以天地的秩序为秩序,如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巧夺天工”,世界具有最 美妙的秩序,人的一切努力就是悉心体会这样的秩序,去除心灵的黏滞,去契合 它。园林创造“虽叨人力”,但“全由天工”。园林是人的创造,是人工的,但 园林的人工,强调无人工刻画痕迹,做得就像自然固有的一样,做得就像没有做 过一样,这就是天工。不是“人饰”,而是“天饰”,这才是中国园林的立园之 本。 西方传统园林有一个内隐的原则,就是人是自然的主人,重人工,重理性;中国 园林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密合成为造园的根本原则。西方传统的 园林都强调外在整饬的秩序,要求对称、整齐,符合其追求理性的趣味。中国园 林则重视无秩序的美丽,力求体现大自然的内在节奏,表面上的无秩序隐藏着深 层的秩序。铲平山丘,排尽湖水,砍伐树木,把道路修成直线一条,把花卉种得 成行成列,这是西方园林的创造方式。而中国园林强调的是“天然图画”。中国 园林是造“曲”的艺术,多用曲线而少用直线,一湾流水,小亭翼然,小丘耸然, 加之以灌木丛生,绿草满径,云墙,回廊,潺潺的小溪,体现的、强调的是野趣 ——自然本来的趣味。 排斥技术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占主流的。在中国美学看来,艺术 是心灵的游戏,而不是技术,技术乃艺术创作之手段,但创作者不能成为技术的 奴隶,动辄操规矩,举绳墨,按形涂抹,倾心雕刻,计妍媸,较工拙,这样便会 现笔墨之痕,难掩破碎之相,人最终成为技巧的奴隶、法度的奴隶、传统的奴隶。 中国美学中这悠长的反技巧传统,强化了美学中重体验的思想,但也造成了一 些负面影响。如在绘画中,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已成风气,高明者自臻高致
至其末流,则演变为胡乱涂鸦,以色貌色、以形写形之风全然抛弃,不从功夫中 进入,而一味等待着妙悟,阻碍了绘画艺术的正常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大巧若拙”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巧若拙思想属于道家思想,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它主要思考人工技巧和自 然天全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哲学中它较早对技术主义进行了批判。 B.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反对技术至上,反对人为世界立法,主张还世界以真 实的意义,由欲望的追求返归性灵的恬淡。 C.与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相呼应,大巧若拙作为一种美学观,反对依人的理性 秩序去解释世界,而主张以天地的秩序为秩序。 D.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强化了美学中重心灵体验的思想,但也对诸如技术 功夫等过度轻视,从而妨碍了艺术的正常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传统园林有一个原则,就是人是自然的主人,重人工,重理性。西方 传统园林都强调外在的秩序,要求对称、整齐,符合其追求理性的趣味 B.如果说西方传统园林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中国园林则强调 人与自然的密合,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C.西方园林的创造方式是铲平山丘,排尽湖水,砍伐树木,把道路修得笔直, 把花卉种得整齐,它们重视人工的作用而不太重视环境保护。 D.中国园林虽然是人的创造,但却强调尽量隐藏人工的痕迹,体现自然本来 的面貌和趣味,体现大自然内在的节奏和秩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道家哲学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并不能给人的性灵带来解放。 在工具发达、技巧凝聚、技术方式变革基础上产生的对技术主义的迷恋,对人的 自然真性造成了压抑。 B.庄子认为,人类在追求巧的过程中,常常忘记巧并不能解决人心灵中根本的 问题,物质的巧并不能代替生命的体验,因此在工具、理性发达的社会里,人们 会有一种“文明空荒感” C.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巧夺天工”,它以契合世界固有的秩序为最 高技巧,而不是夸耀人工之美胜过天然之美。 D.中国传统美学排斥技术主义,强调艺术是心灵的游戏,技术乃艺术创作之 手段,创作者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这种反技巧的传统既具有积极意义,也造成 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 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帝嘉纳 之。用荐迁陕西副使。 正统元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多议行。三年 擢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濂有心计,善筹画,西陲晏然。时诏富民输米助 千石以上褒以玺书。濂言边地粟贵,请并旌不及额者,储由此充 福建贼邓茂七等为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楷征之,不克。十三年十一月大发兵 命宁阳侯陈懋等为将军往讨,以濂参军务。比至,御史丁瑄已大破贼。茂七死, 余贼拥其兄子伯孙据九龙山,拒官军。濂与众谋,羸师诱之出,伏精兵,入其垒
至其末流,则演变为胡乱涂鸦,以色貌色、以形写形之风全然抛弃,不从功夫中 进入,而一味等待着妙悟,阻碍了绘画艺术的正常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大巧若拙”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巧若拙思想属于道家思想,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它主要思考人工技巧和自 然天全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哲学中它较早对技术主义进行了批判。 B.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反对技术至上,反对人为世界立法,主张还世界以真 实的意义,由欲望的追求返归性灵的恬淡。 C.与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相呼应,大巧若拙作为一种美学观,反对依人的理性 秩序去解释世界,而主张以天地的秩序为秩序。 D.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强化了美学中重心灵体验的思想,但也对诸如技术、 功夫等过度轻视,从而妨碍了艺术的正常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传统园林有一个原则,就是人是自然的主人,重人工,重理性。西方 传统园林都强调外在的秩序,要求对称、整齐,符合其追求理性的趣味。 B.如果说西方传统园林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中国园林则强调 人与自然的密合,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C.西方园林的创造方式是铲平山丘,排尽湖水,砍伐树木,把道路修得笔直, 把花卉种得整齐,它们重视人工的作用而不太重视环境保护。 D.中国园林虽然是人的创造,但却强调尽量隐藏人工的痕迹,体现自然本来 的面貌和趣味,体现大自然内在的节奏和秩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哲学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并不能给人的性灵带来解放。 在工具发达、技巧凝聚、技术方式变革基础上产生的对技术主义的迷恋,对人的 自然真性造成了压抑。 B.庄子认为,人类在追求巧的过程中,常常忘记巧并不能解决人心灵中根本的 问题,物质的巧并不能代替生命的体验,因此在工具、理性发达的社会里,人们 会有一种“文明空荒感”。 C.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巧夺天工”,它以契合世界固有的秩序为最 高技巧,而不是夸耀人工之美胜过天然之美。 D.中国传统美学排斥技术主义,强调艺术是心灵的游戏,技术乃艺术创作之 手段,创作者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这种反技巧的传统既具有积极意义,也造成 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 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帝嘉纳 之。用荐迁陕西副使。 正统元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多议行。三年 擢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濂有心计,善筹画,西陲晏然。时诏富民输米助边, 千石以上褒以玺书。濂言边地粟贵,请并旌不及额者,储由此充。 福建贼邓茂七等为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楷征之,不克。十三年十一月大发兵, 命宁阳侯陈懋等为将军往讨,以濂参军务。比至,御史丁瑄已大破贼。茂七死, 余贼拥其兄子伯孙据九龙山,拒官军。濂与众谋,羸师诱之出,伏精兵,入其垒
遂擒伯孙。帝乃移楷讨浙寇,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会英宗北狩,兵事棘,召 还。言者交劾濂无功,景帝不问,加濂太子宾客,给二俸。寻改户部尚书,进太 子太保 时四方用兵,需饷急,濂综核无遗,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国用得无乏。未 几,上皇还。也先请遣使往来如初,帝坚意绝之。濂再疏谏,不听。初,帝即位 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 三年二月,学士江渊以为言,命部査理。濂内惭,抵无有。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 下有司违诏故。濂恐事败,乃言:“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 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且讦其阴事。帝欲宥之,而侃与御史 王允力争,遂下都察院狱。越三日释之,削宫保,改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言理 财非濂不可,乃复还户部。濂上疏自理,遂乞骸骨,帝慰留之。东宫建,复宫保. 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五年卒官,以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 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持法稍深。及为户部,值兵 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 (选自《明史·列传四十八》,有删节) 【注】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在太师也先的率领下进攻明朝。英宗御驾亲 征,战败被俘。英宗之弟朱祁钰即位(史称明景帝),改元景泰,并尊英宗为太 上皇。景泰元年,英宗被明廷迎回。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并旌不及额者 旌:旗帜 B、羸师诱之出 羸:瘦弱 C、帝欲宥之 宥:宽恕 D、值兵兴财诎 诎:匮乏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金濂“善筹画”的一组是(3分)() ①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②千石以上褒以玺书③伏精兵,入其垒④ 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⑤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⑥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 道冗食共十事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金濂建议朝廷派遣中央官员到地方考察 吏治,这一建议得到皇上的赞许和采纳。 B.英宗被俘,战事紧急,金濂被召回京城,尽管谏官纷纷弹劾他讨贼无功, 景帝还是力排众议对他加以重用。 C.英宗回京后,也先请求恢复与明王朝的邦交,金濂也上书朝廷表示赞同, 但他们的意见都遭到景帝的拒绝 D.景帝即位后曾下诏免除天下十分之三的租税,金濂违诏,受到调查。皇 上核实无误后被关进监狱,直到东宫确立,才又被起用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诏富民输米助边,千石以上褒以玺书。(5分) (2)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遂擒伯孙。帝乃移楷讨浙寇,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会英宗北狩,兵事棘,召 还。言者交劾濂无功,景帝不问,加濂太子宾客,给二俸。寻改户部尚书,进太 子太保。 时四方用兵,需饷急,濂综核无遗,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国用得无乏。未 几,上皇还。也先请遣使往来如初,帝坚意绝之。濂再疏谏,不听。初,帝即位, 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 三年二月,学士江渊以为言,命部查理。濂内惭,抵无有。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 下有司违诏故。濂恐事败,乃言:“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 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且讦其阴事。帝欲宥之,而侃与御史 王允力争,遂下都察院狱。越三日释之,削宫保,改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言理 财非濂不可,乃复还户部。濂上疏自理,遂乞骸骨,帝慰留之。东宫建,复宫保。 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五年卒官,以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 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持法稍深。及为户部,值兵 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 (选自《明史•列传四十八》,有删节) 【注】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在太师也先的率领下进攻明朝。英宗御驾亲 征,战败被俘。英宗之弟朱祁钰即位(史称明景帝),改元景泰,并尊英宗为太 上皇。景泰元年,英宗被明廷迎回。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请并旌不及额者 旌:旗帜 B、羸师诱之出 羸:瘦弱 C、帝欲宥之 宥:宽恕 D、值兵兴财诎 诎:匮乏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金濂“善筹画”的一组是 (3 分)( ) ①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 ②千石以上褒以玺书 ③伏精兵,入其垒 ④ 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 ⑤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 ⑥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 道冗食共十事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面对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金濂建议朝廷派遣中央官员到地方考察 吏治,这一建议得到皇上的赞许和采纳。 B.英宗被俘,战事紧急,金濂被召回京城,尽管谏官纷纷弹劾他讨贼无功, 景帝还是力排众议对他加以重用。 C.英宗回京后,也先请求恢复与明王朝的邦交,金濂也上书朝廷表示赞同, 但他们的意见都遭到景帝的拒绝。 D.景帝即位后曾下诏免除天下十分之三的租税,金濂违诏,受到调查。皇 上核实无误后被关进监狱,直到东宫确立,才又被起用。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时诏富民输米助边,千石以上褒以玺书。(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海盐官舍早春 刘长卿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 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8.诗歌后两联写了哪些意象?渲染出怎样的氛围?(5分) 答 9.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答 10、古诗文填空(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已, 。(《荀子·劝学》)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乙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一(4)题 海龟 张抗抗 D有一个可爱的3岁女儿,对女儿一向有求必应。他的工作单位离家近两小时路 程,为了减少往返。他总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儿在晚上临睡前必要让他 讲个故事。一年过去了。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瘪瘪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净。 女儿却不肯善罢甘休,抱着他的膝不肯上床,连妻也哄她不好 他满心焦虑。虽是周末,晚上他还得赶写一篇文章,研究所的头儿亲自点名让他 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言,他将有机会在同行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与才华 爸爸讲故事呀,女儿纠缠不休 讲什么呢?他真没有时间。发言关系到对他实际水平和个人价值的确认,听说很 快就要评职称了 他突然记起当天报纸上看到的一则趣闻,当时无意瞟了几眼,现在倒可以用来对 女儿随意应付一番 从前,在一个海岛上…他开始尽量耐心委婉对女儿娓娓道来。那儿的人家家户 户养着一种大海龟。海龟像一张小桌子那么大,有很硬的壳和很粗的爪子。那个 海岛上没有汽车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小毛驴,一个人要到岛上另一个人家去串门 就骑着海龟去。海龟最爱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龟背上,用一根细杆子拴 上一根绳,香蕉就悬在海龟脑袋上,离它只有几步远,海龟想吃香蕉,就开始往 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里的香蕉也往前走了。它怎么也够不着,于是它 就拼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这样它背上的人就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海盐官舍早春 刘长卿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 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8.诗歌后两联写了哪些意象?渲染出怎样的氛围?(5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诗文填空(6 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乙 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4)题 海 龟 张抗抗 D 有一个可爱的 3 岁女儿,对女儿一向有求必应。他的工作单位离家近两小时路 程,为了减少往返。他总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儿在晚上临睡前必要让他 讲个故事。一年过去了。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瘪瘪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净。 女儿却不肯善罢甘休,抱着他的膝不肯上床,连妻也哄她不好。 他满心焦虑。虽是周末,晚上他还得赶写一篇文章,研究所的头儿亲自点名让他 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言,他将有机会在同行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与才华。 爸爸讲故事呀,女儿纠缠不休。 讲什么呢?他真没有时间。发言关系到对他实际水平和个人价值的确认,听说很 快就要评职称了。 他突然记起当天报纸上看到的一则趣闻,当时无意瞟了几眼,现在倒可以用来对 女儿随意应付一番。 从前,在一个海岛上……他开始尽量耐心委婉对女儿娓娓道来。那儿的人家家户 户养着一种大海龟。海龟像一张小桌子那么大,有很硬的壳和很粗的爪子。那个 海岛上没有汽车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小毛驴,一个人要到岛上另一个人家去串门, 就骑着海龟去。海龟最爱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龟背上,用一根细杆子拴 上一根绳,香蕉就悬在海龟脑袋上,离它只有几步远,海龟想吃香蕉,就开始往 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里的香蕉也往前走了。它怎么也够不着,于是它 就拼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这样它背上的人就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女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睡着了,腮上挂着浅浅的酒窝 他连续昼夜伏笔奋战,发言很成功,获得大家的好评,文章将被收入当年的年会 专集。有人私下议论,说他虽是助研,实际上相当于副研究员的水平。 转眼又到星期六了,他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时,才想起这一星期忙得昏头昏脑, 竟然忘了给女儿准备故事。出乎他意料,女儿临睡前忽然对他说:“爸爸,今天 你还讲那个大海龟好不好!”他松了一口气,却纳闷女儿何以对这大海龟如此 感兴趣 就这样,骑着海龟的人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他敷衍了事地讲完了故事。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同女儿亲近的情绪。他心里实际 上还在惦着自己的职称。如果这次能评上副研,他一家三口就有希望分到一套两 居室的住房,工资也可增长几十块钱,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昨天上头又给了他 新的任务,他必须在一个月内,译出一部有关w理论的200页的著作,三个月内 编出一部新的辞典,六个月内与人合写一部有关w理论的评述……他不知道他如 何才能做完这些事 “那骑海龟的人到了地方以后,到底怎么样了呢?”女儿竟然破例没有睡着,眨 着黑葡萄似的眼睛看着问。 他说,骑海龟的人到地方了以后,就把海龟整个儿翻过来;翻过来它就不能逃跑 了,只能乖乖地等它的主人去办完事,再把它翻过来骑它回家。女儿似还要问什 么。他不耐烦地拍拍她的后脑勺,把她交给了妻 为了不受干扰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全部任务,真正奠定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他索性把铺盖搬到了硏究所,黑夜白天泡在图书馆资料室里,不这样做就对不住 自己,也对不住领导对他的信任。一个几百人的研究所,老的老,小的小,真正 能顶用的还是他这样的中青年骨干。但无论怎么辛苦,他觉得前面总还有个盼 头 半年后他第一次疲惫不堪地回家,心里如释重负。女儿见到他,目光转向妈妈, 那句话没问出来:这个人是谁呀?临睡前,破天荒第一回并不缠他讲故事,大眼 睛骨碌碌转了几回,终于问:“我想起来了,上次你讲的大海龟,后来到底有没 有给它吃香蕉呢? 他一愣,含糊回答可能是给了。女儿却不满意,又问他到底给了几个,他说一大 堆,女儿又问是不是每次都给。他茫然 星期一上班得知职称名额已定,他因年限不够,没有希望晋升;工资不动,住房 当然暂时也不能动……他感到浑身骨骼疏松……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龟,他 如果告诉女儿:人并没有把香蕉给海龟吃,对女儿来说未免太残酷了,他不忍心。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 是 A.小说选材看似一般,其实独特。小说中,作者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女儿”的纯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B.语言是冷静的超然的,叙述平实,不带作者的感情,这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 C.作者反映现实生活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中“海龟”的命运与主人公D的命运有相同的地方,读来令人叹息,引发 读者的思考
女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睡着了,腮上挂着浅浅的酒窝。 他连续昼夜伏笔奋战,发言很成功,获得大家的好评,文章将被收入当年的年会 专集。有人私下议论,说他虽是助研,实际上相当于副研究员的水平。 转眼又到星期六了,他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时,才想起这一星期忙得昏头昏脑, 竟然忘了给女儿准备故事。出乎他意料,女儿临睡前忽然对他说:“爸爸,今天 你还讲那个大海龟好不好! ”他松了一口气,却纳闷女儿何以对这大海龟如此 感兴趣。 ……就这样,骑着海龟的人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他敷衍了事地讲完了故事。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同女儿亲近的情绪。他心里实际 上还在惦着自己的职称。如果这次能评上副研,他一家三口就有希望分到一套两 居室的住房,工资也可增长几十块钱,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昨天上头又给了他 新的任务,他必须在一个月内,译出一部有关 w 理论的 200 页的著作,三个月内 编出一部新的辞典,六个月内与人合写一部有关 w 理论的评述……他不知道他如 何才能做完这些事。 “那骑海龟的人到了地方以后,到底怎么样了呢?”女儿竟然破例没有睡着,眨 着黑葡萄似的眼睛看着问。 他说,骑海龟的人到地方了以后,就把海龟整个儿翻过来;翻过来它就不能逃跑 了,只能乖乖地等它的主人去办完事,再把它翻过来骑它回家。女儿似还要问什 么。他不耐烦地拍拍她的后脑勺,把她交给了妻。 为了不受干扰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全部任务,真正奠定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他索性把铺盖搬到了研究所,黑夜白天泡在图书馆资料室里,不这样做就对不住 自己,也对不住领导对他的信任。一个几百人的研究所,老的老,小的小,真正 能顶用的还是他这样的中青年骨干。但无论怎么辛苦,他觉得前面总还有个盼 头…… 半年后他第一次疲惫不堪地回家,心里如释重负。女儿见到他,目光转向妈妈, 那句话没问出来:这个人是谁呀?临睡前,破天荒第一回并不缠他讲故事,大眼 睛骨碌碌转了几回,终于问:“我想起来了,上次你讲的大海龟,后来到底有没 有给它吃香蕉呢? ” 他一愣,含糊回答可能是给了。女儿却不满意,又问他到底给了几个,他说一大 堆,女儿又问是不是每次都给。他茫然…… 星期一上班得知职称名额已定,他因年限不够,没有希望晋升;工资不动,住房 当然暂时也不能动……他感到浑身骨骼疏松……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龟,他 如果告诉女儿:人并没有把香蕉给海龟吃,对女儿来说未免太残酷了,他不忍心。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 是 ( ) A.小说选材看似一般,其实独特。小说中,作者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女儿”的纯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B.语言是冷静的超然的,叙述平实,不带作者的感情,这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 间。 C.作者反映现实生活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中“海龟”的命运与主人公 D 的命运有相同的地方,读来令人叹息,引发 读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