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鞍形气压区(简称鞍部):由两个低压与两个高压交错组成的中间区域,其附近空间 等压面形如马鞍D于B,P两个低压和AH两个高压之间:E位于B,X两个低压和C,H两个高压 之间。其它 些相关的概念:两个低压之间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带:两个高压之间的狭长区 域称为低压带。 【相关考题】 1.低压槽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 A.盆地 C.山沟 D.山脊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3.高压脊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4.通常将两个低压之间狭长的区域称为 C.高压带 D.高压脊 A.盆地 B.高 C.山沟 D.山脊 6.通常将两个高压之间狭长的区域称为 A.低压带 B.低压槽 C.高压带 D.高压脊 7通常将由低压向外延伸的体长区域称为 A低压带 低压糖 C.高压带 D.高压脊 8.通常将由高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 A,低压带 B.低压槽 C.高压带 .高压脊 9.通常将相对并相邻的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组成的中间区域称为 A。低压带 .高压带 C.低压槽 D.鞍型区A 参考答案:CADCB ACDD 【点评】这节四分,几乎每期必出的有考点2: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和考点:气压随时间的 变化以及考点5:海平面气压场基本形式,这三分值得关注。 第四节大气湿度 考点1:湿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典老题】 1,在大气中,若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时,气温上升时 A.相对湿度下降 B.相对湿度上升C.绝对湿度上升 D.露点温度下降 参考答案:A 解析:水汽含量不变时.则绝对湿度a,水汽压e,露点温度T都不会发生变化:温度变化, 饱和水汽压E的变化幅度最大,随温度上升剧烈上升,随温度下降而剧烈下降。则本题中CD 答案可以排除,相对湿度 /E×100%,分子e不变,分母E变大,则f下降。当然,如果气温 下降,那f上升。 2.若有两块等质量同气压的空气,均含有100g水汽,若温度分别为20℃和10℃,则两块空气 的 I.绝对湿度相等:Ⅱ.水汽压相等:Ⅲ.饱和水汽压相等:V.相对湿度相等:V.露点 相等:Ⅵ.温露差相等。 A.I~V B.I,II,V C.I,Ⅲ,V,M D.HI,IV,V 参考答案:B 解析:同上题,水汽含量不变时,则绝对湿度a,水汽压©,露点温度T都不会发生变化:在 水汽含量不变时温度不同的气块,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上升而上升,相对湿度随温度上升而
解析:鞍形气压区(简称鞍部):由两个低压与两个高压交错组成的中间区域,其附近空间 等压面形如马鞍。D位于B,P两个低压和A,H两个高压之间;E位于B,X两个低压和C,H两个高压 之间。其它一些相关的概念:两个低压之间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带;两个高压之间的狭长区 域称为低压带。 【相关考题】 1.低压槽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_。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2.低气压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_。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3.高压脊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_。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4.通常将两个低压之间狭长的区域称为_。 A.低压带 B.低压槽 C.高压带 D.高压脊 5.高气压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_。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6.通常将两个高压之间狭长的区域称为_。 A.低压带 B.低压槽 C.高压带 D.高压脊 7.通常将由低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_。 A.低压带 B.低压槽 C.高压带 D.高压脊 8.通常将由高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_。 A.低压带 B.低压槽 C.高压带 D.高压脊 9.通常将相对并相邻的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组成的中间区域称为_。 A.低压带 B.高压带 C.低压槽 D.鞍型区A 参考答案:CADCB ACDD 【点评】这节四分,几乎每期必出的有考点 2: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和考点 3:气压随时间的 变化以及考点 5:海平面气压场基本形式,这三分值得关注。 第四节 大气湿度 考点 1:湿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典型考题】 1.在大气中,若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时,气温上升时_。 A.相对湿度下降 B.相对湿度上升 C.绝对湿度上升 D.露点温度下降 参考答案:A 解析:水汽含量不变时,则绝对湿度a,水汽压e,露点温度Td都不会发生变化;温度变化, 饱和水汽压E的变化幅度最大,随温度上升剧烈上升,随温度下降而剧烈下降。则本题中CD 答案可以排除,相对湿度f=e/E×100%,分子e不变,分母E变大,则f下降。当然,如果气温 下降,那f上升。 2.若有两块等质量同气压的空气,均含有100g水汽,若温度分别为20℃和10℃,则两块空气 的_。 Ⅰ.绝对湿度相等;Ⅱ.水汽压相等;Ⅲ.饱和水汽压相等;Ⅳ.相对湿度相等;Ⅴ.露点 相等;Ⅵ.温露差相等。 A.Ⅰ~Ⅴ B.Ⅰ,Ⅱ,Ⅴ C.Ⅱ,Ⅲ,Ⅴ,Ⅵ D.Ⅱ,Ⅳ,Ⅴ 参考答案:B 解析:同上题,水汽含量不变时,则绝对湿度a,水汽压e,露点温度Td都不会发生变化;在 水汽含量不变时温度不同的气块,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上升而上升,相对湿度随温度上升而
下降,温露差随气温上升而差距加大。 3.若干球温度为18℃,湿球温度为8℃,则可断定相对湿度 A.f=0% B.f<100 C.f=100% .fD100% 参考答案:E 解析:干球温度就是普通温度计所量测的数值温度即气温:湿球温度是指为水份蒸气时的温 度(即普通温度探头侧包裹湿棉湿以一定的风速吹稳定时的温度),即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 空气中水蒸汽达到的和时的空气温度。雾占温度:是指在一定大气压下,湿空气在含混量不 的情况下,冷却到相对湿度等于100%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般情况下,未饱 和 球温度 但度>露点温度 ,本题中干球温度18℃> 温度8C,则可判 空气是未饱和状态,那相对湿度<100% 4,通常描述大气得度的物理量有 I,绝对湿度:Ⅱ,蒸汽压:Ⅲ.饱和水汽压:V,相对湿度:V.露点温度:Ⅵ.水汽压。 IV-VI c.I~VI D.II,IV~VI .直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有 I,绝对湿度:Ⅱ,相对湿度:Ⅲ.水汽压:N,饱和水汽压:V.露点:Ⅵ.温度露点差。 A.✉VW B.,I.I~VI C.I,Ⅲ.V D.I.II V.VI 6.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程度的物理量有」 ,湿度震点:,相对湿度:水汽压:V饱和水汽压:V。干湿球温茅:。温 A.I~IV,VI B.I,V,VI c.II,II,V,VI D.Ⅱ,V,T 参考答案:ACC 解析:湿度(Humidity)是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通常表示大 气湿度的物理量有很多,航海常用下列几种:1,绝对湿度2,水汽压3.削和水汽压4.相对 湿度5露点温度6.温度-露点差。其中绝对湿度、水汽压、露点温度基本上表示空气中水 汽含量的多少: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 干湿球温度差则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相关考题】 1.在海面上当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时常能观测到海雾出现,这是因为 A.相对湿度的测算存在一定误差B.空气过于海湿 C.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盐分 D。低层大气有较品逆温 2.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露点越低,表明空气的水汽含量越多 B.器点越低,表明空气越容易凝结 C.露点越高,表明空气的水汽含量越多D.露点本身的高低不能表明空气水汽含量的多少 参者答安.CC 考点2:湿度的日年变化 【典刑老题】 通常在沿海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是 A.a和f白天大,夜间小 B.a和f白天小,夜间大 C.白天a大f小,夜间a小f大D.白天a小f大,夜间a大f孙 参考答案:C 解析:绝对湿度大小实际上主要看下垫面蒸发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主要和下垫面温度 高低成正比,即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绝对湿度a在白天上升,夜间下 。另外气温变 化时,饱和水汽压E的变化幅度最大,随温度上升剧烈上升,随温度下降而刷烈下降。举例 来说,假设有1的空气,其温度为0℃时一旦其中有约4.85g的水蒸汽含量就可达到饱和。 但是,在20℃的状态下,该空气最多能包含约17.28g的水蒸汽含量,差不多是0℃时的三倍
下降,温露差随气温上升而差距加大。 3.若干球温度为18℃,湿球温度为8℃,则可断定相对湿度_。 A.f=0% B.f<100% C.f=100% D.f>100% 参考答案:B 解析:干球温度就是普通温度计所量测的数值温度即气温;湿球温度是指为水份蒸气时的温 度(即普通温度探头侧包裹湿棉湿以一定的风速吹稳定时的温度),即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 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露点温度:是指在一定大气压下,湿空气在含湿量不 变的情况下,冷却到相对湿度等于 100%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一般情况下,未饱 和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本题中干球温度 18℃>湿球温度 8℃,则可判断 出空气是未饱和状态,那相对湿度<100% 4.通常描述大气湿度的物理量有_。 Ⅰ.绝对湿度;Ⅱ.蒸汽压;Ⅲ.饱和水汽压;Ⅳ.相对湿度;Ⅴ.露点温度;Ⅵ.水汽压。 A.Ⅰ,Ⅲ~Ⅵ B.Ⅰ,Ⅳ~Ⅵ C.Ⅰ~Ⅵ D.Ⅱ,Ⅳ~Ⅵ 5.直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有_。 Ⅰ.绝对湿度;Ⅱ.相对湿度;Ⅲ.水汽压;Ⅳ.饱和水汽压;Ⅴ.露点;Ⅵ.温度露点差。 A.Ⅱ~Ⅴ B.Ⅰ,Ⅱ,Ⅳ~Ⅵ C.Ⅰ,Ⅲ,Ⅴ D.Ⅰ,Ⅲ,Ⅴ,Ⅵ 6.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程度的物理量有_。 Ⅰ.湿度露点差;Ⅱ.相对湿度;Ⅲ.水汽压;Ⅳ.饱和水汽压;Ⅴ.干湿球温差;Ⅵ.温 度露点差。 A.Ⅰ~Ⅳ,Ⅵ B.Ⅰ,Ⅴ,Ⅵ C.Ⅱ,Ⅲ,Ⅴ,Ⅵ D.Ⅱ,Ⅴ,Ⅵ 参考答案:A C C 解析:湿度(Humidity)是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通常表示大 气湿度的物理量有很多,航海常用下列几种:1.绝对湿度2.水汽压3.饱和水汽压4.相对 湿度5.露点温度6.温度-露点差。其中绝对湿度、水汽压、露点温度基本上表示空气中水 汽含量的多少;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干湿球温度差则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相关考题】 1.在海面上当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时常能观测到海雾出现,这是因为_。 A.相对湿度的测算存在一定误差 B.空气过于潮湿 C.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盐分 D.低层大气有较强逆温 2.下列正确的说法是_。 A.露点越低,表明空气的水汽含量越多 B.露点越低,表明空气越容易凝结 C.露点越高,表明空气的水汽含量越多 D.露点本身的高低不能表明空气水汽含量的多少 参考答案:C C 考点 2:湿度的日年变化 【典型考题】 1.通常在沿海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f的日变化规律是_。 A.a和f白天大,夜间小 B.a和f白天小,夜间大 C.白天a大f小,夜间a小f大 D.白天a小f大,夜间a大f小 参考答案:C 解析:绝对湿度a大小实际上主要看下垫面蒸发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主要和下垫面温度 高低成正比,即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绝对湿度a在白天上升,夜间下降。另外气温变 化时,饱和水汽压E的变化幅度最大,随温度上升剧烈上升,随温度下降而剧烈下降。举例 来说,假设有1M 3的空气,其温度为0℃时一旦其中有约4.85g的水蒸汽含量就可达到饱和。 但是,在20℃的状态下,该空气最多能包含约17.28g的水蒸汽含量,差不多是0℃时的三倍
因此水汽含量变化的程度远不如饱和水汽压的变化量大,相对湿度f=εE×100%,分子e在白 天随气温升高幅度小于分母E,所以f在白天下降:分子在夜间随气温下降幅度小于分母E, 所以f在夜间上升。 举例来说,在直人的25℃附近 对于1空气减少1g水蒸汽含量,相对湿 度就要降低约4%,但是到了5℃左右时,则相对湿度要降低约15%。而到了0℃左右时,竟要 降低约20%。结论如下: 绝对湿度与气温的日变化一致,最高值出现在午后气温最高、蒸发最强的时刻,最低值出 现在气温最低、蒸发最弱的清晨。 相对混度的日变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相反,其最高值基本」 出现在清晨气温最低时,最低值出现在午后气温最高时。 2.通常在季风气候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f的年变化规律是 A.夏季a大f小,冬季a小f大 B.a和反季大、冬季小 C.a和f夏季小、冬季大 D.夏季a小f大,冬季a大f小 款答条湿度的年安化与气温的年安化,有一个敏高值和一个最价。最商彼出现 在气温高、蒸发强的7~一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气温低、蒸发弱的1一2月份。在某些季风盛行 地区,由于夏季盛行风来自于海弹,冬季盛行风来自于内陆,相对湿度夏季大,冬季小。 3.通常在内陆较干燥且全年水汽压变化不大的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的年变化规律 A.a和f季大、冬季小 B.夏季a小f大,冬季a大f以 C.a和夏季小、冬季大 D,夏季a大f小,冬季a小f大 参考答案:D 解析:绝对湿度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相似,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出现 在气温高、蒸发强的7一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气温低、蒸发弱的1一2月份。在在内陆较干燥 且全年水汽含量变化不大的地区,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相反 一般以冬季最 夏季最小 【相关考题】 1.通常在内陆较干燥的地区,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规律与」 A。气温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B.气温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C气压日、年变化想律一 D.气压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2.通常情况下,绝对湿度数值最大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通常情况下,绝对湿度数值最小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 B写委 C.秋季 D.冬季 4.通常在沿海地区绝对湿度日、年变化规律与 A气温日、 年变化规律相反 气温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气压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D.气压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参考答案:ABDB 【点评】湿度这一节,两考点各考一分,要掌挥这两方面的内容:1空气中水汽的米源于地 面蒸发,蒸发强弱与地面温度成正比,那么表示水汽含量的各种物理量(a.妇)就与温度高低 成正比即a )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随温度下降而下降。2空气能够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温 度变化非常剧烈,在水汽含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变得 更加远离饱和(变成未饱和状态),随温度下降而更加接近饱和,则表示距离空气饱和程度 的物理量(fE-et-)中,f随温度升高而降低:E-e,t-ta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反之亦反
因此水汽含量变化的程度远不如饱和水汽压的变化量大,相对湿度f=e/E×100%,分子e在白 天随气温升高幅度小于分母E,所以f在白天下降;分子e在夜间随气温下降幅度小于分母E, 所以f在夜间上升。举例来说,在宜人的25℃附近,对于1M 3空气减少1g水蒸汽含量,相对湿 度就要降低约4%,但是到了5℃左右时,则相对湿度要降低约15%。而到了0℃左右时,竟要 降低约20%。结论如下: 绝对湿度a与气温的日变化一致,最高值出现在午后气温最高、蒸发最强的时刻,最低值出 现在气温最低、蒸发最弱的清晨。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决定于气温。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相反,其最高值基本上 出现在清晨气温最低时,最低值出现在午后气温最高时。 2.通常在季风气候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f的年变化规律是_。 A.夏季a大f小,冬季a小f大 B.a和f夏季大、冬季小 C.a和f夏季小、冬季大 D.夏季a小f大,冬季a大f小 参考答案:B 解析:绝对湿度a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相似,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出现 在气温高、蒸发强的7~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气温低、蒸发弱的1~2月份。在某些季风盛行 地区,由于夏季盛行风来自于海洋,冬季盛行风来自于内陆,相对湿度夏季大,冬季小。 3.通常在内陆较干燥且全年水汽压e变化不大的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f的年变化规律 是_。 A.a和f夏季大、冬季小 B.夏季a小f大,冬季a大f小 C.a和f夏季小、冬季大 D.夏季a大f小,冬季a小f大 参考答案:D 解析:绝对湿度a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相似,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出现 在气温高、蒸发强的7~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气温低、蒸发弱的1~2月份。在在内陆较干燥 且全年水汽含量变化不大的地区,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相反,一般以冬季最大, 夏季最小。 【相关考题】 1.通常在内陆较干燥的地区,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规律与_。 A.气温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B.气温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C.气压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D.气压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2.通常情况下,绝对湿度数值最大的季节出现在_。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通常情况下,绝对湿度数值最小的季节出现在_。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通常在沿海地区绝对湿度日、年变化规律与_。 A.气温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B.气温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C.气压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D.气压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参考答案:ABDB 【点评】湿度这一节,两考点各考一分,要掌握这两方面的内容:1.空气中水汽的来源于地 面蒸发,蒸发强弱与地面温度成正比,那么表示水汽含量的各种物理量(a,e,td)就与温度高低 成正比,即(a,e,td)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温度下降而下降。2.空气能够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温 度变化非常剧烈,在水汽含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变得 更加远离饱和(变成未饱和状态),随温度下降而更加接近饱和,则表示距离空气饱和程度 的物理量(f, E-e, t- td)中,f 随温度升高而降低;E-e ,t- td 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反之亦反
第五节空气水平运动一风 者点1。风的概球 【典型考题】 .测得真风向为23° 用16个方位法表示的风向为 A.ENE B.NNE C.NE D.NEN 参考答案:B 解析: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地面风向用16方位或度数(0°一360·)表示,高空风向常用度 数表示,即以 (或360)表示正北 90°表示正东,180°表示正南,270°表示正西 在16方位中,每相邻方位间的角差为22. 2风的脉动性在摩擦层中最明显,一日内最大的脉动性出现在 A.清晨 B.傍晚 C.午后 D.深夜 参考答案:C 解析:一般到一3k如高度以下的大气层中观测风时发现,风速时大时小,风力忽登忽动 动性 风的脉动性是大气湍流运 动的结果。湍流运。 随温度上升而增强。所以一日内脉动性最强在午后, 一年中脉动性最强在夏季。 3.通常在近地层风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日变化幅度表现为 I,陆地大于海洋:Ⅱ.白天大于夜间:Ⅲ.白天小于夜间:V,晴天大于阴天:V.夏天 大于冬天:川夏天小于冬天 A.I,II~V B.I,II,IV~VI C.I,II,IV,V D.II,IV,VI 参考答案:0 解析:一般而言,日出后气温上升,湍流交换随之加强,导致近地面层风速变化增大。夜间气 温下降,湍流交换作用减弱,近地面层风速变化逐渐变小。同样的道理,陆地的温度变化幅 度比海洋大,夏委温度变化幅度比冬季大,晴天温度变化幅度比阴天大,所以风速变化的烟 度也是陆地比海洋大,夏季比冬季大,晴天比阴天大。 【相关考题】 1.测得真风向为203°,用16个方位法表示的风向为 A.WSW B.SW C.SSW D.SWS 2.在天气图上风向的表示方法通常采用 A只方位 16方 C.360度周天法 D.32方位 3.两种常用风速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A.1kn≈2m/s B.1m/s≈2km C.1kn≈1.852m/sD.1m/s≈1.852km 4.风的日变化规律表现为 A,白天大,夜间小B.白天小,夜间大C.白天和夜间一样大D.风的大小与湿度有关 5.通常在近地层风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 A.白天大、夜间小 B.白天小、夜间大 C.昼夜均小 D.昼夜均大 参考答案:CBBAA 考点2:作用于大气的力 【典型考题】 1.风产生的直接原动力是 A.气压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 B.气压在垂直方向分布不均匀 C.惯性离心力 D.地转偏向力 参考答案:A 解析:单位质量空气压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若两 地没有气压差,气压梯度等于零,水平气压梯度力也等于零,无风。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五节 空气水平运动——风 考点 1:风的概述 【典型考题】 1.测得真风向为23°,用16个方位法表示的风向为_。 A.ENE B.NNE C.NE D.NEN 参考答案:B 解析: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地面风向用16方位或度数(0°~360°)表示,高空风向常用度 数表示,即以0°(或360°)表示正北,90°表示正东,180°表示正南,270°表示正西。 在16方位中,每相邻方位间的角差为22.5°。 2.风的脉动性在摩擦层中最明显,一日内最大的脉动性出现在_。 A.清晨 B.傍晚 C.午后 D.深夜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般到2~3 km高度以下的大气层中观测风时发现,风速时大时小,风力忽强忽弱, 风向则不停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风的脉动性。风的脉动性是大气湍流运动的结果。湍流运动 随温度上升而增强。所以一日内脉动性最强在午后,一年中脉动性最强在夏季。 3.通常在近地层风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日变化幅度表现为_。 Ⅰ.陆地大于海洋;Ⅱ.白天大于夜间;Ⅲ.白天小于夜间;Ⅳ.晴天大于阴天;Ⅴ.夏天 大于冬天;Ⅵ.夏天小于冬天。 A.Ⅰ,Ⅲ~Ⅴ B.Ⅰ,Ⅱ,Ⅳ~Ⅵ C.Ⅰ,Ⅱ,Ⅳ,Ⅴ D.Ⅱ,Ⅳ,Ⅵ 参考答案:C 解析:一般而言,日出后气温上升,湍流交换随之加强,导致近地面层风速变化增大。夜间气 温下降,湍流交换作用减弱,近地面层风速变化逐渐变小。同样的道理,陆地的温度变化幅 度比海洋大,夏季温度变化幅度比冬季大,晴天温度变化幅度比阴天大,所以风速变化的幅 度也是陆地比海洋大, 夏季比冬季大, 晴天比阴天大。 【相关考题】 1.测得真风向为203°,用16个方位法表示的风向为_。 A.WSW B.SW C.SSW D.SWS 2.在天气图上风向的表示方法通常采用_。 A.8方位 B.16方位 C.360度周天法 D.32方位 3.两种常用风速单位之间的关系是_。 A.1kn≈2 m/s B.1 m/s≈2kn C.1kn≈1.852 m/s D.1 m/s≈1.852kn 4.风的日变化规律表现为_。: A.白天大,夜间小 B.白天小,夜间大 C.白天和夜间一样大 D.风的大小与湿度有关 5.通常在近地层风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_。 A.白天大、夜间小 B.白天小、夜间大 C.昼夜均小 D.昼夜均大 参考答案:CBBAA 考点 2:作用于大气的力 【典型考题】 1.风产生的直接原动力是_。 A.气压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 B.气压在垂直方向分布不均匀 C.惯性离心力 D.地转偏向力 参考答案:A 解析: 单位质量空气压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若两 地没有气压差,气压梯度等于零,水平气压梯度力也等于零,无风。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
是使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或原动力。 2.在摩擦层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 A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垂直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D.斜穿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中的选择困恼在于“摩擦层”这三个字,如果是自由大气层或没指明哪个层次, 大家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摩擦层”中考虑摩擦力的作用,使得风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 低压, 风斜穿等压线是合力(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 的生用 ,而不管在 个高度的大气层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同 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半球,偏左。摩擦力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 相反。 3.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 A。风速成正比 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风速成正比 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风速成反比, 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风速成反比,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参考答案:A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作用在运动物体上产生使坛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力,称地转偏向力。在 任意纬度上作用于单位质量运动空气上的水平地转偏向力为:A。=2Vws。,式中V为空气 运动速度,0为地转角速度,0为纬度。 4.水平气压梯度力 的大小 A.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B.水平气压梯度成反比,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C.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正比D.水平气压梯度成反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参若答室·A 解析:由于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压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力称为水平 压梯度力。大小为: G=一合·: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相关考题】 1.空气产生运动的原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 惯性离心力 C.水平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其方向 A.平行等压线并与风向一致 B.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D.垂直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3.在地面天气图中,等压线稀疏的地方,说明 A.地转偏向力小B.惯性离心力小 C摩控力小 D.水平气压梯度力 4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影响运动 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向为 A.北半球指向运动物体左侧90°,南半球右侧90°B.南、北半球均指向运动物体右侧90 C.北半球指向运动物体右侧90°,南半球左侧90°D.南、北半球均指向运动物体左侧90 5,水平地转偏向力对运动空气的作用是 A.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B.只改变风速,不改变风向 C.既改变风向亦改变风速 D.纬度越低, 作用力越大 6.关于水平地转偏向力下列正确说法月 A,风速越大,纬度越高,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大 B.风速越大,纬度越低,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小 C.风速越小,纬度越高,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小
是使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或原动力。 2.在摩擦层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_。 A.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B.垂直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D.斜穿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中的选择困恼在于“摩擦层”这三个字,如果是自由大气层或没指明哪个层次, 大家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摩擦层”中考虑摩擦力的作用,使得风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 低压,注意风斜穿等压线是合力(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结果。而不管在哪 个高度的大气层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同 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半球,偏左。摩擦力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 相反。 3.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_。 A.风速成正比,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B.风速成正比,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C.风速成反比,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D.风速成反比,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于地球自转,作用在运动物体上产生使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力,称地转偏向力。在 任意纬度上作用于单位质量运动空气上的水平地转偏向力为:An=2Vωsinφ,式中V为空气 运动速度,ω为地转角速度,φ为纬度。 4.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_。 A.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B.水平气压梯度成反比,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C.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D.水平气压梯度成反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于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压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力称为水平气 压梯度力。大小为: n p Gn = − 1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相关考题】 1.空气产生运动的原动力是_。 A.地转偏向力 B.惯性离心力 C.水平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其方向为_。 A.平行等压线并与风向一致 B.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D.垂直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3.在地面天气图中,等压线稀疏的地方,说明_。 A.地转偏向力小 B.惯性离心力小 C.摩擦力小 D.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4.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影响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其方向为_。 A.北半球指向运动物体左侧90,南半球右侧90 B.南、北半球均指向运动物体右侧90 C.北半球指向运动物体右侧90,南半球左侧90 D.南、北半球均指向运动物体左侧90 5.水平地转偏向力对运动空气的作用是_。 A.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B.只改变风速,不改变风向 C.既改变风向亦改变风速 D.纬度越低,作用力越大 6.关于水平地转偏向力下列正确说法是_。 A.风速越大,纬度越高,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大 B.风速越大,纬度越低,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小 C.风速越小,纬度越高,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