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五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砾石/风声鹤唳 省墓/省视 诡谲/焚膏继晷 B.攫取/一蹶不振 拗口/拗开 咀嚼/咬文嚼字 C.坍圮/圯上老人 打烊/端详 泥淖/踔厉风发 D.福祉/生拉硬扯 缱绻/债券 曝晒/飞湍瀑流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稽首/无稽之谈 辟谣/开天辟地 偏裨/大有裨益 B.芜杂/忤逆不孝 沆瀣/浑身解数 喟然/蔚然成风 C.剽悍/虚无缥缈 逡巡/怙恶不悛 丰赡/高瞻远瞩 D.愠色/意味蕴藉 腼腆/暴殄天物 荡漾/怏怏不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不少家庭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管,其实等于无为而治, 社会应当给这些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B.他主演过十几部电影,塑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在国内影视界乃至 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C.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 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D.徽州的老房子,除了粉墙黛瓦外,髙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也以其抑扬顿挫 的起伏变化,体现了皖南民居独特的韵律感。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 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他看见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头,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人的妙计 C.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可一拿到大地方去,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D.香港房价虽然位居世界各大城市前列,但对香港普通市民来说,似乎威胁不 大,在髙房价面前,他们依然能够处之泰然。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 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B.汉王电子书与欧美地区产品同步推出,并透露了带有手写识别能力的升级版 发布计划,在德国汉诺威展会上成为热门产品。 C.偷菜游戏正在催生和鼓励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它小则影响个人 生活作息和工作效率,大则让社会群体为虚拟游戏所操控,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 的情境。 D.来这里聚会的男女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精神及坚 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江苏省苏州五中 2013 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砾石/风声鹤唳 省墓/省视 诡谲/焚膏继晷 B.攫取/一蹶不振 拗口/拗开 咀嚼/咬文嚼字 C.坍圮 /圯上老人 打烊/端详 泥淖/踔厉风发 D.福祉/生拉硬扯 缱绻/债券 曝晒/飞湍瀑流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稽首/无稽之谈 辟谣/开天辟地 偏裨/大有裨益 B.芜杂/忤逆不孝 沆瀣/浑身解数 喟然/蔚然成风 C.剽悍/虚无缥缈 逡巡/怙恶不悛 丰赡/高瞻远瞩 D.愠色/意味蕴藉 腼腆/暴殄天物 荡漾/怏怏不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不少家庭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管,其实等于无为而治, 社会应当给这些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B.他主演过十几部电影,塑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在国内影视界乃至 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C.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 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D.徽州的老房子,除了粉墙黛瓦外,高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也以其抑扬顿挫 的起伏变化,体现了皖南民居独特的韵律感。 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 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 B 球队望其项背。 B.他看见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头,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人的妙计。 C.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可一拿到大地方去,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D.香港房价虽然位居世界各大城市前列,但对香港普通市民来说,似乎威胁不 大,在高房价面前,他们依然能够处之泰然。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 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B.汉王电子书与欧美地区产品同步推出,并透露了带有手写识别能力的升级版 发布计划,在德国汉诺威展会上成为热门产品。 C.偷菜游戏正在催生和鼓励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它小则影响个人 生活作息和工作效率,大则让社会群体为虚拟游戏所操控,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 的情境。 D.来这里聚会的男女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精神及坚 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误解科学,最 终将会危害科学。 B.由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的团队编纂的《网络问政》一书,昨日举行新书首发 仪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亲自为该书作序 C.从“豆你玩”“蒜你狠”到“姜你军”再到最近的“糖高宗”“苹什么 这些词汇无一不显示了市民对于不断上涨的农产品价格感到担心和无奈。 D.租金方面,粤公租房将采取根据租房者收入水平确定租金的方式,并且保证 不高于同期、同区域、同类型商品房平均租金的80%。学科王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 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 而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年且四十,顾谓所亲曰:“非梦 卜复求,殆无幸矣!” 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 以计劫之出佐军幕,倚之如左右手。僚属白事,辄问:“季高先生云何?”由是 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同里郭嵩焘官编修,一日,文宗召问:“若识 举人左宗棠乎?何久不出也?年几何矣?过此精力已衰,汝可为书谕吾意,当及 时出为吾办贼。”林翼闻而喜曰:“梦卜夐求时至矣! 四年正月,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并请与俄议还伊犁、交叛人二事。诏遣全权大 臣崇厚使俄。俄以通商、分界、偿款三端相要。崇厚遽定约,为朝士所纠,议久 不决。宗棠奏曰:“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今崇厚又 议畀俄陬尔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划伊犁西南之地归俄也。武事不竞之秋,有割 地求和者矣。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俄商志在贸易,其 政府即广设领事,欲藉通商深入腹地,此商务之不可许者也。臣维俄人包藏祸心, 妄忖吾国或厌用兵,遂以全权之使臣牵制疆臣。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 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上壮其言, 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六年四月,宗棠舆榇发肃州, 五月,抵哈密。明年正月,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 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 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有删节 【注】①夐(xuan)求:营求、谋求的意思。指殷帝因梦而重用傅说,周文王占 卜而得姜太公的典故。傅说(yue):我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 家及建筑科学家。②舆榇(chen):抬着棺材。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梦卜夐求,殆无幸矣 殆:大概 B.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 蹙:缩减 C.武事不竞之秋 秋:时候 D.欲藉通商深入腹地 藉:登记 8.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左宗棠“事功”的一组是(3分)
A.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误解科学,最 终将会危害科学。 B.由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的团队编纂的《网络问政》一书,昨日举行新书首发 仪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亲自为该书作序。 C.从“豆你玩”“蒜你狠”到“姜你军”再到最近的“糖高宗”“苹什么”, 这些词汇无一不显示了市民对于不断上涨的农产品价格感到担心和无奈。 D.租金方面,粤公租房将采取根据租房者收入水平确定租金的方式,并且保证 不高于同期、同区域、同类型商品房平均租金的 80%。学科王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 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 而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年且四十,顾谓所亲曰:“非梦 卜敻求①,殆无幸矣!” 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守长沙 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 以计劫之出佐军幕,倚之如左右手。僚属白事,辄问:“季高先生云何?”由是 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同里郭嵩焘官编修,一日,文宗召问:“若识 举人左宗棠乎?何久不出也?年几何矣?过此精力已衰,汝可为书谕吾意,当及 时出为吾办贼。”林翼闻而喜曰:“梦卜敻求时至矣!” 四年正月,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并请与俄议还伊犁、交叛人二事。诏遣全权大 臣崇厚使俄。俄以通商、分界、偿款三端相要。崇厚遽定约,为朝士所纠,议久 不决。宗棠奏曰:“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今崇厚又 议畀俄陬尔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划伊犁西南之地归俄也。武事不竞之秋,有割 地求和者矣。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俄商志在贸易,其 政府即广设领事,欲藉通商深入腹地,此商务之不可许者也。臣维俄人包藏祸心, 妄忖吾国或厌用兵,遂以全权之使臣牵制疆臣。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 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上壮其言, 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六年四月,宗棠舆榇②发肃州, 五月,抵哈密。明年正月,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 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 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有删节 【注】 ①敻(xuàn)求:营求、谋求的意思。指殷帝因梦而重用傅说,周文王占 卜而得姜太公的典故。傅说(yuè):我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 家及建筑科学家。②舆榇(chèn):抬着棺材。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非梦卜敻求,殆无幸矣 殆:大概 B.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 蹙:缩减 C.武事不竞之秋 秋:时候 D.欲藉通商深入腹地 藉:登记 8.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左宗棠“事功”的一组是(3 分)
①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 ②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 ③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 ④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 ⑤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②④ 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宗棠很有才能,道光十二年中举,后多次考进士都未成功,就绝意官场, 后在咸丰初年才得以走上仕途。 B.召问郭嵩焘的话表现了清文宗对左宗棠才能的肯定和信任。光绪六年,左宗 棠以视死如归的精神兵发肃州,迫使俄国达成和议,交还伊犁,证明了自己的才 C.在左宗棠的奏章中,可以看到当时新疆遭受沙俄侵略的事实,也可看到左宗 棠对部分 大臣妥协投降态度的不满 D.左宗棠清廉勤政,爱护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评论 说左宗棠有霸才,治理百姓以仁义安抚的方法实行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3分) (2)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4分) (3)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3分) 11.翻译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4分) 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③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④素善留侯张良 ⑤诸侯恐惧,会盟而弱秦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边上闻笳°(其二) 杜牧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①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和少数民族地区。②海: 瀚海,即戈壁沙漠。 (1)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2)“白沙日暮愁云起”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分) (3)诗中之“愁”从何而来?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解说。(4分) 四、名句默写(9分)
① 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 ② 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 ③ 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 ④ 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 ⑤ 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 ②④⑤ 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左宗棠很有才能,道光十二年中举,后多次考进士都未成功,就绝意官场, 后在咸丰初年才得以走上仕途。 B.召问郭嵩焘的话表现了清文宗对左宗棠才能的肯定和信任。光绪六年,左宗 棠以视死如归的精神兵发肃州,迫使俄国达成和议,交还伊犁,证明了自己的才 能。 C.在左宗棠的奏章中,可以看到当时新疆遭受沙俄侵略的事实,也可看到左宗 棠对部分 大臣妥协投降态度的不满。 D.左宗棠清廉勤政,爱护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评论 说左宗棠有霸才,治理百姓以仁义安抚的方法实行。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而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3 分) (2)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4 分) (3) 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3 分) 11.翻译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4 分) 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③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④素善留侯张良 ⑤诸侯恐惧,会盟而弱秦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 古诗词鉴赏(10 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边上闻笳①(其二) 杜牧 海②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①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和少数民族地区。②海: 瀚海,即戈壁沙漠。 (1)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 分) (2)“白沙日暮愁云起”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 分) (3)诗中之“愁”从何而来?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解说。(4 分) 四、名句默写(9 分)
13.(1)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 (3)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 亭记》) (5)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以望复关。(《诗经·卫风·氓》) (8)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9)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 锡)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声音的联想 罗 ①入春以来,在静寂的清晨或午后,常有一大群麻雀,聚集在后院的尤加利树巅。 那轻俏的哨音,时而一点一点,时而一串一串,时而独吟,时而合鸣,玲珑剔透 如水晶,如银玲,如雨点,如珠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小 小的,加着装饰音与弧线的,那么活泼俏丽地跳过来、滑过去;又跳过来,又滑 过去。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在这样的宁静里, 切的世俗纷争、名心利欲、得失忧患,都如旧梦般地淡去。只觉置身在简单淳朴 的大自然,回返无知无识的天真。那一刻的宁静,不知胜读多少修身养性的书 篇 ②多年来,在都市里奔忙,都市是属于″人"的世界,是属于″机器"的世界。这世 界的一切音响一一包括音乐会的音乐在内,都毫无美感可言。它们嘈杂、吵闹、 拘束、紧张、虚伪、造作。因此,我常捕捉远处偶尔传来的一声鸡啼。有时是在 清晨,有时却在阴雨未晴的午后。但不管是在清晨,或是在午后,那一片孤独而 悠然的长鸣都可以给我带来很久很久的宁静,很多很多的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 往。那生活—一缓慢的拍子,低舒的节奏,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多量而简 朴的食粮,淡泊的襟怀,飘逸的想象。在那样的生活里,人是属于自然。在那样 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不致把自己逼得那 么高,那么尖锐;才不致把渺小的自己吹胀到使自己无法负荷的那么夸大与狂妄 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可以了解到″降落"的安稳与舒泰,才可以找回自己,返 璞归真,在那真切的泥土、葱茏的绿野、清洁的泉水、简单的衣着上去发现与世 无争的安闲,去发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可笑和愚昧。 ③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生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 你所感到的那种亲切安详的静。鸟语、鸡鸣,都象征着不受市声干扰的那难得的 时刻,远人为、近自然,丢弃物质的争逐,发现精神和性灵,这时候,你就会觉 得宁静。这宁静,事实是一种抛开争逐之后的安闲,放下贪欲之后的怡然。 ④我曾在关子岭度过两个极其宁静的夜晚。而造成那宁静的是山上的流泉。那泉 水琤琤琮琮,似在我枕上流过。在梦的边缘,我觉得自己像是枕着青石。身上覆 的是坠叶与落花,一切尘间扰攘都随着清泉流远;一切烦愁忧虑,也随着清泉流 远;一切名心利欲、得失恐惧,也随着清泉流远。在那样的怡然中,仿佛我自己
13.(1)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 (3)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 亭记》) (5)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7) ,以望复关。(《诗经·卫风·氓》) (8)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9)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 锡)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17 题。 声音的联想 罗兰 ①入春以来,在静寂的清晨或午后,常有一大群麻雀,聚集在后院的尤加利树巅。 那轻俏的哨音,时而一点一点,时而一串一串,时而独吟,时而合鸣,玲珑剔透; 如水晶,如银玲,如雨点,如珠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小 小的,加着装饰音与弧线的,那么活泼俏丽地跳过来、滑过去;又跳过来,又滑 过去。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在这样的宁静里,一 切的世俗纷争、名心利欲、得失忧患,都如旧梦般地淡去。只觉置身在简单淳朴 的大自然,回返无知无识的天真。那一刻的宁静,不知胜读多少修身养性的书 篇。 ②多年来,在都市里奔忙,都市是属于"人"的世界,是属于"机器"的世界。这世 界的一切音响——包括音乐会的音乐在内,都毫无美感可言。它们嘈杂、吵闹、 拘束、紧张、虚伪、造作。因此,我常捕捉远处偶尔传来的一声鸡啼。有时是在 清晨,有时却在阴雨未晴的午后。但不管是在清晨,或是在午后,那一片孤独而 悠然的长鸣都可以给我带来很久很久的宁静,很多很多的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 往。那生活——缓慢的拍子,低舒的节奏,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多量而简 朴的食粮,淡泊的襟怀,飘逸的想象。在那样的生活里,人是属于自然。在那样 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不致把自己逼得那 么高,那么尖锐;才不致把渺小的自己吹胀到使自己无法负荷的那么夸大与狂妄。 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可以了解到"降落"的安稳与舒泰,才可以找回自己,返 璞归真,在那真切的泥土、葱茏的绿野、清洁的泉水、简单的衣着上去发现与世 无争的安闲,去发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可笑和愚昧。 ③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生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 你所感到的那种亲切安详的静。鸟语、鸡鸣,都象征着不受市声干扰的那难得的 时刻,远人为、近自然,丢弃物质的争逐,发现精神和性灵,这时候,你就会觉 得宁静。这宁静,事实是一种抛开争逐之后的安闲,放下贪欲之后的怡然。 ④我曾在关子岭度过两个极其宁静的夜晚。而造成那宁静的是山上的流泉。那泉 水琤琤琮琮,似在我枕上流过。在梦的边缘,我觉得自己像是枕着青石。身上覆 的是坠叶与落花,一切尘间扰攘都随着清泉流远;一切烦愁忧虑,也随着清泉流 远;一切名心利欲、得失恐惧,也随着清泉流远。在那样的怡然中,仿佛我自己
也随着清泉流远,而入梦。而迎接我的是山中带雾的清晨与承载我流到这里来的 清泉,而我所置身的地方,恍如真正的世外桃源。 ⑤海潮的声音也曾带我入梦。在海滨那小楼上,在夏夜,我打开面海的窗子,睡 在床上,听海浪拍岸的声音,那么宏壮而深沉的,带着远古的荒凉与寂寥的声音, 述说着天地创造,人海沧桑的那声音,低沉的,感慨的,雄浑的,那述说,使你 不得不放弃你所执著、所迷惑、所恼怒、所牵恋的一切。你必须在海的沉雄的低 语中睡去,把你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轻放手,在海流中。 ⑥自从我发现我是何等的喜欢这些属于自然的声音,我顿悟我近来为什么很少去 听音乐会。我厌烦音乐会场的闷热,音乐听众的嚣杂;我厌烦音乐的沉闷,演奏 者的造作;我也厌烦正襟危坐的约束,和强作欣赏的虚伪。世间不是没有好的音 乐,但好的太少。当做商品来传播的音乐,和当做冠冕来装饰高贵的音乐,同样 的是只相当于叫卖的市声,和物质享受盖过精神文明的那机器齿轮与马达的交 响 14.文章以麻雀“轻俏的哨音”开篇,这样的安排有何作用?(4分) 15.文章以声音为线索展开联想,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思路。(6分) 16.作者喜欢什么样的声音?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17.文章④、⑤两段所写的自然界的“清泉”和“海潮”之声带给作者怎样的内 心感受?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六、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初测试 语文Ⅱ(附加趣)2013-2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 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 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 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决不能欺天下后世究 之阅其全帙其陋必呈。其人既陋,其气必茶,安能振其辞乎? (选自叶燮《原诗》,有删节) 20.叶燮的这段话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基本原则是什么?请 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 21.受这段文字启发,刘熙载在其最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著作中提出了“诗品出 于人品”的观点。请写出刘熙载这部论著的名称。(2 分) 、名篇名著阅读题(15分)
也随着清泉流远,而入梦。而迎接我的是山中带雾的清晨与承载我流到这里来的 清泉,而我所置身的地方,恍如真正的世外桃源。 ⑤海潮的声音也曾带我入梦。在海滨那小楼上,在夏夜,我打开面海的窗子,睡 在床上,听海浪拍岸的声音,那么宏壮而深沉的,带着远古的荒凉与寂寥的声音, 述说着天地创造,人海沧桑的那声音,低沉的,感慨的,雄浑的,那述说,使你 不得不放弃你所执著、所迷惑、所恼怒、所牵恋的一切。你必须在海的沉雄的低 语中睡去,把你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轻放手,在海流中。 ⑥自从我发现我是何等的喜欢这些属于自然的声音,我顿悟我近来为什么很少去 听音乐会。我厌烦音乐会场的闷热,音乐听众的嚣杂;我厌烦音乐的沉闷,演奏 者的造作;我也厌烦正襟危坐的约束,和强作欣赏的虚伪。世间不是没有好的音 乐,但好的太少。当做商品来传播的音乐,和当做冠冕来装饰高贵的音乐,同样 的是只相当于叫卖的市声,和物质享受盖过精神文明的那机器齿轮与马达的交 响。 14.文章以麻雀“轻俏的哨音” 开篇,这样的安排有何作用?(4 分) 15.文章以声音为线索展开联想,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思路。(6 分) 16.作者喜欢什么样的声音?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 分) 17.文章④、⑤两段所写的自然界的“清泉”和“海潮”之声带给作者怎样的内 心感受?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 分) 六、作文(70 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 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 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苏州五中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初测试 语 文 Ⅱ(附加题)2013-2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6 分) 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 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 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故 每 诗 以 人 见 人 又 以 诗 见 使 其 人 其 心 不 然 勉 强 造 作 而 为 欺 人 欺 世 之 语 决 不 能 欺 天 下 后 世 究 之 阅 其 全 帙 其 陋 必 呈。其人既陋,其气必苶,安能振其辞乎? (选自叶燮《原诗》,有删节) 20.叶燮的这段话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基本原则是什么?请 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 21.受这段文字启发,刘熙载在其最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著作中提出了“诗品出 于人品”的观点。请写出刘熙载这部论著的名称。(2 分)。 二、名篇名著阅读题(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