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诋毁抵挡刨根问底砥柱中流 B.藩篱蕃息幡然醒悟翻江倒海 C.蓓蕾礌石雷霆万钧擂鼓助威 D.奴婢裨益稗官野史髀肉复生 f: A(3 )a di B fan/fan/fan/fan c lei/lei/lei/lei D bi/ bi/bai/bi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 的活的史书。 (2)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 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欣京报 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的问题呢? A.触手可及水到渠成眼花缭乱 B.唾手可得水到渠成眼花缭乱 C.触手可及一以贯之目不暇接 D.唾手可得一以贯之目不暇接 答:C(3分)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 易得到。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水到渠成:意指水流到之 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成功,即功到自然成。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 看或看不过来;眼花缭乱:形容眼晴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3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4分) 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了公民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居民 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同时社会用证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 致性认定,可以有效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全国已有16万多个派 出所启动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到今年年底将在全国全面铺开。 参考答案:我国年底将全面铺开身份证办理时指纹信息登记工作。(核心信息:身份证办理时推纹信 息登记(2分)年底(1分)全国(1分) 4.下列是一幅名为“攀高枝”的漫画,反映的是我国当前的电影票价现状。请结合画面内容说说 其寓意。(5分)
1 苏州市 2014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诋.毁 抵.挡 刨根问底. 砥.柱中流 B.藩.篱 蕃.息 幡.然醒悟 翻.江倒海 C.蓓蕾. 礌.石 雷.霆万钧 擂.鼓助威 D.奴婢. 裨.益 稗.官野史 髀.肉复生 答: A(3 分)A dǐ B fān/fán/fān/fān C lěi/léi/léi/léi D bì/ bì/bài/ bì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1)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 ▲ 的活的史书。 (2)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 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 。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欣京报 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 ▲ 的问题呢? A. 触手可及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B. 唾手可得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C. 触手可及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D. 唾手可得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答:C(3 分)触手可及: 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 易得到。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水到渠成:意指水流到之 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成功,即功到自然成。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 看或看不过来;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3.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2.5 字.。(4 分) 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了公民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居民 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同时社会用证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 一致性认定,可以有效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全国已有 1.6 万多个派 出所启动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到今年年底将在全国全面铺开。 参考答案:我国年底将全面铺开身份证办理时指纹信息登记工作。(核心信息:身份证办理时指纹信 息登记(2 分)年底(1 分)全国(1 分) 4.下列是一幅名为“攀高枝”的漫画,反映的是我国当前的电影票价现状。请结合画面内容说说 其寓意。(5 分)
贵族艺术 ①我国当前的电影业②不顾自身层次③单面追求高票价。(5 (三处得分点,每一点得1 回答完整得5分 个得分 E“不顾观众需求”也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上书论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曾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 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很赏识他,把他越级升为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期,他深 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受信任和倚重。成祖列出奸党二十九人,黄福是其中之 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一。成祖入京师后,黄福迎接并归附。李景隆指责黄福 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是奸党,黄福说:“臣固然应该死,但被看为奸党,则 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中不服。”皇上置之不问,给他恢复了官职。不久, 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他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永乐三年(公元1406年),陈瑛 未几,拜工部尚书。永乐三年,陈弹劾黄福不体恤工匠,他被改为北京行部的尚书。第二 瑛劾福不恤工匠,改北京行部尚书。年因事获罪,被速捕并被关押到牢狱中,被贬谪充当为 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事宣。不久,他得以官复原职,督运安南军饷 已,复职,督安南军饷。 安南平定后,在那个地方设置郡县,皇帝命黄福以 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尚书衔掌管交趾布政司、按察司的事务。当时边远的地 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方刚刚平定,军队尚未歇息,事务多而繁杂,黄福因事 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宣,处理地都很有条理。他上疏说:“交趾赋税轻重 制宜,威有条理。上疏言:“交肚不一,请斟酌制定标准,务必从轻省方面考虑。”他又 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请求道:“沿泸江北岸到钦州,请设立卫所和驿站,以 省。”又请:“循泸江北岸至软州,方便往来。实行开中法,给予商人们运销食盐的权利 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再让商人输运粮食到交趾,通过这样来充实军粮储备 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官吏的俸禄,仓库储粮不足则以公田的产出补足。”他 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又说:“广西百姓输运粮饷,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 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二十万石去供给。”这些建议都被批准了。于是他编制 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驻军,多次召见当地 报可。于是编氓藉,定赋税,兴学父老宣谕圣上德治之意,告诚下属官吏不要苛刻、侵扰 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人民。一切治之以静,上下安然。当时群臣因为细小而 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 不值得计较的事情被贬谪到交附的有很多,黄福(对他 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肚者众,们)都加以拯救和抚恤,选出贤明者与他们共事。因此
2 ①我国当前的电影业②不顾自身层次③单面追求高票价。(5 分) (三处得分点,每一点得 1 分, 回答完整得 5 分;其中第二个得分点回答“不顾观众需求”也可。)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上书论 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 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 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 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 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 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 未几,拜工部尚书。永乐三年,陈 瑛劾福不恤.工匠,改北京行部尚书。 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 已,复职,督安南军饷。 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 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 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 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阯 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 省。”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 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 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 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 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 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 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 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 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 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曾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 很赏识他,把他越级升为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期,他深 受信任和倚重。成祖列出奸党二十九人,黄福是其中之 一。成祖入京师后,黄福迎接并归附。李景隆指责黄福 是奸党,黄福说:“臣固然应该死,但被看为奸党,则 臣心中不服。”皇上置之不问,给他恢复了官职。不久, 他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永乐三年(公元 1406 年),陈瑛 弹劾黄福不体恤工匠,他被改为北京行部的尚书。第二 年因事获罪,被逮捕并被关押到牢狱中,被贬谪充当为 事官。不久,他得以官复原职,督运安南军饷。 安南平定后,在那个地方设置郡县,皇帝命黄福以 尚书衔掌管交趾布政司、按察司的事务。当时边远的地 方刚刚平定,军队尚未歇息,事务多而繁杂,黄福因事 制宜,处理地都很有条理。他上疏说:“交趾赋税轻重 不一,请斟酌制定标准,务必从轻省方面考虑。”他又 请求道:“沿泸江北岸到钦州,请设立卫所和驿站,以 方便往来。实行开中法,给予商人们运销食盐的权利, 再让商人输运粮食到交趾,通过这样来充实军粮储备。 官吏的俸禄,仓库储粮不足则以公田的产出补足。”他 又说:“广西百姓输运粮饷,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 二十万石去供给。”这些建议都被批准了。于是他编制 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驻军,多次召见当地 父老宣谕圣上德治之意,告诫下属官吏不要苛刻、侵扰 人民。一切治之以静,上下安然。当时群臣因为细小而 不值得计较的事情被贬谪到交阯的有很多,黄福(对他 们)都加以拯救和抚恤,选出贤明者与他们共事。因此
威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贬谪者有到了这里就像回家的感觉。镇守宦官马骐依仗 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受宠侵害百姓,黄福多次压制他。马骐诬陷黄福有谋反 民,福数栽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异志。皇上觉察出这并不真实,不追究。仁宗即位后, 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黄福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辅导太子。黄福在交趾共 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陆凡十十九年,到他回来时,交趾人民搀扶着他一路相送,哭 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号泣涕不忍分别。他回来后,交卧人的反叛加剧,终于 不忍别。福还,交肚贱遂剧,讫不|无法平定。仁宗逝世后,他总督献陵工程。 能靖。仁宗崩,督献陵工 黄福有丰姿,身材修长仪表整洁,不苟言笑。历经 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六朝事务,提出过不少建议,他公正廉洁宽恕,一向得 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到他人的信任。他当官不图赫赫之名,办事无论大小都 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很谨慎。忧国忘家,越老越坚定。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 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约,妻子儿女仅够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 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 和周济贫困而已。当初,成祖写下十位大臣命解缙品评, 客周匮乏而己。初,成祖手疏大臣|解只对黄福写下这样的评语:“秉性率直,为人确实 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福曰:“来有原则有操守,没有丝毫贬抑他 心易直,确乎有守。”无少贬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二》有删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军旅未息,庶务繁剧庶:希望 B.于是编氓籍氓:百姓 C.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怙:依仗,凭借 D.素孚于人 孚:信任 选:A(庶:众多、各种、多种)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黄福才干出众的一组是(3分) ①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②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 ③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 ④福还,交趾贼遂剧,讫不能靖。 ⑤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 ⑥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 A.①②④ ③⑤C.①②⑤D.②④⑥ 选:C(③是说明皇帝觉察到马骐的诬陷,④不是直接说王福的才干。⑥是说黄福做官不为名利 细致谨慎。)(3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福才干深受各位皇帝倚重。明太祖破格提拔他为工部右侍郎,建文帝时深受重用。索然名列 成祖奸党名单,但是成祖没有听信李景隆指摘,恢复了他的官职。 B.黄福做事符合实际,都很有条理,上书请求减轻赋税,兴办学校,置办官师,鼓励交通运输 抚慰父老,禁止官吏扰民,因此上下都很顺从服气 C.黄福在交趾为官不畏豪强,多次抑制马骐仗着自己受宠爱就虐待民众的行为,曾经遭到马骐的 诬陷,离开交的时候,民众哭泣不舍, D.黄福很有个人修养,他注重仪容,公正廉洁,宽恕他人,被人们信任。做官不为名利,做事情 严谨细致,非常节俭,只给妻子和孩子提供衣食,俸禄都用来招待了宾客 选:D(伴禄不是都用来招待了宾客,而是用来接待宾客和周济了缺衣少食的人。)(3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3 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 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 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 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 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阯凡十 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 不忍别。福还,交阯贼遂剧,讫不 能靖。仁宗崩,督献陵工。 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 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 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 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 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 客周匮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 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福曰:“秉 心易直,确乎有守。”无少贬。 贬谪者有到了这里就像回家的感觉。镇守宦官马骐依仗 受宠侵害百姓,黄福多次压制他。马骐诬陷黄福有谋反 异志。皇上觉察出这并不真实,不追究。仁宗即位后, 黄福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辅导太子。黄福在交趾共 十九年,到他回来时,交趾人民搀扶着他一路相送,哭 号泣涕不忍分别。他回来后,交趾人的反叛加剧,终于 无法平定。仁宗逝世后,他总督献陵工程。 黄福有丰姿,身材修长仪表整洁,不苟言笑。历经 六朝事务,提出过不少建议,他公正廉洁宽恕,一向得 到他人的信任。他当官不图赫赫之名,办事无论大小都 很谨慎。忧国忘家,越老越坚定。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 约,妻子儿女仅够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 和周济贫困而已。当初,成祖写下十位大臣命解缙品评, 解缙只对黄福写下这样的评语:“秉性率直,为人确实 有原则有操守”,没有丝毫贬抑他。 (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二》有删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军旅未息,庶.务繁剧 庶:希望 B.于是编氓.籍 氓:百姓 C.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 怙:依仗,凭借 D.素孚.于人 孚:信任 选:A (庶:众多、各种、多种)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黄福才干出众的一组是(3 分) ①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②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 ③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 ④福还,交阯贼遂剧,讫不能靖。 ⑤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 ⑥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①②⑤ D. ②④⑥ 选:C (③是说明皇帝觉察到马骐的诬陷,④不是直接说王福的才干。⑥是说黄福做官不为名利, 细致谨慎。 )(3 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黄福才干深受各位皇帝倚重。明太祖破格提拔他为工部右侍郎,建文帝时深受重用。索然名列 成祖奸党名单,但是成祖没有听信李景隆指摘,恢复了他的官职。 B.黄福做事符合实际,都很有条理,上书请求减轻赋税,兴办学校,置办官师,鼓励交通运输, 抚慰父老,禁止官吏扰民,因此上下都很顺从服气。 C.黄福在交阯为官不畏豪强,多次抑制马骐仗着自己受宠爱就虐待民众的行为,曾经遭到马骐的 诬陷,离开交阯的时候,民众哭泣不舍, D.黄福很有个人修养,他注重仪容,公正廉洁,宽恕他人,被人们信任。做官不为名利,做事情 严谨细致,非常节俭,只给妻子和孩子提供衣食,俸禄都用来招待了宾客。 选:D(俸禄不是都用来招待了宾客,而是用来接待宾客和周济了缺衣少食的人。)(3 分)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 译文:第二年因事获罪,被遠捕并被关押到牢狱中,被贬谪充当为事官。(3分) (“坐事”、“逮下”、“充”三个要点各1分) (2)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4分) 译文:选出贤明者与他们共事。因此贬谪者有到了这里就像回家的感觉 (3)福还,交贼遂剧,讫不能靖。(3分) 译文:他回来后,交卧人的反叛加剧,终于无法平定。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苏州 苏舜钦①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②暮亦行。 注:①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 连光景之作。②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1)诗的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运用拟人手法,写绿杨白鹭的自得,写山水有情;(2分)以色彩表现美景,“绿杨白鹭”“绿” 白”相间;(1分)远近结合,“近水”“远山”结合,画面生动。(1分) (2)“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谷:坦然面对自然和人生的盛衰;(1分)对自身“羁苦”被俗人所轻的自嘲。(1分) (3)评论家认为,此诗“以清切闲淡为主”,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意象清新:选取“绿杨”“白鹭”“近水”“远山”等意象,气清水秀,别有韵致;语言朴素,不 肆雕琢,清新自然。情感平实,坦然面对万物变化和人生盛衰。(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2)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還迤。(杜牧《阿房宫赋》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蒙岩峦。(李白《蜀道难》)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前赤壁赋》) (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溦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画师洪野 施蛰存 ①洪野是个并不十分有名的画家,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薄暮,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他的画。我们
4 (1)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 译文:第二年因事获罪,被逮捕并被关押到牢狱中,被贬谪充当为事官。(3 分) (“坐事”、“逮下”、“充”三个要点各 1 分) (2)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4 分) 译文:选出贤明者与他们共事。因此贬谪者有到了这里就像回家的感觉。 (3)福还,交阯贼遂剧,讫不能靖。(3 分) 译文:他回来后,交趾人的反叛加剧,终于无法平定。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苏州 苏舜钦①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②暮亦行。 注:①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 连光景之作。②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1)诗的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4 分) 答:运用拟人手法,写绿杨白鹭的自得,写山水有情;(2 分)以色彩表现美景,“绿杨白鹭”“绿” “白”相间;(1 分)远近结合,“近水”“远山”结合,画面生动。(1 分) (2)“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 分) 答:坦然面对自然和人生的盛衰;(1 分)对自身“羁苦”被俗人所轻的自嘲。(1 分) (3)评论家认为,此诗“以清切闲淡为主”,请作简要分析。(4 分) 答:意象清新:选取“绿杨”“白鹭”“近水”“远山”等意象,气清水秀,别有韵致;语言朴素,不 肆雕琢,清新自然。情感平实,坦然面对万物变化和人生盛衰。 (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2)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杜牧《阿房宫赋》)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蜀道难》)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前赤壁赋》) (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 《三峡》)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画师洪野 施蛰存 ①洪野是个并不十分有名的画家,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薄暮,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他的画。我们
刻就很熟识了。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他展示许多国画及洋画给我看,因为是个 门外汉,我只能不停地称赞着。他在逊谢了一阵之后,忽然问道:“真的好吗?那么,请教好在什么 地方呢?” ②呸,有这样不客气的主人!我委实回答不上来了。在我的窘急之中,他却大笑起来道:“这些 都不中看,这都是抄袭来的,我给你看我的创作 ③于是他又去房里捧出七八卷画来。这些都是以洋画的方法画在中国宣纸上的,题材也由刚才 的山水花卉之类变成《卖花女》、《敲石子工人》、《驴车夫》这些写实的东西了。我因为看惯了中国 纸上的山水花卉和画布上的人物写生,对于他这种合璧的办法,实在有些不能满意,但最后,有 帧题名《黄昏》的画,却使我和他的意见融合了。虽然仍是用西洋画法画在中国纸上的一个条幅, 但因为题材是几羽在初升的月光中飞过屋角上的乌鸦,蓝的天、黄的月、黑的鸦、幽暗的屋角,构 成了这一幅朦胧得颇有诗意的画,我大大地称美了。我说:“我还是喜欢这个。”他点点头,微笑道 “我懂得你的趣味了。” ④后来,我曾经偶然地冋他为什么不再在上海担任功课,他摇着头道:“有名无实的事我不愿意 干。”这话,在以后的晤谈里,他给了我一些暗示的解释。大约一则是因为上海的学生,对于艺术大 都没有忠诚的态度,二则是在上海虽则负了一个艺术教授的美名,但那时的艺术大学都穷得连薪水 都发不出,他物质上既无获得,精神上又无安慰,倒不如息影江村,教几个天真的中学生,闲时到 野外去写生,或在家中喝一盏黄酒之为安乐了。这栟地心境自安于淡泊,画家洪野遂终其生不过 个中学教师。 ⑤但是他对于艺术,却并没有消极。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对我说:“我的画有几件已经被选入全 国美术展览会了。”在参观“全国美展”的时候,我果然看见了他的几幅陈列品,而《黄昏》亦是其 中之一。闭幕之后,一日清晨,他挟了一卷画到学校里来,一看见我,就授给我道:“这个现在 送给你了。 ⑥我展开一看,竟就是那幅我所中意的《黄昏》。我看画幅背后已经在展览的时候标定了很高的 价日,觉得不好意思领受这盛情,正在沉吟之际,他说:“不要紧,你收了罢。我早已要送给你了, 因为要等它陈列过一次,所以迟到今天。至于我自己,已经不喜欢它了,我的画最近又改变了。 ⑦后来,他又吸收了新艺术理论,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曾画过几帧反基督教的小 野外写生的对象,不再是小桥流水,或疏林茅屋了,他专给浚河的农民,或运输砖瓦的匠人们 写照了。除了免不掉的应酬敷衍之外,他绝不再画中国画,他曾经招我去看一幅新作,画着一个工 头正在机轮旁揪打一个工人 ③他在贫困的生活中,一个人寂寞地描绘他所同情的人物,直到死。 ⑨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现在他死了,除了寡妇孤儿,以及 几帧不受人赞美的画幅以外,一点也没有遗留下什么。社会上也决不会对于他的死感觉到什么缺少, 而他生前的孜孜砣砣的工作亦未尝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贡献。他就只是以一个忠诚的艺术家的身分而 死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有人会注意他,则死了之后,人们亦不会再长久地纪念他。一个水上 的浮沤,乍生乍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但我却从这里感到了异样的悲怆,为了一个友谊,为了 个伟大的人格。 (选自《施蛰存散文集》,有删改) 11.文章第①段写到“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显人物性格特点,展现二人友情;(2分)引起下文对画师洪野的叙写;(1分)和画师洪野在 艺术上不被人接受构成对比。(1分)
5 立刻就很熟识了。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他展示许多国画及洋画给我看,因为是个 门外汉,我只能不停地称赞着。他在逊谢了一阵之后,忽然问道:“真的好吗?那么,请教好在什么 地方呢?” ②呸,有这样不客气的主人!我委实回答不上来了。在我的窘急之中,他却大笑起来道:“这些 都不中看,这都是抄袭来的,我给你看我的创作。” ③于是他又去房里捧出七八卷画来。这些都是以洋画的方法画在中国宣纸上的,题材也由刚才 的山水花卉之类变成《卖花女》、《敲石子工人》、《驴车夫》这些写实的东西了。我因为看惯了中国 纸上的山水花卉和画布上的人物写生,对于他这种合璧的办法,实在有些不能满意,但最后,有一 帧题名《黄昏》的画,却使我和他的意见融合了。虽然仍是用西洋画法画在中国纸上的一个条幅, 但因为题材是几羽在初升的月光中飞过屋角上的乌鸦,蓝的天、黄的月、黑的鸦、幽暗的屋角,构 成了这一幅朦胧得颇有诗意的画,我大大地称美了。我说:“我还是喜欢这个。”他点点头,微笑道: “我懂得你的趣味了。” ④后来,我曾经偶然地问他为什么不再在上海担任功课,他摇着头道:“有名无实的事我不愿意 干。”这话,在以后的晤谈里,他给了我一些暗示的解释。大约一则是因为上海的学生,对于艺术大 都没有忠诚的态度,二则是在上海虽则负了一个艺术教授的美名,但那时的艺术大学都穷得连薪水 都发不出,他物质上既无获得,精神上又无安慰,倒不如息影江村,教几个天真的中学生,闲时到 野外去写生,或在家中喝一盏黄酒之为安乐了。这样地心境自安于淡泊,画家洪野遂终其生不过一 个中学教师。 ⑤但是他对于艺术,却并没有消极。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对我说:“我的画有几件已经被选入全 国美术展览会了。”在参观“全国美展”的时候,我果然看见了他的几幅陈列品,而《黄昏》亦是其 中之一。闭幕之后,一日清晨,他挟了一卷画到学校里来,一看见我,就授给我道:“这个现在可以 送给你了。” ⑥我展开一看,竟就是那幅我所中意的《黄昏》。我看画幅背后已经在展览的时候标定了很高的 价目,觉得不好意思领受这盛情,正在沉吟之际,他说:“不要紧,你收了罢。我早已要送给你了, 因为要等它陈列过一次,所以迟到今天。至于我自己,已经不喜欢它了,我的画最近又改变了。” ⑦后来,他又吸收了新艺术理论,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曾画过几帧反基督教的小 品,野外写生的对象,不再是小桥流水,或疏林茅屋了,他专给浚河的农民,或运输砖瓦的匠人们 写照了。除了免不掉的应酬敷衍之外,他绝不再画中国画,他曾经招我去看一幅新作,画着一个工 头正在机轮旁揪打一个工人。 ⑧他在贫困的生活中,一个人寂寞地描绘他所同情的人物,直到死。 ⑨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现在他死了,除了寡妇孤儿,以及 几帧不受人赞美的画幅以外,一点也没有遗留下什么。社会上也决不会对于他的死感觉到什么缺少, 而他生前的孜孜矻矻的工作亦未尝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贡献。他就只是以一个忠诚的艺术家的身分而 死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有人会注意他,则死了之后,人们亦不会再长久地纪念他。一个水上 的浮沤,乍生乍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但我却从这里感到了异样的悲怆,为了一个友谊,为了 一个伟大的人格。 (选自《施蛰存散文集》,有删改) 11.文章第①段写到“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答:凸显人物性格特点,展现二人友情;(2 分)引起下文对画师洪野的叙写;(1 分)和画师洪野在 艺术上不被人接受构成对比。(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