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其中考勤占20%,作业占2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参考书:《艺术概论》,孙美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版。 参考书:《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考研室编,商务印书馆,1080年 第1版。 撰写人:李茂华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日
11 2.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其中考勤占 20%,作业占 20%) ;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6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 版。 参考书:《艺术概论》,孙美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年第 1 版。 参考书:《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考研室编,商务印书馆,1080 年 第 1 版。 撰写人:李茂华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2。《中外电影独》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0420010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 课程学分:2.5 课程学时:40(理论学时:40;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课程性质以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准) 开课部门:影视与动画学院影视艺术系 建议修读学期:1 建议先修课程:视听语言 适用专业(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为学科必修课,学生必须掌握电影史相关内容,相关流派创作风格,为学生进一 步专业学习,拍摄作品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中外电影史相关历史 时期、经典影片、导演风格等内容,掌握读解电影作品的能力,学好本课程,掌握读解电影 新思维,并从视听语言视角,分析电影史不同时期、导演、国家等电影作品风格特点。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中外电影史相关历史时期、经典影片、导演风格等内容, 掌握读解电影作品的能力,学好本课程,掌握读解电影新思维,并从视听语言视角,分析电 影史不同时期、导演、国家等电影作品风格特点。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1.掌握中外电影史各时期电影作品风格特征,掌握解读鉴赏影视作品能力(指 标点2.2) 2教学目标2.通过电影史作品读解,赏析作品视听语言、镜头语言等手段,运用于作品创 作实践(指标点1.2) 2
12 2.《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0420010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 课程学分:2.5 课程学时:40(理论学时:40;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课程性质以 2018 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准) 开课部门:影视与动画学院影视艺术系 建议修读学期:1 建议先修课程:视听语言 适用专业(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为学科必修课,学生必须掌握电影史相关内容,相关流派创作风格,为学生进一 步专业学习,拍摄作品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中外电影史相关历史 时期、经典影片、导演风格等内容,掌握读解电影作品的能力,学好本课程,掌握读解电影 新思维,并从视听语言视角,分析电影史不同时期、导演、国家等电影作品风格特点。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中外电影史相关历史时期、经典影片、导演风格等内容, 掌握读解电影作品的能力,学好本课程,掌握读解电影新思维,并从视听语言视角,分析电 影史不同时期、导演、国家等电影作品风格特点。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 1. 掌握中外电影史各时期电影作品风格特征,掌握解读鉴赏影视作品能力(指 标点 2.2) 2.教学目标 2. 通过电影史作品读解,赏析作品视听语言、镜头语言等手段,运用于作品创 作实践(指标点 1.2)
(二)本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见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 毕业要求1.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文学、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运 用于影视艺术创作与制作中。 毕业要求2.具有较宽广的人文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与影视鉴赏与批评能力。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1.1掌握电影学中视听语言、导演风格等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将其应用于电影史作 品风格等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之中。 (2)1.2能够通过电影史作品、时期风格、导演特色等知识指导具体作品创作实践。 (3)2.1具有综合的人文知识和艺术素养,形成较为敏感的艺术辨识力。 (4)22能够运用综合的人文知识和艺术素养,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批评。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对应表(示例如下:) 《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 任课教师:李婷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2.5 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通过电影史作品读解,赏析作品视听语言、 1.1掌握电影学中视听语言、导 镜头语言等手段,运用于作品创作实践。 演风格等基本理论和知识,能: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电影史各个时期发展脉络、导演风 将其应用于电影史作品风格等问 格、作品视听语言解读,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电影学、美 题的思考与解决之中。 学解读电影的能力,培养鉴赏能力。 1.2能够通过电影史作品、时期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风格、导演特色等知识指导具体 作品创作实践。 半业要求2: 教学目标:掌握中外电影史各时期电影作品风格特征, 2.1具有综合的人文知识和艺术 掌握解读鉴赏影视作品能力 素养,形成较为敏感的艺术辨识 达成途径:通过引入电影创作视听语言,导演风格、美 力。 学解读等,训练学生鉴赏作品能力。 22能够运用综合的人文知识和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艺术素养,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 与批评。 四、课程内容(示例如下)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七章电影两种风格 自学内容: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概念,起源 3
13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见 2018 版人才培养方案) 毕业要求 1.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文学、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运 用于影视艺术创作与制作中。 毕业要求 2. 具有较宽广的人文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与影视鉴赏与批评能力。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1.1 掌握电影学中视听语言、导演风格等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将其应用于电影史作 品风格等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之中。 (2)1.2 能够通过电影史作品、时期风格、导演特色等知识指导具体作品创作实践。 (3)2.1 具有综合的人文知识和艺术素养,形成较为敏感的艺术辨识力。 (4)2.2 能够运用综合的人文知识和艺术素养,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批评。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示例如下:) 《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 任课教师:李婷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2.5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 1.1 掌握电影学中视听语言、导 演风格等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 将其应用于电影史作品风格等问 题的思考与解决之中。 1.2 能够通过电影史作品、时期 风格、导演特色等知识指导具体 作品创作实践。 教学目标:通过电影史作品读解,赏析作品视听语言、 镜头语言等手段,运用于作品创作实践。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电影史各个时期发展脉络、导演风 格、作品视听语言解读,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电影学、美 学解读电影的能力,培养鉴赏能力。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2: 2.1 具有综合的人文知识和艺术 素养,形成较为敏感的艺术辨识 力。 2.2 能够运用综合的人文知识和 艺术素养,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 与批评。 教学目标:掌握中外电影史各时期电影作品风格特征, 掌握解读鉴赏影视作品能力 达成途径:通过引入电影创作视听语言,导演风格、美 学解读等,训练学生鉴赏作品能力。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内容(示例如下)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七章 电影两种风格 自学内容: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概念,起源
1.1现实主义 课堂作业: 1.2形式主义 1.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知识点: 2.两者的创作风格 1.现实主义的概念、创作风格。 课外作业: 2.现实主义流派的宗旨和演变 1.完成本章小结 3.形式主义的概念、创作风格 2.观看相关电影 第八章欧洲先锋派运动 自学内容:欧洲先锋派运动定义,特征 2.1欧洲先锋派运动 课堂作业: 2.2各个派别创作风格 1.欧洲先锋派包含内容 知识点: 2.各个派别创作风格 1.欧洲先锋派包含内容 3.与实验电影的关系 2.实验片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观看相关电影,熟悉实验片拍摄特点 第九章法国新浪潮电影 自学内容:法国新浪潮电影包含内容 3.1法国新浪潮电影起源 课堂作业: 3.2派别创作特征 1.法国新浪潮电影风格特征 知识点: 2.作者派和作家派区别 1.法国新浪潮电影起源 2.作者派和作家派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观看相关电影,熟悉新浪潮电影创作特点 第十章中国台湾香港电影 自学内容:台湾香港电影历史发展 4.1台湾电影发展 课堂作业: 4.2香港电影发展 1.台湾电影创作特征 知识点: 2.香港电影创作特征 1.台湾电影发展时期 课外作业: 2.香港电影发展时期 1.完成本章小结 2.观看相关电影,熟悉新浪潮电影创作特点 第十一章 中国武侠电影 自学内容:武侠电影美学 5.1武侠电影美学 课堂作业: 5.2武侠电影创作风格 1.武侠电影美学 知识点: 2.武侠电影创作风格 1.武侠电影发展脉络 3.武侠电影创作风格 2.武侠电影创作美学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观看相关电影,熟悉武侠电影创作特点 第十二章 中国内地电影黄金期 自学内容:中国内地电影黄金期创作风格 6.1谢晋模式 课堂作业: 6.2第五代导演 1.创作风格 知识点: 2.第五代导演 1.谢晋模式 2.第五代导演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14 1.1现实主义 1.2 形式主义 知识点: 1. 现实主义的概念、创作风格。 2. 现实主义流派的宗旨和演变 3. 形式主义的概念、创作风格 课堂作业: 1.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两者的创作风格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观看相关电影 第八章 欧洲先锋派运动 2.1 欧洲先锋派运动 2.2 各个派别创作风格 知识点: 1. 欧洲先锋派包含内容 2. 实验片 自学内容:欧洲先锋派运动定义,特征 课堂作业: 1.欧洲先锋派包含内容 2.各个派别创作风格 3.与实验电影的关系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观看相关电影,熟悉实验片拍摄特点 第九章 法国新浪潮电影 3.1 法国新浪潮电影起源 3.2 派别创作特征 知识点: 1. 法国新浪潮电影起源 2. 作者派和作家派 自学内容:法国新浪潮电影包含内容 课堂作业: 1. 法国新浪潮电影风格特征 2. 作者派和作家派区别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观看相关电影,熟悉新浪潮电影创作特点 第十章 中国台湾香港电影 4.1 台湾电影发展 4.2 香港电影发展 知识点: 1. 台湾电影发展时期 2. 香港电影发展时期 自学内容:台湾香港电影历史发展 课堂作业: 1. 台湾电影创作特征 2. 香港电影创作特征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观看相关电影,熟悉新浪潮电影创作特点 第十一章 中国武侠电影 5.1 武侠电影美学 5.2 武侠电影创作风格 知识点: 1. 武侠电影发展脉络 2. 武侠电影创作美学 自学内容:武侠电影美学 课堂作业: 1.武侠电影美学 2.武侠电影创作风格 3.武侠电影创作风格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观看相关电影,熟悉武侠电影创作特点 第十二章 中国内地电影黄金期 6.1 谢晋模式 6.2 第五代导演 知识点: 1. 谢晋模式 2. 第五代导演 自学内容:中国内地电影黄金期创作风格 课堂作业: 1.创作风格 2.第五代导演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小结
2.观看相关电影,熟悉第五代导演电影创作 特点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验 习题课 小计 1 电影两种风格 4 目标1、目标2 2 欧洲先锋派运动 8 目标1、目标2 3 法国新浪潮电影 目标1、目标2 4 中国台湾香港电影 8 目标1、目标2 5 中国武侠电影 8 目标1、目标2 6 中国内地电影黄金期 4 目标1、目标2 合计 40 目标1、目标2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在讲授部分中,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 了解中外电影史各个时期作品创作特征和视听风格。 具体内容包括: 1.案例分析,引入电影史各个时期经典作品,分析其视听语言,表达主题等内容,模仿如 何拍摄 2.小组讨论,引入学习小组,按照10人以内建立,每次课程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讨论深 入研读 3.课堂演示,进行拉片分析,分析作品的经典镜头,段落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期未考核(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未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其中考勤占30%,作业占10%,平时测验%)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15 2.观看相关电影,熟悉第五代导演电影创作 特点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1 电影两种风格 4 目标 1、目标 2 2 欧洲先锋派运动 8 目标 1、目标 2 3 法国新浪潮电影 8 目标 1、目标 2 4 中国台湾香港电影 8 目标 1、目标 2 5 中国武侠电影 8 目标 1、目标 2 6 中国内地电影黄金期 4 目标 1、目标 2 合 计 40 目标 1、目标 2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在讲授部分中,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 了解中外电影史各个时期作品创作特征和视听风格。 具体内容包括: 1. 案例分析,引入电影史各个时期经典作品,分析其视听语言,表达主题等内容,模仿如 何拍摄 2. 小组讨论,引入学习小组,按照 10 人以内建立,每次课程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讨论深 入研读 3. 课堂演示,进行拉片分析,分析作品的经典镜头,段落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 考试 2.考核形式 期末考核(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其中考勤占 30%,作业占 10%,平时测验%)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