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及器乐教学概述 一、《钢琴》课程教学 (1)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钢琴》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本 课程具有集知识性、音乐性与技能性为一体的特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理 论知识,进行音乐表演实践及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全面 素质、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会理解与 感受音乐,并能准确地表现音乐的内容和风格,能够为歌曲配弹钢琴伴奏,形 成熟练的运用钢琴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 (三)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钢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及钢琴艺术的发展简史,初步接触中外具 有代表性的经典钢琴作品。 2)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方法与基本技术,秉着强化基础、拓宽技术的原 则,尽快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熟练运用键盘的能力。 3)掌握中级程度的钢琴演奏技巧,能弹奏相应程度的乐曲及伴奏曲,较为 熟练地为歌曲配弹伴奏。 4)学习了解钢琴教学法,初步具有钢琴的保养及维护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体现教师教育的教学特点与规律,遵循钢琴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原则,注重提高学生全面驾驭钢琴和综合教学能力。 2)教学内容及方法应贯彻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理念,注意传统与现代、外国 与中国、技巧与表现的均衡,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取向及心理特点,提供个 性发展及创造性学习的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应把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作为本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学习与
钢琴及器乐教学概述 一、《钢琴》课程教学 (1)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钢琴》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本 课程具有集知识性、音乐性与技能性为一体的特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理 论知识,进行音乐表演实践及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全面 素质、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会理解与 感受音乐,并能准确地表现音乐的内容和风格,能够为歌曲配弹钢琴伴奏,形 成熟练的运用钢琴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 (三)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钢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及钢琴艺术的发展简史,初步接触中外具 有代表性的经典钢琴作品。 2)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方法与基本技术,秉着强化基础、拓宽技术的原 则,尽快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熟练运用键盘的能力。 3)掌握中级程度的钢琴演奏技巧,能弹奏相应程度的乐曲及伴奏曲,较为 熟练地为歌曲配弹伴奏。 4)学习了解钢琴教学法,初步具有钢琴的保养及维护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体现教师教育的教学特点与规律,遵循钢琴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原则,注重提高学生全面驾驭钢琴和综合教学能力。 2)教学内容及方法应贯彻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理念,注意传统与现代、外国 与中国、技巧与表现的均衡,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取向及心理特点,提供个 性发展及创造性学习的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应把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作为本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学习与
演奏使学生学会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喜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事业。 2)通过一定比例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演奏中国钢 琴作品的特殊风格和技巧,熟悉中国的民族音乐语汇,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2)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选编原则 1.紧密结合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钢琴学科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 专业性与实践性,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音乐与文化的结合。 2.技术训练与综合能力训练应作为课程的核心,掌握钢琴演奏的技能技巧 是提高综合教学能力的前提。课程内容应围绕此中心而展开。 3.教学曲目的选择应充分体现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广泛吸收古今中外各个 历史时期不同风格与流派的钢琴音乐文献,注意音乐作品的品位与艺术性,体 现时代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艺术视野。 (二)教学基本内容 1.第一学年 1)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与基本方法,熟悉键盘。 2)学习并学握基本技术的演奏方法,能够准确演奏非连音、连音、跳音, 能熟练的演奏三升三降内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双音、和弦。 3)手指能稳固站立并流畅的跑动,手臂放松、力量贯通、演奏大方、自然。 4)养成严格的读谱习惯,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拍与节奏,细致的分句,提 高鉴别声音的能力,注重音乐表现。 5)伴奏技能的基础性训练,初步掌握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的运用方法,接 触为旋律配伴奏的准备练习和移调练习。 6)教学内容中应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中外乐曲、复调乐曲、伴奏曲、 合奏曲、移调练习及和弦连接练习。 2.第二学年 1)巩固、加深并拓宽技术训练内容,全面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学习多样的 触键方法,增强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2)学习与浏览丰富的钢琴音乐文献,了解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作品的演奏要 求,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形象,在演奏中学习和表现音乐中的文化。 3)掌握钢琴踏板正确的运用方法,初步了解钢琴的维护与修理的常识
演奏使学生学会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喜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事业。 2)通过一定比例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演奏中国钢 琴作品的特殊风格和技巧,熟悉中国的民族音乐语汇,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2)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选编原则 1.紧密结合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钢琴学科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 专业性与实践性,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音乐与文化的结合。 2.技术训练与综合能力训练应作为课程的核心,掌握钢琴演奏的技能技巧 是提高综合教学能力的前提。课程内容应围绕此中心而展开。 3.教学曲目的选择应充分体现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广泛吸收古今中外各个 历史时期不同风格与流派的钢琴音乐文献,注意音乐作品的品位与艺术性,体 现时代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艺术视野。 (二)教学基本内容 1.第一学年 1)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与基本方法,熟悉键盘。 2)学习并掌握基本技术的演奏方法,能够准确演奏非连音、连音、跳音, 能熟练的演奏三升三降内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双音、和弦。 3)手指能稳固站立并流畅的跑动,手臂放松、力量贯通、演奏大方、自然。 4)养成严格的读谱习惯,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拍与节奏,细致的分句,提 高鉴别声音的能力,注重音乐表现。 5)伴奏技能的基础性训练,初步掌握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的运用方法,接 触为旋律配伴奏的准备练习和移调练习。 6)教学内容中应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中外乐曲、复调乐曲、伴奏曲、 合奏曲、移调练习及和弦连接练习。 2.第二学年 1)巩固、加深并拓宽技术训练内容,全面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学习多样的 触键方法,增强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2)学习与浏览丰富的钢琴音乐文献,了解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作品的演奏要 求,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形象,在演奏中学习和表现音乐中的文化。 3)掌握钢琴踏板正确的运用方法,初步了解钢琴的维护与修理的常识
4)进入配弹歌曲伴奏的预备练习,学习中外经典的伴奏作品,能够用不同 的伴奏音型进行和弦连接,同时进行移调练习及即兴演奏的训练。 3.第三学年 配弹歌曲伴奏的训练阶段 1)掌握为歌曲配弹钢琴伴奏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熟练的应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副属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3)运用各种伴奏音型为不同体裁歌曲配伴奏。 4)能较熟练的移调,具备自弹自唱和在较短时间内为歌曲配弹钢琴伴奏的 能力 (3)课程实施 (一)学时与学分 1.《钢琴》课程的学程为三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第二学年为基本 技术训练,第三学年为配弹歌曲伴奏训练。 2.授课总学时为108学时,其中基本技术训练阶段72学时(1学时×18 周×4学期),伴奏训练阶段为36学时(1学时×18周×2学期)。课程总学 分为6学分。 3.为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成,每个学生每周练习时间不少于6学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技能与方法 1)掌握正确的钢琴弹奏姿势和基本技术的弹奏方法,手臂运用自如、手指 独立。 2)培养准确严谨的读谱习惯,建立良好的声音听觉,能恰当地表现作品的 音乐形象与风格。 3)注意视奏能力的提高并循序渐进的进行移调练习,熟悉首调识谱法和简 谱,为歌曲伴奏训练做好准备。 4)加强伴奏与重奏的练习,学会与他人合作。 2.表演与实践 1)钢琴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在教学计划、课时安排、考核形式等诸 方面为学生提供从事多种形式表演实践的平台。 2)在表演实践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培养稳定的演奏心理状态
4)进入配弹歌曲伴奏的预备练习,学习中外经典的伴奏作品,能够用不同 的伴奏音型进行和弦连接,同时进行移调练习及即兴演奏的训练。 3.第三学年 配弹歌曲伴奏的训练阶段 1)掌握为歌曲配弹钢琴伴奏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熟练的应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副属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3)运用各种伴奏音型为不同体裁歌曲配伴奏。 4)能够较熟练的移调,具备自弹自唱和在较短时间内为歌曲配弹钢琴伴奏的 能力。 (3)课程实施 (一)学时与学分 1.《钢琴》课程的学程为三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第二学年为基本 技术训练,第三学年为配弹歌曲伴奏训练。 2.授课总学时为 108 学时,其中基本技术训练阶段 72 学时(1 学时× 18 周× 4 学期),伴奏训练阶段为 36 学时(1 学时× 18 周×2 学期)。课程总学 分为 6 学分。 3.为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成,每个学生每周练习时间不少于 6 学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技能与方法 1)掌握正确的钢琴弹奏姿势和基本技术的弹奏方法,手臂运用自如、手指 独立。 2)培养准确严谨的读谱习惯,建立良好的声音听觉,能恰当地表现作品的 音乐形象与风格。 3)注意视奏能力的提高并循序渐进的进行移调练习,熟悉首调识谱法和简 谱,为歌曲伴奏训练做好准备。 4)加强伴奏与重奏的练习,学会与他人合作。 2.表演与实践 1)钢琴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在教学计划、课时安排、考核形式等诸 方面为学生提供从事多种形式表演实践的平台。 2)在表演实践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培养稳定的演奏心理状态
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在表演中学会进行二度创作,做到独立的体验及表现音乐,提高演奏的 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 3.融汇、贯通 1)在本课程学习中提倡学科内知识的相互融汇与贯通,将在其它课程中学 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到钢琴学习中,构建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并掌握研究性学习 的方法。 2)关注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态势,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际,培 养学生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 4.共性与个性 正视学生专业基础和音乐素质的差异,精心设计不同学生的培养方案,因 材施教。发挥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作用,尊重学姓的兴趣与个性发展。 5.弹唱与伴奏 自弹自唱与歌曲伴奏能力是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综合教学能力构成的核心, 也是《钢琴》课程技能训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应注意和声思维和伴奏 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钢琴的能力。 (4)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基本原侧是考核学生综合运用钢琴的能力,包括钢琴演奏、 伴奏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基础、学习过程与效果 以及考试现场发挥等方面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应采用任课教师集体评 分的办法,力求公平与公正。 2.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应制定学生应基本完成的教学曲目的数量,并在此 基础上决定考核内容,避免只弹考试曲目的情况。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要占一 定的比例。 3.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各种形式的教学观摩会,为学生提供进行表演实践的 机会。 4.歌曲伴奏配弹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具备在较短时间内正确的运用 和声、伴奏音型为歌曲配弹钢琴伴奏的能力,考核形式应以演奏为主。 (5)课程资源 1.根据各院校的办学基本条件和规模以及教师队伍情况,本课程可根据不 同对象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授课形式。集体课可利用数码钢琴
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在表演中学会进行二度创作,做到独立的体验及表现音乐,提高演奏的 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 3.融汇、贯通 1)在本课程学习中提倡学科内知识的相互融汇与贯通,将在其它课程中学 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到钢琴学习中,构建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并掌握研究性学习 的方法。 2)关注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态势,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际,培 养学生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 4.共性与个性 正视学生专业基础和音乐素质的差异,精心设计不同学生的培养方案,因 材施教。发挥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发展。 5.弹唱与伴奏 自弹自唱与歌曲伴奏能力是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综合教学能力构成的核心, 也是《钢琴》课程技能训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应注意和声思维和伴奏 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钢琴的能力。 (4)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是考核学生综合运用钢琴的能力,包括钢琴演奏、 伴奏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基础、学习过程与效果 以及考试现场发挥等方面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应采用任课教师集体评 分的办法,力求公平与公正。 2.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应制定学生应基本完成的教学曲目的数量,并在此 基础上决定考核内容,避免只弹考试曲目的情况。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要占一 定的比例。 3.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各种形式的教学观摩会,为学生提供进行表演实践的 机会。 4.歌曲伴奏配弹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具备在较短时间内正确的运用 和声、伴奏音型为歌曲配弹钢琴伴奏的能力,考核形式应以演奏为主。 (5)课程资源 1.根据各院校的办学基本条件和规模以及教师队伍情况,本课程可根据不 同对象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授课形式。集体课可利用数码钢琴
教室,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钢琴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 2.承担此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本专业硕士 以上学位。有良好的专业水准和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了 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与改革的进程。 3.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钢琴教学,配备数码钢琴教室和多媒体教学设 备,制作教学软件。学校应创造条件提供图书、乐谱、电子出版物、网络等资 源,使学生能从更宽的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 二、钢琴教学方案 钢琴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也要随 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不断的改革。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同音乐专业院校的培养目 标是不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音乐教师。面对新 形势,高师钢琴课要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才能更好地发挥高师教学的特点,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教学改 革的新形势给高师钢琴教师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要结合实际,提高教学 质量,培养出优秀的音乐教师。所以,要根据这个特点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制 定好相应的课程体系,推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发展,培养新世纪合格 的音乐教育人才。正是基于这个背景,通过对石河子大学2009年本科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对 课程实验内容重新进行修订和改革,以适应学科快速发展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 求,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对课程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课程设置和课程关系 1.1课程设置情况 钢琴演奏技能是音乐专业工作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所不 可或缺的基本音乐技能。在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中,钢琴课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 之一,在所有基础课程中占突出地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在 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改革新形势下,高等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也被赋予 了新的内涵和目标。钢琴课程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其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基础作 用,使学生在具备钢琴演奏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运用基本技能进行即兴编配、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音乐教育(本科)专业的《钢琴》课程建 设自2001年建专业以来,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钢琴课程的健设取得了丰
教室,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钢琴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 2.承担此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本专业硕士 以上学位。有良好的专业水准和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了 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与改革的进程。 3.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钢琴教学,配备数码钢琴教室和多媒体教学设 备,制作教学软件。学校应创造条件提供图书、乐谱、电子出版物、网络等资 源,使学生能从更宽的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 二、钢琴教学方案 钢琴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也要随 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不断的改革。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同音乐专业院校的培养目 标是不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音乐教师。面对新 形势,高师钢琴课要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才能更好地发挥高师教学的特点,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教学改 革的新形势给高师钢琴教师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要结合实际,提高教学 质量,培养出优秀的音乐教师。所以,要根据这个特点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制 定好相应的课程体系,推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发展,培养新世纪合格 的音乐教育人才。正是基于这个背景,通过对石河子大学 2009 年本科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对 课程实验内容重新进行修订和改革,以适应学科快速发展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 求,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对课程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课程设置和课程关系 1.1 课程设置情况 钢琴演奏技能是音乐专业工作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所不 可或缺的基本音乐技能。在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中,钢琴课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 之一,在所有基础课程中占突出地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在 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改革新形势下,高等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也被赋予 了新的内涵和目标。钢琴课程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其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基础作 用,使学生在具备钢琴演奏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运用基本技能进行即兴编配、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音乐教育(本科)专业的《钢琴》课程建 设自 2001 年建专业以来,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钢琴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