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景写生教案 模块二 色彩风景写生技法——以色造型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美术与传媒学院 赵福
1 色彩风景写生教案 模块二 色彩风景写生技法——以色造型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美术与传媒学院 赵福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色彩的明暗,能够利用色彩的明暗塑造形体,感受色 彩的远近感,能够利用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表现深度空间。 教学重点:对物象形体与质感的表现 教学难点:对物象形体与质感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以色造型 1、色彩的明暗 离开了光,色彩就不复存在,而色彩都是依附在不同的形体之上的,物体在 不同的光照环境中,色彩环境中的色彩表现在视觉上又是不同的,所以表现色彩 必须依赖形体的呈现。塞尚有句名言“色彩和素描不会毫不相干。随者色彩的丰 富素描也不断严谨起来,素描的不断完善,又会使色彩随之丰富起来。”他所要 表达的是用色彩塑造形体结构,以较肯定的颜色和准确的笔触来寻找色彩与形体 关系,以色彩强调加强物体的体质感,只有当色彩恰当地表现出体积感时,画面 中的色彩才具有了说服力。每一次的色彩关系处理都会加强,塑造着立体感和空 间感。 首先,要通过仔细的观察对比,确定某物体的总体色调,找出它的规律抓视 觉信息的感触 其次,要比较局部色块的种种性能、作用、位置和各自的关系,色彩在空间 中越远越倾向于冷调,纯度也相应会变低,而主体部分的表达是通过对比来完成 的,通过加强主体部分的明暗关系、色相对比、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补色对比、 纯度对比、面积对比、光线对比及同时对比构成画面的色彩结构,通过对主体的 塑造完整来拉开与背景及陪衬物体的距离来实现主次的清晰。 最后,使局部色块在画面上有序地排列结构,使色彩结构与总体色调和谐的 统一起来。 在注重物体内在的形体结构的同时,也应该对色彩有到位的认识、理解和运 用,才会使两者更好的结合为一体,所以用色彩来造型的画面。每一笔色彩都会 影响到整个画面色彩的平衡。当找到色彩关系平衡的同时其形体也就完美了。色
2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色彩的明暗,能够利用色彩的明暗塑造形体,感受色 彩的远近感,能够利用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表现深度空间。 教学重点: 对物象形体与质感的表现 教学难点:对物象形体与质感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以色造型 1、色彩的明暗 离开了光,色彩就不复存在,而色彩都是依附在不同的形体之上的,物体在 不同的光照环境中,色彩环境中的色彩表现在视觉上又是不同的,所以表现色彩 必须依赖形体的呈现。塞尚有句名言“色彩和素描不会毫不相干。随着色彩的丰 富素描也不断严谨起来,素描的不断完善,又会使色彩随之丰富起来。”他所要 表达的是用色彩塑造形体结构,以较肯定的颜色和准确的笔触来寻找色彩与形体 关系,以色彩强调加强物体的体质感,只有当色彩恰当地表现出体积感时,画面 中的色彩才具有了说服力。每一次的色彩关系处理都会加强,塑造着立体感和空 间感。 首先,要通过仔细的观察对比,确定某物体的总体色调,找出它的规律抓视 觉信息的感触。 其次,要比较局部色块的种种性能、作用、位置和各自的关系,色彩在空间 中越远越倾向于冷调,纯度也相应会变低,而主体部分的表达是通过对比来完成 的,通过加强主体部分的明暗关系、色相对比、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补色对比、 纯度对比、面积对比、光线对比及同时对比构成画面的色彩结构,通过对主体的 塑造完整来拉开与背景及陪衬物体的距离来实现主次的清晰。 最后,使局部色块在画面上有序地排列结构,使色彩结构与总体色调和谐的 统一起来。 在注重物体内在的形体结构的同时,也应该对色彩有到位的认识、理解和运 用,才会使两者更好的结合为一体,所以用色彩来造型的画面。每一笔色彩都会 影响到整个画面色彩的平衡。当找到色彩关系平衡的同时其形体也就完美了。色
彩与形体结构在色彩造型艺术中对体积空间的塑造和内在情感的传达都起着很 重要的作用。 2、色彩的前进感与后退感 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彩成像后感觉比较远,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 相反,黄色就感觉近,有前进感。凡对比度强的色彩搭配具有前进感,对比度弱 的色彩搭配就具有后退感:膨胀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收缩的色彩具有后退感:明 快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暖味的色彩具有后退感。在绘画中常被用来加强画面空间 层次,如画面背景或天空退远可选择冷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减弱:为了使前景或 主体突出,应选择暖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加强。 二、对物象形体与质感的表现 在风景写生中,所描绘的景色十分复杂,当具体描绘景物时,会遇到认识与 表现的问题。美术家对于自然感受不尽相同,在掌握与运用表现技法所产生的艺 术效果时,也会迥然有异。在风景写生的开始阶段,先对一些具体景物进行分析 认识,再选择采用最佳的表现方法。在这方面注意积累知识与经验是非常有益的。 1、水的表现 海洋、湖泊、江河、池塘.在风景画中是经常出现的。水的特性是流动、 透明(指清澈无污染的水),给人有一种平面、深远的感觉。风景中水的颜色是最 不固定的,它受气候、光线、环境和天色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水色。一般清澈的水,它的固有色总是带冷调:浑浊的黄色水质,固有色偏 暖,呈黄灰色;不流动的死水或流动而受污染的水,颜色灰绿、紫黑、调子深暗 浓重。不同的水质虽然有各自的色彩特征,但是水色与天色是直接相关的。在写 生时,观察水色与天色的关系十分重要。天色亮还是水色亮(即色彩的明度关系), 天色冷还是水色冷(即色彩的色性关系):此外还要注意天色和水色的纯度差异等 等。在水的静止或波动的状况下,其色彩会产生变化,波动的水色明度比水面平 静时要暗。平静水面的远近水色,也具有不同的明度与冷暖。这细微的区别,对 表现水面的平远和空间深度有重要作用。表现水色的笔法,要根据水面的特点。 平静的水,主要用横向的平衡笔法,色彩要柔和谐调:有波浪的水,根据波浪的 大小,可用横向的短笔触或点子来表现水的跃动,色彩可采用并列的方法。不论 是什么状况的水面,都要注意天色对水色的影响而产生的色调变化,如天上的云 3
3 彩与形体结构在色彩造型艺术中对体积空间的塑造和内在情感的传达都起着很 重要的作用。 2、色彩的前进感与后退感 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彩成像后感觉比较远,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 相反,黄色就感觉近,有前进感。凡对比度强的色彩搭配具有前进感,对比度弱 的色彩搭配就具有后退感;膨胀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收缩的色彩具有后退感;明 快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暧昧的色彩具有后退感。在绘画中常被用来加强画面空间 层次,如画面背景或天空退远可选择冷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减弱;为了使前景或 主体突出,应选择暖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加强。 二、对物象形体与质感的表现 在风景写生中,所描绘的景色十分复杂,当具体描绘景物时,会遇到认识与 表现的问题。美术家对于自然感受不尽相同,在掌握与运用表现技法所产生的艺 术效果时,也会迥然有异。在风景写生的开始阶段,先对一些具体景物进行分析 认识,再选择采用最佳的表现方法。在这方面注意积累知识与经验是非常有益的。 1、水的表现 海洋、湖泊、江河、池塘.在风景画中是经常出现的。水的特性是流动、 透明(指清澈无污染的水),给人有一种平面、深远的感觉。风景中水的颜色是最 不固定的,它受气候、光线、环境和天色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水色。一般清澈的水,它的固有色总是带冷调;浑浊的黄色水质,固有色偏 暖,呈黄灰色;不流动的死水或流动而受污染的水,颜色灰绿、紫黑、调子深暗 浓重。不同的水质虽然有各自的色彩特征,但是水色与天色是直接相关的。在写 生时,观察水色与天色的关系十分重要。天色亮还是水色亮(即色彩的明度关系), 天色冷还是水色冷(即色彩的色性关系);此外还要注意天色和水色的纯度差异等 等。在水的静止或波动的状况下,其色彩会产生变化,波动的水色明度比水面平 静时要暗。平静水面的远近水色,也具有不同的明度与冷暖。这细微的区别,对 表现水面的平远和空间深度有重要作用。表现水色的笔法,要根据水面的特点。 平静的水,主要用横向的平衡笔法,色彩要柔和谐调;有波浪的水,根据波浪的 大小,可用横向的短笔触或点子来表现水的跃动,色彩可采用并列的方法。不论 是什么状况的水面,都要注意天色对水色的影响而产生的色调变化,如天上的云
彩、霞光,都可以在水中倒映出来。 平静的水面,常会出现一条水平的明亮反光,这反光对表现水面的平远很起 作用,画这条反光,颜色干湿要适度,用笔要干脆利落(见77页图28)。 倒影。它与实物有联系又有区别。画好倒影,会增添景色的美感。平静清澈 的水面如镜,倒影形象清晰:在微波的水中,倒影破碎,形体拉长;有风的天气 和有急浪的水面,倒影不明确。景物倒影的色彩,与景物相比,要趋于单纯统一, 多为中间调子,没有很深暗与明亮的色调,色调一般偏冷、对比弱、带粉质、色 纯度低,即冷、弱、粉、灰(彩图19)。倒影如用湿画法,颜色自然交接融合, 便会显出倒影的效果。平静水面的倒影,笔法横直并用,但要简练概括,自上而 下的直向笔法,可以加强倒映的气势。根据形的特征,也可以用弧形的笔势画出 倒影概括单纯的形体,不必着眼于倒影的细节。水面有微波,形体拉长的倒影 要用横向笔法,画倒影根据实物和水的具体情况,色彩一般较单一或有不太明显 的冷暖变化。 2、天的表现 大多数风景画面,都会画到天空。天在画幅中,产生舒展、深远、空旷的效 果。随着环境、气候、时间和光线的不同,天上的云彩和天色也千变万化,可以 说画中天色相同的情况极为少见。天色是画幅中最远的色彩,要有深远的空间效 果。在晴天,蓝、青等色是画天色不可少的颜料,当然需要经过调配,使其符合 实际情况。但是,接近地面或远山的天色,总带有偏暖的紫灰色倾向,所以天色 在大多情况下是上冷下暖,上暗下明。天色与地面相接连的景物色彩有关,天色 常常在互相对比中,产生补色关系。如在晴天,绿树丛后面的天色,会增添绿的 对比色一一红的色素,使蓝天倾向于紫灰。认识并描绘出这种对比中产生的色彩 倾向,可以加强色彩效果,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起来。 天色有时要画得单纯,有时可以画得丰富,这决定于画面整体效果和主题表 现的需要。但在一般情况下,天总不宜画得过于突出,而失去深远的空间,除非 天是表现的主体。画比较单纯的天色,在用色和笔法上要稍有变化,不要调好 个颜色,像刷墙那样毫无变化地左右涂刷,以免导致效果单调与呆板。 天除非是万里晴空无云,否则,云彩总是构图中不能不考虑的因素。云的形 状,色彩变化丰富,美丽而有情调,不同季节、气候、时间、光线的条件下,云 4
4 彩、霞光,都可以在水中倒映出来。 平静的水面,常会出现一条水平的明亮反光,这反光对表现水面的平远很起 作用,画这条反光,颜色干湿要适度,用笔要干脆利落(见 77 页图 28)。 倒影。它与实物有联系又有区别。画好倒影,会增添景色的美感。平静清澈 的水面如镜,倒影形象清晰;在微波的水中,倒影破碎,形体拉长;有风的天气 和有急浪的水面,倒影不明确。景物倒影的色彩,与景物相比,要趋于单纯统一, 多为中间调子,没有很深暗与明亮的色调,色调一般偏冷、对比弱、带粉质、色 纯度低,即冷、弱、粉、灰(彩图 19)。倒影如用湿画法,颜色自然交接融合, 便会显出倒影的效果。平静水面的倒影,笔法横直并用,但要简练概括,自上而 下的直向笔法,可以加强倒映的气势。根据形的特征,也可以用弧形的笔势画出 倒影概括单纯的形体,不必着眼于倒影的细节。水面有微波,形体拉长的倒影, 要用横向笔法,画倒影根据实物和水的具体情况,色彩一般较单一或有不太明显 的冷暖变化。 2、天的表现 大多数风景画面,都会画到天空。天在画幅中,产生舒展、深远、空旷的效 果。随着环境、气候、时间和光线的不同,天上的云彩和天色也千变万化,可以 说画中天色相同的情况极为少见。天色是画幅中最远的色彩,要有深远的空间效 果。在晴天,蓝、青等色是画天色不可少的颜料,当然需要经过调配,使其符合 实际情况。但是,接近地面或远山的天色,总带有偏暖的紫灰色倾向,所以天色 在大多情况下是上冷下暖,上暗下明。天色与地面相接连的景物色彩有关,天色 常常在互相对比中,产生补色关系。如在晴天,绿树丛后面的天色,会增添绿的 对比色——红的色素,使蓝天倾向于紫灰。认识并描绘出这种对比中产生的色彩 倾向,可以加强色彩效果,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起来。 天色有时要画得单纯,有时可以画得丰富,这决定于画面整体效果和主题表 现的需要。但在一般情况下,天总不宜画得过于突出,而失去深远的空间,除非 天是表现的主体。画比较单纯的天色,在用色和笔法上要稍有变化,不要调好一 个颜色,像刷墙那样毫无变化地左右涂刷,以免导致效果单调与呆板。 天除非是万里晴空无云,否则,云彩总是构图中不能不考虑的因素。云的形 状,色彩变化丰富,美丽而有情调,不同季节、气候、时间、光线的条件下,云
彩各有不同的特点。云彩有动势与静态,有厚有薄,有远近透视,有平面立体等 变化。云的色彩,虽然大多比较明亮,如与天色或地面色彩相比,也有色彩的不 同倾向。晨曦与傍晚的霞光,则是五彩缤纷,灿烂夺目。所以,云彩可以给人们 清淡、浮动、浓重、深沉、单纯、华丽等等多种不同的感受。但是,无论如何云 彩不可能具有地面景物那样的充实感。薄云,总是轻盈浮动的:只有夏季雷雨前, 乌云压顶的云层才是浓重深沉的。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画云都使用明亮清淡 的色调或中间色调,可多加水分,以利于表现云彩的轻柔感。形较明确的团云, 可用厚的色层,用弧形笔法来表现。晴天的白云,不一定是纯白的颜色,它与阳 光照射的白墙相比较,反而显得灰暗,但仍是应该属晴朗的天色,这需要从整体 上去比较观察,才能认识这一色彩关系。画天、画云,要使用较多的白粉颜料, 才能表现出它们的明亮度。 3、树的表现 树是自然景观中重要的内容,也是风景画中被经常选取的题材。树的品种繁 多,其形体特征和结构也各有不同:由于树龄的不同,树木的形象可谓千姿百态。 随着季节、气候、光线、时间的不同,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映衬,树的色彩更 是丰富而美妙。有的画家甚至把树作为终生研究和表现的创作主题。 由于树的形体不像一座建筑物那样具体明确,初作写生时,对于不同品种, 形态各异的树,往往感到困难很多。但只要经常去观察研究,认识树的形体结构 与色彩的变化特点,在不断写生实践中,是可以掌握其表现规律的。现将某些特 征明显的树的形体与表现方法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宝塔松一一基本外形呈宝塔形,树体主干较外露,叶丛向四周外伸时枝干向 下倾斜。在表现这些特征时,根据树枝的下垂、倾斜、长势和枝叶疏密、长短的 状态,用笔的侧锋自上而下虚实结合,画出其基本形和结构特征,然后点画出深 重的暗部和受光部分的色调。特别要注意下笔画枝叶时,要保留树身主干周围与 向外或向下外伸的枝干间透出的空隙,忽视这些空隙,树就会显得死板,失去空 灵感。宝塔松为常绿树,树色比较浓重沉着,常使用深绿及蓝青等明度较暗的颜 色来表现。 水杉一一水杉也呈塔形,但叶丛比较茂密,其形体与宝塔松不尽相同,而是 更有规则的圆锥体形状,可以理解成用画圆锥体的方法画出其立体感,但也不能 5
5 彩各有不同的特点。云彩有动势与静态,有厚有薄,有远近透视,有平面立体等 变化。云的色彩,虽然大多比较明亮,如与天色或地面色彩相比,也有色彩的不 同倾向。晨曦与傍晚的霞光,则是五彩缤纷,灿烂夺目。所以,云彩可以给人们 清淡、浮动、浓重、深沉、单纯、华丽等等多种不同的感受。但是,无论如何云 彩不可能具有地面景物那样的充实感。薄云,总是轻盈浮动的;只有夏季雷雨前, 乌云压顶的云层才是浓重深沉的。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画云都使用明亮清淡 的色调或中间色调,可多加水分,以利于表现云彩的轻柔感。形较明确的团云, 可用厚的色层,用弧形笔法来表现。晴天的白云,不一定是纯白的颜色,它与阳 光照射的白墙相比较,反而显得灰暗,但仍是应该属晴朗的天色,这需要从整体 上去比较观察,才能认识这一色彩关系。画天、画云,要使用较多的白粉颜料, 才能表现出它们的明亮度。 3、树的表现 树是自然景观中重要的内容,也是风景画中被经常选取的题材。树的品种繁 多,其形体特征和结构也各有不同;由于树龄的不同,树木的形象可谓千姿百态。 随着季节、气候、光线、时间的不同,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映衬,树的色彩更 是丰富而美妙。有的画家甚至把树作为终生研究和表现的创作主题。 由于树的形体不像一座建筑物那样具体明确,初作写生时,对于不同品种, 形态各异的树,往往感到困难很多。但只要经常去观察研究,认识树的形体结构 与色彩的变化特点,在不断写生实践中,是可以掌握其表现规律的。现将某些特 征明显的树的形体与表现方法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宝塔松——基本外形呈宝塔形,树体主干较外露,叶丛向四周外伸时枝干向 下倾斜。在表现这些特征时,根据树枝的下垂、倾斜、长势和枝叶疏密、长短的 状态,用笔的侧锋自上而下虚实结合,画出其基本形和结构特征,然后点画出深 重的暗部和受光部分的色调。特别要注意下笔画枝叶时,要保留树身主干周围与 向外或向下外伸的枝干间透出的空隙,忽视这些空隙,树就会显得死板,失去空 灵感。宝塔松为常绿树,树色比较浓重沉着,常使用深绿及蓝青等明度较暗的颜 色来表现。 水杉——水杉也呈塔形,但叶丛比较茂密,其形体与宝塔松不尽相同,而是 更有规则的圆锥体形状,可以理解成用画圆锥体的方法画出其立体感,但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