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统一试卷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绮丽/倚马可待 信笺/草菅人命 躯壳/金蝉脱壳 B.咯血/恪尽职守 蹊跷/休戚相关 切削/削足适履 C.茁壮/相形见绌 造诣/自怨自艾 劲旅/疾风劲草 D.机杼/毁家纾难 折本/退避三舍 威吓/杀鸡吓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关于小说的创作,莫言认为作家能否通过故事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歌颂 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并为此继续努力。 B.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品牌、产品、价格、服务的竞争,但实质 上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品质和心态的竞争。 C.备受观众追捧的“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 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D.10月8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 的髙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标志着首次实施的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 策首战告捷。 3.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请给出一个标题,并表达出你的看法。(4分) (1)标 (2分 (2)看 不超过50字)(2分) 4.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然后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位中学生骑车上学,却不小心撞坏了一辆“宝马”车。车主并不知情,是悄然 离开,还是留下等待车主?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位中学 生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现场等待了近半小时后,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手 机号码)的纸条并说明了情况 此事通过微博很快传遍全国,中学生的做法受到网民的纷纷称赞。 如果你是车主,你将如何回复这位中学生?如果你是称赞他的网民,你 又将如何跟帖?请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车主回 复 (不超过50字)(3分) 网民跟 帖 (不超过50字)(2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剑侠事 清·王士祯
2013 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统一试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绮丽/倚马可待 信笺/草菅人命 躯壳/金蝉脱壳 B.咯血/恪尽职守 蹊跷/休戚相关 切削/削足适履 C.茁壮/相形见绌 造诣/自怨自艾 劲旅/疾风劲草 D.机杼/毁家纾难 折本/退避三舍 威吓/杀鸡吓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关于小说的创作,莫言认为作家能否通过故事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歌颂 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并为此继续努力。 B.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品牌、产品、价格、服务的竞争,但实质 上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品质和心态的竞争。 C.备受观众追捧的“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 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D. 10 月 8 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 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标志着首次实施的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 策首战告捷。 3.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请给出一个标题,并表达出你的看法。(4 分) (1)标 题: (2 分) (2)看 法: (不超过 50 字)(2 分) 4.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然后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 分) 一位中学生骑车上学,却不小心撞坏了一辆“宝马”车。车主并不知情,是悄然 离开,还是留下等待车主?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位中学 生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现场等待了近半小时后,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手 机号码)的纸条并说明了情况。 此事通过微博很快传遍全国,中学生的做法受到网民的纷纷称赞。 如果你是车主,你将如何回复这位中学生?如果你是称赞他的网民,你 又将如何跟帖?请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车主回 复: (不超过 50 字)(3 分) 网民跟 帖: (不超过 50 字)(2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书剑侠事 清·王士祯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 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 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 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 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 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 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峭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叩门久之, 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 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 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峭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 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 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 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 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 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 如飞,倏忽不见。 市人集观者数百人。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 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 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峭头人也。罗拜谢去。比东归, 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驶:迅捷 B.以木夹函之 函:木匣 C.逆旅主人跪白前事 白:禀报 D.比东归,再往访之 比:等到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女子侠义之状的一组是(3分) ①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②又漫应曰:“去处去。”③徒手 握束香掷地,众皆仆。 ④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⑤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 跨卫向南山径去。⑥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了两位女剑侠,同样的衣饰风采,同样的骑驴疾行,但前者略记一 个特写镜头;后者稍详写一个片断。读后感觉这两女似是一人,又仿佛不是一人 B.新城令崔懋所见侠女,不知哪里人氏,可能三十多岁,穿锦衣弓鞋,一身 男士装束,腰带宝剑,骑着黑驴,人驴都极有精神,和人言语时总是迅疾而行, 如飞隼向东逝去。 C.顺治初年莱阳县县官押送官银数千两去济南,经旅店主人的引导投宿尼庵 但深夜银两为红峭头人所盗,再经店主指点亲自找到了与尼姑一同到来的老妪, 向她们求援 D.尼姑举止神奇,办事迅疾,接到求援后一段时间,就徒步手拿人头,驱驴 背负封记如故的数千官银返回,之后就带老妪离开了尼庵,行踪无迹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 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 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 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 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 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 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叩门久之, 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 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 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 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 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 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 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 如飞,倏忽不见。 市人集观者数百人。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 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 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去。比东归, 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驶:迅捷 B.以木夹函之 函:木匣 C.逆旅主人跪白前事 白:禀报 D.比东归,再往访之 比:等到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女子侠义之状的一组是(3 分) ①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 ②又漫应曰:“去处去。”③徒手 握束香掷地,众皆仆。 ④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 ⑤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 跨卫向南山径去。 ⑥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写了两位女剑侠,同样的衣饰风采,同样的骑驴疾行,但前者略记一 个特写镜头;后者稍详写一个片断。读后感觉这两女似是一人,又仿佛不是一人。 B.新城令崔懋所见侠女,不知哪里人氏,可能三十多岁,穿锦衣弓鞋,一身 男士装束,腰带宝剑,骑着黑驴,人驴都极有精神,和人言语时总是迅疾而行, 如飞隼向东逝去。 C.顺治初年莱阳县县官押送官银数千两去济南,经旅店主人的引导投宿尼庵, 但深夜银两为红帩头人所盗,再经店主指点亲自找到了与尼姑一同到来的老妪, 向她们求援。 D.尼姑举止神奇,办事迅疾,接到求援后一段时间,就徒步手拿人头,驱驴 背负封记如故的数千官银返回,之后就带老妪离开了尼庵,行踪无迹。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3分) (2)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4分) (3)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3分) 、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同答问题。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 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 (1)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请从“开”“卷”中任选一字予以赏析。(2分) (2)全诗哪些景象表明了“初霁”?(4分) (3)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分)
(1)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3 分) (2)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4 分) (3)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同答问题。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 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 (1)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请从“开”“卷”中任选一字予以赏析。(2 分) (2)全诗哪些景象表明了“初霁”?(4 分) (3)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惟草木之零落 (屈原《离骚》) (2)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 也 (庄子《逍遥游》) (3)长风破浪会有 时 (李白《行路难》 西北望,射天狼。(苏 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5)秦人不暇自哀 亦使后人而复 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官赋》) (6)太山不让土 壤 ,故能就其 深。(李斯《谏逐客书》)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肖复兴 入冬后北京最冷的那天晚上,我在一家小饭馆里。家里的人都出了远门, 没有饭辙儿,要不我是不会在这么冷的天跑出来到这里吃晚饭的。正是饭点儿, 小饭馆里顾客盈门,只剩下靠门口的一张桌子空着,虽然只要一开门,冷风就会 乘机呼呼而入,别无选择,我只好坐在了那儿。 服务员是位模样儿俊俏的小个子始娘,拿着个小本子,笑吟吟地站在我 的面前,一口外地口音问我:您吃点儿什么?我要了三两茴香馅的饺子和一盆西 红柿牛腩锅仔。很快,饺子和锅仔都上了来,热气腾腾的扑面撩人,呼啸寒风便 都挡在了窗外了。 埋头吃得热乎乎的,觉得忽然有一股冷风吹来,抬头一看,一位老头已 经走到我的桌前,也是别无选择地坐了下来。在我的对面坐下来之后,大概看见 我正在望着他,老头冲我笑了笑,那笑有些僵硬,不大自然。也许,是为自己 身油渍麻花的破棉袄感到有些羞涩,和这一饭馆衣着光鲜的红男绿女对应得不大 谐调。我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或许还没有我大,只是胡子拉碴的显得有些苍老 我猜想他可能是位农民工,或者刚刚来到北京找活儿的外乡人。 他坐在那里,半天也没见服务员过来,便没话找话的和我搭话,指指饺 子,问我饺子怎么卖?我告诉他一两三块钱吧。他立刻应了声:这么贵!这时候 那个小个子姑娘拿着小本子走了过来,走到老头的身边,问道:你吃什么?老头 望了望她,多少有点儿犹豫,最后说:我要一碗米饭。姑娘弯下头在小本子上记 下来,又抬起头问:还要什么?老头说:就一碗米饭!姑娘有些奇怪:不再要点 儿什么菜?老头这回毫不犹豫地说:一碗米饭就够了。然后补充句:要不麻烦你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惟草木之零落 兮, 。 (屈原《离骚》) (2)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 也。 (庄子《逍遥游》) (3)长风破浪会有 时, 。 (李白《行路难》) (4) ,西北望,射天狼。(苏 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5)秦人不暇自哀, ; ,亦使后人而复 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官赋》) (6)太山不让土 壤, ; ,故能就其 深。(李斯《谏逐客书》)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4 题。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肖复兴 入冬后北京最冷的那天晚上,我在一家小饭馆里。家里的人都出了远门, 没有饭辙儿,要不我是不会在这么冷的天跑出来到这里吃晚饭的。正是饭点儿, 小饭馆里顾客盈门,只剩下靠门口的一张桌子空着,虽然只要一开门,冷风就会 乘机呼呼而入,别无选择,我只好坐在了那儿。 服务员是位模样儿俊俏的小个子始娘,拿着个小本子,笑吟吟地站在我 的面前,一口外地口音问我:您吃点儿什么?我要了三两茴香馅的饺子和一盆西 红柿牛腩锅仔。很快,饺子和锅仔都上了来,热气腾腾的扑面撩人,呼啸寒风便 都挡在了窗外了。 埋头吃得热乎乎的,觉得忽然有一股冷风吹来,抬头一看,一位老头已 经走到我的桌前,也是别无选择地坐了下来。在我的对面坐下来之后,大概看见 我正在望着他,老头冲我笑了笑,那笑有些僵硬,不大自然。也许,是为自己一 身油渍麻花的破棉袄感到有些羞涩,和这一饭馆衣着光鲜的红男绿女对应得不大 谐调。我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或许还没有我大,只是胡子拉碴的显得有些苍老。 我猜想他可能是位农民工,或者刚刚来到北京找活儿的外乡人。 他坐在那里,半天也没见服务员过来,便没话找话的和我搭话,指指饺 子,问我饺子怎么卖?我告诉他一两三块钱吧。他立刻应了声:这么贵!这时候, 那个小个子姑娘拿着小本子走了过来,走到老头的身边,问道:你吃什么?老头 望了望她,多少有点儿犹豫,最后说:我要一碗米饭。姑娘弯下头在小本子上记 下来,又抬起头问:还要什么?老头说:就一碗米饭!姑娘有些奇怪:不再要点 儿什么菜?老头这回毫不犹豫地说:一碗米饭就够了。然后补充句:要不麻烦你
再给我倒碗开水!姑娘不耐烦了,一转身冲我眉毛一挑,撇了撇嘴,风摆柳枝般 走了。 过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姑娘把一碗米饭端上来,更不要说那一碗开水了。 在这样一个势利眼长得比鸡眼还多的社会里,人们的眼睛都容易长到眉毛上面 很多饭馆都会这样,不会把只要一碗米饭的顾客放在心上,更何况是一个衣衫褴 楼的老头,在他们眼里几乎是乞丐一样呢。姑娘来回走了几次,大概早忘了这 碗米饭。 我悄悄地望了一眼对面的老头,看得出来,老头有些心急,也有些尴尬, 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如坐针毡 我很想把盘子里的饺子让给老头先垫补一下,但把剩下小半盘的饺子给 人家吃,总显得不那么礼貌,有些居高临下,就像电影《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 打发要饭的似的。那锅仔我还没有动,可以先让他喝几口,但一想饭还没吃,先 让人家喝汤,恐怕也不舍适,而且也容易被老头拒绝。 因此,当姑娘又向这边走来的时候,我远远地冲她招招手,她走了过来, 老头看见了她,张着嘴动了动,一定是想问她:我那一碗米饭呢?但如今的小姑 娘哪一个好惹?为了避免尴尬,我先把话抢了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给我上碗 米饭!话音刚落,怕她同样嫌弃我也只要一碗米饭,便又加了句:再来三两饺子 姑娘在小本子上记了下来,转身走了。我冲着她的背影喊了句:快点儿呀!她头 没有回,扬扬手中的小本说道:行哩! 老头望了望姑娘走去的背影,又望了望我,什么话都没有说,似乎是想 看看,同样一碗米饭,到底谁的先上来。一下子,让我忽然感觉偌大的饭馆里, 仿佛主角只剩下了老头、姑娘和我三个人,三个人彼此的。思颠簸着,纠结着, 一时无语,却有着不少潜台词。 我望了望老头,也没有说话。我是想等这一碗米饭和三两饺子上来 起给老头。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有饿的时候,谁都有钱紧甚至 是一分钱让尿憋死的时候。老头垂下头,不再看我。我埋下头来,吃那小半盘的 剩饺子,也不敢再望他,我不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但生怕我的目光总落在他的 身上会让他觉得尴尬。 很快,也就是那小半盘剩饺子快要吃完的功夫,只听姑娘一声喊:您的 米饭和饺子来了,便把一碗米饭和三两热腾腾的饺子端在我的桌子上,同时也把 老头的那一碗米饭端在桌上。可是,抬头的时候,我和姑娘都发现,对面的老头 已经消失在寒风中 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4期,有删改) 11.小说中的老人从进门到离开,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用简洁的语句分条概 括。(4分) 12.小说中多次出现“寒风”,有什么作用?(6分
再给我倒碗开水!姑娘不耐烦了,一转身冲我眉毛一挑,撇了撇嘴,风摆柳枝般 走了。 过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姑娘把一碗米饭端上来,更不要说那一碗开水了。 在这样一个势利眼长得比鸡眼还多的社会里,人们的眼睛都容易长到眉毛上面, 很多饭馆都会这样,不会把只要一碗米饭的顾客放在心上,更何况是一个衣衫褴 楼的老头,在他们眼里几乎是乞丐一样呢。姑娘来回走了几次,大概早忘了这一 碗米饭。 我悄悄地望了一眼对面的老头,看得出来,老头有些心急,也有些尴尬, 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如坐针毡。 我很想把盘子里的饺子让给老头先垫补一下,但把剩下小半盘的饺子给 人家吃,总显得不那么礼貌,有些居高临下,就像电影《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 打发要饭的似的。那锅仔我还没有动,可以先让他喝几口,但一想饭还没吃,先 让人家喝汤,恐怕也不舍适,而且也容易被老头拒绝。 因此,当姑娘又向这边走来的时候,我远远地冲她招招手,她走了过来, 老头看见了她,张着嘴动了动,一定是想问她:我那一碗米饭呢?但如今的小姑 娘哪一个好惹?为了避免尴尬,我先把话抢了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给我上碗 米饭!话音刚落,怕她同样嫌弃我也只要一碗米饭,便又加了句:再来三两饺子。 姑娘在小本子上记了下来,转身走了。我冲着她的背影喊了句:快点儿呀!她头 没有回,扬扬手中的小本说道:行哩! 老头望了望姑娘走去的背影,又望了望我,什么话都没有说,似乎是想 看看,同样一碗米饭,到底谁的先上来。一下子,让我忽然感觉偌大的饭馆里, 仿佛主角只剩下了老头、姑娘和我三个人,三个人彼此的。思颠簸着,纠结着, 一时无语,却有着不少潜台词。 我望了望老头,也没有说话。我是想等这一碗米饭和三两饺子上来,一 起给老头。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有饿的时候,谁都有钱紧甚至 是一分钱让尿憋死的时候。老头垂下头,不再看我。我埋下头来,吃那小半盘的 剩饺子,也不敢再望他,我不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但生怕我的目光总落在他的 身上会让他觉得尴尬。 很快,也就是那小半盘剩饺子快要吃完的功夫,只听姑娘一声喊:您的 米饭和饺子来了,便把一碗米饭和三两热腾腾的饺子端在我的桌子上,同时也把 老头的那一碗米饭端在桌上。可是,抬头的时候,我和姑娘都发现,对面的老头 已经消失在寒风中。 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 年第 4 期,有删改) 11.小说中的老人从进门到离开,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用简洁的语句分条概 括。(4 分) 12.小说中多次出现“寒风”,有什么作用?(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