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届高三毕业生百校大联考一模试题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辟谣/独辟蹊径埋怨/埋头苦干人才济济/济世安民 B.责难/多难兴邦肖像/惟妙惟肖首当其冲/安步当车 C.着迷/不着边际折耗/不折不挠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D.纰缪/未雨绸缪劲旅/疾风劲草削足适履/日削月割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年轻人生活观的转变,“蹭生活”这个新鲜的名词也闯入了我们的视线 新一代“蹭一族”悄然升起。 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教育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水 平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C.有时某一微博信息不胫而走却远离事实真相的原因往往是传播者自己的信心 和倾向而忽视核实信息的真伪造成的 D.无论是垂直管理体系,还是属地化管理改革,体制改革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 的食品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改革是当务之急 3.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按要求完成(1)(2)两题。(5分)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7日凌晨消息,在乔布斯去世之后,苹果股价并未 出现预期的暴跌,虽然投资者反应不一,但仍受众多分析师看好,仅微幅下跌 0.23%。周四美股开盘后,苹果股价微跌0.2%,随即走出小幅上涨的趋势,最 髙涨至384.78美元,但午后震荡又现下跌,最低至371.80美元,最终收报于 377.10美元。按当日收盘价计算,苹果市值为3489.75亿美元。 (1)将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不超过20个字。(3分) (2)这则消息的报道预示着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不超过30个字。(2分) 4.“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迅速更新信息、抒发感 慨、表达思想、实现即时分享。请你阅读下面一条“微博”,然后按照要求写 条“微博”表达你的感想。(4分) 我心有爱:25岁,对于一个普通的女孩来说是花季年龄,但是对于人生事业刚 刚起步、正准备在村官任上大干一场的张广秀来说,却不得不每对急性白血病的 折磨。社会各界都在为她捐款献爱心,我们校团委、学生会也加入这一行列,请 你也加入吧! 要求:①以宣传“爱心”为主旨,且主旨鲜明;②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③ 句式整齐;④不超过50字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 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始为姓名。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谈笑》万言。 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髙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 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 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①,击 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 舆②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
江苏省 2012 届高三毕业生百校大联考一模试题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辟谣/独辟蹊径 埋怨/埋头苦干 人才济济/济世安民 B.责难/多难兴邦 肖像/惟妙惟肖 首当其冲/安步当车 C.着迷/不着边际 折耗/不折不挠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D.纰缪/未雨绸缪 劲旅/疾风劲草 削足适履/日削月割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年轻人生活观的转变,“蹭生活”这个新鲜的名词也闯入了我们的视线, 新一代“蹭一族”悄然升起。 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教育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水 平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C.有时某一微博信息不胫而走却远离事实真相的原因往往是传播者自己的信心 和倾向而忽视核实信息的真伪造成的。 D.无论是垂直管理体系,还是属地化管理改革,体制改革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 的食品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改革是当务之急。 3.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按要求完成(1)(2)两题。(5 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10 月 7 日凌晨消息,在乔布斯去世之后,苹果股价并未 出现预期的暴跌,虽然投资者反应不一,但仍受众多分析师看好,仅微幅下跌 0.23%。周四美股开盘后,苹果股价微跌 0.2%,随即走出小幅上涨的趋势,最 高涨至 384.78 美元,但午后震荡又现下跌,最低至 371.80 美元,最终收报于 377.10 美元。按当日收盘价计算,苹果市值为 3 489.75 亿美元。 (1)将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不超过 20 个字。(3 分) (2)这则消息的报道预示着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不超过 30 个字。(2 分) 4.“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迅速更新信息、抒发感 慨、表达思想、实现即时分享。请你阅读下面一条“微博”,然后按照要求写一 条“微博”表达你的感想。(4 分) 我心有爱:25 岁,对于一个普通的女孩来说是花季年龄,但是对于人生事业刚 刚起步、正准备在村官任上大干一场的张广秀来说,却不得不每对急性白血病的 折磨。社会各界都在为她捐款献爱心,我们校团委、学生会也加入这一行列,请 你也加入吧! 要求:①以宣传“爱心”为主旨,且主旨鲜明;②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③ 句式整齐;④不超过 50 字。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 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始为姓名。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谈笑》万言。 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 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 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①,击 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 舆②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 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 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 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 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 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 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 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 溪之月而已。 集并《茶经》今传 (选自《唐才子 传·陆羽》) 注:①犊鼻:即犊鼻裤,围裙,一说指短裤。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 避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愧一事不尽其妙 尽:穷尽 B.貌寝,口吃而辩 寝:丑陋 C.羽野服挈具而入 挈:提着 D.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究:追究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世人对陆羽才华赏识的一组是 ①育为弟子 ②闻人善,若在己 ③时号“茶仙”,天下 益知饮茶矣 ④穷歌诗之丽则⑤今二妙千载一遇 ⑥辕门当节钺之重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羽出身不详,为自己取名,可见其有志节,曾做过优人的老师和僧人。他 生性诙谐,有魏晋风骨,还精通歌诗,有诗集流传 B.陆羽一生中与智积、桑苎翁、李季卿、皇甫冉等人关系密切。能言善辩,言 论不凡,后来陆羽去越地时,皇甫冉曾写序相赠。 C.陆羽著有《茶经》三卷,论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法、茶道的器具。影响 广泛,备受推崇,后又著有《毁茶论》。 D.陆羽流连山水,行为自由,常常敲打林间树木,戏弄河中流水。还曾在溪边 修建房舍,闭门读书,与髙僧贤士交好,有山野隐士之风 8.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3分) (2)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4 分) (3)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①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 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 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 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 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 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 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 溪之月而已。” 集并《茶经》今传。 (选自《唐才子 传·陆羽》) 注:①犊鼻:即犊鼻裤,围裙,一说指短裤。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 避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愧一事不尽其妙 尽:穷尽 B.貌寝,口吃而辩 寝:丑陋 C.羽野服挈具而入 挈:提着 D.君子究孔、释之名理 究:追究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世人对陆羽才华赏识的一组是 ①育为弟子 ②闻人善,若在己 ③时号“茶仙”,天下 益知饮茶矣 ④穷歌诗之丽则 ⑤今二妙千载一遇 ⑥辕门当节钺之重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羽出身不详,为自己取名,可见其有志节,曾做过优人的老师和僧人。他 生性诙谐,有魏晋风骨,还精通歌诗,有诗集流传。 B.陆羽一生中与智积、桑苎翁、李季卿、皇甫冉等人关系密切。能言善辩,言 论不凡,后来陆羽去越地时,皇甫冉曾写序相赠。 C.陆羽著有《茶经》三卷,论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法、茶道的器具。影响 广泛,备受推崇,后又著有《毁茶论》。 D.陆羽流连山水,行为自由,常常敲打林间树木,戏弄河中流水。还曾在溪边 修建房舍,闭门读书,与高僧贤士交好,有山野隐士之风。 8.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3 分) (2)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4 分) (3)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①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②。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③。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①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 作于此时。②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 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③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 (1)首联“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3分) (2)试分析颔、颈两联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2)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以咨诹善道, ,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 《出师表》) (5)一粥一饭, 。(《朱子家训》) (6)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7)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 房宫赋》) (8) ,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 楼梦》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雪山的长夜 迟子建 午夜失眠,索性起床望窗外的风景。 以往赏夜景,都不是在冬季。春夜,我曾望过被月光朗照得荧光闪闪的春水;夏 夜,我望过一叠又一叠的青山在暗夜中呈现的黝蓝的剪影;秋夜,曾见过河岸的 柳树在月光中被风吹得狂舞的姿态。只有冬季,我记不起在夜晚看过风景。也难 怪,春夏秋三季,窗户能够打开,所以春夜望春水时,能听见鸟的鸣叫:夏夜看 青山的剪影时,能闻到堤坝下盛开的野花的芳香;秋夜看风中的柳树时,发丝能 直接感受到月光的爱抚,那月光仿佛要做我的一绺头发,从我的头顶倾泻而下 柔顺光亮极了。而到了寒风刺骨的冬季,窗口就像哑巴一样暮气沉沉地紧闭着嘴, 窗外除了低沉的云气和白茫茫的雪之外,似乎就再没什么可看的了。 雪山东侧的那簇灯火先自消失了。是凌晨一时许了,想必挖沙人已停止了夜战, 歇息去了。而南侧的那簇灯火仍如白莲一样盛开着。我盯着那灯火,就像注视着 挚爱的人的眼睛一样。以往归乡,我在小路上散步总是有爱人陪伴。夏季时,我 走着走着要停下脚步,不是发现野果子了,就是被姹紫嫣红的野花给吸引住了。 我采了野果,会立刻丢进嘴里。爱人笑我是个“野丫头”。有时蚊子闹得凶狂 我就顺手在路边折一根柳枝,用它驱赶蚊子。而折柳枝时,手指会弥漫着柳枝碧 绿而清香的汁液。那时我觉得所有的风景都是那么优美、恬静,给人一种甜蜜、 温馨的感觉。可自从爱人因车祸而永久地离开了我,我再望风景时,那种温暖和 诗意的感觉已荡然无存。当我孤独一人走在小路上时,我是多么想问一问故乡的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②。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③。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①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 作于此时。②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 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③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 (1)首联“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3 分) (2)试分析颔、颈两联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4 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3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2)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以咨诹善道, ,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 《出师表》) (5)一粥一饭, 。(《朱子家训》) (6)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7)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 房宫赋》) (8) ,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 楼梦》)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雪山的长夜 迟子建 午夜失眠,索性起床望窗外的风景。 以往赏夜景,都不是在冬季。春夜,我曾望过被月光朗照得荧光闪闪的春水;夏 夜,我望过一叠又一叠的青山在暗夜中呈现的黝蓝的剪影;秋夜,曾见过河岸的 柳树在月光中被风吹得狂舞的姿态。只有冬季,我记不起在夜晚看过风景。也难 怪,春夏秋三季,窗户能够打开,所以春夜望春水时,能听见鸟的鸣叫;夏夜看 青山的剪影时,能闻到堤坝下盛开的野花的芳香;秋夜看风中的柳树时,发丝能 直接感受到月光的爱抚,那月光仿佛要做我的一绺头发,从我的头顶倾泻而下, 柔顺光亮极了。而到了寒风刺骨的冬季,窗口就像哑巴一样暮气沉沉地紧闭着嘴, 窗外除了低沉的云气和白茫茫的雪之外,似乎就再没什么可看的了。 雪山东侧的那簇灯火先自消失了。是凌晨一时许了,想必挖沙人已停止了夜战, 歇息去了。而南侧的那簇灯火仍如白莲一样盛开着。我盯着那灯火,就像注视着 挚爱的人的眼睛一样。以往归乡,我在小路上散步总是有爱人陪伴。夏季时,我 走着走着要停下脚步,不是发现野果子了,就是被姹紫嫣红的野花给吸引住了。 我采了野果,会立刻丢进嘴里。爱人笑我是个“野丫头”。有时蚊子闹得凶狂, 我就顺手在路边折一根柳枝,用它驱赶蚊子。而折柳枝时,手指会弥漫着柳枝碧 绿而清香的汁液。那时我觉得所有的风景都是那么优美、恬静,给人一种甜蜜、 温馨的感觉。可自从爱人因车祸而永久地离开了我,我再望风景时,那种温暖和 诗意的感觉已荡然无存。当我孤独一人走在小路上时,我是多么想问一问故乡的
路啊:你为什么不动声色地化成了一条绳索,在我毫无知觉的时候扼住了他的咽 喉?你为什么在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候化成了一支毒剑,射中了我爱人的那颗年轻 的心?青山不语,河水亦无言,大自然容颜依旧,只是我的心已苍凉如秋水。以 往我是多么贪恋于窗外的好山好水,可我现在似乎连看风景的勇气都没有了。 我很庆幸在这个失眠的冬夜里,又能坦然面对窗外的风景了。凌晨两点多,南侧 雪山的灯火也消失了。三座雪山没有因为灯火的离去而黯淡,相反,它们在星光 下显得更加的挺拔和光华。当你的眼睛适应了真正的黑暗后,你会发现黑暗本身 也是一种明亮。仰望天上的星星,我觉得它们当中的哪一颗都可以做我身边的 盏永久的神灯。而先前还如花一样盛开的人间灯火,它们就像我爱人的那双眼睛 样,会在我为之无限陶醉时,不说告别,就抽身离去。雪山沐浴着灿烂的星光, 焕发出一种孤寂之美。那隐隐发亮的一道道雪痕,就像它浅浅的笑影一样,温存 可爱。凌晨四时许,星光稀疏了,而天却因为黎明将至呈现着一股深蓝的色调, 雪山显得愈发得壮美了。我想我在望雪山的时候,它也在望我。我望雪山,能感 受到它非凡的气势和独特的美;而它望我的房屋,是否只是一头牛的影子?而我 只是落在这牛身上的一只飞蝇? 我还记得1998年河水暴涨之时,每至黄昏,河岸都有浓浓的晚雾生成。有一天 我站在窗前,望见爱人从小路上归家。他的身后是起伏的白雾,而他就像雾中的 棵柳树。那一瞬间,我有一股莫名的恐慌感,觉得这幻象一样的雾似乎把爱人 也虚幻化了,他在雾中仿佛已不存在。现在想来,死亡就像上帝撒向人间的迷雾, 它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它能劫走爱人的身影,但它奈何不了这巍峨的雪山。有 雪山在,我的目光仍然有可注视的地方,我的灵魂也依然有可依托的地方 我感谢这个失眠的长夜,它又给予了我看风景的勇气。凌晨的天空有如盛筵已散 星星悄然隐去了,天空只有一星一月遥遥相伴。那月半残着,但它姿态袅娜,就 像跃出水面的一条金鱼。而那颗明亮的启明星,是上帝摆在我们头顶的黑夜尽头 的最后一盏灯。即使它最后熄灭了,也是熄灭在光明中。 11.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13.作者对风景的态度有哪些变化?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 14.著名散文评论家红孩说:“在唯美的前提下,散文无外乎有三种成分:第 提供多少情感含量;第二,提供多少文化思考含量;第三,提供多少知识含量。 请结合文章探究本文提供的是哪种“含量”,并简要陈述。(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百岁杨绛,“甘当一个零” 干坚 ①我很喜欢杨绛先生的书,曾经一读再读,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炉火纯青。当 多数身为作家和受害者的当事人还在对“文革”王顾左右的时候,她已经秉笔直 书之了。我相信在她那一代中,她是少数几个将要不朽的作者之 ②2011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百岁生日,《文汇报·笔会》采访:杨先生,您 生是一个自由思想者。可是,在您生命中如此被看重的“自由”,与“忍生活 之苦,保其天真”却始终是一物两面,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 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深自敛抑,“穿隐身衣”“甘当一个零”。这与一个 世纪以来更广为人知、影响深广的“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自由”相比,好 像是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东西。这是怎么回事?
路啊:你为什么不动声色地化成了一条绳索,在我毫无知觉的时候扼住了他的咽 喉?你为什么在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候化成了一支毒剑,射中了我爱人的那颗年轻 的心?青山不语,河水亦无言,大自然容颜依旧,只是我的心已苍凉如秋水。以 往我是多么贪恋于窗外的好山好水,可我现在似乎连看风景的勇气都没有了。 我很庆幸在这个失眠的冬夜里,又能坦然面对窗外的风景了。凌晨两点多,南侧 雪山的灯火也消失了。三座雪山没有因为灯火的离去而黯淡,相反,它们在星光 下显得更加的挺拔和光华。当你的眼睛适应了真正的黑暗后,你会发现黑暗本身 也是一种明亮。仰望天上的星星,我觉得它们当中的哪一颗都可以做我身边的一 盏永久的神灯。而先前还如花一样盛开的人间灯火,它们就像我爱人的那双眼睛 一样,会在我为之无限陶醉时,不说告别,就抽身离去。雪山沐浴着灿烂的星光, 焕发出一种孤寂之美。那隐隐发亮的一道道雪痕,就像它浅浅的笑影一样,温存 可爱。凌晨四时许,星光稀疏了,而天却因为黎明将至呈现着一股深蓝的色调, 雪山显得愈发得壮美了。我想我在望雪山的时候,它也在望我。我望雪山,能感 受到它非凡的气势和独特的美;而它望我的房屋,是否只是一头牛的影子?而我 只是落在这牛身上的一只飞蝇? 我还记得 1998 年河水暴涨之时,每至黄昏,河岸都有浓浓的晚雾生成。有一天 我站在窗前,望见爱人从小路上归家。他的身后是起伏的白雾,而他就像雾中的 一棵柳树。那一瞬间,我有一股莫名的恐慌感,觉得这幻象一样的雾似乎把爱人 也虚幻化了,他在雾中仿佛已不存在。现在想来,死亡就像上帝撒向人间的迷雾, 它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它能劫走爱人的身影,但它奈何不了这巍峨的雪山。有 雪山在,我的目光仍然有可注视的地方,我的灵魂也依然有可依托的地方。 我感谢这个失眠的长夜,它又给予了我看风景的勇气。凌晨的天空有如盛筵已散, 星星悄然隐去了,天空只有一星一月遥遥相伴。那月半残着,但它姿态袅娜,就 像跃出水面的一条金鱼。而那颗明亮的启明星,是上帝摆在我们头顶的黑夜尽头 的最后一盏灯。即使它最后熄灭了,也是熄灭在光明中。 11.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 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 分) 13.作者对风景的态度有哪些变化?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 分) 14.著名散文评论家红孩说:“在唯美的前提下,散文无外乎有三种成分:第一, 提供多少情感含量;第二,提供多少文化思考含量;第三,提供多少知识含量。” 请结合文章探究本文提供的是哪种“含量”,并简要陈述。(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百岁杨绛,“甘当一个零” 干 坚 ①我很喜欢杨绛先生的书,曾经一读再读,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炉火纯青。当 多数身为作家和受害者的当事人还在对“文革”王顾左右的时候,她已经秉笔直 书之了。我相信在她那一代中,她是少数几个将要不朽的作者之一。 ②2011 年 7 月 17 日是杨绛先生百岁生日,《文汇报·笔会》采访:杨先生,您 一生是一个自由思想者。可是,在您生命中如此被看重的“自由”,与“忍生活 之苦,保其天真”却始终是一物两面,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 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深自敛抑,“穿隐身衣”“甘当一个零”。这与一个 世纪以来更广为人知、影响深广的“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自由”相比,好 像是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东西。这是怎么回事?
③大师说:这个问题,很耐人寻思。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 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若你 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 碍了你的道儿呢?……”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 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 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④一百岁的人了。电视镜头里,写写读读,周围兰茂书香,其人儒雅高贵,淡泊 慈祥。却不料一开口,这位中国大师就说到刀子,说到“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 可以想见一辈子是如何地舍辛茹苦,忍辱负重。一代人杰,却只想当个“零”, 为避开刀子而忍着。“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一般来说,自由是不忍的结果。 忍出来的自由,倒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自觉地把自己处理成某种“零”,不仅 仅是杨绛先生的人生之道,恐怕也是同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之道 ⑤杨绛先生的“零,,并非空洞无物。只有做“零”状,她才能自由地做自己想 做的事情,写自己想写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这就有点像别号“地基破坏者 的鼹鼠,表面只是一个洞,下面却深入地髓。“甘当一个零”,成就了杨绛,0 后面的那个杨绛,乃是100000000。但我还是深感悲哀,地灵人杰,稀有如杨 绛者,为什么不能像露天煤矿那样,堂堂正正,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呢?为什么 他们总是些出土文物?想起王勃,“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风,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那人生是何等地磊落! 其实在杨绛先生答问的字里行间,我感觉到的不是老人百岁的释然,而是淡淡的 苦笑;她只是把刀子之类的戾词,吐得更轻、更慢、更温雅些而已 ⑥夜得数语 甘当一个零”:杨绛能忍,只因头上悬刀一丝;默存突围,全 仗书中管锥万卷。 (节选自《南方周末》2011.7,有删节) 15.文章题目中提到“甘当一个零”,结合文本分析哪些方面体现了杨绛先生的 这种品质。(6分) 16.结合文本,谈谈杨绛先生“忍”的内涵。(6分 17.作者在第⑤段中提到想起了王勃及其文句,其用意是什么?(6分) 七、作文(70分) 18.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 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其实,内心的声音一一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 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附加题 注意事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本试卷总分40分,考试时间30 分钟。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陆放翁跋《花间集》谓:“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可爱。能此不能 彼,未可以理推也。”《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 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然谓词必易于诗,余未敢信。善乎陈卧子之言
③大师说:这个问题,很耐人寻思。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 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若你 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 碍了你的道儿呢?……”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 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 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④一百岁的人了。电视镜头里,写写读读,周围兰茂书香,其人儒雅高贵,淡泊 慈祥。却不料一开口,这位中国大师就说到刀子,说到“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 可以想见一辈子是如何地舍辛茹苦,忍辱负重。一代人杰,却只想当个“零”, 为避开刀子而忍着。“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一般来说,自由是不忍的结果。 忍出来的自由,倒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自觉地把自己处理成某种“零”,不仅 仅是杨绛先生的人生之道,恐怕也是同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之道。 ⑤杨绛先生的“零,,并非空洞无物。只有做“零”状,她才能自由地做自己想 做的事情,写自己想写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这就有点像别号“地基破坏者” 的鼹鼠,表面只是一个洞,下面却深入地髓。“甘当一个零”,成就了杨绛,0 后面的那个杨绛,乃是 100 000 000。但我还是深感悲哀,地灵人杰,稀有如杨 绛者,为什么不能像露天煤矿那样,堂堂正正,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呢?为什么 他们总是些出土文物?想起王勃,“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那人生是何等地磊落! 其实在杨绛先生答问的字里行间,我感觉到的不是老人百岁的释然,而是淡淡的 苦笑;她只是把刀子之类的戾词,吐得更轻、更慢、更温雅些而已。 ⑥夜得数语——“甘当一个零”:杨绛能忍,只因头上悬刀一丝;默存突围,全 仗书中管锥万卷。 (节选自《南方周末》2011.7,有删节) 15.文章题目中提到“甘当一个零”,结合文本分析哪些方面体现了杨绛先生的 这种品质。(6 分) 16.结合文本,谈谈杨绛先生“忍”的内涵。(6 分) 17.作者在第⑤段中提到想起了王勃及其文句,其用意是什么?(6 分) 七、作文(70 分) 18.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 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 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附加题 注意事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本试卷总分 40 分,考试时间 30 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6 分) 陆放翁跋《花间集》谓:“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可爱。能此不能 彼,未可以理推也。”《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 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然谓词必易于诗,余未敢信。善乎陈卧子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