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 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大力解放思想,着力解决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面临 的阶段性矛盾。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 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一)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与时俱进,特别应该重视理论创新 1、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从当前面临的新矛盾的角度看: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 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技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社会主 义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 大变化,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 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以及如何认 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政治影响的问题。认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实现 理论创新,做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3、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看:理论创新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教育创新 等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基础。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在理 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才能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教育创新 等提供理论根据、价值导向、思想方法和经提炼的实践经验,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创新。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政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 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二)怎样科学理解理论创新 1、理论创新,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 主义也是是错误的、有害的。江泽民指出:“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
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这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 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这就是说,只有坚持这两个坚定不移,才能做到正确的理论创 新。否则理论创新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理论观点都是理论创新。被实践否定的理论观点、只适合西方 发达国家历史条件的理论观点、杜撰的新名词和脱离实际机的空想,都不是理论创新。 2、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不是为新而新,完全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都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四、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一)为什么要走自己的路?要敢于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实现了在落后 的中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 邓小平认为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我们过去照搬了苏联社会主 义建设的模式。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的 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 出的基本结论。” (二)走自己的路的哲学意义,善于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 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教学重点: 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道路、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我们认为:认清国情是认清和破解一切革命问题的逻辑起点。要在一个落后的东方 大国里领导人民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 特点和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 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但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鸦片战争外国列强 的侵略,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轨道发生了改变,中国社会性质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方面,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中国由一个封建的中国 转变为半封建国家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那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 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毛泽东说:
“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 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矛盾,决定了中华民族面临着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所以,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的 资产阶级革命,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相统一。 (3)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 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 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因此,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 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总之,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从鸦片 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均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以后,发生了新的变化 (1)从中国革命的时代特点来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 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 进程。十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革命的范畴,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从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来看: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 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阶级,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 者和领导者。 (3)从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来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具有 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反复分析、比较和鉴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十月革命的胜利也带给中国革命以新的启示。毛泽东指出:“十 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 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4)从革命的前途来看,它不是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是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
阶级领导此岸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系统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 列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不断总结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实践 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成熟和发展起来的 大革命时期:关于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革命纲领问题、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关 于农民问题等 土地革命前、中期: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和实践问题 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战时期:关于党的思想路线,关于党的建设、关于新民主主义道 路问题等 解放战争时期:关于革命转变问题,关于人民民主专政问题等。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 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由此可以看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包括: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性质与前途等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毛泽东强调:“分清敌友,这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那么,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第一,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为什么?政治上:侵占中国领土主权经济上:操纵中国经济命脉文化上:实施文化侵 略政策 第二,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是中国近代政治进步的主要障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以地主 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是近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在中国反对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