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认为你似乎喜欢恃着语理分析去挑剔中国哲学,跟中国哲学为难你看语理 分析和中国哲学是否不相容的呢? 李:说不上不相容我看两者反而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认为若要具备最完整的哲 学训练就必须包括语理分析和禅-始于语理分析终于禅(前者根基后者花果) 周:你认为禅的精义是什么呢? 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周:就这么一句吗? 七、守则自决明智假装反繁琐主义 周我们转一个话题在别人的心目中,你的「招牌”、「商标”,就是思考方法,尤其 是思考方法的第一环节「语理分析”你平日所讲的也是「思考方法”、「分析哲 学”、「科学哲学”、「数理逻辑”等等课程,很少涉及道德问题.关于道德问题你是 怎样看的呢? 李:没有什么复杂高深的看法,要讲也只能很粗浅地讲讲我从来不理传统道德规 条,通常我只考虑几个简单的理念来做人处世:第一是爱情,第二是友情,第三是义 气和侠义精神由这些理念出发稍经理性反省,形成了一些大体的守则那就是我 做人处世的基本守则了有些传统道德规条是我同意的,有些是我不同意的,但不 管同意不同意,我根本不会理睬那些规条我只依据自己经过理性反省而确认之为 合理的守则做人这个态度我称之为(理性的)「守则自决原则” 表面上我有时会向自己不同意的传统道德规条妥协,实际上那只是基于技术性 的考虑而作出的假装妥协比方在一个白痴的国度里,有些规条你认为是荒谬的, 但如果不遵守就会被白痴群咬死这时基于技术性的考虑你或会暂时表现得遵守 那荒谬的白痴规条这一点可以叫做「明智假装原则” 周:只用你所说的那两个原则来看道德问题会不会有过分简单之嫌呢? 李:简单是简单是否过分简单则不能一概而论,要视乎对什么人来讲有的人喜欢 用复杂繁琐的理论去看道德问题我不属于这一类我主张「反繁琐主义”.对于我 来说做人通常只需要几条粗枝大叶的守则,甚至光是几条「童子军守则”,如果真 能落实履行,就已是很好的了有的哲学家爱把道德问题弄成一套繁琐不堪、难以 掌握的大系统倘能诚实不自欺地反省一下,他们该会发现自己做人处世的时候, 所援用的实际上还不是那么几个很早己在脑子里根深蒂固的简单观念? 某些人把「谈”道德和「有”道德混淆以为不谈道德就是没有道德实则两者明 显是两回事道德谈得太多反省得太复杂,研究得太精细反会令人变得懦弱,瞻前 顾后,丧失道德的勇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柴市砍头,做的无非是他看见乃 义所当为的事,哪里需要先讲一大套伦理学理论呢? 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应该的关于这些问题,就算找不到抽像的普遍准则,只要头脑 清晰,心理干净正常,有相应的常识那么在具体情境里一般仍是能够分辨有关的 事情是好还是不好的,是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的(抑或只是中性的)通常当我们做 了不应做的事其实我们是知道不应该的但终于做了,原因并非由于于缺乏伦理 学理论而是由于无法克制人性深处的一股非理性的、盲目的驱动力我自信对这 种「人性深处的盲目驱动力”有很深的体验 八、被蹋出校的野蛮人 周:很有兴趣想你谈谈这方面的经历 李:我从小就得父母宠爱母亲更是溺爱和放纵我三岁的时候(我的记忆力很奇 怪能清楚记得一岁左右学步时的情形),有一次,姑母(不是父亲的亲姐姐,只是口
他们认为你似乎喜欢恃着语理分析去挑剔中国哲学,跟中国哲学为难.你看语理 分析和中国哲学是否不相容的呢? 李:说不上不相容.我看两者反而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认为若要具备最完整的哲 学训练,就必须包括语理分析和禅--始于语理分析,终于禅(前者根基,后者花果). 周: 你认为禅的精义是什么呢? 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周: 就这么一句吗? 李:............. 七、守则自决,明智假装,反繁琐主义 周:我们转一个话题.在别人的心目中,你的「招牌”、「商标”,就是思考方法,尤其 是思考方法的第一环节「语理分析”.你平日所讲的也是「思考方法”、「分析哲 学”、「科学哲学”、「数理逻辑”等等课程,很少涉及道德问题.关于道德问题你是 怎样看的呢? 李:没有什么复杂高深的看法,要讲也只能很粗浅地讲讲.我从来不理传统道德规 条,通常我只考虑几个简单的理念来做人处世:第一是爱情,第二是友情,第三是义 气和侠义精神.由这些理念出发,稍经理性反省,形成了一些大体的守则,那就是我 做人处世的基本守则了.有些传统道德规条是我同意的,有些是我不同意的,但不 管同意不同意,我根本不会理睬那些规条,我只依据自己经过理性反省而确认之为 合理的守则做人.这个态度我称之为(理性的)「守则自决原则”. 表面上我有时会向自己不同意的传统道德规条妥协,实际上那只是基于技术性 的考虑而作出的假装妥协.比方在一个白痴的国度里,有些规条你认为是荒谬的, 但如果不遵守就会被白痴群咬死,这时基于技术性的考虑,你或会暂时表现得遵守 那荒谬的白痴规条.这一点可以叫做「明智假装原则”. 周:只用你所说的那两个原则来看道德问题,会不会有过分简单之嫌呢? 李:简单是简单,是否过分简单则不能一概而论,要视乎对什么人来讲.有的人喜欢 用复杂繁琐的理论去看道德问题,我不属于这一类.我主张「反繁琐主义”.对于我 来说,做人通常只需要几条粗枝大叶的守则,甚至光是几条「童子军守则”,如果真 能落实履行,就已是很好的了.有的哲学家爱把道德问题弄成一套繁琐不堪、难以 掌握的大系统.倘能诚实不自欺地反省一下,他们该会发现自己做人处世的时候, 所援用的实际上还不是那么几个很早已在脑子里根深蒂固的简单观念? 某些人把「谈”道德和「有”道德混淆,以为不谈道德就是没有道德.实则两者明 显是两回事.道德谈得太多,反省得太复杂,研究得太精细,反会令人变得懦弱,瞻前 顾后,丧失道德的勇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柴市砍头,做的无非是他看见乃 义所当为的事,哪里需要先讲一大套伦理学理论呢? 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应该的,关于这些问题,就算找不到抽像的普遍准则,只要头脑 清晰,心理干净正常,有相应的常识,那么在具体情境里一般仍是能够分辨有关的 事情是好还是不好的,是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的(抑或只是中性的).通常当我们做 了不应做的事,其实我们是知道不应该的,但终于做了,原因并非由于于缺乏伦理 学理论,而是由于无法克制人性深处的一股非理性的、盲目的驱动力.我自信对这 种「人性深处的盲目驱动力”有很深的体验. 八、被踢出校的野蛮人 周:很有兴趣想你谈谈这方面的经历. 李:我从小就得父母宠爱,母亲更是溺爱和放纵我.三岁的时候(我的记忆力很奇 怪,能清楚记得一岁左右学步时的情形),有一次,姑母(不是父亲的亲姐姐,只是口
头认的姐姐)来我家作客,全家围着一张大圆桌子吃饭我忽然心念一动,有股强烈 的冲动要捣乱和破坏秩序,高声说:「妈妈我要撒一泡尿在饭碗里.”全家愕然姑 母一听就喝打,说:「太不像话了!不打不成!”我听见就扁起嘴巴要哭,妈妈立即 说:「好啦好啦,就这一次吧”我听了即得寸进尺,从椅子爬到桌子上,要「登枱表 演 结果不知是妈妈还是谁替我捧着那还剩半碗饭的碗,我就撒了一泡尿在碗里,像 菜汤泡饭到今天兄姐们每谈起这件事,总会笑骂我一顿记得当时那种要捣乱和 破坏的强烈冲动,是无缘无故、突然而来的这是我第一次经验到人性里非理性的 盲驱力(当时我的思想里当然没有「非理性”、「盲驱力”等字眼) 我从小就被亲戚和家人(除了父母亲)认为是极度顽劣的,到了中学就变本加厉 打架、逃学、「出猫”(考试作弊)、跟女孩子混……样样皆能最离谱的时期是中学 第四年,上课时无法无天,或作弄他人,或跟老师捣蛋,或蹲在狭长课室最后一排后 面的地板上赌「十三张”,下课后或者逃学时就在外头浪荡、「拍拖”、打架 打架又是一种能令人体会到非理性盲驱力的行径 打架像思考一样最忌迂腐我打架从不迂腐,会利用当时任何能利用的事物.不过 我只会盲打:我是指那种全攻、拚尽的盲打有丰富街头打架经验的人都知道学了 两年套拳的笨人,碰到那种什么套路都不讲、但却够勇够狠的全攻型拚命打法 时,常会手足无措还未弄清是什么一回事之前就被击溃.盲辩最蠢,盲打对于一般 不是正式拳手的人来说却是最聪明的打法但无论如何我总觉得这种打法的背后 正隐藏着人类原始兽性的一面. 周:那时你为什么要打架呢? 李:往往毫无道理,有时不外因为瞧着不顺眼.当然,许多人也是瞧我不顺眼的有 个花名叫「猪肠”的同学就是瞧我不顺眼,又认为我戏弄他,就暗中苦练器械, 要找我打一场架他跟地理老师的儿子是「死党”后者又是我的朋友告诉我「猪 肠’正在暗里练功说总有一天要找你打一场”我告诉他:「‘猪肠’练了功也打不 过我”此事后来不了了之进了中大后第一次跟着全系同学到唐君毅老师家里拜 年,赫然发现「猪肠”坐在客厅一角状似主人身份我轻声问一个高年级同学,才知 「猪肠”原来是唐老师的义子现在我新年给唐师母拜年时,碰到「猪肠”都谈得 很投契但那次拜年时我的尴尬大概可以从表情看得出来 总之少年时荒唐胡闹到中学第四年学年完结的时候,终被「踢”出学校-被伯特 利中学开除我没读过 幼稚园,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该校念书我的姐姐目前还在那里任教但校方还是 认为必须把我开除转到德明中学之后仍是以「被记大过”的污点纪录而毕业 进了中大起初仍像野蛮人还未能收敛刚开学不久,有一次大摇大摆到乒乓球室 见有人在打球,就说「见侵”,意思是说「我看见谁在玩,谁下一轮就得跟在我后面 打球的人走过来很斯文地对我说他们过几天要比赛,目前是在练球我意会到他 的意思是不让我加入,于是一言不发就动手拆他们的球网,一面拆一面留意着他们, 等他们一有异动我就先发制人谁知他们都看得呆了,不晓得如何反应,静了一会 儿就走到相邻相通的另一间乒乓球室去,跟那边的人不知商量些什么,不久就连同 另一球室那批人走回来我已准备好一见人多势头不对就跑不料他们却很有礼貌 地跟我说:「好的,我们一同玩好了” 幸好在中大很快就认识了许多非常好的同学,从他们那里渐渐学会斯文现在回 头看自己在「野蛮阶段”的行为,觉得那时自己的身体内仿佛蕴蓄着一股非理性 的盲动力,不时就要爆发一下记得有一次因小事跟一位兄长辈冲突,就向他挑战
头认的姐姐)来我家作客,全家围着一张大圆桌子吃饭.我忽然心念一动,有股强烈 的冲动要捣乱和破坏秩序,高声说:「妈妈,我要撒一泡尿在饭碗里.”全家愕然,姑 母一听就喝打,说:「太不像话了!不打不成!”我听见就扁起嘴巴要哭,妈妈立即 说:「好啦好啦,就这一次吧.”我听了即得寸进尺,从椅子爬到桌子上,要「登枱表 演”. 结果不知是妈妈还是谁替我捧着那还剩半碗饭的碗,我就撒了一泡尿在碗里,像 菜汤泡饭.到今天兄姐们每谈起这件事,总会笑骂我一顿.记得当时那种要捣乱和 破坏的强烈冲动,是无缘无故、突然而来的.这是我第一次经验到人性里非理性的 盲驱力(当时我的思想里当然没有「非理性”、「盲驱力”等字眼). 我从小就被亲戚和家人(除了父母亲)认为是极度顽劣的,到了中学就变本加厉: 打架、逃学、「出猫”(考试作弊)、跟女孩子混......样样皆能.最离谱的时期是中学 第四年,上课时无法无天,或作弄他人,或跟老师捣蛋,或蹲在狭长课室最后一排后 面的地板上赌「十三张”,下课后或者逃学时就在外头浪荡、「拍拖”、打架....... 打架又是一种能令人体会到非理性盲驱力的行径. 打架像思考一样,最忌迂腐.我打架从不迂腐,会利用当时任何能利用的事物.不过 我只会盲打:我是指那种全攻、拚尽的盲打.有丰富街头打架经验的人都知道,学了 一两年套拳的笨人,碰到那种什么套路都不讲、但却够勇够狠的全攻型拚命打法 时,常会手足无措,还未弄清是什么一回事之前就被击溃.盲辩最蠢,盲打对于一般 不是正式拳手的人来说却是最聪明的打法.但无论如何,我总觉得这种打法的背后 正隐藏着人类原始兽性的一面. 周:那时你为什么要打架呢? 李:往往毫无道理,有时不外因为瞧着不顺眼.当然,许多人也是瞧我不顺眼的.有 一个花名叫「猪肠”的同学,就是瞧我不顺眼,又认为我戏弄他,就暗中苦练器械, 要找我打一场架.他跟地理老师的儿子是「死党”,后者又是我的朋友,告诉我「‘猪 肠’正在暗里练功,说总有一天要找你打一场”我告诉他:「‘猪肠’练了功也打不 过我.”此事后来不了了之.进了中大后,第一次跟着全系同学到唐君毅老师家里拜 年,赫然发现「猪肠”坐在客厅一角,状似主人身份.我轻声问一个高年级同学,才知 「猪肠”原来是唐老师的义子.现在我新年给唐师母拜年时,碰到「猪肠”都谈得 很投契,但那次拜年时,我的尴尬大概可以从表情看得出来. 总之少年时荒唐胡闹,到中学第四年学年完结的时候,终被「踢”出学校--被伯特 利中学开除.我没读过 幼稚园,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该校念书,我的姐姐目前还在那里任教,但校方还是 认为必须把我开除.转到德明中学之后,仍是以「被记大过”的污点纪录而毕业. 进了中大,起初仍像野蛮人,还未能收敛.刚开学不久,有一次大摇大摆到乒乓球室, 见有人在打球,就说「见侵”,意思是说「我看见谁在玩,谁下一轮就得跟在我后面”. 打球的人走过来很斯文地对我说,他们过几天要比赛,目前是在练球.我意会到他 的意思是不让我加入,于是一言不发就动手拆他们的球网,一面拆一面留意着他们, 等他们一有异动我就先发制人.谁知他们都看得呆了,不晓得如何反应,静了一会 儿就走到相邻相通的另一间乒乓球室去,跟那边的人不知商量些什么,不久就连同 另一球室那批人走回来.我已准备好一见人多势头不对就跑,不料他们却很有礼貌 地跟我说:「好的,我们一同玩好了.” 幸好在中大很快就认识了许多非常好的同学,从他们那里渐渐学会斯文.现在回 头看自己在「野蛮阶段”的行为,觉得那时自己的身体内仿佛蕴蓄着一股非理性 的盲动力,不时就要爆发一下.记得有一次因小事跟一位兄长辈冲突,就向他挑战
「以飞刀决生死”他不会飞刀当然没有应战我那次是摆明欺负人,是最差劲、最 羞耻的一次今天借这个机会在此向他赔罪须知道飞刀不等于流行于酒巴间的飞 镖.飞镖只是小儿科,飞刀却是「七步之内取人性命”的利器现在每想起荒唐的举 动时,就深切感到那种非理性的盲驱力是多么危险可怕这种盲驱力有时能被压制, 有时却无法压制就像身体的病有些可以医治有些却无法医治一样 这种体验使我对人对己都不苛求即使辩论时词锋凌厉,那是另一回事.倘若我对 某种做法提出不留余地的批判,那不过表示我认为在道理上说是如此在实际生活 中我对人对己一般都是采取「马马虎虎过得去就算了”的态度的 原载于《法言》月刊1989年6月,革新号第一期 从骑士精神到爱情宗教 浪荡与沉思(续)周奕辉 周:周奕辉 李:李天命 九、宽松原则与大丈夫精神 周你采取的那种态度会不会扼杀人在修养方面的上进心呢? 李:我并非主张不求上进,只是主张对人对己都要有「同情的了解”,了解到美德 的实现每每不是说那么容易的要有心理准备常有进两步退一步或甚至进一步又 退回原地的情况出现就算只能进一步又打回原形,那仍然胜于从来没有进过一步 我是一个「宽于责人也宽于责己”的人,有时做得合乎理想我认为已是很理想的 了对人性越有深刻的了解,就越不会对人对己要求过高.人并不是一种时刻不停 发光的生物;能够有时发出一点「人性的光辉”,就已经算很不错的了以上的想 法我称之为「宽松原则”,或戏称之为「有时发光主义” 这种「主义”反对过分鞭策别人,也反对过分鞭策自己鞭策过分,会造成太大压 力,以致精神紧张心理不平衡倘若不容许有一刻松懈,不放过偶有一点「堕落”, 结果不是变得虚伪就是变得疯狂情意结特多的宗教狂热者和道德狂热者,往往就 是这样的人这类人经常板起面孔,仿佛大义凛然实则矫揉造作,无趣而难相处,缺 乏幽默感其实人生在世,必须有点幽默的智慧,不要事事「抓”得太紧,有时要一只 眼开一只眼闭D:. Johnson有一句话给我很深印象,他说:「先生,上帝袍自己不到 世界末日,都不审判世人哩.” 周:你这种看法是否对人生抱着一种低调的态度? 李:我的态度毫不低调,如果「低调”是指近年来流行的「真小人意识”和「小男 人意识”的话我很反对这两种性质相近的意识这些意识以低调的姿态来封闭自 对于君子我们至少应抱着「虽不能至,心响往之”的态度,但真小人却摆明车马 做小人,还要以此沾沾自喜.真就是不折不扣,真小人就是不折不扣的小人,这有什 么值得沾沾自喜的呢? 至于小男人,则自认窝囊,譬如卖友求荣而不觉羞耻,又如跟女人争「的士”,跟老 弱妇孺抢座位,或在公众场合做了尴尬事(比方不小心打破了百货公司的镜子)就 不敢面对众人,却转身去埋怨、指责身旁的伴侣…这类行径跟母亲教我的道理恰 恰背道而驰母亲常说:「鬼佬(洋人)讲 Lady first,很对”「要让老弱妇孺.” 大欺负小,非大丈夫也”「男人打女人,非男人也”「推卸责任,非好汉也”妇女 解放分子或会指责这些说法有部分包含了男性自大的思想有封建落后的意识但 我认为那不是男性自大,而是骑士精神;不是封建落后,只是不合潮流吧了 除了自认窝囊之外,小男人还自认庸陋,拒绝长进:拒绝扩阔思想的视野拒绝提升
「以飞刀决生死”.他不会飞刀,当然没有应战.我那次是摆明欺负人,是最差劲、最 羞耻的一次.今天借这个机会在此向他赔罪.须知道飞刀不等于流行于酒巴间的飞 镖.飞镖只是小儿科,飞刀却是「七步之内,取人性命”的利器.现在每想起荒唐的举 动时,就深切感到那种非理性的盲驱力是多么危险可怕.这种盲驱力有时能被压制, 有时却无法压制,就像身体的病有些可以医治,有些却无法医治一样. 这种体验使我对人对己都不苛求.即使辩论时词锋凌厉,那是另一回事.倘若我对 某种做法提出不留余地的批判,那不过表示我认为在道理上说是如此.在实际生活 中,我对人对己一般都是采取「马马虎虎过得去就算了”的态度的. 原载于《法言》月刊,1 9 8 9 年 6 月,革新号第一期 从骑士精神到爱情宗教 --浪荡与沉思(续) 周奕辉 周:周奕辉 李:李天命 九、宽松原则与大丈夫精神 周:你采取的那种态度会不会扼杀人在修养方面的上进心呢? 李:我并非主张不求上进,只是主张对人对己都要有「同情的了解”,了解到美德 的实现每每不是说那么容易的.要有心理准备,常有进两步退一步或甚至进一步又 退回原地的情况出现.就算只能进一步又打回原形,那仍然胜于从来没有进过一步. 我是一个「宽于责人也宽于责己”的人,有时做得合乎理想,我认为已是很理想的 了.对人性越有深刻的了解,就越不会对人对己要求过高.人并不是一种时刻不停 发光的生物;能够有时发出一点「人性的光辉”,就已经算很不错的了.以上的想 法我称之为「宽松原则”,或戏称之为「有时发光主义”. 这种「主义”反对过分鞭策别人,也反对过分鞭策自己.鞭策过分,会造成太大压 力,以致精神紧张,心理不平衡.倘若不容许有一刻松懈,不放过偶有一点「堕落”, 结果不是变得虚伪就是变得疯狂.情意结特多的宗教狂热者和道德狂热者,往往就 是这样的人.这类人经常板起面孔,仿佛大义凛然,实则矫揉造作,无趣而难相处,缺 乏幽默感.其实人生在世,必须有点幽默的智慧,不要事事「抓”得太紧,有时要一只 眼开一只眼闭.Dr. Johnson 有一句话给我很深印象,他说:「先生,上帝衪自己不到 世界末日,都不审判世人哩.” 周:你这种看法是否对人生抱着一种低调的态度? 李:我的态度毫不低调,如果「低调”是指近年来流行的「真小人意识”和「小男 人意识”的话.我很反对这两种性质相近的意识,这些意识以低调的姿态来封闭自 己. 对于君子,我们至少应抱着「虽不能至,心响往之”的态度,但真小人却摆明车马 做小人,还要以此沾沾自喜.真就是不折不扣,真小人就是不折不扣的小人,这有什 么值得沾沾自喜的呢? 至于小男人,则自认窝囊,譬如卖友求荣而不觉羞耻,又如跟女人争「的士”,跟老 弱妇孺抢座位,或在公众场合做了尴尬事(比方不小心打破了百货公司的镜子)就 不敢面对众人,却转身去埋怨、指责身旁的伴侣......这类行径跟母亲教我的道理恰 恰背道而驰.母亲常说:「鬼佬(洋人)讲 Lady first,很对.”「要让老弱妇孺.” 「大欺负小,非大丈夫也.”「男人打女人,非男人也.”「推卸责任,非好汉也.”妇女 解放分子或会指责这些说法有部分包含了男性自大的思想,有封建落后的意识.但 我认为那不是男性自大,而是骑士精神;不是封建落后,只是不合潮流吧了. 除了自认窝囊之外,小男人还自认庸陋,拒绝长进:拒绝扩阔思想的视野,拒绝提升
生命的境界这是自甘卑下,同时又像患了自闭症的精神病人,实在可悲可叹对于 缺乏思考方法训练的人来说真小人和小男人有一套相当厉害的武器那就是「老 土”、「高调”、「sel1”(推销)、「扮演”…这套字眼的滥用.别人一讲理想,他们 就说那是「老土”、「高调”任何人提出深刻的思想或实践高贵的行为,在他们口 中都被说成是「sell”自己,或说成是「扮演”角色而已比如释迦说法、耶稣讲 道、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都被说成是「sell自己的一套”.又如苏格拉底、文天 祥等不朽人物从容就义却被描述成为「扮演烈士的角色” 真小人、小男人在心底里大概也会因自己的肤浅狭隘而感到自卑的,于是就用那 套字眼来维护自尊,以此作为「自我心理防卫”的保护罩但只要稍有语理分析的 训练,要拆穿那保护罩的诡辩性就毫无困难其诡辩性在于硬把不能称为「sell 的做法称为「sel”,硬把不能叫做「扮演”的行为叫做「扮演”(文天祥「是”烈 士,不是「扮演”烈士)…也就是令「sell”、「扮演”等字眼或概念的用法不 地膨胀犯了「概念扭曲”的毛病 目前小男人意识和真小人意识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但刚才的一小段分析批判己 足够将这些意识的保护罩刺破 与这类意识相反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骑士精神,我们可以将这两种精神合称 为「大丈夫精神” 十、浮浅时代与空谷之旅 周:与大丈夫精神对立的小男人意识和真小人意识涉及流行观念和社会风气从 更宏观的角度着眼,你对整个世界的时代风气或文化趋势有什么看法呢? 李:素无研究仅有大略印象粗疏得很我觉得今天已难见有「精神的贵族”,而「优 雅时代”亦已随风而逝现代社会趋向于大众化、平庸化、肤浅化人们思想懈怠, 灵性枯萎,不了解深刻和高贵.要了解深刻的东西,须有一股透入深层的劲现代的 舒适社会容易使人丧失这种劲要体验高贵的事物须有一颗纯朴的心现代人的复 杂机心无法了解什么是高贵大多数人只能接受浮浅的观念、煽情的口号、不经 大脑似是而非的「哲理”,以及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共识”这种思想肤浅、感 情表面化的现象,大抵与现代传播媒介的特性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深刻的思想 绝不容易透过电台、电视等现代传媒来细致表 达特别是电视往往只晓得像蜻蜓点水那样给观众提供即食的「文化快餐”而已 周那么你以前为什么又会在电台和电视讲思考方法的呢? 李: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吧不过其后都多次婉谢了这两种传媒邀约讲有关 的问题了电台、电视以普罗大众为主要对像而群众通常都不会有耐性去尝试了 解较深的思想内容的他们一般只能接受公式化的言谈和作品,只能对简陋的感性 刺激和情绪煽动有反应,其反应每每表现为一窝蜂的倾向-连喜怒哀乐也是一窝 蜂的:一窝蜂的赞赏、一窝蜂的责骂、一窝蜂的欢腾、一窝蜂的悲恸. 流行作品的寿命,即取决于群众这种一窝蜂的行径许多流行音乐只有昙花一现 的命运,就是因为流行乐迷的好恶常是一窝蜂的 面对浮浅时代的浮浅文化,有些人大声疾呼希望扭转乾坤我看那恐怕是梦想有 些事情是「不因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尽其在我尽可能使精英文化得以在文 化精英(知识分子)之间流传下去,一脉相承这才是切实而重要的事例如诗的精品 永远只能以少数「被选择的心灵”为对像这是无可奈何的但也是无须慨叹的 只要想想那种「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诗是如何的滥劣、虚假、肉麻,就不难明 白「以被选择的心灵为对像”的道理所在了 总起来说精英文化就像空谷幽兰从事创造或传播精英文化的人,不妨以孤高自
生命的境界.这是自甘卑下,同时又像患了自闭症的精神病人,实在可悲可叹.对于 缺乏思考方法训练的人来说,真小人和小男人有一套相当厉害的武器,那就是「老 土”、「高调”、「s e l l ”(推销)、「扮演”......这套字眼的滥用.别人一讲理想,他们 就说那是「老土”、「高调”.任何人提出深刻的思想或实践高贵的行为,在他们口 中都被说成是「sell ”自己,或说成是「扮演”角色而已.比如释迦说法、耶稣讲 道、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都被说成是「sell 自己的一套”.又如苏格拉底、文天 祥等不朽人物从容就义,却被描述成为「扮演烈士的角色”. 真小人、小男人在心底里大概也会因自己的肤浅狭隘而感到自卑的,于是就用那 套字眼来维护自尊,以此作为「自我心理防卫”的保护罩.但只要稍有语理分析的 训练,要拆穿那保护罩的诡辩性就毫无困难.其诡辩性在于硬把不能称为「sell ” 的做法称为「sell”,硬把不能叫做「扮演”的行为叫做「扮演”(文天祥「是”烈 士,不是「扮演”烈士)......也就是令「s e l l ”、「扮演”等字眼或概念的用法不当 地膨胀,犯了「概念扭曲”的毛病. 目前小男人意识和真小人意识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但刚才的一小段分析批判已 足够将这些意识的保护罩刺破. 与这类意识相反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骑士精神,我们可以将这两种精神合称 为「大丈夫精神”. 十、浮浅时代与空谷之旅 周 :与大丈夫精神对立的小男人意识和真小人意识,涉及流行观念和社会风气.从 更宏观的角度着眼, 你对整个世界的时代风气或文化趋势有什么看法呢? 李:素无研究,仅有大略印象,粗疏得很.我觉得今天已难见有「精神的贵族”,而「优 雅时代”亦已随风而逝.现代社会趋向于大众化、平庸化、肤浅化.人们思想懈怠, 灵性枯萎,不了解深刻和高贵.要了解深刻的东西,须有一股透入深层的劲.现代的 舒适社会容易使人丧失这种劲要体验高贵的事物,须有一颗纯朴的心.现代人的复 杂机心无法了解什么是高贵.大多数人只能接受浮浅的观念、煽情的口号、不经 大脑似是而非的「哲理”,以及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共识”.这种思想肤浅、感 情表面化的现象,大抵与现代传播媒介的特性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深刻的思想 绝不容易透过电台、电视等现代传媒来细致表 达.特别是电视,往往只晓得像蜻蜓点水那样给观众提供即食的「文化快餐”而已. 周:那么你以前为什么又会在电台和电视讲思考方法的呢? 李: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吧.不过其后都多次婉谢了这两种传媒邀约讲有关 的问题了电台、电视以普罗大众为主要对像,而群众通常都不会有耐性去尝试了 解较深的思想内容的.他们一般只能接受公式化的言谈和作品,只能对简陋的感性 刺激和情绪煽动有反应,其反应每每表现为一窝蜂的倾向--连喜怒哀乐也是一窝 蜂的:一窝蜂的赞赏、一窝蜂的责骂、一窝蜂的欢腾、一窝蜂的悲恸....... 流行作品的寿命,即取决于群众这种一窝蜂的行径.许多流行音乐只有昙花一现 的命运,就是因为流行乐迷的好恶常是一窝蜂的. 面对浮浅时代的浮浅文化,有些人大声疾呼,希望扭转乾坤,我看那恐怕是梦想.有 些事情是「不因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尽其在我,尽可能使精英文化得以在文 化精英(知识分子)之间流传下去,一脉相承,这才是切实而重要的事.例如诗的精品, 永远只能以少数「被选择的心灵”为对像,这是无可奈何的,但也是无须慨叹的. 只要想想那种「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诗是如何的滥劣、虚假、肉麻,就不难明 白「以被选择的心灵为对像”的道理所在了. 总起来说,精英文化就像空谷幽兰.从事创造或传播精英文化的人,不妨以孤高自
许,也不用害怕别人讥笑你自鸣清高.此外更须甘于寂寞而切忌不甘寂寞,须知道 自己所走的乃是一条只有少数程度较高的人行走的路途在途经的空谷之中,若偶 有相遇,偶有回响,就已是很值得欣喜无限的了 十一、武质文化观:悍烈精神暨玉碎原则 周:从时代风气转到中国文化就我所知你从来不谈中国文化的问题,其实你是怎 样看的呢? 李:也是没有研究仅有一点浮光掠影的印象依我看,有不少议论千言万语实质 上却不外一句废话或准废话:「中国文化之中好的成分要保留坏的成分要扬弃 西方文化之中好的成分要吸收坏的成分要拒斥”但什么成分是好的?如何有效地 吸收?什么成分是坏的?如何有效地拒斥?这才是问题的要害所在我是外行,不谈这 个现在只提一个不为人注意的观点 关于中国文化的议论,五花八门,暂且统称之为「文质文化观”我要讲的观点则 可称为「武质文化观”两者不必互相排斥武质文化观主张培养「悍烈精神”, 详细点说就是主张男人要有悍烈精神而女人要有「贞烈精神”(最好是温柔而贞 烈)如果说这个主张有男性中心的意味我也不会在此辩论以下只谈悍烈精神 孟子的思想即有悍烈精神的底子,荆轲、聂政等刺客和秋瑾、文天祥等烈士则在 实践上表现了这种精神.日本武土道所要求的武士,亦有悍烈精神到了近代中国 这种精神开始丧失时下在电视上常可看到语调嗲、露女儿态的男性,这大概也是 个征象吧今天满目所见许多读书人(尤其中年以后)尽属阴柔怯懦的一类在人 民群众之间亦流行「明哲保身”的懦夫思想 懦夫总有懦夫的借口,比如「细瓷不应碰缸瓦”、「君子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 在,哪怕没柴烧”这些话本身没错但常被用做「没有种”的遮羞布针对这点我 主张在维护重大原则时,细瓷不惜碰缸瓦举例说明,譬如在繁忙的车站上,有人公 然非礼女性却没有人敢出面制止,那些旁观者事后还振振有词说「细瓷不应碰缸 瓦”色狼敢公然非礼正是因为看透了人的这个弱点我如果遇到这种事情,定挺 身而出决不会做缩头乌龟 周:倘若色狼身怀利器呢? 李:别人总有可能身怀利器如果由于这个可能性而不出手制止,那就永远不会出 手制止若因出手制止而送命,自叹倒霉就是了袖手旁观的人如果讥笑这种死法是 匹夫之勇”那不过表示他们不知惭愧,怯弱自私吧了因见义勇为而死这种行为 有极其重要的原则性和先例作用当越来越多人有见义勇为的行动时,公然非礼女 性的事就会大大减少,或甚至完全不会发生了见义勇为的行动每每需要有悍烈精 神为后盾除了这个作用之外悍烈精神相信还可以对治不少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 有类猥琐闪缩、思路纠缠不清的知识分子想法古古怪怪,性格怯弱多疑,才短心头 高,一大堆情意结.这类人往往反省过度看事情看得太过复杂,喜欢化简为繁,无中 生有遇到不肯反省的学生我会劝他们多些反省但遇到过分反省的学生我就会 劝他们思考时要干净俐落不要胡思乱想,反反覆覆,作茧自缚善于思考的人绝不 是整天翻来覆去不能放下的人过分反省恐怕是自恋狂或至少是太过自我中心的 表现,就是把自己的事情看得太重太细心注视自己的感觉注视自己的表现注视 别人怎么看自己这种人特别喜欢表露自己的痛苦他们也许真的特别痛苦因为 他们整天注视自己的痛苦他们管这个叫「深度”,那其实是心理病诸如此类的病 态心理相信可藉着培养悍烈精神来对治.实情是否如此,则有待心理学的硏究.不 过至少可以这样断言我从没见过性格悍烈的人有以上所说的那些病态心理的 最后要讲的是,我认为悍烈精神极有助于防止被奴役.一个「肯拚”的民族,除非
许,也不用害怕别人讥笑你自鸣清高.此外更须甘于寂寞而切忌不甘寂寞,须知道 自己所走的乃是一条只有少数程度较高的人行走的路途.在途经的空谷之中,若偶 有相遇,偶有回响,就已是很值得欣喜无限的了. 十一、武质文化观:悍烈精神暨玉碎原则 周:从时代风气转到中国文化,就我所知,你从来不谈中国文化的问题,其实你是怎 样看的呢? 李:也是没有研究,仅有一点浮光掠影的印象.依我看,有不少议论千言万语,实质 上却不外一句废话或准废话:「中国文化之中好的成分要保留,坏的成分要扬弃; 西方文化之中好的成分要吸收,坏的成分要拒斥.”但什么成分是好的?如何有效地 吸收?什么成分是坏的?如何有效地拒斥?这才是问题的要害所在我是外行,不谈这 个.现在只提一个不为人注意的观点. 关于中国文化的议论,五花八门,暂且统称之为「文质文化观”.我要讲的观点则 可称为「武质文化观”.两者不必互相排斥.武质文化观主张培养「悍烈精神”, 详细点说就是主张男人要有悍烈精神而女人要有「贞烈精神”(最好是温柔而贞 烈).如果说这个主张有男性中心的意味,我也不会在此辩论.以下只谈悍烈精神. 孟子的思想即有悍烈精神的底子,荆轲、聂政等刺客和秋瑾、文天祥等烈士则在 实践上表现了这种精神.日本武士道所要求的武士,亦有悍烈精神.到了近代中国, 这种精神开始丧失.时下在电视上常可看到语调嗲、露女儿态的男性,这大概也是 一个征象吧.今天满目所见,许多读书人(尤其中年以后)尽属阴柔怯懦的一类.在人 民群众之间,亦流行「明哲保身”的懦夫思想. 懦夫总有懦夫的借口,比如「细瓷不应碰缸瓦”、「君子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 在,哪怕没柴烧”.这些话本身没错,但常被用做「没有种”的遮羞布.针对这点,我 主张:在维护重大原则时,细瓷不惜碰缸瓦.举例说明,譬如在繁忙的车站上,有人公 然非礼女性,却没有人敢出面制止,那些旁观者事后还振振有词,说「细瓷不应碰缸 瓦”.色狼敢公然非礼,正是因为看透了人的这个弱点.我如果遇到这种事情,一定挺 身而出,决不会做缩头乌龟. 周:倘若色狼身怀利器呢? 李:别人总有可能身怀利器.如果由于这个可能性而不出手制止,那就永远不会出 手制止若因出手制止而送命,自叹倒霉就是了.袖手旁观的人如果讥笑这种死法是 「匹夫之勇”,那不过表示他们不知惭愧,怯弱自私吧了.因见义勇为而死,这种行为 有极其重要的原则性和先例作用当越来越多人有见义勇为的行动时,公然非礼女 性的事就会大大减少,或甚至完全不会发生了.见义勇为的行动每每需要有悍烈精 神为后盾.除了这个作用之外,悍烈精神相信还可以对治不少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 有类猥琐闪缩、思路纠缠不清的知识分子,想法古古怪怪,性格怯弱多疑,才短心头 高,一大堆情意结.这类人往往反省过度,看事情看得太过复杂,喜欢化简为繁,无中 生有.遇到不肯反省的学生,我会劝他们多些反省.但遇到过分反省的学生,我就会 劝他们思考时要干净俐落,不要胡思乱想,反反覆覆,作茧自缚.善于思考的人绝不 是整天翻来覆去不能放下的人.过分反省恐怕是自恋狂或至少是太过自我中心的 表现,就是把自己的事情看得太重:太细心注视自己的感觉,注视自己的表现,注视 别人怎么看自己.这种人特别喜欢表露自己的痛苦.他们也许真的特别痛苦,因为 他们整天注视自己的痛苦.他们管这个叫「深度”,那其实是心理病.诸如此类的病 态心理相信可藉着培养悍烈精神来对治.实情是否如此,则有待心理学的研究.不 过至少可以这样断言:我从没见过性格悍烈的人有以上所说的那些病态心理的. 最后要讲的是,我认为悍烈精神极有助于防止被奴役.一个「肯拚”的民族,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