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滨海学院2016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专业二:英语专业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语言技 能,掌握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 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 教育、文化等部门从事翻译、贸易、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 用型、复合型人才。 2.培养规格 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 和人才培养目标一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 民”,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 ①人文社科知识 了解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跨文化交流等方 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一定的语言学、文学、逻辑学、 哲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满足社会交往和专业实 践的需要。 ②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养成科学态 度与科学精神;掌握语言的生理机制;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
青岛滨海学院 2016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31 专业二:英语专业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语言技 能,掌握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 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 教育、文化等部门从事翻译、贸易、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 用型、复合型人才。 2.培养规格 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 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 民”,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 ①人文社科知识 了解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跨文化交流等方 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一定的语言学、文学、逻辑学、 哲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满足社会交往和专业实 践的需要。 ②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养成科学态 度与科学精神;掌握语言的生理机制;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
青岛滨海学院2016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推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操作知识 ③工具性知识 具备计算机基础、第二外国语方面的工具性知识,掌握 英语工具书使用、英文文献检索等方面的策略性知识。 ④专业知识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政治、经 济、历史、文化和外事礼仪知识,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 经贸、翻译方面的基本知识,拓展行业英语的相关知识。 (2)能力 ①获取知识的能力 熟练使用传统纸质媒介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英语专业 知识,具备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 ②应用知识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指导学习实践,能够 娴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完成翻译、外贸业务、教学、管理 等工作 ③专业实践能力 多途径全方位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实践能力,具备英汉 双语转换能力、外贸业务流程操作能力及教学实践能力等, 从而具备适应岗位、独立思考、组织协调、知人处事、灵活 应变的工作能力。具备一门第二外国语的基本阅读、交流能 力
青岛滨海学院 2016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32 推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操作知识。 ③工具性知识 具备计算机基础、第二外国语方面的工具性知识,掌握 英语工具书使用、英文文献检索等方面的策略性知识。 ④专业知识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政治、经 济、历史、文化和外事礼仪知识,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 经贸、翻译方面的基本知识,拓展行业英语的相关知识。 (2)能力 ①获取知识的能力 熟练使用传统纸质媒介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英语专业 知识,具备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 ②应用知识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指导学习实践,能够 娴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完成翻译、外贸业务、教学、管理 等工作。 ③专业实践能力 多途径全方位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实践能力,具备英汉 双语转换能力、外贸业务流程操作能力及教学实践能力等, 从而具备适应岗位、独立思考、组织协调、知人处事、灵活 应变的工作能力。具备一门第二外国语的基本阅读、交流能 力
青岛滨海学院2016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④思辨创新能力 能够就相关话题提出一定的见解,具有一定深度的分 析、综合、鉴赏、批评和论辩能力;能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 一定的创意,具有批判性思辨能力;能够独立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并且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3)素质 ①思想政治素质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 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 政治觉悟和共产主义信念。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制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文化素质 熟悉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国情,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 化精髓,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③身心素质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 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审美观点、健全的心理素质和 健康的体魄;具备坚韧的意志品格、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 抗挫折能力,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 ④艺术素养 培养审美情趣,扩大欣赏视野,提高文化品位,能够感
青岛滨海学院 2016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33 ④思辨创新能力 能够就相关话题提出一定的见解,具有一定深度的分 析、综合、鉴赏、批评和论辩能力;能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 一定的创意,具有批判性思辨能力;能够独立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并且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3)素质 ①思想政治素质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 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 政治觉悟和共产主义信念。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制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文化素质 熟悉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国情,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 化精髓,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③身心素质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 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审美观点、健全的心理素质和 健康的体魄;具备坚韧的意志品格、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 抗挫折能力,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 ④艺术素养 培养审美情趣,扩大欣赏视野,提高文化品位,能够感
青岛滨海学院2016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⑤专业素质 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掌握翻译、 经贸、英语教育等行业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了解英语和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能够熟练地运 用英语从事翻译、贸易、教学等工作,具备勇于实践、善于 创新、敢于创业的素质 (二)培养能力 1.专业基本情况 英语专业始建于1998年,自1999年开始招收普通专 科学生,2005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英 语专业为首批开设的本科专业之一,正式列入招生计划。 2012年本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 其中外籍教师3人,外聘教师4人, 2.在校生规模 年度 行政班(个) 人数(人) 2013 3 138 2014 2015 104 合计 416 3.课程体系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以“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
青岛滨海学院 2016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34 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⑤专业素质 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掌握翻译、 经贸、英语教育等行业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了解英语和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能够熟练地运 用英语从事翻译、贸易、教学等工作,具备勇于实践、善于 创新、敢于创业的素质。 (二)培养能力 1.专业基本情况 英语专业始建于 1998 年,自 1999 年开始招收普通专 科学生,2005 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英 语专业为首批开设的本科专业之一,正式列入招生计划。 2012 年本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26 人, 其中外籍教师 3 人,外聘教师 4 人。 2.在校生规模 年度 行政班(个) 人数(人) 2013 3 138 2014 2 78 2015 2 104 2016 2 96 合计 9 416 3.课程体系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以“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
青岛滨海学院2016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提升为素质”为主线,培养教学、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 用型复合型人才。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共3个平台、 14个模块,建立了由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 育体系组成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教育平台突出我校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创新思维 能力。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学 生提供一个综合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社会 和自然、建立公德意识、积累文化底蕴以及在多学科的领域 里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思路上,更加强 调专业性与行业性,更加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培养,体现“本科底蕴+应用特征+个人专长”的人才特征; 在教学内容上,通过课程模块,明确课程的目标指向,在模 块内部,强调内容的综合,强调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将学 校实施多年而又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和公共技能训练纳入 了课程体系;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构成 学分构成 学时构成 课程平台修课要水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备注 实验其他 0+1 通识教育 必修 240 周 平台 选修 16 3 204 专业教育 256+ 51 平台 必修 816 12周
青岛滨海学院 2016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35 提升为素质”为主线,培养教学、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 用型复合型人才。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共 3 个平台、 14 个模块,建立了由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 育体系组成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教育平台突出我校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创新思维 能力。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学 生提供一个综合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社会 和自然、建立公德意识、积累文化底蕴以及在多学科的领域 里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思路上,更加强 调专业性与行业性,更加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培养,体现“本科底蕴+应用特征+个人专长”的人才特征; 在教学内容上,通过课程模块,明确课程的目标指向,在模 块内部,强调内容的综合,强调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将学 校实施多年而又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和公共技能训练纳入 了课程体系;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构成 课程平台 修课要求 学分构成 学时构成 备注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实验 其他 通识教育 平台 必修 14 7 240 70+1 周 选修 16 3 204 32 24 专业教育 平台 必修 51 28 816 256+ 12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