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滨海学院 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青岛滨海学院 二O一九年十二月五日
青岛滨海学院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青岛滨海学院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五日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升格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校,2009 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被确立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在经济发达、名企云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毕业 生就业、创业具有广阔的空间。 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有72栋大楼的 功能楼群,建筑总面积8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总资产 50亿余元;有图书馆2座,纸质藏书210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余万种(16TB), 电子期刊301225册,阅览室座位5132个;有多媒体教室教室座位17873个:200 人以上座位学术报告厅6个和1600座礼堂1个;建有13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189个校企一体化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1.35万平方米的母婴护理实 训中心、4.3万平方米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一-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五星级 珠山大饭店)、青岛市建设标准最髙的精准医学与保健硏究中心;总投资28.6 亿人民币、占地226亩的三甲标准青岛军民融合医院(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 将于2020年3月开诊;总投资12亿元,占地300余亩的大珠山校区正在建设中 有综合运动场2个,篮球场15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12个, 室内体育馆1个,25m×50m泳池游泳馆1个,形体训练厅4个;建有1.4万平 方米的学生综合实训基地一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四星级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 地;校园有人工湖四个、200米长人工河一条。校园绿植丰富,草坪、灌木、乔 木,品类近200种,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花应四季,校园如画 标志性成果突出,专业特色显著。学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新金属功能材料及先进表面工程实验室为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 验室,机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山东省髙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金属材料工 程专业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日语、朝鲜语专业被评为省一流本科专业;日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 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 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 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
1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 1992 年,2005 年升格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校,2009 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 年被确立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在经济发达、名企云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毕业 生就业、创业具有广阔的空间。 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占地 1200 余亩,建有 72 栋大楼的 功能楼群,建筑总面积 83.5 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85 亿元,总资产 50 亿余元;有图书馆 2 座,纸质藏书 210 万余册,电子图书 140 余万种(16TB), 电子期刊 301225 册,阅览室座位 5132 个;有多媒体教室教室座位 17873 个;200 人以上座位学术报告厅 6 个和 1600 座礼堂 1 个;建有 13 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189 个校企一体化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 1.35 万平方米的母婴护理实 训中心、4.3 万平方米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五星级 珠山大饭店)、青岛市建设标准最高的精准医学与保健研究中心;总投资 28.6 亿人民币、占地 226 亩的三甲标准青岛军民融合医院(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 将于 2020 年 3 月开诊;总投资 12 亿元,占地 300 余亩的大珠山校区正在建设中; 有综合运动场 2 个,篮球场 15 个,网球场 3 个,排球场 8 个,羽毛球场 12 个, 室内体育馆 1 个,25m×50m 泳池游泳馆 1 个,形体训练厅 4 个;建有 1.4 万平 方米的学生综合实训基地--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四星级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 地;校园有人工湖四个、200 米长人工河一条。校园绿植丰富,草坪、灌木、乔 木,品类近 200 种,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花应四季,校园如画。 标志性成果突出,专业特色显著。学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新金属功能材料及先进表面工程实验室为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 验室,机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金属材料工 程专业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日语、朝鲜语专业被评为省一流本科专业;日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 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 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 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
养计划项目;金属材料工程为青岛市市校共建重点学科;机电一体化专业、软件 技术专业、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为青岛市市校共 建专业;酒店管理、护理学、朝鲜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营销、日语、学前教育等专业被确定为校级和院级重点建设 专业;建有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130余门,在线开放课程40余门 创新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攀升。学校始终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 利民报国为目的”的办学宗旨,“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 培养目标,“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有利 于社会进步,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学校(教师)发展”的做事准则,“严、 精、实”的做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特色育人和内涵发展,办学层 次不断提升。被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 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民办教 育先进集体、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民 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髙校,山东省社会评价十佳髙校、就业前景十 佳高校、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全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1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青岛滨海学院为硕士学位授 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2019年3月,由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与青岛大学联合招收 硕士硏究生,2019年9月己在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翻译硕士三个领域招收研 究生,并圆满完成招生任务。 多年来,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质量为本,强化技能锤炼,注重应用 型人才培养,有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全方位立德树人,将以文化人和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校坚持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把校本文化作为师生员工认同和遵循的价 值体系,深层次渗透在学校全部生活时空,已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可持 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1.坚守大学之魂,构建以文化人体系,打造德育文化品牌。学校秉承“文化 是大学之魂”的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岛滨海学院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和滨海价值体系落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入目、入脑、 入心与践行。实现了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使“人品为先”落到实处
2 养计划项目;金属材料工程为青岛市市校共建重点学科;机电一体化专业、软件 技术专业、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为青岛市市校共 建专业;酒店管理、护理学、朝鲜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营销、日语、学前教育等专业被确定为校级和院级重点建设 专业;建有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 130 余门,在线开放课程 40 余门。 创新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攀升。学校始终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 利民报国为目的”的办学宗旨,“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 培养目标,“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有利 于社会进步,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学校(教师)发展”的做事准则,“严、 精、实”的做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特色育人和内涵发展,办学层 次不断提升。被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 50 强高校、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 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民办教 育先进集体、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民 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高校,山东省社会评价十佳高校、就业前景十 佳高校、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全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 年 11 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青岛滨海学院为硕士学位授 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2019 年 3 月,由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与青岛大学联合招收 硕士研究生,2019 年 9 月已在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翻译硕士三个领域招收研 究生,并圆满完成招生任务。 多年来,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质量为本,强化技能锤炼,注重应用 型人才培养,有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全方位立德树人,将以文化人和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校坚持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把校本文化作为师生员工认同和遵循的价 值体系,深层次渗透在学校全部生活时空,已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可持 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1.坚守大学之魂,构建以文化人体系,打造德育文化品牌。学校秉承“文化 是大学之魂”的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岛滨海学院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和滨海价值体系落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入目、入脑、 入心与践行。实现了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使“人品为先”落到实处
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每周集体升国旗,学生每天集体跑早操,每晚集体普通话 训练,每晚集体看央视新闻联播,每周主题班会,每周思想品德课,每周《校长 访谈》,每周《网上看滨海》等特色项目,每学期一次形势报告会,每周有手机 报和手机微杂志,以文化人和从严治校的特色文化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2.以习育人,以形化人,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了道德认知与道 德行为的有机统一,给每名学生建立诚信档案。有效构建了德育大环境,校园全 部卫生都由师生自己打扫维护,实行“弯腰工程”,塑造了劳动美德。学校把思 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实实在在地做到了显性教 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学校明确规定,每一门专业课的教学设计要与思想政治教 育内容有机结合,使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第一 课堂的主渠道和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上狠下工夫。建立读书制度, 规定本科生必读25本名著、专科生必读15本名著,且必须参加读书考试;规定 每位学生至少选修一门艺术类课程或具备一种艺术技能特长;全校有学生社团 169个,成员12188人次,社团活动实现常态化。 人品为先,文化熏陶,宽严相济,孕育德育物质文化品牌。学校高度重 视校园显性文化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知行合一”。从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将环境建设的每一个物质元素都 涂上人文与德育的色彩,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效果,使学生耳濡目染,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养。学校建有“两院院士风采”、“全国道德模范”、 “感动中国人物”、“校园先进典范”等主题文化长廊;所有楼馆均以“德”字 词语命名;塑造校园人文景观、文化雕塑100余座,建有59座古今中外名人雕 像名人广场,并附有名人警世格言:校园各项建筑设施都铭注道德文化标识与象 征,处处都有名人名言、温馨提示;校园内处处呈现绿色、生态、人文、和谐画 卷,彰显出以形化人的文化理念 在全省率先实行学分制改革,最大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学校早在1999年就试行学分制,2002年创立学分学绩制,构建了包括选课 制、导师制、弹性修业年限、学分互认制、主辅修制、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等在内 的教学管理体系,最大化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鼓励人才冒尖。 学分学绩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以选课制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教师教学 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
3 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每周集体升国旗,学生每天集体跑早操,每晚集体普通话 训练,每晚集体看央视新闻联播,每周主题班会,每周思想品德课,每周《校长 访谈》,每周《网上看滨海》等特色项目,每学期一次形势报告会,每周有手机 报和手机微杂志,以文化人和从严治校的特色文化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2.以习育人, 以形化人,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了道德认知与道 德行为的有机统一,给每名学生建立诚信档案。有效构建了德育大环境,校园全 部卫生都由师生自己打扫维护,实行“弯腰工程”,塑造了劳动美德。学校把思 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实实在在地做到了显性教 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学校明确规定,每一门专业课的教学设计要与思想政治教 育内容有机结合,使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第一 课堂的主渠道和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上狠下工夫。建立读书制度, 规定本科生必读 25 本名著、专科生必读 15 本名著,且必须参加读书考试;规定 每位学生至少选修一门艺术类课程或具备一种艺术技能特长;全校有学生社团 169 个,成员 12188 人次,社团活动实现常态化。 3.人品为先,文化熏陶,宽严相济,孕育德育物质文化品牌。学校高度重 视校园显性文化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知行合一”。从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将环境建设的每一个物质元素都 涂上人文与德育的色彩,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效果,使学生耳濡目染,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养。学校建有“两院院士风采”、“全国道德模范”、 “感动中国人物”、“校园先进典范”等主题文化长廊;所有楼馆均以“德”字 词语命名;塑造校园人文景观、文化雕塑 100 余座,建有 59 座古今中外名人雕 像名人广场,并附有名人警世格言;校园各项建筑设施都铭注道德文化标识与象 征,处处都有名人名言、温馨提示;校园内处处呈现绿色、生态、人文、和谐画 卷,彰显出以形化人的文化理念。 二、在全省率先实行学分制改革,最大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学校早在 1999 年就试行学分制,2002 年创立学分学绩制,构建了包括选课 制、导师制、弹性修业年限、学分互认制、主辅修制、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等在内 的教学管理体系,最大化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鼓励人才冒尖。 学分学绩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以选课制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教师教学 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
能力。学校设置了开放灵活的学习时间,有计划优化配置课程资源,把学习方法 给学生、把时间给学生、把课堂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给学生、把学习生活给学 生、把充实和快乐给学生,实现了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自主选课,实质性突出 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有效保障学习质量,以大数据为驱动手段,实时学情分析和学业预警,提 高指导性和预见性,对海量学情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构建高效反馈通道,使培 养环节构成闭环系统。学校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精准化,为师生提供智 能化、人性化、精准化服务,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学分学绩制取得了效益 和成果最大化,促进了个性发展,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实施规范化管理,从严治学,让学生在滨海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青岛滨海学院素以从严治学著称,多年来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用人观, 建立按需设岗、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考核管理,多劳多得、优绩优 酬的分配制度,从平时每月绩效到每学年绩效再到将来最终退休养老补助金的实 施,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建有《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的教学纪律、课堂教 学行为、教材选用、备课、讲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批改作业、作业检查、 考试、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 教师评教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要求。学校出台的政策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质量意 识,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老师热爱教育教学、倾心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 学,潜心教书育人,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 学校重视全人教育,注意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将创新 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上狠下功夫。 “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诚 信品质。学校注重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上。对学生学 业考核,创新性提出“一试两卷”的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实施教考分离 确保质量。多年来坚持的“公共素质教育、专业认知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 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岗前培训→企业实训→顶岗实习、上岗就业 条龙’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广大滨海学子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四、体现滨海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
4 能力。学校设置了开放灵活的学习时间,有计划优化配置课程资源,把学习方法 给学生、把时间给学生、把课堂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给学生、把学习生活给学 生、把充实和快乐给学生,实现了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自主选课,实质性突出 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有效保障学习质量,以大数据为驱动手段,实时学情分析和学业预警,提 高指导性和预见性,对海量学情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构建高效反馈通道,使培 养环节构成闭环系统。学校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精准化,为师生提供智 能化、人性化、精准化服务,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学分学绩制取得了效益 和成果最大化,促进了个性发展,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实施规范化管理,从严治学,让学生在滨海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青岛滨海学院素以从严治学著称,多年来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用人观, 建立按需设岗、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考核管理,多劳多得、优绩优 酬的分配制度,从平时每月绩效到每学年绩效再到将来最终退休养老补助金的实 施,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建有《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的教学纪律、课堂教 学行为、教材选用、备课、讲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批改作业、作业检查、 考试、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 教师评教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要求。学校出台的政策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质量意 识,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老师热爱教育教学、倾心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 学,潜心教书育人,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 学校重视全人教育,注意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将创新 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上狠下功夫。 “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诚 信品质。学校注重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上。对学生学 业考核,创新性提出“一试两卷”的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实施教考分离, 确保质量。多年来坚持的“公共素质教育、专业认知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 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岗前培训→企业实训→顶岗实习、上岗就业‘一 条龙’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广大滨海学子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四、体现滨海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